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检测指标的研究

李娟;黄沈珺;潘月龙;孟庆莲

关键词:营养不良, 恶性肿瘤, PG-SGA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学检测指标评估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准确性。方法对杭州市肿瘤医院2014年1~9月收治的100例Ⅲ~Ⅳ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空腹血糖、乳酸脱氢酶、胆固醇、三酰甘油、尿素氮和肌酐等指标进行测定,对PG‐SGA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PG‐SGA量表评估其营养状况,评分为A级(n=70)、B级(n=8)、C级(n=22),对应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中度营养不良(潜在性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以PG‐SGA评分作为标准,评估上述各项血液学检测指标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准确性。结果在PG‐SGA分级的A、B、C级之间晚期肿瘤患者血红蛋白和血清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PG‐SGA A级与C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级与C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清蛋白PG‐SGA A级与B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级与C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结论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检测指标在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桩联合辅桩修复前牙薄弱根管的应力分析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纤维桩联合辅桩修复前牙薄弱根管的应力。方法本试验建立了9个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的三维实体模型,分为5组,由2种桩核系统(瓷桩、纤维桩及辅桩)修复。采用静态加载法,在牙冠切1/3和中1/3连接处链接5个点成线状135°以100 N的力加载。记录并比较牙体、树脂粘结剂和桩核的应力值。结果大的牙体应力值111.9 M pa和大的树脂粘结剂应力值54.6 M pa均出现于单用一根石英纤维桩修复后的模型,用瓷桩修复模型的桩核应力值大为48.1 M pa。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模型的各部位应力值都明显下降。石英纤维桩联合多根辅桩修复后各部位应力值均无继续减小。结论建议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薄弱根管。

    作者:王频;黄跃;刘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中A FP在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在各组人群中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中甲胎蛋白(AFP)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其他指标的伴随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该院2003年12月至2011年7月可供分析的25076例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结果,并分析蛋白芯片中A FP在各组人群表达情况和在各种肿瘤中的升高情况,以及A FP升高伴随其他检测指标升高在肿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恶性肿瘤患者中AFP的升高率(17.3%)明显较良性病变患者(15.3%)及正常体检者(12.1%)高,其中,AFP的升高率高的为肝癌(5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是卵巢癌与胃癌,它们的升高率分别为18.8%和17.1%;AFP伴随升高指标以CA125为常见,其次为CA199、CEA、Ferritin、CA242、CA15‐3,CA242和CA15‐3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AFP/CA125伴随常见于胰腺癌(60.5%)和卵巢癌(46.2%),AFP/CA19‐9伴随常见于胰腺癌(58.1%)和肝癌(43.7%)。AFP+CA19‐9+CA125联合常见于肝癌(17.9%)。结论 AFP单项指标升高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AFP伴随或联合CA19‐9、CA125有助于提高胰腺癌和卵巢癌的诊断。

    作者:夏炜;单锦露;李清;许明芳;卿毅;任涛;彭宇;王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YKL-40和CEA 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YKL‐40和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住院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M PE患者52例,ELISA法检测YKL‐4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比较两组患者间YKL‐40和CEA水平差异,以及YKL‐40与M PE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2项指标在MPE诊断中的差异。结果 MPE中YKL‐40平均水平为(189.5±147.0)ng/mL ,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升高与肿瘤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YKL‐40诊断MP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和51.2%,低于CEA的83.1%和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二者联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90.6%和88.2%。结论 YKL‐40在M PE诊断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其升高提示腺癌或进展期癌可能性大,但灵敏度和特异度低于CEA ,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德建;孙耕耘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青海地区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连续住院的患者15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者98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者58例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家族史、血肌酐(Cr)、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吸烟史、SBP、LDL‐C、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TCH、TG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BP和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吸烟、TG、TCH和LDL‐C无相关性。结论在青海地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男性、SBP、FBG与冠心病患者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沈有录;刘维军;张青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RN Ai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RNAi片段靶向抑制HER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HER2‐RNAi组),以转染阴性对照系列(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的SGC‐7901细胞(空白对照组)为对照组。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胃癌SGC‐7901细胞中 HER2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及划痕实验检测RNAi对胃癌细胞体外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NAi片段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HE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ER2‐RNAi组的穿膜细胞数[(31.5±3.8)个/视野]显著低于未转染组[(103.6±4.5)个/视野];迁移实验结果显示,HER2‐RNAi组的穿膜细胞数[(63.6±5.1)个/视野]显著低于未转染组[(193.5±6.2)个/视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Ai沉默 HER2基因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提示RNAi基因沉默技术有可能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裴波;寸英丽;姚乾;张凯恋;覃向南;代佑果;查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对青年高血压的实效性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IH )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BIS )对青年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青年高血压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S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在治疗后根据血压改善情况对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HR、LVEDD、E峰和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DBP和HR分别为(116.4±11.8)mm Hg、(85.3±6.7)mm Hg和(65.2±7.1)次/分,对照组为(132.8±14.6)mm Hg、(96.3±6.2)mm Hg和(75.2±8.1)次/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峰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36/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H联合BIS治疗能明显改善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疗效显著,是青年高血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齐增;邵健智;范云操;叶晨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并计算有效率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VAS评分、PSQI评分、HA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3、4周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98%、53.32%、70.65%、89.54%,对照组分别为22.25%、35.14%、51.78%、60.56%,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在用药后2、3、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袁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良性肿瘤妇科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纳入该院因非恶性肿瘤疾病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110例,其中,腹腔镜组57例,开腹手术组53例。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患者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48h、术后72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并在术后24、48和72h行双下肢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形成。结果两组患者术毕PT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APTT低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术毕时和术后24h血浆FIB水平高于其余观测时间点(P<0.05);两组间P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D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腹腔镜组术后24hD‐D水平高于开腹手术组,术后48hD‐D水平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72h内下肢DVT发生率分别为14.04%(8/57)、5.66%(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均明显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并不降低子宫切术后DVT的发生率。

    作者:赵娜;李有长;程波;刘朝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REM-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取外周血分离培养中性粒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0),A组:阴性对照;B组:中性粒细胞中加入L PS (终浓度为100μg/L );C组:中性粒细胞中加入L PS (终浓度为100μg/L )加右美托咪定(终浓度为0.5 ng/mL);D组:中性粒细胞中加入LPS(终浓度为100μg/L)加右美托咪定(终浓度为1.0 ng/mL)。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采用RT‐PCR法测定TREM‐1 mR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TREM‐1 mRNA表达上调,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TREM‐1 mRNA表达下调,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 TREM‐1 mRNA表达水平、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下调 TREM‐1 mRNA表达,抑制L PS诱导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 N F‐α、IL‐1β和IL‐6的生成及分泌。

    作者:何绮霞;卢燕;陈翠平;顾晓霞;庄海霞;张良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乐卡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用M eta分析方法评价乐卡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 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Wiley、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3年6月纳入二者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通过质量评价后再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质量较高的RCT文献,共计15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标率、降低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与氨氯地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安全性M eta分析结果示: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发生率、面部潮红发生率与氨氯地平相当;而下肢水肿发生率[OR=0.38,95% CI (0.25~0.58),P=0.000]、因不良反应放弃治疗率[OR=0.57,95% CI(0.37~0.86),P=0.008]和因下肢水肿放弃治疗率[OR=0.24,95% CI(0.12~0.47),P=0.000]却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结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氨氯地平。

    作者:冉娅娟;魏来;李頔;匡扶;赵春景;钱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非急症气道患者在麻醉中演变为急症气道1例报道

    困难气道(difficult airw ay ,DA )的管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30%以上的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脑损伤、呼吸心搏骤停、不必要的气管切开以及气道损伤等)是由于气道管理不当引起的。因此,所有患者都必须在麻醉前对是否存在困难气道做出评估。但是,有时术前评估基本正常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气管内插管困难或通气困难。现将本院收治的术前评估为非急症困难气道演变为急症困难气道1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间断补锌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补锌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1~5岁10月的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感染发作期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另外加以间断补锌,即补锌2个月后停3个月再补锌2个月,依此类推,1年补锌共6个月。观察期2年,观察指标有年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及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结果干预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病程缩短,血清IgG、IgA、CD3+、CD4+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间断补锌既可以有效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防止锌中毒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田宇;韦霞;王娟;陶艳;蒙次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头颅CT 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头颅CT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诊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75例,于伤后6 h内完成头颅C T检查,根据有、无漩涡征分为漩涡征阳性组、阴性组,发病后24 h或病情恶化时常规复查头颅CT ,依据多田公式计算硬膜外血肿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结果75例患者中,CT 发现漩涡征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40%(30/75)、60%(45/75),血肿扩大占37.3%(28/75),其中,漩涡征阳性组为89.3%(25/28),阴性组为10.7%(3/45),两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2,P<0.01)。结论头颅C T漩涡征可作为预测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扩大的影像指标。

    作者:张静;陈伟;范坤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原代人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及培养鉴定

    目的:探究原代人子宫内膜细胞分离及培养的简易方法,并对其纯度及生物活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人子宫内膜组织,经2次筛网过滤、离心及贴壁纯化技术,分离、纯化培养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 )和腺上皮细胞(EEC ),用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方法对所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ESC呈平行生长,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波形蛋白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纯度达95%以上。EEC呈漩涡状生长,细胞呈多角形或蝌蚪形,细胞角蛋白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纯度可达90%。结论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及二次筛网过滤法成功分离并培养数量、活力和纯度高的子宫内膜细胞,可操作性强,可供具备基本细胞培养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推广。

    作者:刘妍;李卫红;韦尉元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当代大学生性知识需求量表的编制

    目的:编制大学生性知识需求量表,为评估大学生性知识及其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方法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性知识需求理论框架,编制问卷条目;对127名学生进行预测及901名学生正式调查,并对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性知识需求量表包括性行为、性道德、两性交往心理、男性性生理、女性性生理5个维度,共29题;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4;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性知识需求量表5个因子的模型拟合较好(χ2/df=6.10,CFI=0.92,NFI=0.91,NNFI=0.91,RMSEA=0.09)。结论大学生性知识需求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作相关研究。

    作者:张夔;张嘉江;郑轶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联合检测 hs-CRP、PCT 和BNP在COPD急性恶化期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 )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恶化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6例COPD稳定期患者及44例 COPD急性恶化组患者,分别测定其血常规、PCT、hs‐CRP及BNP ,同时进行痰细菌培养。结果 COPD急性恶化期患者的hs‐CRP、PCT、BNP水平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P<0.05),hs‐CRP、PCT、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79、0.8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2%、88.5%、91.3%和58.8%、71%、73.2%。联合检测hs‐CRP和BNP对COPD急性恶化期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和75.7%;联合检测PCT和BNP对COPD急性恶化期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3%和81.3%。结论在COPD急性恶化期,联合检测hs‐CRP、PCT 和BNP是较好的诊断指标,在呼吸系统细菌感染的判断上,PCT较hs‐CRP更有诊断价值,BNP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胡绘;赵苏;孔德勇;梅芬;卢忠心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的研究进展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emergency delirium ,ED )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注意力发生紊乱,出现定向障碍及知觉改变,包括对刺激敏感和运动亢进的行为。其发生率高,多见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且与麻醉药物、手术部位等多种因素有关[1]。小儿ED不但影响苏醒质量,还可能伴随潜在的身体伤害效应,是小儿围麻醉期值得重点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文就小儿 ED 的诱发因素、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书婷(综述);王寿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颈丛阻滞麻醉下采用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的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实验组)和同期接受经颈前弧形切口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水肿、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患者颈部紧缩感、吞咽不适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于颈丛阻滞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水肿、颈部紧缩感、吞咽不适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行单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满;张浩;李伟汉;陈进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W 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诱导气道平滑肌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TGF‐β1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细胞外基质(ECM )蛋白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 HASMC用于实验。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表达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分析ECM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用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 HASMC ,可以引起胶原蛋白Ⅰα1(P<0.01)及ECM 蛋白mRNA (包括胶原蛋白Ⅰα1、纤连蛋白、多功能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α2及核心蛋白多糖)表达增加(P<0.01)。TGF‐β1可以引起β‐连环蛋白(P<0.05)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TGF‐β1通过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GSK3)β活化(P<0.01)而引起非磷酸化的β‐连环蛋白表达增加(P<0.01)。此外,用Wnt信号通路药理学抑制剂PKF115‐584可以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胶原蛋白Ⅰα1(P<0.01)及ECM蛋白(包括胶原蛋白Ⅰα1、纤连蛋白及多功能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P<0.01)。结论 HASMC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了TGF‐β1诱导的ECM蛋白沉积。

    作者:霍雅婷;程远雄;赖文岩;蔡开灿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各项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制作安装全口义齿的患者412例,进行咀嚼效率测定和全口义齿满意度调查,分析影响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和满意度的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经济状况、基托材料、人工牙材料、软衬材料、是否患颞颌关节疾病、无牙颌时间、是否佩戴过义齿、排牙法和全口义齿颌型都是影响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制作和佩戴全口义齿过程中应进行个性化选材,确保义齿实用性和美观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苏勤;金松;徐萍;韩前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