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髓单个核细胞热休克蛋白27表达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价值

王清;张梅芳;郭晓丽;王良宏;宋军;袁斌;陈驰;郭鹏翔;朱红倩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热休克蛋白质类, 预后, 治疗应答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与多发性骨髓瘤(MM)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6例,复发难治患者27例,对照组为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MM患者分为初治组、复发难治常规化疗组及含硼替佐米化疗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后1、2、3疗程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HSP27的表达率及蛋白水平。结果化疗前各组HSP27表达量及蛋白水平趋势为:复发难治组大于初治组大于对照组。初治组中Ⅲ期患者的HSP27明显高于Ⅱ期患者。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可明显降低HSP27的表达及蛋白水平,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抑制HSP27的表达力度明显优于常规化疗组。化疗后1个疗程HSP27的表达量小于1的患者,其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低于HSP27表达量大于1的患者,且复发时间明显延后。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HSP27的表达及蛋白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治疗应答、预后相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OPG和RANKL 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缺氧对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缺氧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取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取3~5代细胞,分别在常氧(O2浓度为20%,对照组)和缺氧(O2浓度为2%)状态下培养3、6、12、24 h ,采用RT‐PCR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RT‐PCR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培养3、6 h时,缺氧组和对照组OPG、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12、24 h时,缺氧组OPG mRNA 表达水平低于常氧组,而缺氧组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常氧组,缺氧组RANKL/OPG的比值较常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可以影响人牙周膜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在正畸牙移动压力侧骨吸收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任嫒姝;付钢;邱雨;何科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组、恩替卡韦组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每组40例。根据分组安排,患者接受皮下注射1μg/kg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每周1次,或者口服0.5 mg/d的恩替卡韦,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的水平,以及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LT、AST和GGT明显低于其他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琼香;李小丹;秦永照;向红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糖尿病罹患胰腺癌相关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107例胰腺癌患者(分为非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66例和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41例)和100例糖尿病未合并胰腺癌者(糖尿病正常对照组),比较人口学信息、肿瘤分化程度、血清学指标等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可能相关临床特征。结果(1)107例胰腺癌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血糖代谢异常患者占55.1%,其中,空腹血糖受损18例(16.8%),合并糖尿病41例(38.3%);(2)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和非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比较,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具有更易出现体质量减轻、症状隐匿的特征(P<0.05);(3)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和非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患者空腹血糖、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明显增高(P<0.05);(4)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和糖尿病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胰腺癌组患者具有年龄较大、病程较短和体质量指数较轻的特征(P<0.05);且更易出现体质量减轻(P<0.05);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年长、病程较短、体质量指数较轻糖尿病患者是罹患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临床上表现为症状隐匿、体质量减轻等特征;CA19‐9、CEA是发现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晶波;金刚;周颖奇;宋彬;宋博;黄勤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骶椎结核3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前路清除病灶、植骨联合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病变部位为下腰椎及骶椎,术前抗结核治疗3周以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髂骨)。术后卧床休息6~12周,持续使用抗结核药物12~18个月。结果随访12~43个月,有1例形成窦道,双侧形成脓肿,经再次手术切除窦道、清脓后愈合,植骨块无移位,结核病灶均愈合;13例有神经症状者基本恢复;31例术后随访未见椎体滑移,椎体高度、后突畸形矫正及椎体稳定性恢复满意,植骨于术后5~9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和充分脊髓神经减压,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坚强的三柱稳定性。

    作者:杨利斌;杨素敏;侯文根;路坦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shRNA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靶向存活素(survivin)的短发夹 RNA真核表达质粒(shRNA)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靶向survivin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用脂质体法将质粒转染至经 VEGF(50 ng/mL)处理的HUVEC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 HUVEC中survivin的mRNA表达及蛋白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survivin‐shRNA 质粒试验组与阴性对照shRNA质粒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48 h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rviv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2)与阴性对照shRNA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后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转染后24、48、72 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3.53±3.91)%、(38.97±1.82)%、(65.75±1.83)%,于转染后72 h为显著。(3)试验组凋亡率为(28.07±1.71)%,较阴性对照组(11.45±1.52)%和空白对照组(10.04±1.46)%显著增高(P<0.05)。结论靶向survivin的shRNA质粒能通过下调survivin表达,进而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马莎;林俊;晋松;李芹;张虹;王静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培美曲塞和紫杉醇分别联合奥沙利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和紫杉醇分别与奥沙利铂联合用于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86例原发性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培美曲塞联合组)46例,接受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紫杉醇联合组)40例。用Kaplan‐Merie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各影响因素与预后关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比较。结果培美曲塞联合组与紫杉醇联合组间中位总生存期(OS)(χ2=0.648,P=0.42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χ2=0.758,P=0.3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Ⅲ度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34.8%,紫杉醇联合组为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9,P=0.019);Ⅲ度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12.2%,紫杉醇联合组为3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8,P=0.007);Ⅲ度以上谷草转氨酶(AST)升高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13.0%,紫杉醇联合组为3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神经毒性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28.2%,紫杉醇联合组为6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52,P=0.001);Ⅲ度以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培美曲塞联合组为47.8%,紫杉醇联合组为5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3,P=0.370)。预后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危险系数(HR)=0.089,95%CI:0.041~0.191]、治疗前的体力状况(PS)评分(HR=0.207,95%CI:0.090~0.479)是影响NSCLC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用于NSCLC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与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OS、PFS相似。而培美曲塞联合奥沙利铂较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药物的不良反应更低。

    作者:太祥;陈满军;洪文娟;洪志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对新乡医学院全体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818名进行普查。结果定向医学生的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P<0.01);男生的情绪低落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的规范承诺得分高于男生;大一、大二学生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的继续承诺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和继续承诺是学习倦怠的主要预测变量。结论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较高,与专业承诺水平呈高度相关。

    作者:李强;吴辉;杨萌;豆捷雄;张慧;吴卫东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乐卡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用M eta分析方法评价乐卡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 ed‐lin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pringer、Wiley、CNKI、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3年6月纳入二者对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通过质量评价后再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质量较高的RCT文献,共计15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达标率、降低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与氨氯地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安全性M eta分析结果示:乐卡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发生率、面部潮红发生率与氨氯地平相当;而下肢水肿发生率[OR=0.38,95% CI (0.25~0.58),P=0.000]、因不良反应放弃治疗率[OR=0.57,95% CI(0.37~0.86),P=0.008]和因下肢水肿放弃治疗率[OR=0.24,95% CI(0.12~0.47),P=0.000]却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结论乐卡地平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氨氯地平。

    作者:冉娅娟;魏来;李頔;匡扶;赵春景;钱妍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M adelung畸形的X线表现

    目的:提高对M adelung畸形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该院8例M adelung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X线表现。结果典型X线表现:桡骨远端内侧骨骺发育不良,外侧骨骺及尺骨发育正常;近排腕骨以月骨为中心嵌入下尺桡关节间;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结论 M adelung畸形具有典型X线表现,可为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详细而可靠的影像资料, X线表现对本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开富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非急症气道患者在麻醉中演变为急症气道1例报道

    困难气道(difficult airw ay ,DA )的管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30%以上的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脑损伤、呼吸心搏骤停、不必要的气管切开以及气道损伤等)是由于气道管理不当引起的。因此,所有患者都必须在麻醉前对是否存在困难气道做出评估。但是,有时术前评估基本正常的患者,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气管内插管困难或通气困难。现将本院收治的术前评估为非急症困难气道演变为急症困难气道1例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RN Ai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HER2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构建RNAi片段靶向抑制HER2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HER2‐RNAi组),以转染阴性对照系列(阴性对照组)及未转染的SGC‐7901细胞(空白对照组)为对照组。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胃癌SGC‐7901细胞中 HER2的表达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模型及划痕实验检测RNAi对胃癌细胞体外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NAi片段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HER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HER2‐RNAi组的穿膜细胞数[(31.5±3.8)个/视野]显著低于未转染组[(103.6±4.5)个/视野];迁移实验结果显示,HER2‐RNAi组的穿膜细胞数[(63.6±5.1)个/视野]显著低于未转染组[(193.5±6.2)个/视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Ai沉默 HER2基因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提示RNAi基因沉默技术有可能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裴波;寸英丽;姚乾;张凯恋;覃向南;代佑果;查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间断补锌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补锌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1~5岁10月的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感染发作期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治疗,干预组另外加以间断补锌,即补锌2个月后停3个月再补锌2个月,依此类推,1年补锌共6个月。观察期2年,观察指标有年发病次数、病程、病种及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结果干预组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病程缩短,血清IgG、IgA、CD3+、CD4+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结论间断补锌既可以有效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防止锌中毒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田宇;韦霞;王娟;陶艳;蒙次文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树突状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氟伐他汀的干预效应研究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s)与调节性T细胞(Treg)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DCs与 Treg之间的相关性,观察氟伐他汀对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应。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其中,对照组10只,喂养普通饲料;高脂组10只,喂养普通AS饲料;氟伐他汀组10只,喂养AS饲料+氟伐他汀0.1 g · kg -1· d-1。喂养20周,取胸主动脉,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s的免疫表型CD11c、HLA‐DR及Treg免疫分子CD4、CD25、FoxP3的表达,分析DCs、Treg在各组主动脉壁中的数量分布变化及DCs与Treg相关性。结果(1)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及CD11c+ HLA‐DR+双阳性分子表达,高脂组及氟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伐他汀组与高脂组比较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D4+CD25+及CD4+CD25+ FoxP3+ Treg淋巴细胞表达,氟伐他汀组与高脂组比较,Treg淋巴细胞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血管壁内未见T reg表达;(3)相关性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中CD11c+ HLA‐DR+DCs与CD4+CD25+ FoxP3+ Treg相关性分析显示,在高脂组与氟伐他汀组中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免疫细胞DCs与T reg均参与了AS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且氟伐他汀可通过降低粥样斑块内DCs的数量、增加CD4+CD25+ FoxP3+ Treg的表达来实现抗AS病变的目的。

    作者:牛川;王清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和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并计算有效率来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VAS评分、PSQI评分、HA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3、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3、4周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8.98%、53.32%、70.65%、89.54%,对照组分别为22.25%、35.14%、51.78%、60.56%,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在用药后2、3、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加巴喷丁和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袁俊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后死骨形成与植骨量及骨折类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体内植骨死骨形成与植骨量及骨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胸腰椎骨折进行后路撑开复位椎体内植骨102例患者进行约18个月随访,其中,22例患者椎体内植骨死骨形成,对死骨形成病例,按Denis及M cafce分类进行骨折评分,手术时植骨材料选用同种异体骨,植骨量3~9 g。术后随访对患者骨折椎体进行C T扫描,对植骨量及骨折类型进行变量关联性分析。结果椎体内植骨死骨形成22例,均为骨折较重及植骨量较大患者,对患者死骨形成程度与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及植骨量进行线性相关统计学分析,发现患者死骨形成与患者骨折严重程度及植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联性,骨折严重程度对死骨形成的相关系数为0.535;植骨量对死骨形成的相关系数为0.422。结论胸腰骨折椎体内植骨植骨死骨形成与植骨量及骨折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植骨量越大及骨折创伤越重,越易导致死骨形成。

    作者:季文军;敖俊;廖文波;杨朔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经胸锁乳突肌内缘小切口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颈丛阻滞麻醉下采用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的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接受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实验组)和同期接受经颈前弧形切口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水肿、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患者颈部紧缩感、吞咽不适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于颈丛阻滞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水肿、颈部紧缩感、吞咽不适等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小切口行单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满;张浩;李伟汉;陈进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纤维桩联合辅桩修复前牙薄弱根管的应力分析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纤维桩联合辅桩修复前牙薄弱根管的应力。方法本试验建立了9个上颌中切牙薄弱根管的三维实体模型,分为5组,由2种桩核系统(瓷桩、纤维桩及辅桩)修复。采用静态加载法,在牙冠切1/3和中1/3连接处链接5个点成线状135°以100 N的力加载。记录并比较牙体、树脂粘结剂和桩核的应力值。结果大的牙体应力值111.9 M pa和大的树脂粘结剂应力值54.6 M pa均出现于单用一根石英纤维桩修复后的模型,用瓷桩修复模型的桩核应力值大为48.1 M pa。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模型的各部位应力值都明显下降。石英纤维桩联合多根辅桩修复后各部位应力值均无继续减小。结论建议纤维桩联合一根辅桩修复薄弱根管。

    作者:王频;黄跃;刘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导管封堵术对儿童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左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实施导管封堵术房间隔缺损(ASD)患儿56例,其中,肺动脉高压(PAH)正常者15例,轻度PA H者18例,中度PA H者13例,重度PA H者1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导管封堵术,分别于术前、术后7 d及术后1、3、6个月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不同症状患儿接受封堵术前、后的左房结构及功能指标。结果患儿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收缩末内径(LVEDS)及左房前后径(LA)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6个月的LVEDD、LVEDS及LA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手术前、后各时期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PAH组在术前的LVEDD、LVEDS、LA水平较正常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及轻度PAH组LVEDD及LVEDS水平在术后7 d至术后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水平,LA水平在术后1~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PAH组 LVEDD及LVEDS水平在术后3~6个月均分别显著大于术前的水平,LA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AH组LVEDD、LVEDS及LA水平在术后6个月时显著大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封堵术对于儿童ASD合并PA H患者的术后左房结构及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与患儿PA H病情症状的严重紧密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蒋威;胡晖;王飞;黄葆莹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1705株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本地区临床分离致病菌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为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培养分离菌种,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的1705株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39.8%,革兰阴性杆菌占60.2%;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耐苯唑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3%,铜绿假单胞菌12.0%,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1.3%,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10.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9.9%,不动杆菌属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5.9%,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5.7%,苯唑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肠球菌属4.8%,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4.5%等。结论常见的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其中以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多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苯唑西林耐药的菌株比例比苯唑西林敏感的菌株比例高近3倍;除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都敏感外,其他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

    作者:蔡秀娟;杨家宏;吴成;吴意 刊期: 2015年第35期

  • 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目的:探讨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患者47例。结果将获得随访的47例患者疗效按改良Bostman标准评定,优41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7.8%。结论髌骨爪联合保护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兴华;黄珍谷;刘剑;刘涛 刊期: 2015年第3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