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脑垂体抗体测定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垂体功能评价的作用

陶宁;何静

关键词:脑损伤, 垂体功能, GH, 抗脑垂体抗体
摘要:目的:探讨抗脑垂体抗体(APAs)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垂体功能障碍诊断及脑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造成的急性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1年内出现垂体激素不同程度的下降。按照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垂体激素的水平和抗脑垂体抗体(APAs)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病患的APAs检测水平为(364.7±128.3)ng/L ,远远高于B组(197.8±56.4)ng/L、C组(181.4±82.1) 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数据的垂体激素水平结果显示,A组各类垂体激素水平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s水平与GCS评分、垂体激素水平均呈负相关(r=-3.43,-4.27,P<0.05)。结论 APAs的产生与脑损伤程度有关,急性脑损伤的程度越严重,APAs的水平越高。APAs对生长激素(GH)等垂体激素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与GH水平表现出负相关。因此,通过测定APAs水平可以对急性脑脑损伤后脑垂体功能的下降程度及预后做出正确评估。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期复位并截骨术治疗学步期TonnisⅢ~Ⅵ度DDH的早期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学步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 H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6例(16髋) DDH 患儿采用开放复位、关节囊紧缩、股骨短缩旋转截骨术加 Salter或加Dega截骨术式治疗。使用McKay′s及Severin′s分类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1年后出现股骨颈变宽、股骨头骨化核破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按McKay′s标准优良率87.5%,按Severin′s优良率81.25%,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坏死率18.75%。结论一期复位并截骨术治疗学步期DD H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姜华;吴璇昭;陈刚;童晓波;何坤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用关键词途径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知网和万方以及Pubmed、Springlink和 Highwire等外文数据库收录有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DCVS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检索,经严格筛选后对后纳入的文献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经检验所有数据均均衡,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高血压病史、Fisher分级(>2级)、年龄(>50岁)、动脉瘤位置(后循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别(男性)、吸烟史、手术方式(夹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漏斗图分析对称,提示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有高血压病史、Fisher分级(>2级)、年龄(<50岁)、动脉瘤位置(后循环)的患者更易发生DCVS ,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监测与管理。

    作者:吴政俊;蒋永祥;程远;马颖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不仅影响着护理质量,同时容易引发医患纠纷[1]。风险管理是对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先评估、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管理程序。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2]。急诊剖宫产手术关系母子健康,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较高,对此类患者加强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尤为重要[3]。为了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院近3年来对急诊剖宫产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惠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对酸性氧化电位水在粒细胞缺乏患者口腔护理中疗效的观察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及化疗后常因粒细胞缺乏或减少、免疫功能低下及黏膜屏障受损等导致口腔炎症、溃疡及感染的发生[1‐2]。鉴于此,加强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炎症、溃疡及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口腔护理液,与传统口腔护理液(0.9%氯化钠溶液)进行比较,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晖;李学荣;陈永平;申建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ox-LDL 抑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和Oct-4表达

    目的: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研究对象,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MSCs增殖、干细胞表面标志Oct‐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SCs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Ox‐LDL组,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5、10、20μg/mL)的ox‐LDL ;Ox‐LDL+NAC组,采用抗氧化剂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后再加入ox‐LDL ;阴性对照组,在培养基中加入对应浓度的天然低密度脂蛋白(nLDL )。在不同培养时间点收集细胞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干细胞特异表面标记Oct‐4表达水平;电子顺磁共振技术检测氧化活性产物(ROS)产量。结果 ox‐LDL抑制MSCs的增殖,浓度越大细胞增殖抑制越明显,当浓度大于5μg/mL时细胞出现凋亡,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减弱;ox‐LDL干预后Oct‐4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弱,且与干预浓度呈正相关;ox‐LDL干预后ROS的产量明显升高,而nLDL对ROS生成没有影响。结论 ox‐LDL抑制MSCs的体外增殖和Oct‐4表达,可能与ROS增加有关。

    作者:吕铁伟;孙慧超;张蕾;刘玲娟;吴晓云;刘晓燕;朱静;刘振国;田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的相关分析及其预后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CVS)患者发生脑心综合征(CCS)及其预后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通过脑CT扫描确诊的CVS患者分别测定在发病不同时间的心肌酶谱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SWM A ),并进行十二导联心电图(ECG)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50例(41.6%)发生ST‐T波改变,其中38例(76.0%)显示T波改变,而12例(24.0%)显示ST段压低;7例患者观察到心律失常和心电传导异常;有24例患者观察到SWMA改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者有32例(26.7%)。经积极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35例ECG恢复正常,17例ECG明显好转,无改善者18例;15例患者心肌酶谱恢复正常,8例患者明显好转;共20例患者死亡。结论高血压是CCS的危险因素,ST‐T改变和SWM A改变与CCS有一定联系,心肌酶谱异常和CCS患者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陈;刘敏;王振宇;王弘略;杨昌贵;刘坤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Meta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M eta分析方法,对国内10年间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并以单纯西药治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对中西药联合治疗与西药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进行分析,经异质性检验,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同质,且中西药联合组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据现有资料证明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但需进一步规范中药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指标等。

    作者:王婷;吕钢;甘霖;曾真;王亚冬;廖登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方法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血压者80例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粥样斑块大小、回声强度,比较三者以上指标差异,并研究血压水平与斑块指标的相关关系。比较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指数、IM T 及斑块大小。结果高血压患者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IMT、粥样斑块大小、回声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P<0.05)。单纯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积分、指数、IMT较高(P<0.05),而斑块大小较小(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血压患者,而与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的发生不但与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相关,更与粥样斑块的脱落有联系。

    作者:冉莉;覃和平;梁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现况调查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増长趋势。据资料统计,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增加了5~6倍,估计现患糖尿病患者9240万,居世界第一[1]。临床上使用胰岛素进行糖尿病治疗已有80余年历史,其可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2]。本研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并探讨存在的问题,为制订社区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作者:阎红;熊健;刘书文;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50例毛母质瘤高频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毛母质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毛母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在该院经高频超声检查且病理证实的50例(52个)毛母质瘤患者的声像图资料。总结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回声情况及血流状况等超声图像特征。结果50例(52个)毛母质瘤患者中,头颈部43个、躯干部1个、四肢8个;单发48例、多发2例,所有肿瘤均位于皮下;典型的毛母质瘤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青少年患者,发生于头颈部皮下的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伴有钙化,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结论毛母质瘤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高频超声检查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作者:万晋州;张静漪;何英;蔡迪明;罗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健脾化湿颗粒对实验性IBS-D大鼠结肠黏膜5-HT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 T )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灌胃配合束缚应激造模。造模成功后,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给药浓度分别为1.5、2.5、4.0 g/mL(生药),得舒特组给药浓度3 mg/mL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周,另外两组为不经任何处理的正常组和造模成功的模型组。实验结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肠标本5‐H T水平的变化。结果 IBS‐D模型大鼠结肠组织5‐HT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除健脾化湿低剂量组外,各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HT 的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健脾化湿颗粒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与得舒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脾化湿颗粒可抑制IBS‐D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H T过高表达,明显改善IB S‐D模型大鼠胃肠功能。

    作者:赵立波;王迎寒;刘玉玲;张晓峰;董岫岩;郭洪杰;赵淑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校院联合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应用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人才是专科护理教育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校于2009年实施了校院联合培养专科护理人才的教学改革,利用学校、医院双方的资源优势,培养具有一定的知识、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护理人才。

    作者:吴正吉;张渝成;王炎峰;雷宁;刘春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抗脑垂体抗体测定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垂体功能评价的作用

    目的:探讨抗脑垂体抗体(APAs)对急性脑损伤患者垂体功能障碍诊断及脑损伤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外伤造成的急性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1年内出现垂体激素不同程度的下降。按照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清中垂体激素的水平和抗脑垂体抗体(APAs)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病患的APAs检测水平为(364.7±128.3)ng/L ,远远高于B组(197.8±56.4)ng/L、C组(181.4±82.1) 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数据的垂体激素水平结果显示,A组各类垂体激素水平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s水平与GCS评分、垂体激素水平均呈负相关(r=-3.43,-4.27,P<0.05)。结论 APAs的产生与脑损伤程度有关,急性脑损伤的程度越严重,APAs的水平越高。APAs对生长激素(GH)等垂体激素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与GH水平表现出负相关。因此,通过测定APAs水平可以对急性脑脑损伤后脑垂体功能的下降程度及预后做出正确评估。

    作者:陶宁;何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五定”法则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及新医改政策,只有加快医院改革步伐。而目前医院管理的现状是医院制订了很多的工作任务、工作制度和职责,但是安排的任务时常出现任务不明确,或工作安排了却效率低下,布置下去的工作经常都会被遗漏或拖拉,结果不了了之[1]。为了进一步加快院务工作,推动医院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信息畅通,保证医院重大决策和各项工作能有效及时的落实。本医院于2012年1月开始对全院从副院级到员工的工作安排均实行“五定”工作法则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执行1年来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池祥波;张吉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骨折43例

    目的:讨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术(VSD)行Ⅰ期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骨折43例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Gustilo Ⅲ型胫腓骨骨折患者均行Ⅰ期外固定架结合VSD负压引流术。分析手术时间、手术输血量及疗效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5~240 min ,平均(194±35.3)min ,术中输血量0~800 mL ,39例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7.1±2.1)个月,2例出现骨髓炎;2例患者骨折不愈合。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是Ⅰ期治疗合并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郑华;何盛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外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CBL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1]。采用形象生动的临床事例把抽象而冰冷的知识呈现给学生[2],已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应用。从使用的情况来看,若课前提供病例给学生预习,有些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过分钻研,耗费了大量精力,顾此失彼[3];如应用案例导入、讲授新课,部分学生由于不具备基础知识而教学效率降低。如何用好案例教学已成为高职教师反复钻研的课题。作者在外科护理教学的不同环节引入典型案例,收到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正伟;刘丹丹;唐旖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发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夹层介入治疗1例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SCAD)是一种少见的冠状动脉疾病,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内膜自发撕裂或冠状动脉壁内出血造成夹层,影响或阻断冠脉血流,其发病率约为0.2%~0.3%[1],成为年轻女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胥光热;林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microRNA-219-2-3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microRNA‐219‐2‐3p(miR‐219‐2‐3p)与胃癌的相关性及机制。方法运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RT PCR)检测82份配对的胃癌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样本中的 miR‐219‐2‐3p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株 MGC803中过表达miR‐219‐2‐3p后,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并在细胞株和胃癌组织标本中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与肿瘤增殖相关的蛋白ERK1/2表达水平。结果 miR‐219‐2‐3p在晚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细胞株MGC803中过表达miR‐219‐2‐3p后细胞增殖受显著抑制(P<0.05)。过表达miR‐219‐2‐3p后,MGC803细胞中的ER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总ERK表达量不变。在组织标本中,胃癌组织的ERK磷酸化(p‐ERK )水平明显高于周围癌旁组织。结论 miR‐219‐2‐3p可能通过参与调控ERK1/2信号通路而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作者:金锦莲;吴发明;周海燕;谢晓晶;王新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对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体在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特发性T T P患者28例,同时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血浆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和vWF相关指标。结果(1)28例特发性 TTP患者中有3例患者vWF抗体阳性(vWF抗体阳性组),其余患者 vWF抗体阴性(vWF抗体阴性组)。vWF抗体阳性组血浆 AD‐AM TS13抗体均为阴性。(2) vWF抗体阳性组血浆 ADAM TS13含量明显低于vWF抗体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3组血浆AD‐AM TS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抗体阳性组血浆vWF抗体 A值明显高于vWF抗体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8例特发性TTP经过血浆置换(PE)后ADAMTS13抗原含量明显升高,vWF抗体A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vWF抗体在特发性TTP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vWF抗体可能通过影响患者血浆ADAMTS13,促进vWF复合物形成,影响疾病发生。

    作者:覃乃辉;裴正玲;周达利;秦立;黄慧嫔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专项整治背景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处方调查分析

    目的:统计并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限定日剂量(DDD)为分析单位,计算累计DDDs ,以(DDDs ×100)/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值。结果2012年住院患者平均AUD值为49.84,下半年相对上半年而言呈下降趋势,抽查处方合格率91.8%,抗菌药物使用趋于规范。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总体AUD值中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呈现平稳趋势,抗菌药物管理初见成效,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规范。

    作者:蒋立英;仇凡;熊存全;高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