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婷;高亚丽;王玲珍
目的:探讨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3例外科治疗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经验,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肋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胸壁肿瘤的2 %~6%,临床表现为局部胸痛或无症状,胸片呈梭形骨质破坏,与正常骨质界不清,局部可见骨膜反应和骨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肋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病率低,以肋骨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术前不易确诊, 手术及放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田进涛;陈志强;宋小平;陈焱;魏慎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科1996-03~2005-02收治先天性无阴道20例,均采用阴式腹膜代阴道成形术.虽然手术效果好,但患者对于手术过程及预后心存疑虑,在围手术期出现一些异常心理反应.通过心理护理,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玲珍;亓民;张国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可控性护理差错,是指护理人员因违返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护理常规而引起的差错.
作者:尚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我院2002-11~2004-11院前复苏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10~95岁.根据是否有明确致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分为非猝死组和猝死组,猝死组52例,非猝死组46例.98例致病原因及构成比见表1.从呼救120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长30 min,短5 min,平均(9.1±4. 2)min.98例中行气管插管61例,有52例进行紧急除颤,仅有3例即3%获Ⅰ期复苏成功,转院内抢救.这3例中其中2例均是在转运途中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经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电除颤等紧急救护措施,抢救成功;另外1例是呼吸、心跳骤停达10 min之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立即实施正确持续的复苏抢救措施终获救.其余为现场抢救无效者.
作者:鲍晓玲;杨桂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科1993~1995年采用腓骨瓣移植修复半侧下颌骨缺损9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谭志军;路富荣;冉维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女,36岁.以腰痛1个月余,头晕、心慌1 d于2004-12-14入院.查体:t37 .3℃,P 124次/min,BP 96/60 mm Hg.重度贫血貌,双侧颈部可触及3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 ,表面光滑,质中,活动度好,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13.1×109/L,Hb 68 g/L,PLT 8 ×109/L.外周血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05,幼稚淋巴细胞0.56,成熟淋巴细胞0.38,中性分叶核细胞0.01.肝肾功能正常.ECG示窦性心动过速.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红系、巨核系明显受抑,原始淋巴细胞占0.025,幼稚淋巴细胞占0.945,该细胞胞体约10~12 n m,核染色质细微,核仁隐约可见,胞浆量少.组织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POX)阴性 ,特异性酯酶染色(CE)阴性,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AE)阴性,糖原染色(PAS)阳性.流式细胞术活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检测,CD10+/CD19+ 0.90,CD20 /CD5 0.71,CD22 / CD3+ 0.89,CD7 /CD33 0.92,HLA-DR+/CD13 0.37,CD20+/CD5 0.24 .
作者:周凡;刘丽梅;白颖;刘景华;朴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近5 a来收治特重烧伤患者99例,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静;刘金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自1996-01采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入路BMP/牛松质骨复合物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随访3~6 a,疗效满意, 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捷;刘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1.1 低血压性休克期的应用在充分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治疗后,如果血压仍不回升或脉压差较小时,可考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酚妥拉明、654-2、阿拉明等 .这时应分清休克是因外周阻力增加、外周阻力降低、心衰还是由于输液速度小于血浆外渗速度引起,后两种因素在此不作陈述.如休克是因外周阻力增加所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不低,脉压差常较小,这时应适当应用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的药物.如休克是因微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所致,收缩压和舒张压往往均降低,脉压差正常或偏低,这时需适当用收缩周围血管的药物,以增加外周阻力.
作者:郑兰芬;崔光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肺栓塞是指栓塞物经静脉嵌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组织血液供应受阻所引起的疾患[1].本病病情凶险,是肺部疾病患者中常见的致死原因.溶栓及抗凝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我科2004-06~2005-03收治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素玲;庄碧云;蔡立慧;张飞凤;杨孚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热疗是治疗肿瘤的一项新技术,射频透热为一种深部透热治疗, 对人体损伤小,和化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我科采用射频透热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及全身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陈松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部队精简整纺,医院聘用护士成为军队搞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门部分.
作者:陈玉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报告l例海洋性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少见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结果:因烫伤感染入院的海洋性贫血女患者,先后发生严重黄疸、重度贫血、DIC、肾衰、酸中毒、严重低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虽发病时G6PD/6PGD正常,似不支持G6PD缺乏症诊断,但根据病史、相关治疗效果以及出院后45 d复查G6PD/6PGD低于正常,后确诊G6PD缺乏症.经成份输血、低分子肝素抗凝、大剂量速尿利尿、纠酸、超浓度补钾等抢救,病情稳定痊愈出院.结论:G6PD溶血虽然是自限性的 ,但当合并海洋性贫血时,往往病情严重,可致DIC、肾衰甚至多脏器衰竭.严重溶血时G6P D活性测定多数在正常范围,不排除有G6PD缺乏时,输血须配G6PD活性正常的同型血.做好婚检和产检的筛查工作是预防海洋性贫血、G6PD缺陷症及两病并患的根本措施.
作者:鞠文东;周巧云;伍建辉;施为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病例报告男,60岁.因前列腺增生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术前服用乙烯雌酚1 mg,3次/d, 连用10 d,手术时间1 h 30 min.术后止血芳酸0.3,静点,1次/d,共3 d,术后9 d,第1 次下床,突然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抢救30 min无效死亡.临床诊断:肺栓塞猝死. 尸检报告:肺主脉9 cm×0.2 cm红色血栓.病理诊断:肺栓塞.
作者:薛景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痛人工流产的需求越来越多,无痛人工流产术是对早孕患者在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的一种新型人工流产术.以往人工流产多在患者清醒下完成,手术虽小,但刺激较强,致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较高.为了选择一种安全、快捷且副作用少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起,开展了无痛人工流产术,通过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莉;冯可伟;赵殊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996-07~2004-03我院急性心源性肺水肿40例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全宝;聂勤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采血通常采用四肢浅静脉、头皮浅静脉、股静脉等.但头皮浅静脉采血量少,四肢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易穿破血管;颈外静脉穿刺固定困难,股静脉直刺法不易固定,穿刺范围小[1,2].我院2004-01~2005-04采用股静脉斜刺法则克服了以上弱点,成功率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诊治提供了足够的血液 ,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总结如下.
作者:孙昌英;刘爱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2001-01~2004-12应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微量泵配合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持续给药128例,便携式化疗微量泵能24 h持续给药 ,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黎;马新乐;孙广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四种传染性疾病通过母婴传播概率很高,影响优生优育.为此,我们对8 260例孕妇进行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分析,以了解4种传染性疾病在孕妇中的感染情况.
作者:陈雪红;李艳丽;赵建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1 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1.1 静脉药物配置环境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于2003-03正式起用,引进了美国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设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在各个岗位的职责及标准操作程序人员的培训,严格按照人流、物流、信息传递三方面来布局.环境由办公室、摆药区、准备区、缓冲区、更衣区、配置区、成品区和药物仓库组成.空气采用层流,各区域分别达到十万级、万级、百级.配置中心有非常强大的电脑系统,与每个病区时刻保持着联系,有利于医嘱的更改.中心的核心部分有2个200 m2、洁净度达万级的配置室,每个配置室放置4个超净台,每个超净台达百万级.
作者:肖慧;任爱勤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