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高专护生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的探究

望永鼎;刘文华;靳莉莉

关键词:高职高专, 实习前, 技能强化训练
摘要:为使护生全面掌握护理相关技能操作,更好地适应护生角色的转变,提高医院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生实习的满意度,对2013级和2014级普专应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收到满意的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模型分析

    目的 探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方法 深入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各个专业课教研室、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医院等,调查其对医学专业课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从职业基本素质、教学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科研能力4个方面建立教师能力素质模型.结果 医学专业课教师职业基本素质方面,应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育人能力,良好的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爱生之心.教学能力方面应具备良好的知识获取、储备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较高的实验操作与指导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教材建设能力.职业发展能力方面应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自我评估、不断学习发展的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应具有较高的科研选题能力,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科研转化、创新能力.结论 按照此模型加强医学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将有助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

    作者:陈亚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iniQuest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MiniQuest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实验组在教学中实施MiniQuest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教学前后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的得分,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实验组对MiniQuest教学的反馈情况.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理论考试中相关试题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以上的学生喜欢本组教学模式;80%以上的学生认为MiniQuest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 将MiniQuest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现状及分析——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深入学生的视角探究基于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体验,从学习者、学习资源、移动学习媒介、移动学习环境4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对本院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药物检验技术课程APP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李丹;尹秀娟;仇洁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情境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2015级本科护理专业120名学生应用情境教学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2名(35.0%)学生认为自己与团队成员合作很好,92名(76.7%)学生在情景剧的编排中能经常与成员讨论沟通,116名(96.7%)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情境教学,42名(35.0%)学生表示知识掌握得很好.结论 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苏伟;宋玉霞;于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过渡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56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在NICU过渡病房对病情稳定的早产儿采用FIC模式,参与课题的护理人员接受培训,对家长提供指导;家长在NICU过渡病房参与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抚触等非医学性护理,且每日参与时间不少于8小时;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家庭互助支持系统.对照组延续目前的早产儿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矫正胎龄40周时的体重、NBNA评分、出院时母乳喂养率、住院天数以及父母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组矫正胎龄40周时,体重和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父母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NICU过渡病房实施FIC模式,可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提高母乳喂养率和父母的满意度,从而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作者:丁晓华;郭宇;潘玮华;李海鸿;高红霞;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仿真模拟的医学检验专业技能项目化教学探索

    以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根据职业技能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技能整合为形态学模块、检验仪器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每个模块下设多个检验项目,建立以项目为主体、以仿真模拟为手段的实践技能教学模式,使学生熟练掌握检验专业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职业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期,为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桂芳;费嫦;李树平;李争鸣;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组予以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功能指标[FEV1(L)、FEV1/FVC(%)和FEV1(%)]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L)、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后上述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来减轻COPD气道炎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提高运动耐力,安全可靠.

    作者:李怡;陈其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滨州市某县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I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范英村、大赵村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干预.结果 在157名留守儿童中,有103名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发生率为65.61%;在社会能力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较差,仅有13.38%和17.38%的留守儿童达到优秀水平;有48名留守儿童属于不稳定的忧郁质气质类型,占30.57%.结论 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贺永超;王庆华;王凤;王秀菊;徐殿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课在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微课引入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可减少面授时间,使学生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探讨微课在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成人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介入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介入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进入本介入手术室实习的8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介入手术室实习带教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对两组进行出科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结果 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生对介入手术室实习带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介入手术室护理实践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效果显著,可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给实习带教注入活力,实习护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知识,可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强化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高锦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PT录制型微课在病理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微课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通常以简短的视频为呈现形式.PPT录制型微课是其中常见的类型,制作方便,可在教学中应用.通过合理设计、制作的PPT录制型微课在教学中运用,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减少教师工作量,有效实现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建民;沈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训练、典型病例教学、临床实践教学活动等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林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我校机能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分析我校机能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现状,提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预防实验室废弃物引发疾病及造成环境污染,保障师生员工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留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在我国城乡二元制发展背景下,人口流动、迁移越来越频繁,在流动人口中,超过80%是农民工.由于这一群体的持续增长,流动人口子女总数也在不断上升. 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很多学生家长都长年在外打工, 而留守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9岁,学习成绩较差,是容易被家庭、社会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人格完善的重要时期. 由于留守中职学生长期缺乏父母关爱、教师引导,使得他们比同龄人面对更多的心理困扰,更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在笔者教育、教学期间,发现留守中职学生比非留守中职学生更容易产生违纪、违规行为. 而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对留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因此,研究留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有必要,现将相关研究介绍如下.

    作者:江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简易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探讨

    简易标准化病人能准确表现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3种功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本科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训练及临床实习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要求.

    作者:李晓婷;吕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评估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类健康需求及健康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不仅是生理的人,还是心理和社会的人.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吕探云等学者的推动下,健康评估课程在依托诊断学基础上由原来的内科护理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课程,奠定了其在护理课程体系中的桥梁地位,并得到了广大护理人员的认同[1].心理评估是健康评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综合评定,通过心理评估,能够使护理人员全面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从而进一步制订整体的护理计划. 因此全面了解心理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开展心理护理、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林芬;吴红梅;张晓燕;王发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初探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尤其是理工医科院校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所以,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认可的一项标准,是考查、鉴定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养的重要依据.对我校卫生检验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提高卫生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作者:程静;赵挚;李文芳;荣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围麻醉期患者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误吸是围麻醉期的高危并发症之一,主要阐述围麻醉期引起患者误吸的主要原因、如何预防、误吸时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及误吸后的相关处理措施.

    作者:王学清;许幸;张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职高专护生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的探究

    为使护生全面掌握护理相关技能操作,更好地适应护生角色的转变,提高医院对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生实习的满意度,对2013级和2014级普专应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望永鼎;刘文华;靳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康复效果评分、健康教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文绮;钟小妮;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