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霞
目的探讨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地研究分析了28例1995-2003年入住我科青春期前儿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本组研究包含17例男孩和11例女孩;年龄从10个月至14岁(平均8.6岁).26例解剖正常,1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1例双侧输尿管口囊肿.术前行血生化检查.根据患儿病情分别采用ESWL、输尿管镜取石、溶石等方式进行了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存在血生物化学检查的异常.9例患儿接受ESWL治疗后,结石完全排出8例,1例结石负荷降低;1例接受输尿管镜取石术,无术后感染和输尿管狭窄发生;1例患儿放置导管以进行溶石治疗;7例单个输尿管结石患儿接受排石治疗;6例多发性结石,或同时存在的解剖异常的患儿接受开放性手术手术治疗,均达到治疗效果;4例明确诊断后未作治疗自动出院.结论青春期前儿童上尿路结石形成可能与胆固醇及尿酸和钙磷代谢异常有关,治疗方式依据病情而定,ESWL和微创手术应是青春期前儿童上尿路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坚;李普云;柳建军;吴宏;洪伟平;黄兴端;许志坚;吴舟;苏劲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道低温双极等离子电切(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prostate,PK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经尿道低温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BPH 45例;随访3~10个月.结果前列腺质量28~105 g,平均(47±16)g,手术时间15~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50±12)min,无1例需要输血,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平均留置尿管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7.3±1.5)ml/s上升至术后3个月的(16.2±4.4)ml/s(P<0.01),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前为(27.6±1.3)分,术后3个月降至(5.8±1.0)分(P<0.01).结论经尿道低温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疗效好,并发症少,手术安全.
作者:赵涛;肖卫忠;张建华;陈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双糖吸收试验评价食物过敏儿童肠粘膜屏障功能.方法研究对象食物过敏患儿及正常儿童各19例,平均年龄(8.1±1.7)个月.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各研究对象口服测试液2 ml/kg(每100 ml测试液含5 g乳果糖(L)和2 g甘露醇(M))后,5 h内尿中甘露醇和乳果糖的浓度,并计算乳果糖和甘露醇尿中排出率及其比值(L/M).结果食物过敏儿童5 h尿中L/M(0.18±0.06)较正常儿童(0.05±0.03)显著增高(P<0.001).其原因可能是患儿乳果糖透过肠粘膜被吸收入血增加,而甘露醇透过肠粘膜被吸收入血正常或略有下降.结论HPLC检测肠道通透性的准确性高,重复性好,是临床评价小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实用方法.食物过敏儿童肠道屏障功能发生改变.
作者:胡燕;黎海芪;阳文琳;陈国民;瞿平 刊期: 2005年第14期
多囊肾(polycystic kidney,PKD)是一类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病程发展的终结果是并发尿毒症[1].PKD中5%~10%的透析患者原发病为PKD[2].肾移植是终末期PKD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1993年开展肾移植以来收治的8例PKD施行肾移植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孙煦勇;赵月涛;文宁;赖彦华;文海涛;谭刘欣;曲海燕;叶常青;李壮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设计保证临床质量要求的凝血试验室内质控规则.方法以卫生部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计算偏倚Bias,以连续4个月的室内质控测定CV为方法的不精密度,CLIA88能力比对检验评价限为总允许误差TEa,利用OP-Specs图,选择凝血试验项目的室内质控规则.结果一批测定两个浓度的质控品,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室内规则分别为1_3s/1Ox、4_1s、1_3s/10x.结论质控性能均达到误差检出率大于90%且假失控率小于5%,质量控制符合临床质量要求.
作者:张凤川;汤蓓;石凌波;王露霞 刊期: 2005年第14期
面部皮肤的各种常见皮损,虽然不会引起功能障碍,但严重影响美观,影响人们的自信心,且某些皮损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自2003年3月以来,我科采用新型的微晶换肤术治疗面部皮肤的粗糙老化、粗大毛孔、青春痘痕、各种疤痕、色素斑、细小皱纹等共18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霞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对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176例经超声诊断为阑尾炎病例,以探讨成人及小儿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对临床分型的意义,并初步探索适合外科手术的佳检查时段.
作者:程蔚然;艾正友;李卓良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失禁患者进行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同步测定、漏尿点压测定(LPP)和尿道压力图(UPP)测定,比较其结果.结果在134例患者中,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为急迫性尿失禁122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者10例,混合型急迫性压力性尿失禁者2例.急迫性尿失禁组和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MV、VFD、BC、PdetQmax、MUP、C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可以对BPH术后尿失禁患者的膀胱功能、尿失禁类型、程度以及尿控能力作出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方强;宋波;金锡御;张家华;熊恩庆;李为兵;卢根生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GPRS移动式心电监护系统ECG信号QRS波的实时检测算法.方法采用四点平均对CM5导联的ECG信号进行滤波,再对ECG信号的一、二阶差分值进行平滑处理,利用ECG信号的二阶差分值极小值和一阶差分过零点在较短的时间窗内实现QRS波精确定位,并设计了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的信号检测门限.结果算法能抑止多种噪声对ECG信号的影响,将搜索的时间窗宽度缩小到0.02 s以下,且算法只具有多项式的复杂度;经过临床测试,动态ECG信号进QRS波检测准确率可达99.8%以上.结论该算法适合于移动心电监护系统QRS波的实时检测和分析.
作者:朱凌云;王正国;吴宝明;曹长修;储伟;朱新建;闫庆广;谢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建立HBV X-HCV C融合蛋白细胞表达模型,并探讨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双酶切质粒pXT1-X,得到完整的HBV X基因片段后,将其插入到质粒PBK-CMV和PBK-HCV C的相应酶切位点,得到重组质粒PBK-X和PBK-X-C;再将质粒PBK-CMV、PBK-X、PBK-HCV C和PBK-X-C分别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G418筛选,RT-PCR、蛋白印迹鉴定HBV X和HCV C蛋白表达.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质粒PBK-CMV、PBK-X、PBK-HCV C和PBK-X-C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表达融合蛋白的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及单独表达HBV X、HCV C蛋白的细胞明显升高.结论HBV X-HCV C融合蛋白能显著上调端粒酶活性,提示HBV、HCV可能具有协同致癌作用.
作者:刘重阳;陈东风;王军 刊期: 2005年第14期
1临床资料男性,58岁,纳差、消瘦、右上腹疼痛2个月,于我院就诊.CT扫描示肝多发占位,肝癌肝内转移或肝转移瘤可能性大.18F-FDG PET/CT融合图像见肝左、右叶多个大小不等的明显异常高代谢灶,其中右叶中份病灶中央有明显放射性减低区,降结肠中段见一约3.8 cm×5.5 cm×3.6 cm局限性异常核素浓聚影,提示降结肠恶性病变伴肝内多发转移(图1).
作者:李前伟;厉红民;黎川;黄定德;黎海涛;陈霖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城市居民原发性高血压(hypertension,HP)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该病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02年1~5月对重庆市某高校和某厂矿职工共计3 717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人群平均年龄(56.66±13.49)岁,高血压现患率为43.29%,其中男性为45.54%,女性为39.88%,随着年龄的增长,HP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现患率为25.86%;超重率为34.35%,超重的人(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其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值均较未超重者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值较后者低.文化程度高者(受教育年数≥10年)HP现患率较中低文化程度者低,前者血压、血脂、血糖(glucose,Glu)水平均较后者低.多元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高血脂史、高血压家族史、TC值与HP的患病有关.结论抽样人群中老年人HP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他们是HP防治的主要对象.年龄、BMI>25 kg/m2、HP家族史、高血脂等可能是当地HP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控制和预防HP的重要措施.
作者:牟李红;李革;张素华;任伟;唐晓君;卢仙娥;吴羽;李启富;唐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eratitis,SAP)是目前为严重的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我们自1995-2004年共收治53例,为总结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隆永效;孙英信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大鼠经不同时间低压缺氧并复合线粒体蛋白翻译特异抑制剂氯霉素(CAP)处理后,脑组织线粒体呼吸功能和COX活性的变化以及CAP处理对缺氧过程中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处理组和缺氧复合药物处理组,后者为模拟海拔5 000 m高原连续低压缺氧暴露1、5、15 d和30d,分别于动物处死前7 d按100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0.5%CAP.高速离心密度梯度法分离大鼠脑皮质线粒体,Clark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呼吸活性,极谱法测量CO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CAP处理大鼠脑线粒体ST3、RCR、OPR及COX活性显著降低;复合缺氧后则线粒体呼吸功能及COX活性明显改善,且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基本恢复到平原对照组水平.结论缺氧可以改善氯霉素处理大鼠脑皮质COX活性及线粒体的氧化呼吸功能,提高氧化磷酸化效率,其改善程度具有时间依赖性,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
作者:宋熔;柳君泽;陈丽峰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构建人毛乳头细胞HSPC0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表达并对目的蛋白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用PCR从pET-28a(+)/HSPC016中扩增出195 bp目的基因,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9K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G418-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甲醇诱导表达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和目的蛋白N-端氨基酸测序鉴定.结果用PCR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pPIC9K/HSPC016转化GS115用G418-YPD平板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甲醇诱导后,SDS-PAGE电泳鉴定: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约为7.2×103,与理论预测值相吻合;UVP扫描表明目的蛋白表达率约18%;Western blot检测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N-端氨基酸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结论HSPC016基因能通过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及宿主菌GS115进行高效、正确地表达,为研究HSPC016基因在真核细胞水平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奠定了基础.
作者:邹锋;郝飞;宋志强;易勇;杨希川;杨斌;叶庆佾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制备度米芬渗透泵片,以控制体外释药维持零级释放达80%以上.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包衣处方,对度米芬渗透泵片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佳处方为:衣膜厚度(膜重表示)10.75 mg,致孔剂用量为12%.按优化处方制备的3批样品在12 h内体外释放曲线拟合符合零级过程.结论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能达到初设计要求.
作者:何凤慈;陈亮;宋宏宇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再生周围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促血管生成作用及其促血管作用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75只Wistar大鼠1 cm的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并将它们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几丁糖组(B组,医用几丁糖简称几丁糖),NGF+几丁糖组(C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前3组每组20只,术后7、14、30 d,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FactorⅧ、VEGF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术后14 d,Holmes染色再生坐骨神经纤维.结果生理盐水组、几丁糖组再生坐骨神经中表达的CD34、FactorⅧ、VEGF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NGF+几丁糖组上述三抗原的表达比生理盐水组或几丁糖组有明显增加(P<0.05),NGF+几丁糖+抗VEGF组再生坐骨神经血管中的CD34和VEGF的表达完全被抑制,FactorⅧ的表达与NGF+几丁糖组相比也显著减少(P<0.01 46).Holmes染色发现,术后14 d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及排列规则程度:NGF+几丁糖组>几丁糖组>生理盐水组>NGF+几丁糖+抗VEGF组.结论NGF可能通过促进VEGF产生发挥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
作者:张玉波;伍亚民;杨恒文;李应玉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疗法对脑缺血损伤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缺血脑组织形态结构、血清IL-6含量以及海马区IL-1表达的影响,并与单纯电针治疗比较.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与单纯电针疗法均显著改善缺血后脑组织病理结构变化,显著降低脑缺血损伤后血清IL-6含量,促进海马区IL-1的释放,而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效应更强.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损伤,促进机体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田家林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荞麦种子总黄酮(totalflavonoids of buckhwheat seed,TFBS)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四氯化碳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肝脏指数(liver index,LI):血清谷丙转氨酶(serum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SGP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肝组织谷丙转氨酶(liver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LGPT)、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ase dismutase,SOD)以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指标,采用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四氯化碳模型组比较,经TFBS预防性治疗后,SGPT、LGPT、TG、TC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GSH含量有所升高,同时SOD活力明显增强(P<0.05).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TFBS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TFBS对四氯化碳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辛念;熊建新;韩淑英;朱丽莎;刘淑梅;储金秀 刊期: 200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b蛋白与神经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①病例分组:ICH组,37例;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②测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S100b蛋白含量;患者急性期头颅CT扫描,根据多田公式(V=S×L×Slice×π/6)计算血肿体积;急性期采用CSS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期(发病后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ICH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CH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血肿体积、C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n=37,r=0.965,P<0.01;n=37,r=0.949,P<0.01),与Barthel指数呈显著负相关(n=37,r=-0.972,P<0.01).结论测定ICH患者急性期血清S100b蛋白含量有助于评价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
作者:廖群纷;梁德胜;王为民;刘宁 刊期: 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