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初探——以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徐秀;袁蕙芸

关键词:医师, 医疗行业, 职业精神, 评价指标
摘要:目的 为切实改善医师职业精神状况,以提升医疗行业形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对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随机抽取来自上海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一般医师240名、患者240名、卓越医师专家35名,采用自设问卷调研的形式,运用算术平均值法、加权平均值法及卡方检验来分析各组对医师职业精神各评价要素的认同程度.结果 专家组对利他精神、奉献精神两个要素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医师组(P<0.01);患者组比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同理心要素有更高的认同度(P<0.01);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道德品质特征族中的九项要素认同度高于患者组.结论 在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应同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应重视医患间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差异.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论新医学模式下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与优化

    通过对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未能厘清医学人文与思政、通识类课程的关系,存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比重较低,缺乏系统性和序贯性等弊端.基于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在改革与优化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时,应注重人文与医学的交叉性、注重人文知识传授的实用性和序贯性,彰显医学在医学人文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谢冬梅;黄艳玲;宋一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福利院在孤残患儿治疗与监护中的思考

    针对福利院在残障患儿治疗、监护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福利院监护人要加强医学知识学习,时刻保持关爱之心,把如何保障孤残儿童权益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立法部门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福利院监护人有法可依,这样做,既有利于保障残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又能使福利院监护人更好地开展工作,避免涉事方陷入法律纠纷与伦理困境.

    作者:邵飞;吴小燕;张纵;马文娟;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础医学教育视野下医学生医德培育的价值、特征及实施措施探讨

    对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医德培养的价值及其五个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具体分析了其实施方法:改变教育思想是先决条件,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和医院相互配合,联合开展医德培养活动.

    作者: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农村居民对城乡医患信任本质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H县的实地观察

    目的 在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农村居民对城乡医患信任程度和医患信任本质.方法 对北京市H区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观察.结果 农村居民对乡村医生和城市大医院医生的信任程度高于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信任程度.结论 村民对医生的医患信任与其熟悉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村民对乡村医生的医患信任以情感性信任为主导;村民对城市大医院的医患信任以工具性信任为主导.

    作者:杨佳;王晓燕;彭迎春;刘扬;董屹;周慧姊;刘一;马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伦理学思考

    从伦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提出了几个问题:学校社会支持与大学生个体意愿的冲突,学校、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责任方面的冲突,专业性社会支持与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在适用层面的冲突等.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坚定伦理责任意识,高校、家庭、同辈携手共建一个支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讲究科学精神,专业性和非专业性社会支持各司其职,共同促进;尊重学生意愿,个性化和普遍化社会支持双管齐下.

    作者:陈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的循证护理与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0例自愿选择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95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患者清醒时间及所用麻药总量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心理反应明显重于循证组,循证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P<0.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缓解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缩短检查时间,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作者:李雪荣;杨会;王秀莹;王丽娜;宋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当前医学生的人格独立状况调查——基于某医学院校的问卷分析

    当前医学生存在独立意识较强,但自我行动能力相对不足;在人际关系方面独立性较强,但在人与物关系方面独立性较弱;医学生的人格独立性与人格依赖性,在部分群体中的极化现象明显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医学教育要重视医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实践水平;教育医学生发挥自己的意识能动性,自觉应对不良观念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侵袭;在社会转型期,要特别重视对部分医学生群体及特殊个体的思想教育和有效引导.

    作者:王世涛;陈士福;陈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生殖医学实践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探讨

    简述了患者隐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生殖医学活动中的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诊疗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和科研活动中的隐私泄露,提出了在生殖医学实践中,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的隐私保护意识,规范患者病历尤其是试管婴儿档案的管理,跟进科研实践中的样品取材管理,规避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

    作者:张怡;杨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 总结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和2014年院方共接待的投诉例数及投诉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2012年和2014年投诉例数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服务规范上的投诉明显减少,而医疗水平方面的投诉无显著变化.2014年投诉总数较2012年明显下降.并且门诊管辖科室投诉比例明显下降,而病房各科室投诉例数无明显下降.结论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的成立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瑛;王小梅;李伟;白莉平;高稳侠;王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农合单病种定额付费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支付方式作为医疗服务交易市场中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镇安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主要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和权威利益相关者三个视角深入分析新农合单病种定额付费涉及的各方利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薛秦香;苏敏;石福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模糊诊断,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不足;过度诠释危害,检查方法选择不尽合理;高端用药,经济效益压力下对患者的诊疗方案选择不合理;患者知情远远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要强化医务人员信息平等意识,提升专业素养与尊重患者隐私的意识;严格掌握患者所患疾病的诊疗范围及治疗适应症,避免选择不经济的诊疗方案;构建完善的知情同意及监督约束机制,保障患者的相应权益.

    作者:闫绍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士岗位管理在老年CCU病房应用中的伦理价值分析——以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目的 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在老年CCU病房中应用的伦理价值效果观察.方法 按照原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通过科学设立护理岗位,合理配置护士基数,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护士岗位培训,保障合同制护士权益,提高护理伦理道德水准六方面,针对老年CCU病房进行护理工作模式改革及护理管理方式改革.结果 规范了护士行为准则,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15%,护理伦理道德水准提高了20%,患者满意度提高了10%,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发生率下降了5%.结论 实施护理岗位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李红文;柳莎莎;刘晓梅;王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组织文化特征与医院短期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组织文化特征与医院短期发展的相关关系,并对促进医院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结果 组织文化特征的四个特质分别与总诊疗人次增减呈正相关关系,一致性、适应性与平均每一诊疗人次药费比重增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加强伦理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宣传工作.

    作者:廖绮霞;赖永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卫生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健康人文》课程为例

    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发的《健康人文》课程为例,从健康服务业的兴起、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校办学定位等方面阐述了课程开发的背景,从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出发阐述了课程开发的目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的实施方面阐述了课程开发的经过,以探索卫生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路子.

    作者:汪文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药物临床试验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存在儿科试验机构缺乏,研究者缺少专业性培训,试验方案不符合儿童受试者安全保障的要求,知情同意流于形式,不良反应的隐瞒不报以及伦理审查趋于形式化等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大力扶持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加强研究者的专业培训和伦理素质,试验方案应当针对儿童受试者的安全保障进行特殊设计,采取措施保障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实现,完善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汇报程序,强化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立法,从而保证儿童受试者得到较全面的安全保障.

    作者:谢兰珍;古津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观察自我血糖监测日志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我血糖监测日志对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情况,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提供一个个体化健康宣教方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某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检测两组第3个月HbA1c、统计透析低血糖发生例次及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结果 实验组在第三个月HbA1c下降较常规组明显,透析低血糖发生次数少,患者自我血糖监测频率高.结论 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通过使用自我血糖监测日志,可以降低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姚冬芳;阎珊珊;王亚;王莹;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初探——以上海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目的 为切实改善医师职业精神状况,以提升医疗行业形象、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为目标,对国内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随机抽取来自上海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一般医师240名、患者240名、卓越医师专家35名,采用自设问卷调研的形式,运用算术平均值法、加权平均值法及卡方检验来分析各组对医师职业精神各评价要素的认同程度.结果 专家组对利他精神、奉献精神两个要素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医师组(P<0.01);患者组比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同理心要素有更高的认同度(P<0.01);医师群体(含专家组)对道德品质特征族中的九项要素认同度高于患者组.结论 在医师职业精神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应同国际标准接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应充分考虑中国特色,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应重视医患间对医师职业精神认知的差异.

    作者:徐秀;袁蕙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现状,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管理政策及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承德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在职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83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承德市基层医务人员情绪劳动的3个维度水平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深层扮演(11.67±2.19)、情绪表达要求(14.72±2.67)、表层扮演(26.29±5.19),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情绪劳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方面均受职称、学历、年龄、工龄的影响,而且这几方面的影响均是男性高于女性,在编的医务人员高于不在编的医务人员.结论 情绪劳动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数均超过3.5分,其中深层扮演表现程度高.此外,根据情绪劳动得分情况,年龄小于30岁的,工龄低于10年的,尤其是不在编的医务人员是今后情绪劳动的重点干预对象.

    作者:刘卫云;刘彩双;赵立波;程志国;于海红;马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用精益化管理模式优化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品质

    以跨学科研究为视角,借鉴精益化管理在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探讨标准化及其精益化管理模式在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质量管理建设中的必要性和若干现实问题,以此优化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品质.

    作者:田晓山;黄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依从性、满意度的影响,为术前标准化访视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将160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标准化访视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及术前准备,标准化访视组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于术前1天进行标准化术前访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数据可比,标准化访视组患者术前焦虑及血压、心率的波动低于对照组(P<0.05),经标准化组访视的患者术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姿;梅娜;高明芳;陈亚玲;韦延强;侯娟茹;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