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目的:应用连续电视透视评估技术(VFSS)探讨摄食-吞咽障碍发生的原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提高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应用连续电视透视吞钡评估技术(VPSS)观察患者摄食-吞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强调有针对性的强化肌力与恢复运动控制能力的直接训练4周.结果:藤岛一郎摄食-!咽功能评分治疗前为7.15±0.24,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分为3.55±1.13;在针对性的强化肌力与恢复运动控制能力的直接训练4周后,其藤岛一郎摄食-!咽功能评分降低至2.12±0.76,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分降至1.63±0.51;VPSS观察到的患者摄食-吞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显著改善,临床疗效判定基本痊愈率均在85%以上.结论:VFSS技术能够准确地显示摄食-吞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强化肌力与恢复运动控制能力训练方法事半功倍,吞咽功能显著改善.
作者:刘玉海;张淑珍;孙亚琴;格日乐;陈福素;吕杰;刘飞;包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12/2014-12收治的38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针对患者进行合适的手术治疗.其中30例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8例患者进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患者的眼睛视力状况.结果:本组均进行手术治疗后,术后视力均比术前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患者经过一定的手术治疗之后,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眼压并且提高了患者的视力.因此对于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的手术治疗诊治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作者:吕书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改良乳突切除术保留骨桥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乳突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3-12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病患83例,对病患实行改良乳突切除保留骨桥同期鼓室成形术,首先对病患的耳部内侧进行切口,将外耳道的皮瓣和乳突进行暴露,之后使用电钻将乳突气房部分进行磨除,保留骨桥将乳突及鼓窦鼓室出现的病变组织进行清除.结果:病患听力得到改善的有效率为68.67%,治疗无效率为31.32%;病患在三个月内均获得干耳,慢性单纯型中耳乳突炎患者,有效率95.65%,骨疡型,有效率85.71%,差为胆脂瘤型,有效率为34.37%.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病患尽早实行改良乳突切除保留骨桥鼓室成形术可以对病患的听力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翔宇;孙海燕;梁振;王东海;张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 )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方法:回顾我院自2013-03~09住院就诊的冠心病心肌缺血病患者病例,依据临床情况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18例,分别用以常规治疗和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52.9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使用曲美他嗪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总结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胸廓特征,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方法:选取2004-01/2012-01期间180例行手术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为试验组、180例健康查体年轻人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人群的身高、体重及胸廓前后径、左右上下径(纵径)及横径,计算出身高/体重比,胸廓前后径/上下径及横径比值.结果: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的比值分别为(0.69±0.06)、(0.74±0.07)、(1.09±0.09)、(1.18±0.07),对照组人群对应值分别为(0.84±0.06)、(0.90±0.07)、(1.21±0.10)、(1.31±0.1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人群胸廓前后径/左纵径、胸廓前后径/右纵径、胸廓横径/左纵径、胸廓横径/右纵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9,0.70)、(0.75,0.73)、(1.08,1.11)、(1.17,1.19),对照组人群相应的比值分别为(0.84,0.85)、(0.89,0.91)、(1.19,1.23)、(1.29,1.32).结论:试验组人群胸廓特征与对照组人群比较有明显差异.通过对胸廓特征的测量与计算,可以筛选出自发性气胸的高危人群.
作者:赵云龙;张文;郭楠楠;于长海;李瞡波;赵英男;李少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红山区9种二类疫苗2013年全年的接种情况,为评价和改进二类疫苗接种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红山区2013年8个儿童预防接种门诊二类疫苗全年累计接种数据及全年目标管理儿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结果:红山区2013年二类疫苗接种率在5.71%~41.78%之间,平均接种率为23.75%.二类疫苗接种率远远低于一类疫苗接种率.结论:加大国家免疫规划投入,将更多的二类疫苗种类纳入一类疫苗管理,对儿童家长加强宣传,制定联合免疫的策略.
作者:张玉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0引言过去利用骨穿刺活检已成为诊断惯例,近年来DSA的应用、探讨及各种影像手段对诊断肌肉、骨骼疾病的价值其合理选择使用已成为目前现代骨放射学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四肢DSA血管造影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久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05/2013-05收治的100例受检者为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以及末梢血血常规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种血常规检测的结果.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静脉血检测组的WBC以及Hb明显低于末梢血检测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检测组的Hct、RBC、PLT均明显高于末梢血检测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MCV、MCH以及MCHC的检测上,两组均无明显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对理想,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重复性以及可靠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素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临床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采血率及血卡合格率.方法:组建筛查管理小组,执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针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中临床环节的各个流程、每个细节逐一把关,实行规章化、制度化以避免漏筛和医疗纠纷.结果:2009-11/2011-11,共筛查16618例新生儿,筛查率为97.26%,血卡合格率在99.52%.其中筛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患儿30例,筛查出苯丙酮尿症(PKU )患儿14例,并给予及时治疗和追踪随访.结论:在新生儿筛查工作中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由筛查质量管理小组严把每一个临床环节质量,有针对性地防漏筛、防纠纷,不断提高临床采血质量,以确保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曹小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放化疗也效果不佳,即使采用较为积极的治疗方法,仍不能阻止其恶性发展。因此寻找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STAT3是一个致瘤性的转录基因,参与胶质瘤增殖、凋亡、血管生成以及免疫逃逸等多个过程。相关报告称,持续激活的STAT3存在于胶质瘤中,通过下游调控分子及与别的信号转导通路发生交汇,从而在胶质瘤的发生、生长和增殖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研究显示STAT3有望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涂艳阳;周皓盨;张永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状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样品进行二次增菌的后分离培养,对检出的菌株进行生化鉴定.结果:在56份熟肉样品中共发现污染产单核李氏菌阳性熟肉样品10份,阳性率17.9%.结论:应加强熟肉等餐饮食品污染控制.
作者:李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3-06收治的86例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7.4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3.0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获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可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何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利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分别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试验组)与传统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在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疼痛评估VAS、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骨骼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相对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鸿;高宏广;钟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与总结153例产后出血因素与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12/2013-12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以流产史(39.87%)、巨大儿(20.26%)作为为发病率高的因素(P<0.05).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妊娠期高血压(11.76%)、重度子痫(9.80%)、胎膜早破(7.84%)、双胎(3.27%)、合并贫血(1.31%)、前置胎盘(1.31%)等.该组患者共有132例,均成功治愈,治愈率达100%,无1例行子宫切除术,明显高于未治愈率(P<0.05).结论:产后出血可由包括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多种高危因素所引起.因此,要求临床工作者能够重视产妇的生产全程,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升安全性,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减轻其生产负担.
作者:李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芒硝和大黄促进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08/2013-08收治的161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腹壁脂肪厚、张力高113例,术后红肿硬结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芒硝和大黄外敷切口方式促进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观察患者切口恢复状况。结果:113例腹壁脂肪厚、张力高患者术后6 d拆线,切口甲级愈合率100%;48例术后切口红肿硬结患中39例用药2~3 d后红肿消退,6例用药后红肿和硬结消退缓慢,持续用药至术后7~8 d,局部红肿及硬结消退,均于术后6 d拆线,切口甲级愈合;3例发生切口部分裂开,继续敷药至切口延期愈合。甲级愈合率达98%。结论:芒硝和大黄对于促进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佩凤;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建立快速高效的UFLC-MS/MS方法同时检测分析胆汁酸类化合物,以便于更好地定量分析胆汁酸的在体水平.方法:以甘草次酸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技术同时测定13个胆汁酸类化合物,并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线性范围.结果:建立了能同时检测以甘草次酸为内标13个胆汁酸化合物的UFLC/MS /MS 检测方法,各成分分离度好,13种胆汁酸的浓度在1~20000 nmol/L 的浓度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在0.995~0.999之间;检出限为0.065~9.37 nmol/L;方法的日内和日间准确度在97%~105%之间,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8%.结论:建立的UFLC/MS /MS 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适用于胆汁酸体外的分析研究.
作者:喻振文;高欣;房中则;曹云峰;孙晓宇;洪沫;王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0引言脑瘫是出生前到出生后大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脑瘫的诊断,应遵守三大原则,即引起脑损伤的原因;有无损伤时的发育神经学异常;有脑损伤时的症状[2]。脑瘫的常见类型:按部位分为四肢瘫、双瘫、偏瘫等;按肌紧张、姿势、运动模式分为痉挛型、强直型、失调型、手足徐动型。
作者: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患者刘某某,女,66岁.2013-12-18因落枕前来就诊,主诉左侧颈项经常活动不利已有几十年,近病情加重,晨起疼痛难忍,不能仰俯转侧,活动完全受限,夜间疼痛难受,难以入睡,如遇风寒病情加剧.查体颈部肌肉酸痛、僵硬、有条索感、耳部、颈部、神门穴压痛明显.初诊为慢性转急性顽固性落枕。
作者:刘琼香;陈仁贵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股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06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5例的临床资料,评价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94.23%,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加压灌注联合正负压按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优于单纯给药.
作者:陈国梁;吴亚涛;吕俊微;陈敏;赵路明;殷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