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干预方案对PC 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万小英;周琼;袁芳;唐家荣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干预方案对心血管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 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于该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观察组通过系统的延续干预方案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P)对两组患者出院后6、12个月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在出院后的6、12个月,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时间点及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延续干预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 PCI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种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用成本和效果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T2DM )的3种治疗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3种(口服药,口服药+1次胰岛素,口服药+2次胰岛素)T2DM 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成本均数分别为827.30、1714.50、1087.50元( P=0.00);控制空腹血糖的有效率分别为56.51%、51.69%和57.04%( P=0.754);控制餐后2 h血糖有效率分别为50.56%、40.68%和55.63%( P=0.097);3种治疗方案的空腹血糖成本效果比(C/E )分别为14.64、33.17和19.06,餐后2 h血糖C/E分别为16.36、42.15和19.55;以口服药为参考,口服降糖药+注射1次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和控制餐后2 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184.4和-89.80,口服药+注射2次胰岛素的控制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和控制餐后2 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484.8和51.26。结论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本研究分析的3种T2DM治疗方案中,效价比优的是口服药物治疗组,而疗效较好的则是口服药+2次胰岛素治疗组。

    作者:刘全义;彭斌;李启富;李蓉;龚莉琳;秧茂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给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MDA)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预处理的时机。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6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前48 h )、B组(术前24 h )、C组(术前12 h )、D组(0 h即诱导时)、E组(对照)、F组(空白对照),每组10例。A、B、C、D组均用1%利多卡因1.5 mg/kg按预定时间静脉注射预处理后常规诱导麻醉,E组常规诱导麻醉后辅以1%利多卡因2.5 mg·kg -1·h-1静脉注射麻醉,F组术前、术中均不使用利多卡因。记录各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检测血中MDA及ET的水平。结果 C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较其他组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 NIHS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C组与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各组间ET和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C组与其他组ET和MD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前12 h予1%利多卡因1.5 mg/kg静脉注射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血中MDA及ET水平显著降低,这可能是该组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恢复较快的机制之一。

    作者:傅洪;周平;曲世界;唐曦;廖震;罗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及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及术后疼痛的应用。方法选择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0.2%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按1mL/kg骶管内给药,B组0.3%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按1 mL/kg骶管内给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估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优良率96%,B组优良率97%。术后疼痛、排尿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麻醉方法均能有效满足小儿下腹部手术要求。

    作者:李兴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风湿病诊疗信息规范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诊疗规范化的滞后是目前风湿病临床面临的共同挑战[1-2]。作者以风湿病的临床诊疗思路为线索,开发了风湿病诊疗信息规范化管理系统,以促进风湿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作者:吴斌;翁代云;蔡红梅;李延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情境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终目的是让护生获得照顾患者所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其内容的重点是基础护理操作[1]。在操作教学中如何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缩短学校与临床的距离,在成都医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操作技能、沟通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两种诊断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在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NVM )的应用价值及经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46例NVM患者的UCG及CMR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并在舒张末期于室壁厚处测量非致密化心肌与致密化心肌厚度并计算两者比值(N/C),并将同时行UCG及CMR的2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46例患者中44例UCG诊断为NVM ,另2例UCG未发现心脏明显异常而导致漏诊,但CMR发现此2例患者心尖部的心肌局部受病变累及,亦为NVM患者;同时行UCG及CMR的25例患者中,CMR共发现128个节段的心肌受病变累及,而UCG发现119个,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G诊断的N/C为2.63±0.49,CMR诊断的N/C为2.55±0.4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G简便、实时、无辐射,可清楚显示本病的特征性改变,是诊断NVM的首选影像学检查,CMR有较高的密度及空间分辨率,可作为超声诊断不明确时的有效补充。

    作者:何兰芳;刘燕娜;黄敏;郭良云;任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食管癌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食管癌术后并发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处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改良法治疗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患者35例,痊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8.37 d。采用传统法治疗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患者25例,痊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16.08 d。经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治疗食管癌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与采用传统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宣克;张天玉;贾云龙;苏彦河;杨鲲鹏;张灿宇;崔新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鼠 PE右心室导管的制作及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的小鼠右心室压力检测方法。方法选取一段长度约为15 cm 的PE-50导管(外径:0.9 mm ,内径:0.5 mm),将一端制成适宜弧度,另一端插入7号注射器针头连接压力换能器。选取8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用自制PE右心室导管行右侧颈外静脉插管至右心室,记录成功例数和每次操作时间。另取4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低压低氧组,每组20只。慢性低压低氧组小鼠在模拟海拔5000 m低压舱内不间断喂养4周,对照组在舱外同时喂养。模型复制成功后,用自制PE右心室导管行右心室插管,记录右心室收缩压;分离左、右心室并称质量,计算Hermann-Willson指数并与右心室收缩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此自制PE右心室导管,右心室插管成功率为90%(72/80),从分离血管至检测出右心室波形所需时间每只3~5 min。慢性低压低氧组右心室收缩压(39.52±4.34)mm Hg和Hermann-Willson指数0.356±0.0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24±2.70)mm Hg、0.256±0.020,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采用本法检测右心室压力,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成功率高,性能稳定且成本低廉,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徐刚;高文祥;陈德伟;李晓栩;刘福玉;黄瑊;高钰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的影像诊断及治疗进展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 PNETs)是一种年发病率约十万分之一的,在胰腺肿瘤中占1%~2%的低度恶性肿瘤[1]。因其发病较隐匿,患者常因有明显症状时才就诊,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其诊断率在逐渐提高。PNETs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病年龄集中于40~60岁。大多数PNETs是单发性的,其病因可能与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或促癌基因的激活有关,部分还与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相关[2]。其影像表现及临床治疗也有所不同。本文就PNETs目前的影像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周开渝(综述);陈小余(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1,25-二羟维生素D 3对哮喘豚鼠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释放的影响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豚鼠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释放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将30只健康豚鼠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1,25-二羟维生素D3组(C组),每组10只。A、B组予花生油灌胃;C组予1,25-二羟维生素D3融入花生油灌胃。测定哮喘豚鼠呼气相气道阻力(Re),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肺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分布情况。结果C组Re较B组明显降低(P<0.05)。B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A组增高(P<0.05),肺组织炎性病变明显;C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B组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炎性病变减轻。B组Tryptase阳性细胞较A组明显增多(P<0.05),主要分布在气道黏膜下,肺泡间隔及血管周围;C组Tryptase阳性细胞较B组显著减少。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降低哮喘豚鼠气道阻力,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并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

    作者:夏维;石敦义;张桂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

    妇产科学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的学科,常规理论授课知识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临床实践才能得以印证和复习,学生只有在临床医师的带领下接触病历、患者,并进行临床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妇产科学临床实践形式繁多,各有利弊[1]。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不断进行改进,是值得所有妇产科临床带教老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此,针对作者近年来在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进行的尝试与思考提出如下分析。

    作者:李维宏;牟晓玲;李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延续干预方案对PC 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干预方案对心血管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 PCI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于该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观察组通过系统的延续干预方案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根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P)对两组患者出院后6、12个月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在出院后的6、12个月,观察组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时间点及组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延续干预方案可以明显的提升 PCI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万小英;周琼;袁芳;唐家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胆道镜辅助在后腹腔镜肾盂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后腹腔镜肾盂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胆道镜辅助后腹腔镜肾盂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胆道镜辅助取石的原因及效果。结果完成肾盂切开取石3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5例,需胆道镜辅助取石的原因为结石移位4例、结石残留4例。8例手术均成功,无一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5 min ,结石大直径1.2~2.2cm。术后2周复查无结石残留,随访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胆道镜辅助可弥补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不足,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武阳;赵亚萍;杨东;周桂升;甘之录;霍文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诊 PC I支架释放后对不同管径血管再次血栓抽吸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血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释放后再次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205例AMI患者经血栓抽吸后即刻植入支架,分别比较小于3.0 mm的血管和大于或等于3.0 mm血管常规血栓再抽吸组和不抽吸组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演变,30 d内、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3.0 mm血管中再次血栓抽吸组 TIMI 3级血流比例、6个月内MACE有明显改善,<3.0 mm的血管中没有发现有益的作用。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中,对于大于或等于3.0 mm血管植入支架后常规进行再次血栓抽吸,可能会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降低M ACE。

    作者:马列;田志刚;仇玉民;刘志军;徐清斌;丛广志;贾绍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泸州地区大学生对性的认知现况研究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大学生对性的认知现况,为制订对其开展性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方式对泸州地区4所大专院校的22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用 SPSS11.5软件处理。结果59.62%的学生性知识主要来自媒体;对大学生性知识的测试情况令人满意;58.94%的学生对性与爱的相关问题愿意进行交流和沟通;73.49%认为性爱应讲道德;84.61%认为大学生应具有正确的恋爱观、贞操观;82.95%认为应积极防治性病、艾滋病;55.27%坚决反对在校学习期间结婚;75.15%坚决反对婚前有性行为,44.44%对恋爱对象曾有过性行为比较介意,36.56%当发现恋爱对象曾有过性行为则立即分手。结论当代大学生性成熟时间提前而性知识的教育相对滞后,他们对许多与性有关的问题和现象存在偏差,应加强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性健康教育。

    作者:潘英;颜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婴幼儿冷、热声响提示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婴幼儿衣服需穿多少,睡觉时被子是否合适,让婴幼儿的家长和儿科护士感到困惑。原因是婴幼儿自己不能表达是冷、是热的信息,只能通过护士、家长用手去触摸婴幼儿是否出汗,手足是否暖和等间接信息来为婴幼儿加减衣服、被子。由于每个人手部对温度的感觉不一样,年轻人和年长者在感觉上、经验上的差异,时常为婴幼儿是否加减衣服、被子产生分歧。儿科护士、婴幼儿家长迫切需要用科学、准确、直观的数据来指导婴幼儿加减衣、被。在深圳市宝生源电子技术开发公司技术人员协助下,作者自行设计了婴幼儿冷、热声响提示器[1-4],效果满意。该项目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证书(专利号 ZL201120422189.5)。

    作者:秦家龙;曹崇光;曾祥生;吴景凤;沈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锥形束CT 和根尖片诊断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锥形束C T (CBC T )和根尖片诊断根尖区牙根外吸收(根尖吸收)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60颗单根前磨牙,用以模拟4种不同程度的根尖吸收:无、轻度、中度、重度。模拟完成后,对所有牙齿拍摄CBC T 和根尖片获取两组影像学资料。正畸医师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分析独立地评估所有牙齿根尖吸收程度。采用McNemar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成像技术诊断不同程度根尖吸收的准确率。结果 CBC T 诊断无、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根尖吸收的准确率分别为95.0%、97.5%、42.5%、87.5%和80.6%,而根尖片的准确率分别为85.0%、42.5%、70.0%、92.5%和72.5%,两种成像技术轻度、中度及总根尖吸收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于根尖片,CBC T对根尖吸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但其对中度吸收的敏感性较低。在正畸临床中,CBC T可用于对根尖吸收进行早期诊断,从而为继续或修正当前的正畸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

    作者:董艳玲;陈军;邓锋;郑雷蕾;任洪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渐进性松弛训练对心理应激状态人群甲襞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渐进性松弛训练对心理应激状态人群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按照入校心理健康普查标准,随机抽取60名心理健康个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注意分配实验作为心理应激刺激,测试实验对象在应激刺激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甲襞微循环功能变化。其中30名为实验组,30名为对照组。应激后实验组采取渐进性松弛训练的干预,对照组采用自然休息,分别检测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60名实验对象应激前、后SAS标准分、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态积分和襻周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松弛训练能有效改善心理应激状态人群的微循环障碍,在一定前提下,对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对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轶;吴纪凯;范雪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南昌市某医学院校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市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3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97.540%。结果吸烟率为14.364%(131/192)。男生的吸烟率高于女生(χ2=49.982,P<0.0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的学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3, P<0.05)。医学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年龄较大、家庭月收入高、个人月生活费高、家中允许吸烟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对吸烟危害的正确认识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南昌市医学生吸烟率不高,吸烟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喻芳;郭明;钞雪林;黄佳;李梦倩;阮世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Sw eet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Sw eet综合征,即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以急性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及痛性红斑、斑块或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皮损也可呈假水疱样改变甚至脓疱。同时,常伴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增高。其特征的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本文对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甘雨舟(综述);黄文祥;甘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