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病案PBL教学法在《生殖药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乐;罗世英;付晖;鲁澄宇

关键词:临床用药, 病案, 教学法, 生殖药理学,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理论学习, 现报道如下, 学习内容, 学生利用, 理解理论, 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 医学院, 讲授法, 加拿大, 变形式, 自学, 资源, 知识, 小组
摘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是1969年美国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的一种教学模式,指围绕由教师精心准备的临床病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寻求答案,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相关知识[1]。临床病案讨论是《生殖药理学》从理论学习到临床用药的重要转变形式,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学习内容。为了探讨临床病案PBL教学法在《生殖药理学》中的教学效果,本课题组在《生殖药理学》以传统讲授法(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的基础上引入了临床病案PBL教学法,并与单一的LBL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止痛疗效Meta分析

    目的:评价针刺对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1989年1月到2014年12月中英文偏头痛急性期针刺治疗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共618例偏头痛患者,其中4项进行Meta分析,1项描述性分析;针刺组与假针刺组针刺后2 h[MD=0.36;95% CI:0.08~0.65;P=0.01]、4 h[MD=0.49;95% CI:0.14~0.84;P=0.007]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减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以VAS评分为评价指标时,针刺后2 h[MD=-0.38;95% CI:-0.83~0.07;P=0.10]、4 h[MD=-0.42;95% CI:-0.96~0.12;P=0.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减轻偏头痛程度,以 VAS评分减少值为评价指标时,针刺止痛治疗偏头痛明显优于假针刺组;而以VAS评分为评价指标时,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蒲圣雄;谭戈;王达岩;陈津津;蒋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致精神症状2例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弥散广、穿透力强、生效快、时间长,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局部麻醉药物之一,通常很少发生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很多医院使用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行浅表小手术,如常见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本科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均采用利多卡因(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局部麻醉,效果满意,但也出现了2例患者因应用利多卡因致精神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常清;周敬群;蔡金丹;杨维华;张波;张清芬;田琴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电场对内皮祖细胞迁移行为及形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加电场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行为及形态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3~4代EPCs分别用场强为0 mV/mm(Ⅰ组)、100 mV/mm(Ⅱ组)、200 mV/mm(Ⅲ组)和300 mV/mm(Ⅳ组)的直流电场加以持续刺激3 h ,活细胞工作站实时记录细胞迁移轨迹及形态变化,分析外加电场对EPCs迁移行为及形态的影响。结果Ⅳ、Ⅲ、Ⅱ组细胞向阳极定向迁移,Ⅰ组细胞显示随机运动。电刺激3 h时,细胞轨迹迁移速率(Vt)、位移速率(Vd)、电场方向迁移速率(Vx)分别为:Ⅳ组[(98.86±6.00)、(63.78±2.81)、(63.15±2.88)μm/h]、Ⅲ组[(88.06±8.83)、(35.90±1.22)、(34.20±1.57)μm/h]和Ⅱ组[(42.28±2.25)、(13.29±0.37)、(12.39±0.51)μm/h],均显著高于Ⅰ组的[(37.39±2.42)、(6.99±0.31)、(4.62±0.40)μm/h],均 P<0.01,且Ⅲ组细胞Vt、Vd、Vx均显著高于Ⅱ组、Ⅰ组(均 P<0.01)。EPCs在电场刺激下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细胞外观变得狭长,逐渐与电场方向平行排列。结论外加直流电场可诱导EPCs向阳极迁移并加快其迁移速率,且对EPCs的形态有明显影响。

    作者:胡雪飞;程勇;文星;王永飞;王强;许喜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超声在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 )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 血管成像证实的单侧ICAO患者68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舒张末期流速(DSV )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68例单侧ICAO患侧颈内动脉内径低于健侧(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内径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PSV、DSV均低于健侧, RI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动脉PSV、DSV均高于健侧,RI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OA)分支前患侧颈内动脉PSV、DSV低于OA后(P<0.05),RI高于OA分支闭塞后(P<0.05)。结论 CDFI可用于IC A O的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万登敏;韩兴权;雷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东莞市毛线及粉尘厂工人肺功能及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该市毛线及粉尘厂工人群体肺功能及其与空气污染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入选519名毛线厂(毛线组)及503名粉尘厂(粉尘组)工人(统称研究组),并以3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呼吸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对以上厂区及非厂区社区进行空气采样,进行二氧化硒(SO2)、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硅(SaO2)、棉尘及其他PM2.5物质浓度测定,并分析肺功能与上述五者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粉尘组、毛线组工人的肺活量(VC )、用力肺活量(FVC )、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0%)均降低(P<0.05),但毛线组及粉尘组之间的VC及FV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MVV、FEV1.0及FEV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组明显低于毛线组。空气污染情况方面,毛线厂区棉尘浓度显著高于粉尘厂区及非厂区社区(P<0.05),而SO2、NO2、SaO2及其他PM2.5物质显著低于粉尘厂区,且任意两组间的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O2、NO2、SaO2、棉尘及其他PM2.5物质浓度五者当中任意一者,均与VC、FVC、M VV、FEV1.0及FEV1.0%五者当中任意一者呈显著负相关性(均 r>0.60,均 P<0.05)。结论该市部分厂区空气污染较重且工人肺功能受损;毛线厂区棉尘含量高、粉尘厂区SO2含量高,可能是该市毛线及粉尘厂工人群体肺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

    作者:林燕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 h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内大梗死组血清炎症因子高于中、小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P<0.05);试验组的易损斑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检测能及时提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可利用炎性生物分子标志物协助对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

    作者:张作念;王志晔;顾伟;章慧;潘振华;魏杰;倪梦园;徐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电针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断尾大鼠急性应激反应调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断尾大鼠急性应激反应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80~320 g ,分为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七氟烷吸入组(Ⅲ组)、七氟烷吸入加体针组(Ⅳ组)和七氟烷吸入加耳针组(Ⅴ组),每组10只。Ⅰ组不作处理置于氧流量30%的混合气体玻璃箱中(流量2 L/min),Ⅱ组断尾后置于氧流量30%的混合气体玻璃箱中(流量2 L/min),Ⅲ、Ⅳ、Ⅴ组断尾后置于含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烷麻醉箱中(流量2 L/min),Ⅳ组持续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 min (刺激参数3 V ,3 Hz ,2 ms),共4次,每次间隔30 min ,Ⅴ组刺激双侧“耳尖”穴,刺激参数及时间同Ⅳ组。各组治疗方法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断颈血采用ELISA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 H )和外周血皮质酮(CORT )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下丘脑组织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血清ACT H、CORT水平、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大鼠外周血ACTH、CORT 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Ⅳ组的ACTH和COR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的ACTH水平与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Ⅴ组CORT水平与Ⅳ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Ⅲ、Ⅳ、Ⅴ组c‐fos表达与Ⅱ组相比均降低(P<0.05),Ⅲ、Ⅳ、Ⅴ组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电刺激“耳尖”穴治疗时,对应激的作用优于单纯的七氟烷治疗和七氟烷复合电刺激“足三里”穴。电针复合吸入全身麻醉对应激的调控机制可能与下丘脑调节室旁核c‐fos蛋白分泌并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 PA )轴有关。

    作者:胡越;刘莉;熊威威;谭毅;黄志华;李爱国;杨华;蒋奕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估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对幽门螺杆菌(H .pylori)的抑菌作用及其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尿素酶(Ure)和胃黏膜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和不同药物浓度对 H .pylori增殖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PCT和Western blot检测rhLF对 H .pylori CagA和Ure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动物实验,144只BABL/c小鼠,分为4组,标准三联+rhLF组(A组)、rhLF组(B组)、标准三联组(C组)、生理盐水组(D组),组织病理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不同分组间胃黏膜炎性反应,ELISA法检测各组胃组织IL‐8水平。结果 MIC为0.5 mg/mL ,且rhLF抑制细菌生长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过程。rhLF能降低H .pylori主要毒力因子CagA、Ure mRNA和蛋白的表达。A组胃黏膜组织炎症积分和匀浆液IL‐8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LF抑制H .pylori生长及增殖,并不同程度抑制H . pylori主要毒力因子CagA、Ure mRNA及蛋白的表达,削弱该菌的致病性,同时降低小鼠胃黏膜IL‐8水平,减轻H .pylori相关性胃黏膜炎性反应。

    作者:罗娟;成国祥;袁渝萍;张爱民;刘雪芳;刘思国;边莉;陈建泉;张磊;董向前;杨刚;南琼;马岚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比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改道术前及术后围术期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评分,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提高直肠癌造口改道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改道术且围术期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患者38例,采用护理测试定量评分标准判断术前、术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判断术前、术后的焦虑情绪。结果术前干预前护理测试定量评分(79.8±8.2)分;术后干预后护理测试定量评分(85.0±7.9)分。术前干预前Zung氏SAS为(51.8±5.7)分;术后干预后焦虑评分(22.5±6.3)分。干预前后护理测试定量评分及Zung氏SAS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安华;田浚弘;袁燕;曾宪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的关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部动脉斑块的关系,并分析引起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baPWV、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记录。分析baPWV与IM T的相关性。并根据baPWV结果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对两组的IM T、颈部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个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年龄、腹围、BMI、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斑块平均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明显多于正常组;IMT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两组IMT值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厚。对baP‐WV与IM 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 T与baPWV呈正相关关系(r=0.228,P<0.05)。结论动脉弹性降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颈IM T明显增厚、斑块数量明显增多。结合baPWV及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好地进行颈动脉硬化的评估。

    作者:王静;陈时芳;徐淑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T AC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TAC方案新辅助化学治疗(NE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7例,给予患者TAC方案NEC 4个疗程后,依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1.1)评价临床治疗效果;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Kaplan‐Meier方法分析TAC方案NEC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结果 TAC方案NEC后12.64%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90%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治疗有效率为85.06%,疾病控制率为100%;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分子亚型是影响患者新辅助化学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等是T AC方案新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49.43%,达到pCR患者预后好,cCR次之。结论 TAC方案NEC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有较好临床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根据患者病理特征应用个性化N EC可以有效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孔凡立;赵洪远;冯国丽;曾峰;胡康;方小玉;罗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脊髓损伤犬模型的建立及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评价的意义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LDF)在建立的急性犬脊髓损伤模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将15只比格犬分为A、B、C组。通过改良的脊髓损伤数控装置,采用不同的撞击和压迫时间,建立不同的急性脊髓损伤犬模型。A组为1.2m/s+5 mm+5 mm+15 mns ,B组为1.2 m/s+5 mm+5 mm+10 mns ,C组为对照组。应用LDF分别测量3组脊髓损伤模型的脊髓血流(SCBF)图,通过脊髓坏死面积测量评估两组模型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LDF测量3组脊髓损伤模型的SCBF图结果显示, A组模型SCBF量降低明显,A组损伤程度明显重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诱发电位显示,SCBF的下降程度与预后及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结论通过LDF可有效判断急性脊髓损伤的程度和SCBF的情况,在动物实验和临床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武玉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兵团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目的:了解某后团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兵团第四师65岁以上共2030名老年人,分布在6个社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社区334名6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肾损伤指标和相关因素的检测。结果在资料完整的329例居民中,经年龄校正后,清蛋白尿的患病率为22.2%,血尿的患病率为14.2%,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4.9%。该人群CKD的患病率为32.8%,以早期CKD 1~3期为主,知晓率为1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CKD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性别、高血压。结论该兵团65岁以上老年人CKD患病率较高,相关因素为性别、高血压。

    作者:宋雪;吴文礼;程江;葛敏;鹿新红;邓朝晖;梁梦洁;宋颖博;张烨;易卫东;梁学立;刘爽;王磊;李艳;张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调节性T细胞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在世界范围内对女性健康威胁大的疾病之一,每年恶性肿瘤的新发病例中乳腺癌占23%,且死亡人数中14%死于乳腺癌[1],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因此,探索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机体免疫细胞的状态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关系密切,尤其是T淋巴细胞,它可通过其表面的抗原特异性受体识别肿瘤表面抗原,终杀伤肿瘤细胞。但其中有种亚型却扮演着相反的角色,就是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 T regs是机体中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它一方面通过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而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免疫抑制作用促使肿瘤发生免疫逃逸[2]。 Tregs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并聚集在肿瘤组织周围及外周血液中,抑制机体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这种抑制作用主要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其次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方式来发挥抑制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肿瘤组织中 T reg s的数量及活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目前T reg s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程龙(综述);孙治君(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胎盘屏障对污染物母婴传递的阻隔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各种环境污染物层出不穷。部分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接触等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普通人群接触环境污染物会对肝脏、肾脏、血液、骨骼、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作为特殊人群的妊娠期妇女,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中,不仅对产妇造成危害,而且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构成威胁。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早产、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胎盘屏障是薄薄的生物膜,它由内皮细胞、合体滋养层和基础膜组成[1]。其中合体滋养层是一层连续的无细胞旁路的上皮细胞构成的母胎物质交换的主要障碍。由于目前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胎盘的屏障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胎盘的屏障作用阻隔相当一部分物质穿过胎盘到达胎儿,起到对胎儿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汪启兵;戴群莹;吴敏;张迪;潘波(综述);董旭东(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肠同时性多原发癌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小肠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5%[1],而同时性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PC)更为罕见。因小肠冗长,检查手段有限,小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突出,容易误诊漏诊。现对本院收治的1例小肠M PC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小肠M PC的认识。

    作者:曾梦优;周婷婷;仝巧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H IV 感染/A IDS相关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HIV 感染/艾滋病相关淋巴瘤(HIV/AIDS related lym‐phoma ,ARL)是一组与 HIV 感染有关的淋巴组织异质性肿瘤。有研究表明,ARL的发病有增高趋势,已超过Kaposi肉瘤,成为A ID S病相关常见的恶性肿瘤[1]。由于免疫系统受抑制程度不尽相同,大约60%的患者在诊断淋巴瘤时并未确诊AIDS病,淋巴瘤可以是 AIDS病的第一表现。现报道1例AIDS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满意的疗效,患者临床获益并长期生存。

    作者:董超;杨润祥;陶静楠;鲍明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基于多靶点防治AD策略的候选新药脑智复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评价脑智复多靶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方法雌性小鼠去势后30 d ,海马内注射Aβ1‐42和鹅膏蕈氨酸(IBO )以复制AD模型,次日将造模小鼠分为模型组、脑智复低剂量组、脑智复中剂量组、脑智复高剂量组及吡拉西坦组并相应给药,每天灌胃1次,连续4周,另设假手术组(对照组)进行跳台、Morris水迷宫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试验中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错误次数增加(P<0.05),在水迷宫中寻找逃逸平台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进入逃逸平台的次数减少(P<0.05),在逃逸平台周围游泳的路程、在有效区域内的游泳时间及路程减少(P<0.05);脑组织的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乙酰胆碱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明显下降(均 P<0.05)。脑智复高、中剂量组中上述指标显著改善。结论脑智复具有体内多靶点防治AD的作用。

    作者:艾佳晨;廖应养;熊静悦;肖英;石依坤;唐大轩;张莉;谭正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HIF-2对铁代谢的调节及其研究进展

    据报道全世界有1亿4千万居民居于海拔2500 m的地区,有1千7百万人口居住于海拔3500 m以上的地区[1]。在高海拔地区缺氧可导致许多症状,如贫血和机体将氧运输到组织的能力降低。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关键工具,它包含一个重要的微量元素‐铁。铁对于许多生物过程如氧的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的供给受到严格的调控。然而缺氧条件下的铁代谢机制并未完全清楚。较早的研究表明,在缺氧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调节许多铁调节蛋白如铜蓝蛋白、转铁蛋白(T f )和储存形式的铁蛋白转录的关键因子,而随后的研究表示 HIF‐2才是在铁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因子[2]。

    作者:孙朝君(综述);耿惠(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调查在校护理学生(简称护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护生的全面素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对分层整群随机选取的右江民族医学院516名护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总分平均为(113.57±12.73)分;护生面对负性事件时,采用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高于采用消极的策略;性别、民族、年级、生源地等因素对护生的认知情绪调节有部分影响(P<0.05)。结论护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整体是积极的,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护生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能力培养。

    作者:赵丽红;郑宏来;张莉芳;赵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