李建民;沈珂
为使护生全面掌握护理相关技能操作,更好地适应护生角色的转变,提高医院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生实习的满意度,对2013级和2014级普专应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望永鼎;刘文华;靳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简易标准化病人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训练及临床实习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要求.
作者:李晓婷;吕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典型病例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等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林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以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职业技能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技能整合为形态学模块、检验仪器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多个检验项目,建立以项目为主体、以仿真模拟为手段的实践技能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检验专业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职业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为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桂芳;费嫦;李树平;李争鸣;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根据中医理论及人才培养特点,合理结合中医师承制及院校教育的优劣势,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思路,科学制订中医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标准,适当运用视频、网络教学平台解决传统师承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问题,有效提高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质量.
作者:曾艺文;李力强;张贵锋;覃国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的现状及动机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为护生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指导及依据.方法 在第七学期末对部分护理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护理本科生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的现状及动机.结果 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率为62%(119/193);40%的护生坚持选择重症护理职业,72%的护生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自己所选择的重症护理方向;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动机中,16%认为专业发展前景好,23%认为个人发展机会多,28%出于个人兴趣及爱好,认为重症护理方向易就业的占18%,受父母和教师等其他人的影响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占13%,由于其他原因而选择重症护理方向的占2%.结论 护生总体对重症护理方向较了解,重症护理方向选择率高,但网络获取信息意识不高;护生择业动机较积极,自我实现、兴趣动机对护理专业价值观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但是护生专业思想稳定性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李岚;黄琴;张盛林;战同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查阅国家、教育部和各级政府发布的有关安全事故的法律法规,研究制订一整套职业院校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应急救护能力,有效减少和防止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作者:牛经伟;李美玉;赵贵清;王树阳;施宏伟;徐光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一直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方式,而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与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也不吻合.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深入探讨高职外科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价值和意义,从而发挥形成性评价在高职医学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毕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预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级口腔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不同教学模式开展宣教课程,并对宣教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居民对健康宣教的总体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居民对宣教题目的兴趣、讲座形式的丰富性、积极参与讨论互动方面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参与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对各自宣教效果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的评分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增加其教学参与度,并能有效吸引听众,达到更佳的宣教效果,值得在口腔实践教学中推广.
作者:赵河川;王金华;蒋琳;罗雍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将比喻教学法引入血液病规范化培训教学中,明确比喻教学法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
作者:吴亚妹;曹永彬;李晓红;徐丽昕;张甜甜;王丽;高亚会;吴晓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长期阻力运动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的阻力运动训练,对照组依然采用以前的生活方式.结果 训练组患者经过12周阻力训练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低(P<0.05).训练后,训练组HRV的LF/HF较训练前高(P<0.05),BPV的TP和LFn较训练前低(P<0.05).结论 合理安排阻力训练可通过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凌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滨州市某县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在157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发生率为65.61%;在社会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较差,仅有13.38%和17.38%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有48名留守儿童属于不稳定的忧郁质气质类型,占30.57%.结论 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尤其是理工医科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所以,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认可的一项标准,是考查、鉴定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依据.对我校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卫生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程静;赵挚;李文芳;荣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职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在高校中传播党的先进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重任,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这支队伍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结构,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作者:李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阐述SPOC的概念、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的优势及相关建议.SPOC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教学的现实途径,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对推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有一定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者:程鹏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当前很多高校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药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大量实践证明,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讲,本科生导师制不仅能够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服务型药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段静雨;张春平;陆炯;汤同中;张雪;苗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组予以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指标[FEV1(L)、FEV1/FVC(%)和FEV1(%)]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L)、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来减轻COPD气道炎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运动耐力,安全可靠.
作者:李怡;陈其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PRECEDE模式对高职护生复原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PRECEDE模式,于2016年7月—10月对湖南省某高职院校护生进行复原力教育.结果 干预后高职护生的复原力总分及复原力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采用PRECEDE模式对高职护生进行复原力教育是有效提升护生复原力的方法,可在高职院校积极推行.
作者:刘丽琼;付雪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对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负面情绪、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34人)和对照组(34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同步认知护理.观察两组生存质量、负面情绪以及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评分显著高于术后1周(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同步认知护理可有效改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
作者:梁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微课引入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可减少面授时间,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探讨微课在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