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立杰;姜杨;孙权;张晓东;廉洁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方法 将21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按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利用二维超声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血管内膜及管腔狭窄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分析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SSS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其次为大动脉炎.本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0例(占95.2%),其中右锁骨下动脉狭窄8例、闭塞1例,左锁骨下动脉狭窄9例、闭塞2例;大动脉炎1例(占4.8%).椎动脉隐匿型(Ⅰ度)窃血3例(占14.3%),多普勒频谱表现为峰值流速降低,收缩中晚期出现切迹;部分型(Ⅱ度)窃血14例(占66.7%),多普勒频谱表现为收缩期血流频谱反向,舒张期为正向;完全型(Ⅲ度)窃血4例(占19.0%),多普勒频谱表现为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频谱均为反向.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SSS,可以明确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静;杨东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致病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621例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情况进行相关资料采集.分析可能导致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感染情况、饮食习惯、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吸烟、口腔卫生、心理因素等.结果 621例青少年中,314例曾患口腔溃疡性疾病,占50.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消化道及内分泌疾病、饮食习惯等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遗传、母亲遗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是导致青少年发生口腔溃疡性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刷牙时间、饮食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刷牙时间及不良饮食习惯属于可控因素.因此,加强口腔溃疡性疾病健康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青少年口腔溃疡性疾病发生率.
作者:杨力;程生斌;谢会同;黄贵本;李玉兰;王新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二孩政策催生了诸如育婴师等新兴职业,其发展前景广阔.本着中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原则,中职卫校可以利用自身医学院校优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儿科护理学教学与育婴师培训相融合,使护生扩大知识面,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作者:罗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校2014级大专药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个班设为实验班(采用研究型教学法)和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对比两班药物分析实验考核成绩和学生评价.结果 实验班药物分析实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实验课的兴趣均高于对照班.结论 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应用研究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胥彦琪;刘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分析中医内科学教学现状,指出临床思维实践训练不足的弊端,改革病例教学,实施引入师生共同演绎较复杂的临床病例的教学法,反复对学生进行脏腑证治临床思维训练,经3年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有助于培养脏腑证治临床思维.
作者:李勇华;杨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意义,探讨大数据时代医学教育应对策略.结果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跨越地域之间、学校之间的鸿沟,将电子书包、标准化病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应用于医学教育.结论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
作者:李玲;艾耀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课程建设是职业教育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医院深层次参与高等卫生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十分关键.2012—2016年,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一步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4个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孙金霞;杨李;李启松;黄思怡;马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改变医学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我们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形态学展馆作为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弘扬大爱精神的实践场所,以解剖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为信息传播媒介,从而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路径.
作者:姚立杰;姜杨;孙权;张晓东;廉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药理学是医学、药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药理学教学较少从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角度探讨教学内容,因此,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不同专业工作岗位需求.针对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的不同,不同专业药理学教学侧重点(如药物的应用、注意事项)应有所不同.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就药理学教学中不同专业教学侧重点、内容及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王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全国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是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的重要赛项.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养老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和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情况进行介绍,从教学内容、培养目标、课程组织等方面分析全国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对养老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以期为养老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赵丹;丁学坤;刘琼;靳梅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对慕课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实验课在病理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慕课,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更易理解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0.1%盐酸罗哌卡因在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64例产妇,年龄18~3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单纯盐酸罗哌卡因组(R组)和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记录产妇VAS评分、Bromage运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产妇第一产程VAS评分RF组2.1分,明显低于R组的2.4分(P<0.01);两组第二产程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分娩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RF组为26.5%,R组为18.2%,RF组高于R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R组高于RF组.结论单纯使用0.1%盐酸罗哌卡因可满足分娩镇痛需要,减轻产妇痛苦,确保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64.29%),复发率(4.76%)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切口愈合,减少疾病复发,预防宫颈癌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作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之一,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本文就翻转课堂在教育学专业(卫生教育方向)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索.
作者:赵珠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学教育不仅要让医学生掌握一定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其职业能力培养.为了解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情况,选取500名医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职业能力相关技能教育,就医学生必备的8项职业能力进行认知调查.研究分析医学生职业能力相关技能教育方法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初步建立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作者:丁建红;邱林;李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干预前后高职护生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状况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卫生学校2008级高职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及行为干预和调查.结果 干预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社会性危害及防护认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P<0.05);干预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除职业防护一般知识和技术认知、物理性危害及防护认知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专业学生(P<0.05).干预前后护生职业防护行为维度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职业防护认知不能很好地指导职业防护行为.应增设护生职业防护课程,加强实习期间职业防护培训,建立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专项培训与考核制度.
作者:李雯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走访及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居民放弃健康体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完善健康体检流程,提高农村居民对健康体检的知晓率,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体检就诊率.
作者:石海燕;石望成;康凤英;宋小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高职卫生院校只有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才能为新专业申报和现有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避免盲目开设专业,更好地实现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产业对接,为专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专业建设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意义进行研究,并提出专业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及其对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二丽;付达华;郑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系统评价PBL和LBL教学模式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PBL和LBL教学模式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截止时间是2016年2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所有研究质量均不高.纳入文献Jadad评分2~3分.与LBL组相比,PBL组理论考试成绩较高,但在病例分析能力、学习效果的总体满意度方面,两种教学法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PBL教学模式运用于精神科临床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 但本研究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部分文献涉及结局指标较少,需要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王兴强;徐健;王继才;罗家昂;翟国丽;程宇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课程标准是贯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落实教学计划基本的教学文件,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定考核方案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开发背景、重要性、开发主体、开发原则、开发程序、内容和格式等方面对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进行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吕文龙;江山;房德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