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宗银东;聂颖;姜义铁;李林;罗星燎

关键词: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分娩效果,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60例产妇(观察组),对该组产妇的30例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组),其余30例应用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布比卡因组),另选同期的60例不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应激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组产妇与布比卡因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罗哌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为(0.16±0.07)分,布比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为(0.15±0.07)分,罗哌卡因组产妇与布比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布比卡因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显著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对照组产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比值变化程度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且布比卡因组产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比值变化程度明显大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分娩效果良好,对产妇的会阴侧切率能有效降低,减轻应激反应。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 PBP2a 转肽酶区蛋白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筛选和鉴定重组青霉素结合蛋白2a(PBP2a)转肽酶区蛋白的核酸适配体。方法利用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以重组 PBP2a 转肽酶区蛋白为靶标,从单链 DNA 文库中筛选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后,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特性鉴定。结果经过11轮筛选,单链 DNA 文库与靶标蛋白的亲和力趋向稳定,将第8、10轮筛选产物克隆测序,对获得的40个适配体进行分析,一级结构分析显示40个适配体并无共同的保守序列,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其可分为3个家族。其中13号适配体与重组 PBP2a 蛋白亲和力高,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结论利用 SELEX 技术成功筛选出特异性结合重组 PBP2a 转肽酶区蛋白的核酸适配体,为探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诊疗新途径奠定基础。

    作者:唐晓华;杨卫琴;黄结贞;黄建琼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降钙素原指导重症监护室脓毒症患者抗生素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 T )指导重症监护室(IC U )中脓毒症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63例,分为PC T组(34例)和对照组(29例),记录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间、住IC U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PC T组抗生素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时间明显减少(11.1±2.4)d vs.(14.3±3.1)d;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PCT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住ICU时间也明显缩短(12.2±2.7)d vs.(15.4±3.6)d。结论 PCT指导脓毒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可以减少抗生素使用疗程、住IC U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

    作者:张德春;黄伟;何剑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Skp2基因沉默对 SPC-A-1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 S 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基因沉默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 Skp2 RNA 干扰表达载体转染至 SPC-A-1肺癌细胞中,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中 Skp2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四甲基偶氮唑盐(M TT )法检测各组肺癌细胞生长、凋亡情况。结果转染 Skp2 shRNA 表达载体的肺癌细胞中 Skp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抑制效率分别可达75.3±5.1,70.4±3.2;转染 Skp2 shRNA 表达载体的肺癌细胞生长减慢,阻滞于 G1期的增多,S 期细胞减少。 Skp2 shRNA 转染质粒组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5±2.8)%、(15.6±3.1)%。结论通过特异性沉默 Skp2基因的表达,可有效降低肺癌细胞中 Skp2蛋白表达水平,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及增加细胞凋亡。

    作者:李胜;梅同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M 3受体激动剂对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 M 3受体激动剂胆碱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低 pH 值(pH 6.8)乏氧液来模拟缺血环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 L-型钙电流(ICa-L )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技术观测细胞内钙变化,探讨胆碱对细胞内钙及钙库的影响。结果在膜片钳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 ICa-L 电流密度明显增高,应用胆碱后 ICa-L 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聚焦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缺血组细胞内钙升高明显(P<0.01),胆碱组细胞内钙升高幅度不明显;预先给予4-DAMP 可部分逆转胆碱抑制细胞 ICa-L 及细胞内钙升高的作用。结论 M3受体参与保护缺血心肌的可能机制为通过抑制缺血心肌细胞 ICa-L ,从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

    作者:栾海蓉;孙健;王得利;李丽;吴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柳氮磺胺吡啶对神经胶质瘤致癫痫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柳氮磺胺吡啶(SAS)治疗神经胶质瘤导致的癫痫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3年12月就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的胶质瘤导致癫痫的患者,予以 SAS 控制癫痫的发作,分别计算50%、75%有效率及发作完全控制率来评估 SAS 治疗的疗效,同时根据癫痫发作结局的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来分析 SAS 对不同类型的癫痫的疗效。结果患者给予 SAS 治疗后1、2、3个月时每个月发作频率平均减少率分别为54.32%、61.71%、75.74%。每个月发作频率平均减少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50%有效率、75%有效率、完全控制率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07,P<0.01)。治疗3个月后不同类型癫痫患者中单纯部分性发作(SPS)和复杂部分性发作(CPS)类型癫痫的完全控制和发作改善率均为100.00%,而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SGTCS)和特发性或隐源性全面性发作(GS)分别为84.62%和75.00%,它们完全控制和发作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S 能够有效控制胶质瘤导致的癫痫发作,且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均有效。

    作者:谢东伟;赵信德;周忠保;黄柒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层助产士岗位能力培训现状与对策建议

    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母婴生命安全[1]。国际助产士联盟(ICM )将助产士定义为:受过正规的助产学教育、得到其所在国家的资质认可,已经顺利完成规定的助产学课程,获得注册资质和(或)合法从业证书的人员。目前,我国助产人员紧缺[2],尤其是基层助产人员学历水平偏低,大多数由其他专业转岗而来,缺乏专业性,需要经过培训才能胜任助产工作[3]。但目前没有统一规范的培训模式,也没有专门针对基层助产士的培训模式。做好基层助产士岗位能力培训对于促进和保护母婴健康、降低我国畸高的剖宫产率、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保障新生儿健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

    作者:吴至久;何东平;邓小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60例产妇(观察组),对该组产妇的30例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组),其余30例应用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布比卡因组),另选同期的60例不愿接受无痛分娩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应激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组产妇与布比卡因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罗哌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为(0.16±0.07)分,布比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为(0.15±0.07)分,罗哌卡因组产妇与布比卡因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布比卡因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显著高于罗哌卡因组(P<0.05),对照组产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比值变化程度明显大于试验组(P<0.05),且布比卡因组产妇血糖、皮质醇、胰岛素/血糖比值变化程度明显大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分娩效果良好,对产妇的会阴侧切率能有效降低,减轻应激反应。

    作者:宗银东;聂颖;姜义铁;李林;罗星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管紧张素1-7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 Ang-(1-7)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 SAH 大鼠,伊文思蓝(Evans blue)检测 Ang-(1-7)处理后 SAH 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脑组织黏连蛋白 ICAM-1、VCAM-1的表达。人工血性脑脊液(BCS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HBMEC),检测细胞通透性及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Ang-(1-7)可降低 SAH 大鼠脑组织中 Evans blue 渗透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以10-5 mol/L Ang-(1-7)处理24 h 时变化为显著,SAH 大鼠脑组织中 ICAM-1、VCAM-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 Ang-(1-7)作用的 BCSF 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中 Evans blue 的渗透量明显减少,ICAM-1、VCAM-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Ang-(1-7)具有保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

    作者:张健民;陈鹏;张凡喜;黄晓龙;周玉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61例单孔胸腔镜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uVATS)在胸部良性病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该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应用 uVATS 治疗的胸部良性疾病患者61例(uVATS 组),并收集同期在该科行传统胸腔镜手术(VATS)的良性病变6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技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uVATS 组61例患者中,自发性气胸23例,肺部良性肿块11例,胸外伤11例,急性脓胸6例,手汗症7例,纵隔肿瘤3例。手术时间45~115 min ,平均65 min ,出血量40~200 mL ,平均80 mL ,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5 d ,平均3.3 d 。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2个月,随访率88%,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uVATS 组较对照组技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ATS 治疗胸部良性病变较 VATS 更加微创,安全可靠。

    作者:沈玉光;熊伟;瞿文栋;汤全;汤阳;宋永祥;蔡庆勇;徐刚;刘达兴;梁贵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优化产前健康教育模式对缓解分娩焦虑情绪与改善分娩结局的效果评价

    目前,全球范围内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中国许多医院剖宫产率已超过40%,甚至达到80%,远超过 WHO 的要求范围(5%~15%)[1-2]。剖宫产技术自身有多项风险,如麻醉意外、术中术后出血、感染、脏器损伤、粘连等短期并发症及剖宫产儿综合征等近远期并发症,同时增加再次妊娠风险;持续增高的剖宫产率已引起卫生部门及社会的广泛关注[5]。基层医院采取多项措施,严格控制剖宫产的指征,以期降低剖宫产率:开展导乐陪伴分娩,家庭式产房,严格控制入院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开设孕妇学校,大力推广孕期教育,让孕妇在孕期接受自然分娩的好处,严格控制孕妇和胎儿体质量,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侯雪梅;敬柏清;滕明春;勾玲会;韩丽梅;杨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艾滋病热毒蕴结证的 miRNA 差异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艾滋病(AIDS)热毒蕴结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 miRNA 表达差异。方法运用 Agilent miRNA 芯片对AIDS 期热毒蕴结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进行 miRNA 检测,采用 SAS 等系统对组间差异 miRNA 进行筛选,并对相应的miRNA 进行靶基因预测和靶基因功能显著性分析。结果热毒蕴结证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筛选出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且倍数差异(FC)大于2的 miRNA 100条,其中64条上调,36条下调。差异表达 miRNAs 功能涉及 T 细胞活化中的 IL-21受体的作用、C 反应蛋白、免疫效应的过程中的正调控等。结论 AIDS 热毒蕴结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存在差异 miRNA 表达,其证候生物学基础可能与 T 细胞活化中的 IL-21受体的作用等相关。

    作者:姜岑;曹春辉;李白雪;冯全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Rathke 囊肿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hypopituitarism)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以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功能减退和鞍区占位症状为主,因其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易被延误诊断。 Rathke 囊肿是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因之一,临床较为少见,现就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进行分析。

    作者:程飞;胡坚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2例经住院治疗后处于重度 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稳定期患者分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HNIPPV )+常规治疗组(观察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随访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6 min 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评分、1年内病情恶化住院次数等6项指标。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6MWD 、呼吸困难评分、焦虑评分、1年内病情恶化住院次数均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有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期间无死亡病例或其他原因退出病例。结论 HNIPPV 治疗可以改善重度 COPD 患者呼吸衰竭,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重度稳定期 COPD 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婕;蔡元萍;胡建武;卢桥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M 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与传统开放式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 M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开放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微创组采用 M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下椎弓根钉内固定,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腰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术后手术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与术后影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 Cobb 角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 Mast Quadrant 微创通道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张利强;张绍伟;彭李华;赵光荣;廖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突发外伤患者心理应急及早期干预的护理研究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一喀斯特地貌地区[1],受地理环境所影响,相对较落后。本地区采煤、采矿、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因而突发外伤患者较多。由于经历突发性事件后大多患者不仅仅身体受到伤害[2],同时还出现恐惧、焦虑、被害妄想等伴随心理问题。文献报道[3-4],对突发群体性暴力事件中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能增加患者的医疗依从性、降低意外脱管、坠床等事件的发生,并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笔者收集了就诊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的不同突发事件外伤后医治并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患者资料,归纳报道如下,目的在于加强对突发群体外伤后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社会稳定、和谐。

    作者:胡安华;王琴;曾宪春;刘艳;潘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146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鉴别 SPN 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病理诊断的典型的 SPN 患者146例,按 SPN 直径分为3组,其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8 cm 16例、>0.8~1.5 cm 41例、>1.5~3.0 cm 89例。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与 SPN 良恶性的关系。结果全组146例均获病理学诊断,术后病理良性病变52例(35.6%),恶性病变94例(64.4%)。随 SPN 直径的增大,恶性比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患者有吸烟史及临床症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N 界限是否清楚、有无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N 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对其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积极干预 SPN 对提高肺癌生存率意义重大。

    作者:陈金亮;吕学东;吴丹丹;邢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上皮间质转化与大肠癌奥沙利铂化疗耐药的关系研究

    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M T )与大肠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 Transwell 细胞迁移实验及 Transwell 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大肠癌奥沙利铂耐药细胞株 LOVO /L-OHP 与大肠癌 LOVO 亲本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 LOVO 与LOVO/L-OHP 细胞株上皮细胞标志因子 E-cadherin 和间叶细胞标志因子 Vimentin 蛋白水平以评价 EM T 发生。然后用 GSK-3β特异性抑制剂 SB415286处理 LOVO 细胞诱导 EM T ,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 E-cadherin 和 Vimentin 蛋白表达评价表型改变,通过 M TT 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 /PI 双染检测细胞凋亡以评价 SB415286诱导 EM T 后对大肠癌细胞株奥沙利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耐药细胞株 LOVO /L-OHP 形态学特点,Transwell 细胞迁移侵袭实验结果,E-cadherin 和 Vimentin蛋白表达改变证实 LOVO /L-OHP 出现了典型的 EM T 表型改变。增殖与凋亡结果提示 SB415286诱导 EM T 后大肠癌细胞株的化疗敏感性下降,导致大肠癌细胞化疗耐药。结论本研究从耐药细胞株 LOVO /L-OHP 的 EM T 发生与诱导 EM T 对大肠癌细胞表型的改变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两个角度证实了 EM T 与大肠癌化疗耐药间的直接关系,从而为未来干预大肠癌化疗耐药性的治疗奠定基础并提供新的研究策略。

    作者:贾后军;向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管内皮细胞上经典瞬时感受器阳离子通道 C 的成血管机制和作用研究进展

    1 瞬时感受器阳离子通道 C(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C)通道概述TRPC 通道是一类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很广泛的通道蛋白,首次发现于黑腹果蝇的视觉传导系统。目前,在哺乳动物中有超过30个 TRP 通道家族成员被克隆。根据同源性的不同,TRP 通道可以分为7个亚家族。分别是 TRPC 、TRPV 、TRPM 、TRPML 、TRPP 、TRPA 、TRPN 。这7个亚族又各自包含若干成员。其中 TRPC 分为7个亚族成员(TR-PC1~7),其中 TRPC2在人类被证实是一种伪基因。 TRPC1是先被克隆的哺乳类 TRP ,可与其他 TRPC 亚基形成异聚体。 TRPC4和 TRPC5间约有65%的同源性,TRPC3、6、7之间根据组成比例的不同可以组成许多不同功能的 TRPC3、6、7异聚体。 TRPC3、6、7之间有大约80%的同源性。

    作者:王瑜(综述);周诺(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7例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VES)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河南省胸科医院7例心脏术后发生 VES 并采用 ECMO 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术前基本情况,临床诊断,发生 VES 的原因及 ECMO 的辅助过程,预后等。结果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脱机,1例患者脱机后严重感染,1周后多脏器功能衰竭,自动出院;1例脱机后2 d 脑出血,自动出院;其余5例治愈出院,无并发症。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 ECMO 为心脏术后 VES 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循环支持,维持有效的冠脉供血,防止心肌进一步受损,维持电解质等内环境稳定,为心律恢复、针对病因及诱因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巩红岩;刘景景;左志超;张宏伟;王庆志;岳修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