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鸣杰;眭振宇;唐文;王少峰
目的:探索利用CD3、CD28抗体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激活转化增强作用,采用不同包被方法及抗体浓度,以期获得一种更有效的包被方法。方法利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技术、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MC),以 CD3抗体固相包被、CD28抗体不同浓度固相包被或悬浮加入,计算经12 d 培养获得成熟 CIK 细胞的数量,测定不同包被方法刺激培养后的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培养后 C 组中 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中CD8+细胞所占比例高于 A、B 组(P <0.05)。C 组的 T4/T8比值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 NK 细胞含量与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25+细胞在 C 组中所占比例低于 A 组(P <0.01)。结论CD3抗体固相包被及 CD28抗体悬浮加入组合对人外周血细胞的刺激增强作用强于 CD3抗体固相包被 CD28+抗体固相包被组合。
作者:孙志亚;何静;陈民佳;赵宗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科医学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必须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得到共识。国内专家学者普遍的观点表明,综合医院设置全科医学科并进行规范化的学科建设,开展全科医学医、教、研工作,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保障[1],也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要求[2-3]。
作者:龚放;何芸芳;谢波;刘北忠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CD44v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大坪医院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各51例,胰腺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各51份,通过逆转录 PCR(RT-PCR)、免疫印迹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血清中 CD44v9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强于正常胰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D44v9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郭勇;唐永梁;杨俊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应用远端固定型假体行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高龄患者,采用远端固定型假体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并随访。结果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9例接受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2.5±1.0)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或比较接近受伤前水平(Harris 评分优良率达81%),患者术后无并发症。结论选用远端固定型假体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耗时短,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较早功能锻炼,早期负重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疗效满意。
作者:周鹏程;邹文;荆安龙;蒲海波;张波;周成;何苗;秦贵勇;陈扬;陈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切除术(LLR)与开腹肝切除术(OLR)治疗肝脏良恶性疾病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实施LLR 的患者20例作为 LLR 组,同期以患者年龄、性别、肝硬化程度、疾病种类、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为配对条件在 OLR 中按1∶1抽选20例作为 OLR 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输血例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LLR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 OLR 组(P <0.05)。结论LLR 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 OLR,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前者具有良好的安全可行性。
作者:余华;孙建明;朱卓立;刘明忠;赵宇;王翔翔;熊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伴牙髓炎的牙隐裂的病因、隐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牙髓炎伴牙隐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发病年龄、牙位、隐裂线走向进行分析,采取调、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试保留患牙,并且在修复1年后临床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9~49岁患者牙隐裂发生率高,以上颌第一磨牙多见。78例隐裂牙综合治疗成功65例(83.33%),有效11例(14.10%),失败2例(2.56%)。结论对隐裂牙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地保留患牙,对牙隐裂伴牙髓炎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后的全冠修复是有效的。
作者:李晓霞;唐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临床资料29例,其中1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胎儿娩出后采用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另外14例采用传统剖宫产手术处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例数、术后异常体温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例数、月经复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具有止血快、出血减少、减少子宫切除率、术后恢复较好等优点,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方亮;周晓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经 Wiltse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2例单节段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经 Wiltse 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 Cobb 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 Beaujon-Lassale 功能评分。结果术后1周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 Cobb 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 <0.05),术后1周患者 VAS 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末次随访 Beaujon-Lassale 功能评分为(19.4±2.6)分。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症状,术后1个月症状完全恢复;2例椎管内渗漏发生,3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椎旁渗漏,但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症状。结论经 Wiltse 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结合伤椎 PVP 是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腰痛少等优点。
作者:卢旻鹏;邱皓;董靖;曹春风;王群波;刘佐忠;李波;屈一鸣;焦春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Krüppel 样因子4(KLF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 KLF4调节MMP9对原发性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癌和癌旁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50例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 KLF4和 MMP9的表达情况;构建重组质粒,上调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的 KLF4表达,检测 MMP9 mRNA 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转染后的 HepG2细胞运用 Tran-swell 侵袭试验和划痕试验观察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相比癌旁组织,KLF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而 MMP9的表达明显增高(P <0.05)。通过构建重组质粒,上调 KLF4的表达,发现 MMP9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并影响 HepG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中,KLF4低表达,而 MMP9高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上调 KLF4表达可引起 MMP9表达下降,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作者:冯潜;石世代;周勇;李恩亮;吴荣寿;李科浩;邬林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52例疑似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评估内科胸腔镜的确诊率、并发症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结核性胸腔积液33例,内科胸腔镜确诊29例,诊断率88%。本组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腔镜下主要表现:粟粒样结节23例(70%),纤维条索状粘连带12例(36%),广泛包裹伴纤维素沉积7例(21%),白色瘢痕5例(15%)。并发症均可缓解或治愈,严重者为气体栓塞1例。结论内科胸腔镜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作者:周晓宇;孙耕耘;李伟;丁强;陈余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了解肝硬化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探讨各指标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收集肝硬化伴 SIRS 患者56例,依预后分为好转组39例,死亡组17例,出现 SIRS 后第1、3、7天检测 CRP、PCT、IL-6水平,观察 CRP、PCT、IL-6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第1天两组比较 CRP、PCT、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3天两组相比较 PCT、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 CRP 明显下降(P <0.05);第7天两组CRP、PCT、IL-6比较,好转组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 <0.05)。同组相比,死亡组 CRP、PCT、IL-6第1天、第3天、第7天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好转组 PCT、IL-6第3天与第1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P 第3天、第7天明显下降(P <0.05),好转组 PCT、IL-6第7天与第1天相比显著下降(P <0.05)。结论CRP、PCT、IL-6的持续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与PCT、IL-6相比,CRP 更能迅速反应病情改善。
作者:赵蔚;瞿志军;李国航;庄桂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自制带侧孔的快速交换球囊导管靶向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对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NR)的即刻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该中心行择期 PCI 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患者49例,随机分为经球囊导管给药组25例,经指引导管给药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替罗非班及硝普钠。评价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及校正 TIMI 帧数(CTFC)。结果给药10 min 后,经球囊导管给药组有21例(84.0%)达到 TIMI 3级血流,校正 CTFC 为(33.5±12.5)帧,而经指引导管给药组有13例(54.2%)达到 TIMI 3级血流,CTFC 为(41.9±15.3)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自制带侧孔球囊导管靶向注射替罗非班联合硝普钠较经指引导管给药更能有效地改善择期 PCI 术中无复流患者冠状动脉的即刻血流。
作者:肖骏;李均;岳瑞华;沈钧乐;张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2013年1~6月急性阑尾炎患者标本的病原菌分离情况及药敏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病原菌1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0株,占94.3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孢菌分别占67.92%、11.32%、5.66%),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结论急性阑尾炎感染细菌的耐药率高。
作者:董其勇;徐中良;刘沙;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处理组)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使用生长抑素2 mg/8 h,连续使用72 h;另22例(对照组)术后未使用生长抑素,术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清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丙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处理组 Alb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ALT、AST 分别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PTA 及 TBIL 亦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术后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不仅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亦能明显减轻患者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作者:范炜;吴晓春;陈圣开;薛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后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性生活方式对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共筛选135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干预组(A 组,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n=97)和非干预组(B 组,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n=38)。分别于入选时和随访结束时测定所有入选患者血清 FFA 水平,同时采集所有患者的体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 FFA 水平与腰围和腰高比显著正相关;(2)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 A 组患者腰围、BMI 和 FFA 水平显著低于 B 组(P <0.05);(3)与基线时比较,A 组患者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后各体质指标和 FFA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结论在规范的冠心病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性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 FFA 水平并改善其体质指标。
作者:刘小永;张戈;杨瑞丰;林志;杨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多由中专院校转型而来,大多没有一定规模的附属医院,须依靠本地区的医疗机构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但学校与医院非隶属关系,仅是在协议的前提下开展工作[1]。医院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合作深度均较差,无法有效完成学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安排,故应深化学校和医院的合作,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因此,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2009年起开始在临床医学专业进行“院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已培养出3届院校结合班毕业生。通过对2009级、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院校结合班和平行班专业核心课程成绩比较,院校结合模式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彦;何坪;邓宇;张冬青;张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世界上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1]。急性脑梗死即使经过积极药物治疗,但是仍然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2-3],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4]。因此,寻找促进斑块稳定的药物对临床预防急性脑梗死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5]。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延缓、阻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6]。越来越多的证据都支持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外的多重保护作用,可有效通过抑制炎性因子,逆转、延缓斑块进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和治疗卒中的发生[7]。
作者:王妍;张力;刘青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能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抗生素治疗方面有指导意义。方法选入75例 AECOPD 患者,分成 PCT 组(n=40)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失决定抗生素的停用,而 PCT 组在对照组停药依据的基础上加上了血清 PCT 水平(PCT<0.25 ng/mL)决定抗生素的停用。观察指标主要为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临床加重数,3个月内复发率、病死率、临床有效率。结果PCT 组的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3个月内再次住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据患者 PCT 水平指导抗感染策略在 AECOPD 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降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减少患者复发率。
作者:李蓓;霍敏琴;李仲廷;游辉;吴海华;黄汉钊;吕绍翔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mALB)对妊娠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88例(观察组)及正常妊娠孕妇75例(对照组),HDCP 孕妇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3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3例,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 Cys 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LB。结果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CysC 与 mALB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Cys C与 mALB 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661,P <0.05)结论HDCP 孕妇早期即存在 Cys C 及 mALB 水平增高,二者联合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 HDCP 孕妇早期的肾损害。
作者:柳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术前对肝门部胆管癌(HCCA)采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进行分型相对于手术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分析40例 HCCA 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入组患者 MRCP 分型相对于手术分型的准确性,以及手术分型与手术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RCP 分型的准确率高达95.0%(38/40)。 HCCA 手术率为62.5%(25/40),其中Ⅰ、Ⅱ型84.6%(11/13),Ⅲa 型66.7%(4/6),Ⅲb 型63.6%(7/11),Ⅳ型未行手术治疗。手术分型越高,可行手术切除的概率越低(P <0.01)。结论MRCP 对于判断 HCCA 的分型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青志;王妍;胡鹏;张雷达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