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妍;李卫红;韦尉元
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甲氨蝶呤(MTX)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MTX+ HIFU)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诊断明确的子宫下段瘢痕妊娠(CSP)患者分为两组:HIFU组20例行 HIFU治疗,M TX+ HIFU组20例行M TX 50 mg ,第1、3天连续肌肉注后再行HIFU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β‐HCG水平变化情况、清宫时阴道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超声提示术后子宫恢复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β‐HCG恢复时间、阴道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IFU组血β‐HCG恢复时间长、平均住院时间短、阴道出血量较多,M TX+ HIFU组血β‐HCG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稍长、阴道出血量少。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IFU联合M TX治疗CSP的疗效优于HIFU治疗。
作者:吴琳;何佳;刘晓芳;牟燕;黄国华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基于QLICP‐ES(V2.0)正式版量表,分析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食管癌量表(Q L IC P‐ES )对云南省肿瘤医院临床确诊的130例住院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家庭经济是社会功能领域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为2.641;民族是心理功能领域及特异模块领域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4.256、-5.713;临床分期、早期症状、中晚期症状、其他症状、特异心理是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总得分的影响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7.509、2.940、1.381、1.328、3.984。结论研究食管癌患者影响因素为改善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及治疗食管癌患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作者:戚艳波;李高峰;万崇华;罗家洪;孟琼;张晓磬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肉桂酸对提升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力竭性游泳来建立小鼠力竭性运动模型,比较安静对照组、运动训练组和运动给药组小鼠力竭游泳持续时间,血浆中乳酸(LAC)含量来探讨肉桂酸对小鼠的耐力提升;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酶(CAT )的含量来探讨肉桂酸的抗氧化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肉桂酸对小鼠股四头肌中Na+/K+‐ATP酶、Ca2+/Mg2+‐ATP酶表达水平来进一步研究其对小鼠运动能力提升的影响。结果肉桂酸显著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运动给药组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血浆 LAC含量虽然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匀浆中SOD和CAT 显著下降(P<0.05),MDA显著上升(P<0.01),CAT 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运动训练组与安静对照组比较,血浆LAC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匀浆中SOD和CAT 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运动给药组与运动训练组比较,血浆LAC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组织匀浆中SOD和CAT显著上升(P<0.01),MDA显著下降(P<0.01),CAT 显著下降(P<0.01),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肉桂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疲劳能力。
作者:穆旭;李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YKL‐40和癌胚抗原(CEA)在恶性胸腔积液(M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住院的良性胸腔积液患者45例、M PE患者52例,ELISA法检测YKL‐4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比较两组患者间YKL‐40和CEA水平差异,以及YKL‐40与M PE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2项指标在MPE诊断中的差异。结果 MPE中YKL‐40平均水平为(189.5±147.0)ng/mL ,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升高与肿瘤类型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YKL‐40诊断MP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和51.2%,低于CEA的83.1%和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二者联用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90.6%和88.2%。结论 YKL‐40在M PE诊断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其升高提示腺癌或进展期癌可能性大,但灵敏度和特异度低于CEA ,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德建;孙耕耘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纤维桩联合辅桩修复前牙薄弱根管的应力。方法本试验建立了9个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的三维实体模型,分为5组,由2种桩核系统(瓷桩、纤维桩及辅桩)修复。采用静态加载法,在牙冠切1/3和中1/3连接处链接5个点成线状135°以100 N的力加载。记录并比较牙体、树脂粘结剂和桩核的应力值。结果大的牙体应力值111.9 M pa和大的树脂粘结剂应力值54.6 M pa均出现于单用一根石英纤维桩修复后的模型,用瓷桩修复模型的桩核应力值大为48.1 M pa。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模型的各部位应力值都明显下降。石英纤维桩联合多根辅桩修复后各部位应力值均无继续减小。结论建议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薄弱根管。
作者:王频;黄跃;刘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提高对M adelung畸形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例M adelung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典型X线表现:桡骨远端内侧骨骺发育不良,外侧骨骺及尺骨发育正常;近排腕骨以月骨为中心嵌入下尺桡关节间;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结论 M adelung畸形具有典型X线表现,可为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详细而可靠的影像资料, X线表现对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开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了解重庆农村地区留守/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知识需求情况,探索相应干预模式。方法对3个项目县的1岁组留守/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查验儿童接种证获取信息,完成有效问卷1441份。结果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与预防接种行为依从性比例低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村医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开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结论建议引入同伴教育的宣传方式深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开展宣传教育;针对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干预工作的重点是调动村级预防接种人员积极性,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投入与关心。
作者:徐佳薇;王青;匡珊珊;姚宁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并计算有效率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VAS评分、PSQI评分、HA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3、4周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98%、53.32%、70.65%、89.54%,对照组分别为22.25%、35.14%、51.78%、60.56%,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在用药后2、3、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袁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了解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全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818名进行普查。结果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P<0.01);男生的情绪低落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规范承诺得分高于男生;大一、大二学生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继续承诺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是学习倦怠的主要预测变量。结论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与专业承诺水平呈高度相关。
作者:李强;吴辉;杨萌;豆捷雄;张慧;吴卫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用M eta分析方法评价乐卡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 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Wiley、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3年6月纳入二者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通过质量评价后再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质量较高的RCT文献,共计15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标率、降低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与氨氯地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安全性M eta分析结果示: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发生率、面部潮红发生率与氨氯地平相当;而下肢水肿发生率[OR=0.38,95% CI (0.25~0.58),P=0.000]、因不良反应放弃治疗率[OR=0.57,95% CI(0.37~0.86),P=0.008]和因下肢水肿放弃治疗率[OR=0.24,95% CI(0.12~0.47),P=0.000]却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结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氨氯地平。
作者:冉娅娟;魏来;李頔;匡扶;赵春景;钱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谵妄(emergency delirium ,ED )主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注意力发生紊乱,出现定向障碍及知觉改变,包括对刺激敏感和运动亢进的行为。其发生率高,多见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且与麻醉药物、手术部位等多种因素有关[1]。小儿ED不但影响苏醒质量,还可能伴随潜在的身体伤害效应,是小儿围麻醉期值得重点关注的临床问题。本文就小儿 ED 的诱发因素、诊断及防治等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书婷(综述);王寿勇(审校)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TGF‐β1诱导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细胞外基质(ECM )蛋白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 HASMC用于实验。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表达量,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来分析ECM蛋白的基因表达。结果用TGF‐β1刺激体外培养的 HASMC ,可以引起胶原蛋白Ⅰα1(P<0.01)及ECM 蛋白mRNA (包括胶原蛋白Ⅰα1、纤连蛋白、多功能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α2及核心蛋白多糖)表达增加(P<0.01)。TGF‐β1可以引起β‐连环蛋白(P<0.05)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TGF‐β1通过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GSK3)β活化(P<0.01)而引起非磷酸化的β‐连环蛋白表达增加(P<0.01)。此外,用Wnt信号通路药理学抑制剂PKF115‐584可以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胶原蛋白Ⅰα1(P<0.01)及ECM蛋白(包括胶原蛋白Ⅰα1、纤连蛋白及多功能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P<0.01)。结论 HASMC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了TGF‐β1诱导的ECM蛋白沉积。
作者:霍雅婷;程远雄;赖文岩;蔡开灿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和紫杉醇分别与奥沙利铂联合用于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86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培美曲塞联合组)46例,接受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紫杉醇联合组)40例。用Kaplan‐Merie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各影响因素与预后关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比较。结果培美曲塞联合组与紫杉醇联合组间中位总生存期(OS)(χ2=0.648,P=0.4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χ2=0.758,P=0.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34.8%,紫杉醇联合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P=0.019);Ⅲ度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12.2%,紫杉醇联合组为3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8,P=0.007);Ⅲ度以上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13.0%,紫杉醇联合组为3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神经毒性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28.2%,紫杉醇联合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2,P=0.001);Ⅲ度以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47.8%,紫杉醇联合组为5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3,P=0.370)。预后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危险系数(HR)=0.089,95%CI:0.041~0.191]、治疗前的体力状况(PS)评分(HR=0.207,95%CI:0.090~0.479)是影响NSCLC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用于NSCLC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与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OS、PFS相似。而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较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太祥;陈满军;洪文娟;洪志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头颅CT漩涡征对创伤性硬膜外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急诊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75例,于伤后6 h内完成头颅C T检查,根据有、无漩涡征分为漩涡征阳性组、阴性组,发病后24 h或病情恶化时常规复查头颅CT ,依据多田公式计算硬膜外血肿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肿扩大的发生率。结果75例患者中,CT 发现漩涡征阳性组、阴性组分别为40%(30/75)、60%(45/75),血肿扩大占37.3%(28/75),其中,漩涡征阳性组为89.3%(25/28),阴性组为10.7%(3/45),两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2,P<0.01)。结论头颅C T漩涡征可作为预测急性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扩大的影像指标。
作者:张静;陈伟;范坤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患者47例。结果将获得随访的47例患者疗效按改良Bostman标准评定,优41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7.8%。结论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兴华;黄珍谷;刘剑;刘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pH、游离血红蛋白(FHb)在血液贮存期内储血袋2种不同放置方式下的差异。方法选择20名无偿献血者所献的各400 m L全血,在24 h内将其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均匀分装成10份,随机分成直立贮存组和水平贮存组,分别在储存的第7、14、21、28、35天测定A T P、2,3‐DPG、pH值、FHb数据并记录,对2种贮存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随着血液贮存时间的延长,ATP、2,3‐DPG、pH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ATP、2,3‐DPG水平在血液贮存第14天后,pH、FHb在血液贮存第21天后,水平放置组与直立放置组测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血袋水平放置贮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对红细胞携氧指标的影响小于直立放置。
作者:张瑞君;段秉政;鞠春梅;张顺利;隋素琴;闫景刚;单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组、恩替卡韦组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每组40例。根据分组安排,患者接受皮下注射1μg/kg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每周1次,或者口服0.5 mg/d的恩替卡韦,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的水平,以及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LT、AST和GGT明显低于其他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琼香;李小丹;秦永照;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缺氧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取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O2浓度为20%,对照组)和缺氧(O2浓度为2%)状态下培养3、6、12、24 h ,采用RT‐PCR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RT‐PCR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培养3、6 h时,缺氧组和对照组OPG、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12、24 h时,缺氧组OPG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常氧组,而缺氧组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常氧组,缺氧组RANKL/OPG的比值较常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以影响人牙周膜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任嫒姝;付钢;邱雨;何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大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 )患者的自然病程是起病于慢性期,其后病情逐步进展进入加速期,继之发生急性变,但约有20%~25%的患者可由慢性期直接进入急变期。伊马替尼作为第1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新诊断CM L慢性期患者,显著延长了CM L慢性期患者的生存期。但由于不能耐受的毒副反应(20%~25%)以及伊马替尼耐药(20%),40%~45%的患者不得不终止治疗,7%~8%的患者疾病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本文报道1例确诊CM L 慢性期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发生急变经达沙替尼治疗后缓解,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谭大为;郑方;童晓丽;赵静;詹云;孙志强 刊期: 2015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从2003年1月至2015年4月进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31例,其中,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2例,脾多发性血管瘤5例,脾淋巴瘤3例,脾囊肿3例,陈旧性脾破裂、脾血肿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6例,术中LigaSure处理脾胃韧带,结扎脾动脉,采用丝线结扎或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个体化处理脾蒂。结果3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患者。其中,13例逐一分离、丝线结扎脾门血管后离断脾蒂,18例采用腔内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手术时间80~240 min ,平均(130±35)min ,术中出血量60~500 mL ,平均(150±80)mL ,平均住院时间8.3d,无手术死亡及胰瘘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在开腹脾切除的基础上,术前仔细评估,选择合适病例,利用不同腹腔镜器械的优势,个体化方式处理脾蒂,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实用。
作者:李庆东;沈艾;邓和军 刊期: 2015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