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化融合PBL教学法在中职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刘杨

关键词:信息技术, PBL教学法, 医药市场营销技术
摘要:医药市场营销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专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医药市场营销人才.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外,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信息化融合PBI教学法应用于医药市场营销技术教学中,经过实践发现,信息化融合PBI教学法在中职医药市场营销技术教学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药剂专业校院企合作实习管理策略探讨——以太原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

    校院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实习期间无法回避的话题,如何有效深度合作是每一所职业学校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太原市卫生学校为药剂专业学生打通除药店之外的另一片实习场所——医院药房,应用药剂专业校院企三方合作实习管理的新模式,但在实习管理过程中频频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规范实习管理,提升实习管理水平,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特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作者:付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组织胚胎学课程手机App的建设与应用

    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方式逐渐流行.通过开发组织胚胎学手机App,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不仅适应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能够弥补教学课时和教学资源的不足,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在传统文化经典传承中培育职业素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论语》教学为例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沃土.在职业教育中,要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工作,发掘传统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把传统经典作品和现代职业教育进行有机衔接,是职业院校传承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方向.以《论语》教学为例,联系现实发掘其对职业教育的价值,既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又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规划、职业礼仪和职业行为习惯等.在职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文化活动、建设传播和交流传统经典作品的网络平台等都是高职院校传承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有效路径.

    作者:黄三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动处方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制订科学的心脏康复训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患者运动训练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12)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制订的运动处方训练后,其生活质量与训练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 运动处方可以增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王艾青;陈玉芳;王彩香;户盼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采用Delphi法初步确定临床病理诊断中心医教研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齐齐哈尔医学院(QMU)临床病理诊断中心(CPDC)实用及客观的医教研质量评价指标(QEI)体系,主要采用Delphi法对CPDC医教研QEI体系进行专家咨询筛选,初步形成较合理CPDC医教研QEI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47个.

    作者:李春旭;费洪新;李春燕;刘婷;明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高危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高危孕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住院的180例高危孕产妇,按是否实施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研究组进行椎管内麻醉镇痛,对照组则不进行椎管内麻醉镇痛,产妇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VAS评分、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产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可降低高危孕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产程,不增加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慧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专科院校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药剂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药学专业基础课.针对药剂学教学现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方面提出改革策略.通过更新教材内容,补充前沿知识;采用启发式、案例式、多媒体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药剂学教学效果.

    作者:王振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硕士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在校公共卫生硕士学习能力和发表论文的情况,针对其问题提出建议,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新疆某医学高等院校2014级与2017级公共卫生硕士学习以及发表论文能力,并分析相关因素对科研能力差异的影响.结果(1)54.1%的2017级学生3周以上撰写一篇论文,每年能发表1篇文章的学生占35.3%.与2014级相比,2017级自习超过3小时的学生增多,撰写论文时间不超过2周的人数减少,每周阅读文献超过8篇的人数明显增多,每年发表文章超过2篇的人数增多.(2)与导师交流频率不同的2014级学生,在撰写论文的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χ2=19.582,P<0.05),且2017级比2014级超过一个月交流一次且撰写论文速度快的学生增多.(3)对学校硬环境的满意度对学生自习时间有影响,满意度不同,自习时间有显著性差异(Z=2.759,P=0.006).(4)对学校软环境的满意度对年发表论文数有影响,满意度不同,年发表论文数也有显著性差异(Z=4.215,P=0.000).结论 与导师的交流频率以及对学校软硬环境的满意度共同作用,对医学研究生学习自主性产生影响.与2014年相比,2017年与导师的交流频率以及对学校软硬环境的满意度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王茜;苏童;吐尔逊江·买买提明;沈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息肉并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 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并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庆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200例经宫腔镜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类型分为良性组(188例)和不典型增生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并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10年和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风险增加,绝经≥10年和有绝经后出血症状是并发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梁晓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质控科现场督查模式对手术室工作综合影响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质控科现场督查模式给手术室工作带来的综合影响.方法 质控科专职人员每周不定时1~2次到手术室,对患者身份及手术标识正确率、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手术医生进入手术室时间、首台手术开台时间等进行现场督查,对实施现场督查模式前、中、后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此种督查模式以来,各项工作合格率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医院质控科采取现场督查模式,可以提高工作合格率和医疗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使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均得到合理使用,同时,还可以提升手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张丽;张晶;何斌;安栓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对其就业意向的影响

    目的 调查在校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并探讨其对医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的基本资料问卷、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现状问卷与就业意向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海南医学院以及长沙医学院5所医学院校在校本科医学生进行开放式半结构式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64.3%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处于比较了解的水平;52.7%的医学生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来源于媒体报道;91.7%的医学生表示有必要加强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且希望学校能够开设医学伦理学、 医患沟通学等课程.就目前就业环境来看,有15.0%的医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大主要是因为医患关系现状紧张造成的;医学生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与其就业意向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在校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以及其就业意向的培训有待加强.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与就业辅导,在抓紧学生学业的同时,开设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程和就业辅导课程,可以增强医学生职业、就业的信心和能力,减轻就业压力.

    作者:麦静怡;刘晓婷;喻雅真;刘欣;李知伦;孙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强化药理学课程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探讨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的增加要求医学教育在培养医学生医学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人文关怀素养的培养.结合医学人文关怀的内容及影响临床中患者人文关怀感受的相关因素,通过强化环境、沟通、服务、人文素养四大医学人文关怀指标,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成长为医德和医术兼备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作者:赵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药学专业在实习过程中实施师徒制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习是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环节,实习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与药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息息相关.在药学专业实习过程中实施师徒制教学模式,改变思路,介绍在药学实习教育过程中如何提高药学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想法及做法.

    作者:杜利月;郭留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安徽省高职助产实习生核心胜任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安徽省助产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助产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已完成实习的高职助产专业毕业生168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助产实习生的核心胜任力得分为(172.85±17.56)分;是否为入学志愿、是否愿意从事助产工作、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着高职助产实习生核心胜任力的提高(P<0.05或P<0.01).结论 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助产教育,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核心胜任力.

    作者:何伯红;王玉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能力形成的遗传与优生教学实践探索

    以高职医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学生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将遗传咨询作为遗传与优生课程的教学指向和平台,采用平行班级对照的方式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基于能力形成的遗传与优生教学模式,强化了学习的目的性、应用性,不仅促进了遗传咨询这一职业能力的形成,也促进了自主学习、表达沟通、运用网络资源等多项素质能力的形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了学习效果.

    作者:王敬红;杜礼安;葛爽;王玥;耿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多元评价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多元评价方法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在内科护理学实践课中实施多元评价.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评价方法.一年后对学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以各班健康评估考试成绩作为基础成绩进行对照.结果 实验班内科护理学考试成绩在所有班级的排名与健康评估考试成绩对比进步明显(P<0.05).实施多元评价方法班级的内部分组中,健康评估考试成绩低的组,其内科护理学考试平均成绩依然低,与成绩进步快组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元评价方法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但提高的效果受学生学习基础的影响.

    作者:赵修春;刘辉;罗俏玲;李小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脊柱侧凸康复评定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PBL教学法在脊柱侧凸康复评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教学对象分别为对照组(33人)和实验组(34人),采用理论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较对照组高(P<0.05),但在基础理论成绩上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教学方式和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脊柱侧凸康复评定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英语渐进式融入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对医学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尝试将护理专业英语融入公共英语教学,形成具有护理职业特色、同时满足社会及学习者自身需要的英语教学模式,为其他专业的职业英语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临床住院医师在影像科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

    探索临床住院医师在影像科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针对临床住院医师在影像科规范化培训时遇到的问题,严格执行住院医师培训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了岗前培训、病例学习、读书报告、出科考核等多方面相结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本院PACS/RIS系统的资源,把影像表现和临床知识紧密结合.通过多方面的培训,受训住院医师的读片技能明显提高,对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更加合理,其综合分析能力、工作自信心大大提高.多种模式相结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临床住院医师的综合诊疗能力.

    作者:毛翠平;杨全新;陈欣;张秋娟;师美娟;孙泓泓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MCAT教学法在中职营养与膳食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MCAT教学法在中职营养与膳食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甘南州卫生学校2016级中职护理班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MCAT教学法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实践式教学.通过平时、实践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学效果,数据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学生平时、实践和理论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MCAT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营养与膳食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可在今后的教改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梅;马桂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