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韩志强;马长福

关键词:高原地区, 颅脑外伤, 脑梗死,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3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原地区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与多种因素有关,血液流变学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结论 对于高原地区外伤性脑梗死,高压氧治疗、氧合液的应用及血液稀释疗法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我院护理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努力发挥护理部的重要作用.护理部在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和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充实临床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实行APN排班和弹性排班相结合,加强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支持,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和激励奖惩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工作成绩显著,得到医院领导、职工的认可、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一次成功率、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静脉输液患儿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增加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其家长的满意程度.

    作者:黄藩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总结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整理分析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果 15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科学合理治疗与护理,血压得到显效控制12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有效率97.33%.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可平稳控制血压,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龙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下支架置入与化疗粒子缓释剂植入治疗晚期食道癌疗效比较分析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肿瘤的第6位,吞咽困难是其临床常见症状,如果出现进行性的吞咽困难,60%~70%的患者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对于无外科手术切除指征的患者,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放化疗或拒绝放化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解除梗阻、恢复进食功能,提高生存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清;郭爱华;黄鹿;冯凯;涂金杰;潘翠荷;王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桂林市2009~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桂林市2009~2010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数据分析,了解目前医疗机构开展VCT的情况,加强VCT遏制艾滋病传播的能力.方法 对2009~2010年桂林市VCT人群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832例求询者接受了咨询和血清HIV抗体检测,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占66.32%;男性略多于女性,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占68.72%;咨询类型主要为危险性行为,占57.94%;HIV阳性1435例,阳性率为10.37%.结论 桂林市2009~2010年VCT人群HIV感染率高,性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婚内传染不容忽视,应加强VCT推广.

    作者:陈伟;周芸;周美容;左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杂性眶骨骨折后眼球内陷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12年6月,共治疗复杂性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患者46例,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自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 46例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获明显改善或矫正.结论 眶骨骨折所致后期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骨复位及植骨的手段重建眶缘,修复眶骨各壁的缺损,缩小扩大的眶腔而得以有效矫正.

    作者:孙凯建;李洪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宫腔细胞学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 研究宫腔细胞学的检查在筛查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在临床价值.方法 用子宫内膜采集器及分段诊刮子宫内膜行病理检查.结果 宫腔细胞学直接涂片、液基薄层制片和诊刮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该研究证实,采用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对筛查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齐惠莉;李占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卵巢囊肿进行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在我院行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临床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护理,观察术前的心理护理与术后临床护理对患者的病情的作用.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后,患者病情的治愈率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后都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与病情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痊愈.

    作者:李月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通气对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56例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德国Stephnie呼吸机分别使用HFOV及常频机械通气.研究各组的血气、用氧浓度(F1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治愈率等的差异.结果 HFOV组PaCO2治疗6h即明显下降,FiO2、MAP、OI在治疗12h后明显下降,与常频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治愈率高于常频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慢性肺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可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选机械通气方式.

    作者:邓刚;刘丽;廖骏华;葛芳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成效.方法 按照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骨科病房中逐步、稳妥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5%上升到99%,对健康教育知晓率由70%上升到95%,患者呼叫率由70%下降到15%,无护理投诉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是护理改革的重要方法.

    作者:苗艳;房姝余;林艳;何跃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居家护理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柯萨奇A16型、埃克病毒或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以发热和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7~10d可自行痊愈,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春末夏初,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通常发病后1w内传染性强.大部分患儿主要是门诊对症处理,居家隔离治疗.因此,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特点,实施居家护理,有利于疾病恢复及控制传播.

    作者:袁龙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连台手术的安全管理体会

    2008年我院手术室搬进新的层流手术室,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加,手术量也相应地提升,进而促进连台手术的开展.连台手术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因工作忙乱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如何保证连台手术快速、安全、有效,因此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1术前准备11术前1d由专人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发放手术室温馨提示卡,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确保安全开台.1.2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次日手术的安排,熟悉自己所要配合手术的数量、质量、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所需的手术用物,做到心中有数.1.3手术安排应遵守先无菌,后有菌;先阴性,后阳性的原则.老人和小儿优先安排首台手术,护理人员的安排做到新老搭配,优化组合,疑难危重手术尽量安排年资高的护士巡回.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胸腹部外伤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腹部外伤患者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胸腹部外伤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 分析探讨1例胸腹部外伤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带固定,胸腔闭式引流,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合并内脏伤时,通知医生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胸腹部外伤患者及提高护理水平的重点.

    作者:赵勤娟;蔡梅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隧道式挂线引流法治疗蹄铁型肛瘘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采用隧道式挂线引流法治疗蹄铁型肛瘘的疗效.方法 对57例蹄铁型肛瘘患者行隧道式挂线引流法治疗.结果 57例一次治愈54例,经二次处理治愈3例,总治愈率100%.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无后遗症.结论 隧道式挂线引流法治疗蹄铁型肛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肛门不变形、肛门功能不受损伤、痛苦小、临床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点.

    作者:章卓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48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我国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可进一步导致产褥感染、垂体功能低下、贫血等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威胁产妇的生命[1].为降低产后出血率,笔者对我院近3年来48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分娩总数为1239例,发生产后出血48例,发病率3.9%.48例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2~46岁,平均28.6岁,孕周35~41w,平均37.5w;其中初产妇16例(33.3%),经产妇32例(66.7%),有人工流产史者37例(77.1%).1.2方法对48例产后出血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产妇出血原因、出血量、分娩方式、孕产次以及治疗方法.

    作者:龚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并研究采用缩宫素与子宫按摩联合治疗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以让更多孕妇获益.方法 选取某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孕妇38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正常分娩后使用常规疗法预防产后出血,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宫颈注射缩宫素并且对子宫进行按摩,通过观察两组在产后的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观察,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55%)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9.33%),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宫颈注射缩宫素与子宫按摩的联合疗法具有高效、安全、简单快捷的特点,能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余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唑来膦酸钠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钠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唑来膦酸钠联合内分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体外高频热疗.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和患者疼痛分级,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4.453,P<0.05).研究组疼痛等级Ⅰ、Ⅱ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Ⅲ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x2=4.104,6.631,15.039,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3例(10%)患者有发热现象,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对照组5例(13.16%)患者有发热现象,两组无显著差异(x2=4.453,P>0.05);两组均未发生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LASIK术前周边视网膜变性的预防性光凝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前周边视网膜变性的发生情况,以及氩离子激光预防性光凝的疗效.方法 收集自2009年1月~12月对拟行LASIK手术的1135例(2270眼)进行术前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35例(2270眼)中发现88例(102眼)近视合并周边视网膜变性的患者,眼底光凝治疗后2~4 w,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无一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 对拟行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非常重要,对周边视网膜变性严重者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能够有效地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作者:李桃;李爽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互联网使用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互联网的应用已贯穿于医院日常管理、医疗服务、学习宣传等诸多方面,成为医院高效运转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军队医院,怎样安全放心地使用互联网,保证无失泄密事件发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院针对互联网应用,全面论证需求,分析安全隐患,统筹整合、多措并举,既保证了网络安全,又满足了应用需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熊友生;尤明春;徐茂;王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3及维生素D受体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白蛋白尿水平下1,25-二羟维生素D3及维生素D受体(VD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5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N0)、微量白蛋白尿组(DNI)、大量白蛋白尿组(DN2),每组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VDR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 DN2组VDR mRNA的表达水平为(0.0030±0.0012),明显低于NC组(0.0094±0.0036) (P<0.01)、DN0组(0.0058±0.0017) (P<0.01)、DN1组(0.0046±0.0018)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50.38±6.49pmol/l)比较,DN0组(44.67±5.75pmol/l)、DN1组(39.75±5.09pmol/l)及DN2组(32.81±6.47pmol/l)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浓度逐渐降低(P<0.01),且三组间比较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Spearman's相关分析表明:VDR mRNA的表达和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与收缩压及uACR呈负相关.VDR mRNA的表达与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VDR下降,它们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扈晓芳;易斌;张显明;黄婧;李维;黄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