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苷A2A受体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李玮;索丽丽;蒋晓江

关键词:腺苷A2A受体, 学习记忆, 调节作用
摘要:腺苷为一内源性神经调质,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及神经元兴奋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腺苷在学习记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参与了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及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LTD)等关键环节的调控作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重度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探讨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5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实施减压术.结果 根据GCS 评分判定疗效.50 例中良好11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2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或同侧脑内血肿行两次手术者6例,脑膨出8例,皮瓣切口脑脊液漏3例.结论 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能基本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董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进展

    抑郁性失眠是伴发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主要特点为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早醒、深睡眠,及REM睡眠量减少、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晚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失眠的严重程度通常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治疗此种失眠不能单纯使用安眠药或行为治疗,更重要的是同时治疗抑郁症.本文通过比较几种抗抑郁药,探讨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园;蒋晓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躯体障碍性失眠的药物治疗进展

    失眠是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失眠人数增加,失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失眠常常与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相伴发生,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事故发生率高、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作者:张远凤;蒋晓江;周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舒适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全面康复.方法 对98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2周后对患者睡眠情况再次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后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情况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质量有很大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化了护理质量.

    作者:钱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4例食管带膜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加膜支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44例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加膜支架,并观察其对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置放 MTN 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患者吞咽困难迅速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为胸痛.结论 食管加膜支架能明显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胡辂;陈东风;史洪涛;阎庆军;李平;刘重阳;严丽丽;何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64层螺旋CTA在De 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诊断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 angiography,CTA)对De 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疑诊De 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和8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利用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快速容积增强扫描,将薄层重建数据输入工作站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43例主动脉夹层均为De BekeyⅢ型,Ⅲa型12例,Ⅲb型31例,全部显示真腔、假腔、内膜片,69支分支动脉受累,显示破口位置并测量破口大小111处;8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复查均能准确评估手术效果.结论 64层螺旋CTA其高速、安全、无创的容积智能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De 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术前评估和术后复查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和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此类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唐艳隆;罗天友;吕发金;李咏梅;彭娟;张志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术治疗宫颈内瘤变平均时间6.8min,出血量9.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 CINⅡ、 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关系,rs=0.785(P<0.01),治愈率为98.6%(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素芬;金绍辉;唐良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治疗肝硬化、改善肝脏功能的疗效.方法 对本科75例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异甘草酸镁针剂100mg静点,治疗2~3周,门诊随访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谷丙转氨酶)、 AST(血清谷草转移酶) 、TB(总胆红素)及PT(凝血时间)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并有一定的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作者:何俊;姚兰;贾钰铭;殷圣群;叶序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及其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多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胆汁反流胃炎(BRG)的临床疗效,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病理分析.方法 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铝碳酸镁、胃复春组(治疗组)和莫沙必利组(对照组).结果 从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来看,铝碳酸镁组的疗效高于莫沙必利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胃复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和维持疗效的首选药,临床病理分析研究表明,BRG与胃黏膜肠化生、萎缩、异型增生有关.

    作者:王志宁;袁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6例低钾血症并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的补钾措施对临床纠正低钾血症合并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 总结本院近年诊治的低钾血症伴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56例,其中19例患者予以常规补钾为A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为稀释液,以3‰浓度常规静脉输注氯化钾);15例予以强化补钾为B组(5%甘露醇溶液稀释钾盐静脉补钾);22例予以深静脉微量泵入补钾为C组.通过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及心电图表现对3组的补钾效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常规补钾组,8例于2~4h内病情缓解,扭转型室速发作控制,缓解率42.1%;强化补钾组15例全部达到临床缓解,缓解率100%,11例经常规补钾治疗无明显好转的病例经强化补钾后2~4h也达到临床缓解,1例进展为室颤,缓解率90.9%;深静脉微量泵入补钾22例,所有患者经1~2h症状均缓解,缓解率100%.结论 强化补钾及深静脉微量泵入补钾的疗效及患者症状缓解的速度均优于常规补钾,这可能与静脉补钾的速度及钾浓度有关,因此认为通过深静脉或强化补钾以提高静脉补钾的速度及浓度,有利于更快的纠正低钾血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朱耀辉;邬启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顽固性失眠合并高血压的血压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使用降压药数量分为3组,无失眠及高血压正常人20例为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各组睡眠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组患者总睡眠时间缩短(P<0.01),睡眠效率下降(P<0.01),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觉醒时间增加(P<0.01),3组患者白昼血压与夜间血压差值变小,血压失去昼夜节律,大部分呈非杓形.结论 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差,血压丧失昼夜节律,大部分呈非杓形.

    作者:严家川;蒋晓江;陶媛;李训军;张圆;刘承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帕金森患者睡眠障碍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探讨PD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arkinson disease sleep scale,PDSS)、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分别对30例早中期PD患者(Hoehn-Yahr分期Ⅰ~Ⅱ,PD1组)、19例中晚期PD患者(Hoehn-Yahr分期Ⅲ~Ⅴ,PD2组)和3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对照者的睡眠状况及临床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PDSS总评分,PD1组(116.00±16.97)和PD2组(96.84±21.08)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131.73±11.0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D1组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入睡困难(36.67%)、睡眠维持困难(33.33%)、夜尿症(33.33%)、睡眠中烦躁(16.67%)、肢体痉挛性疼痛(13.33%).PD2组除睡眠维持困难(57.89%)、烦躁(57.89%)、入睡困难(52.63%)、夜尿症(52.63%)、恶梦(42.11%)外,震颤(31.58%)、早醒(31.58%)、幻觉(26.31%)及日间过度思睡(47.37%)等症状均较突出.结论 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睡眠障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夜尿症、睡眠行为障碍及白天过度嗜睡,中晚期患者临床症状更为明显.

    作者:周红杰;蒋晓江;李玮;郭咏萍;张远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常见问题及护理

    肝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esease,VO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的一种以黄疸、肝区疼痛、体重增加和腹水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发生率高达54%,死亡率高达67%.因此,有效预防VOD的发生至关重要.作者采用前列腺素E1联合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措施,实施的2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无1例VOD发生.其中,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具有抗凝但不加重出血倾向的优势.本文就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廖明燕;刘林;杨泽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7例结肠癌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结肠癌误诊原因及急诊手术的方法.方法 回顾1993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科收治的278例结肠癌中误诊的27例资料.结果 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经急诊手术的2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对腹部隐痛、阑尾炎体征不典型和结肠梗阻患者,应充分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确定急诊手术方案时应采取探查切口.

    作者:方世鸿;曾富明;张斌;陈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36例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建立绿色通道,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首选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更多地挽救濒死心肌.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由于病情危重,治疗时间上要求争分夺秒,对护理有其特殊要求.

    作者:杨春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异丙酚麻醉诱导睡眠治疗药物依赖性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异丙酚麻醉诱导睡眠治疗药物依赖性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收治的30例药物依赖性慢性失眠症患者,在患者自愿并征得其书面同意后给予麻醉诱导睡眠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经异丙酚麻醉诱导睡眠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提示: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等睡眠指标上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多导睡眠图(PSG)结果表明:治疗后患者睡眠进程中的睡眠潜伏期缩短(P<0.05),总睡眠时间有所延长(P<0.05),而觉醒次数明显减少(P<0.01),相应的觉醒时间也明显减少(P<0.01);睡眠结构中的S1期睡眠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S3期、S4期及REM期睡眠则明显增加(P<0.05),而S2期睡眠却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异丙酚麻醉诱导睡眠是短期内纠正慢性失眠患者睡眠债务行之有效的方法,为药物依赖性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选择.

    作者:李训军;蒋晓江;严家川;姚国恩;张远凤;陶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B超引导经皮肝穿射频治疗肝癌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估冷极集束电极射频(cool electrode radiofrequency,CERF)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复习连续46例肝癌患者经HECF-3000冷极射频治疗机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内血供状况、肿瘤大小、AFP值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FP值术后1周内下降者占56%,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瘤体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其术后1~6个月大都瘤体血供消失,瘤体缩小、消失.个别瘤体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得到控制.直径大于5cm肝癌,配合介入栓塞治疗,多数瘤体缩小.继发性肝癌就瘤体而言,射频治疗后大部分瘤体缩小得到控制.而冷极射频机行双中空冷循环冷却射频针不粘连组织.结论 B超引导下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肝癌,近期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周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烧伤患者泌尿系医院感染病原体调查与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本院目前烧伤患者泌尿系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以及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769例烧伤住院患者中发生泌尿系医院感染的67例患者尿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以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烧伤患者泌尿系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5.2%),大肠埃希菌多(44.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4%)等.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为敏感,临床治疗效果与培养药敏结果相同.结论 尿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对感染的治疗、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张可祥;李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意指人严重脑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缺乏意识活动,丧失语言,而仅保留无意识的姿态调整和运动功能的状态又称睁眼昏迷、植物性昏迷、植物人[1].

    作者:申艳;旷水红;虞容豪;黄怀;谢秋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用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在儿童哮喘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以及用药疗程的长短.方法 将48例确诊为轻、中度哮喘的患儿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在吸入舒利迭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足量用药3个月,再逐渐减量3个月,停药后随诊6个月.观察哮喘临床控制、复发情况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临床控制率、肺功能改善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儿童哮喘有效,随着疗程的增加,疗效越来越明显,复发率也越来越低.

    作者:余冰;杨义琼;尹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