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峰
目的:探讨脾脏切除对胃上中部及全胃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08年1月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胃癌D2根治术的86例胃上中部及全胃癌患者,将接受保脾改良淋巴结清除术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D2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总时间为(20.62±7.9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明显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总时间(27.51±12.44)d和并发症发生率3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8,χ2=5.446,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TMN分期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伴有脾脏或脾胃韧带转移的胃上中部及全胃癌患者,保留脾脏的改良淋巴结清扫术能够使患者获得与联合脾脏切除相同的预后,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晓刚;陈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戊巴比妥钠、乌拉坦、咪达唑仑与氯氨酮/速眠新Ⅱ复合麻醉3种麻醉方法在兔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家兔120只分为3组,每组40只,分别予以不同麻醉药物进行麻醉:A组戊巴比妥钠肌内注射;B组乌拉坦经耳缘静脉注射;C组咪达唑仑与氯氨酮/速眠新Ⅱ复合肌内注射。分别记录各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呼吸频率及心率、麻醉并发症、苏醒时间、追加麻醉药物情况及术后病死率。结果 B、C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4.53±0.65)、(3.56±1.31) min ,与A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B组麻醉维持时间为(152.12±12.53)min ,与 A、C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C组麻醉苏醒时间为(31.05±5.73)min ,与A、B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需要追加麻药物的概率及术后1个月病死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咪达唑仑与氯氨酮/速眠新Ⅱ复合麻醉效果确切,术中未观察到动物明显的呼吸、心率抑制,安全性与可控性高,对实验动物长期存活影响较小,是兔骨缺损修复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欧阳毅;夏瑗优;张一辰;王琼仁;于博;于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药院校大学生吸烟行为及未来3~5年吸烟意向。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从该校5个系部的3个年级共抽取了1457名医学生进行吸烟行为和吸烟意向性问卷调查。结果吸烟率为12.69%,尝试吸烟率为14.95%。其中,男生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2.59%和27.46%,女生吸烟率和尝试吸烟分别为3.51%和9.18%。回答未来3~5年吸烟意向为犹豫和肯定会吸烟的学生,在目前吸烟的学生比例为49.44%和23.89%;男生为34.82%和14.29%;女生为10.52%和1.65%;一年级为10.24%和3.01%;二年级为24.73%和7.44%;三年级为20.30%和6.70%。结论在医学生中仍有一部分学生坚持以后会吸烟,尤其对未来吸烟处于犹豫状态的学生比例较高,所以对医学院校的控烟工作和抗烟态度教育有待加强。
作者:雷春萍;熊鸿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基层医疗机构从2009年底开始实行绩效评价,目前,上海和重庆两大直辖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海相比,重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推进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的进程,本文主要分析上海市在绩效评价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果,从中得出对重庆乃至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评价发展的启示。
作者:颜星;李墨豪;蒲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96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Ⅳ级CHF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对象PAB、RDW、hs-CR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CHF患者PAB、RDW和hs-CR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PAB、RDW、hs-CRP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HF组血清PA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CHF组RDW、hs-CRP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1);PAB、RDW、hs-CRP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r分别为-0.885、0.799、0.844,P<0.01),在不同NYHA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PAB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r=0.806,P<0.01),RDW和hs-CRP与LVEF呈负相关(r=-0.757、r=-0.727,P<0.01);CHF组PAB与RDW、hs-CRP呈负相关(r=-0.704、r=-0.713,P<0.01),RDW与hs-CRP呈正相关(r=0.717,P<0.01)。结论 CHF患者PAB、RDW和hs-C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良好相关性,可用于CHF危险程度的准确分层,结合NYHA分级方法及LVEF能更好地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
作者:孔令阁;王春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根据新电子胎心监护图形,探讨胎心监护Ⅱ类图形的潜在风险。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400例产妇的产前胎心监护分别归类,对其中Ⅰ类(对照组)及Ⅱ类(观察组)胎心监护图形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中出现羊水污染、剖宫产、羊水少、脐带异常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胎盘老化及新生儿死亡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胎心监护异常中变异减少组中的羊水污染率高于胎心过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过速组中的羊水污染率高于延长加速与无效加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类胎心监护图形相比Ⅰ类胎心监护图形对胎儿预示着潜在风险,需加强产前及产时的胎心监护。
作者:张玮;祝圆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VL-BWI)因胎龄小、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在喂养时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而且由于胃肠功能成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制订VLBWI的胃肠道内喂养方案时,临床医生要考虑到胎龄、出生体质量、生命体征,以及是否存在感染等诸多因素。因此,胃肠喂养对VLBWI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开始喂养日龄、喂养方式、选择合适的乳类等可以提高 VLBWI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1-5],但仍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改善 VLBWI胃肠喂养的耐受性,使其顺利渡过喂养关,尽快过渡到自行吸奶,需制订合适的喂养方法。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间歇持续鼻饲输注喂养有利于刺激胃肠激素释放和促进更完全的胃排空,促进VLBWI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本文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胎龄小于34周的VLBWI 65例,对其喂养过程中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黄疸持续时间、胃管留置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霆芳;张巧月;刘应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补体活化产物C5a的表达情况,以及C5a对IL-17表达的可能调节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IL-17+ T细胞的频率和C5a刺激后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中的 HK2细胞IL-17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肾移植患者血清C5a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比较正常肾组织和发生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IL-17的表达和补体C5b-9的沉积;免疫细胞化学检测HK2细胞在重组C5a刺激前、后IL-17表达的差异。结果同种异基因肾移植术后,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IL-17+ T 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患者血清C5a水平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发生排斥反应的肾组织中IL-17表达与C5b-9的沉积较正常肾脏组织均有明显的上调,二者呈正相关;加入重组的C5a刺激后,HK2细胞IL-1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结论肾移植排斥反应中补体活化产物C5a可能对IL-17的产生起正向调节作用。
作者:李蜀婧;郑权友;袁刚;霍文谦;张克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痰热清注射液是中国第一个按指纹图谱检测生产的中药注射液(国药准字 Z20030054),其退热祛痰、抗菌、抗病毒作用,以及安全性、稳定性都取得中药注射液的历史性突破。临床上主要用于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证[1],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不爽、口渴、舌红、苔黄等。该药可用于肺炎早期、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疗效确切,安全性高[2]。随着痰热清注射液应用的日益广泛,该药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作者通过介绍本科1例因静脉输注痰热清注射液导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希望受到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孙莉霄;卢慧;赵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温湿交换器湿化法(HMEs)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从建库至2012年3月的相关文献,纳入HMEs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用RevMan5.1.2软件对 HMEs与加热湿化器湿化法(HHs)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个研究(2960例患者),均为随机平行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HMEs不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RR)=0.78,95% CI 0.61~1.01,P=0.06],也不能降低住院病死率(RR=0.94,95% CI 0.83~1.08,P=0.40)、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均数差(MD)=-0.32,95% CI -3.13~2.50,P=0.82]及导管阻塞发生率(RR=0.65,95% CI 0.22~1.93, P=0.44),HMEs、HHs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5个研究报道使用 HMEs能减少患者费用。结论HMEs不能降低VAP发生率、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及导管阻塞发生率,但能减少患者费用。由于所纳入研究均存在偏倚风险,所得证据质量低,因此需要更多严格设计和实施的RC T进一步证实该证据。
作者:胡汝均;江智霞;郑喜兰;周静;楼婷;李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急诊科患者气管插管时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需要紧急行气管插管的成年患者50例,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啶组插管前使用右美托咪啶1μg/kg ,咪达唑仑组插管前使用咪达唑仑0.1 mg/kg。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插管前1 min、插管时及插管后1、3、5 mim的收缩压(SBP)、血压、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插管时及插管后1、3 min的血压、HR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患者(P<0.05)。右美托咪啶组患者插管前1 min和插管时SpO2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患者插管前1 min和插管时SpO2有一定下降,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比咪达唑仑更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而对患者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
作者:罗毅;黄振宇;刘路培;毛文雄;黄善华;龙春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大肠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该院体检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分析它们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不同肿瘤局部浸润、分化程度、Dukes分期患者亚组间血清CEA、VEGF和MMP-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分组、性别、部位、肿瘤大体分型亚组患者间血清CEA、VEGF和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82例大肠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CEA、VEGF水平呈正相关(r=0.508、r=0.587,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异常升高,三者可能共同参与肿瘤的进展,通过早期检测血清CEA、VEGF和MMP-9水平有助于判断疾病进展状况。
作者:刘秋霞;冯军;赵志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血尿酸(SUA)与代谢综合征(MS)及各代谢组分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47例年龄大于60岁的女性MS患者根据合并代谢组分的数量分为MSⅠ、Ⅱ、Ⅲ组,比较3组之间的SUA差异;采用四分位法将SUA分为4组,比较4组间代谢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S各代谢组分与SUA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MSⅠ、Ⅱ组与MSⅢ组的SU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4个区间q25(<44.31mg/L)、q50(44.31~53.24mg/L)、q75(>53.24~62.68mg/L)和q100(>62.68mg/L)患者的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UA<44.31mg/L比较,SUA44.31~53.24、>53.24~62.68、>62.68mg/L3个区间的MS发生风险分别为1.87(95%CI1.35~2.59)、2.71(95%CI1.88~3.91)和4.88(95%CI3.12~7.63)。SUA的危险因素有腰围(OR=2.56,95%CI1.52~4.31)、TG(OR=2.21,95%CI1.63~3.00)、SBP(OR=1.68,95%CI1.33~2.12)、DBP(OR=1.84,95%CI1.41~2.40)、FPG(OR=2.16,95%CI1.68~2.78)和代谢组分合并数量(OR=2.87,95%CI1.89~4.36),SUA的保护因素有HDL-C(OR=0.48,95%CI0.29~0.79)。结论SUA和MS各组分可能存在着相互作用。
作者:钟雷;宋雪萍;张宇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测定方法,以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比较不同酸水解时间、氧化时间、显色时间等对大鼠肺组织 HYP水平测定结果的影响,据此建立大鼠肺组织 HYP水平测定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 HYP水平的测定。结果通过优化得出HYP水平测定佳条件为110℃7.50 mol盐酸(HCL)水解16 h ,常温氧化10 min ,60℃显色25 min。本方法灵敏度为0.067μg/mL ,回收率为88.85%~110.88%,平均 CV为4.70%~6.60%。该法应用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研究中,模型组 HY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该法灵敏度与回收率均较高、重现性较好,可用作临床对肺纤维化程度判定的定量方法。
作者:彭方毅;周欢;姜海蓉;袁兵占;崔玉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自发性高血压脑卒中倾向大鼠(SHR/SP)血管性痴呆(VD)模型认知能力及ChAT、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HR/SP大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组,每组各10只,采用分次结扎2-VO法制作 VD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术后正常饲养不做干预;运动组术后采用跑台训练(DSPT-1)8周,训练完成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后处死大鼠取材检测海马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在定位航行训练中,假手术组大鼠潜伏期明显少于运动组和模型组大鼠,但运动组大鼠潜伏期明显短于模型组大鼠(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假手术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大鼠,运动组大鼠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运动训练可增加海马ChAT活性及降低AchE活性。结论运动训练可改善SHR/SP大鼠VD模型海马胆碱能系统的功能,进而提高认知能力。
作者:曾贵刚;张申;顾坚忠;陈国强;魏品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咸阳市某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食品中丙烯酰胺(A A )的知晓率和膳食摄入量情况。方法选择28种大学生经常食用的油炸及烘烤食品作为被调查对象,采用食物频数法对整群抽取的1~5年级248名预防医学专业在校本科生进行膳食问卷调查。结果38.71%的大学生从未听说A A ,32.26%听说过但不知A A是何物,11.29%知晓其危害;大学生每人AA的膳食摄入量约为31.57μg/d ,且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之间AA膳食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调查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对AA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应加强AA相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齐宝宁;孟娟娟;陈丽剑;成振红;高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或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以及6分钟步行试验(6MWT)评价COPD患者健康状况、呼吸困难程度和运动耐力,并分析其评分结果与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及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确诊COPD患者进行CAT、mMRC评分及6MWT ,综合评价评分系统之间以及各评分系统与患者肺功能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COPD合并PH组与单纯 COPD 组的 CAT、mMRC 评分及6分钟步行的距离(6MWD )进行比较。结果 CAT 评分与6MWD 呈负相关(r=-0.623,P<0.01),与 FEV1% pred无相关性(P=0.159)。CAT 与 mMRC呈正相关(r=0.492,P=0.000),mMRC与6MWD呈负相关(r=-0.514,P=0.000),与FEV1% pred无相关性(P>0.05)。COPD合并PH组与单纯COPD组CAT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MWD作为筛查COPD是否合并PH准确性高,CAT次之。采用CAT判定COPD合并PH风险性的诊断截断点为21。结论 CAT评分与6MWD相关性较好,与FEV1% pred无相关性,CAT评分更适用于整体评价COPD总体严重性,分数高者合并PH可能性大。
作者:郭媛媛;张旭华;陈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血糖的稳定依赖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平衡。如果β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发生改变,将对血糖的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各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在不同程度上有β细胞的功能损伤及数量的削减,因此,β细胞的生成、发育、分化和凋亡的调节机制成为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热点[1-4]。若能从源头上解决β细胞的损伤问题,将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途径,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带来新的希望。目前的研究发现β细胞素(betacellulin ,BTC)基因在β细胞的新生和诱导分化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BTC基因的多态性与糖尿病的发生及疾病进展有关。本文对BTC基因与糖尿病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袁文丽;李宜铮(综述);邓德耀(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开放性手术处理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5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患者进行PCNL治疗(微创组),53例患者进行开放性手术治疗(开放组),对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为30~100 min ,平均(45.32±10.52)min;开放组手术时间为50~130 min ,平均(70.41±11.36)min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放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85%(19/53),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6/7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石清除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肾结石,PCN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再次强调要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要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1]。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教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课程教学中评判性思维的锻造。关于如何培养研究生的评判性思维,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与探索的重大课题。国外的研究发现,与传统讲授法相对应的文献导读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强化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因此,本院探索性地应用文献导读研讨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学理论及护理研究进展》课程教学,并经过了两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张盼;景丽伟;孙玉倩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