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怀全;董虹亮;付华;魏仁智
目的探索自发性气胸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8例自发性气胸诊断和治疗.结果单纯穿刺抽气23例;胸腔闭式引流85例;外科手术9例;因慢阻肺并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而死亡6例.结论自发性气胸需及时诊断,并区分原发性或继发性,选择正确治疗方法,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华;蒋强;刘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甲硝唑作为一种抗生素,其抗厌氧菌效果有一定特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氢氧化钙糊剂作为一种口腔内科常用安抚剂,近几年它作为深龋的垫底材料和盖髓材料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笔者从1998年起对门诊随机所遇的深龋意外穿髓及牙髓炎的95名患者(105颗患牙)用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经1个月~近2年的随访观察,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0年(1991~2000)来我院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进展、病死率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分析了1991~2000年收治的102例SAP病例的病死率、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 1991~2000年我院SAP的总病死率26.5%,较以往有明显下降.从1991~1994年的48.4%(15/31)下降到1998~2000年的14%(7/50).住院7d内死亡人数占66.6%(18/27),8~14d死亡人数占22.2%(6/27),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结论 SAP的早期(14d内)是死亡的高峰期,该时期的正确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罗世成;胡瑞祥;付德庄;龙毓灵;杨利荣;吴玉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采用CsA、GM-CSF、EPO联合应用,对照组采用康力龙、叶酸、维生素B12及强的松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输血量、血象及骨髓象等指标,发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sA、GM-CSF、EPO联合应用治疗SAA是一种疗效好、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胜蓉;刘以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19岁,体重50kg.胸闷、头昏、气促2d余,加重伴心慌、气短1d,于2001年10月10日急诊入院.缘于2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闷胀不适、头昏、气促,未引起注意.1d前右侧胸部突然出现撕裂样疼痛,继之感心慌和气短,我院门诊胸片显示右侧胸腔中量积液征象,右肺压缩50%,病人拒绝住院治疗.20d后上述症状加重,门诊以右侧液气胸收住我科.患者近期无外伤史.查体:患者被抬入病房,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弱,110次/min,BP:12/8kPa,呼吸浅快,35次/min.气管向左侧移位.胸廓饱满,叩诊右上胸为鼓音,下胸部浊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排出鲜红色血液1 700ml(尚未排尽).急诊在全麻下右侧剖胸探查,吸出胸腔不凝血液900ml,清除血凝块400g.发现右侧胸腔顶部有一粘连带被撕裂,其中有一直径约0.5cm的血管断裂,有活动性出血,立即缝合结扎血管断端予以止血.右肺上叶尖段有数个直径约0.5~1.5cm的肺大疱,并有漏气现象,行肺大疱结扎及胸膜摩擦术.术中术后共输全血1 600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15d痊愈出院.
作者:何勇;徐启明;郑万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在临床麻醉中,全麻拔管后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常被忽视,但它确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方法观察230例全麻病人,拔管前及拔管后1h内SpO2的变化.结果拔管后1h内,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年老体弱,术前SpO2较低,手术时间长,创伤严重者,SpO2降低发生率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麻醉医生应正确掌握拔管指征,拔管后常规吸氧,并监测SpO2的变化,对病情危重者,应带管送ICU严密观察.
作者:董小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科于2000年9月~2001年9月急诊手术抢救Dieulafoy病大出血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邓波;王如文;蒋耀光;周景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敏性紫癜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的多器官损害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数认为与感染或口服异体蛋白、药物等有关.而由输血引起该病的目前尚未见报道.我院发现1例输血引起过敏性紫癜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永平;苟正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对54例确诊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总结.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咳嗽,部分伴喘息、以热、纳差等,多数患儿肺部体征轻微,胸片以大片及斑片阴影为主,痰Mp-PCR或血Mp-IgM阳性.结论对咳嗽时间较长且剧烈,肺部体征轻或缺如,X线片肺部病变显著者,应及早做特异性抗体检查确诊,并注意其小年龄发病趋势.
作者:周小玲;符州;张儒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39.1%)乳头内陷:45例(40.9%)误诊为乳腺癌;术后8例(7.3%)切口感染,其中5例形成乳管瘘.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病灶彻底切除及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宏江;赵扬冰;敬静;徐卫云;陈国经;陈佩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肠结石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37例胃肠结石患者其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及其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讨论其发病原因,并提出胃肠结石的预防措施.结果 37例患者共检出58枚结石,无1例死亡,有3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结石残留,2例3年后复发.结论胃肠结石其病因明确,临床疗效显著,容易预防.
作者:左怀全;董虹亮;付华;魏仁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在1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的检出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型糖尿病患者(n=60)及其一级亲属(n=65)与普通人群(n=58)血清GADA、ICA和IAA.结果 1型糖尿病患者GADA、IC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66.7%、41.7%和33.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P<0.01).1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GADA、ICA和IAA检出率分别为35.4%、23.1%和15.4%,明显高于普通人群(P<0.01~0.05),其中23例GADA阳性的一级亲属中同时有5例ICA和4例IAA阳性,GADA、ICA和IAA均阳性者3例.结论 GADA、ICA和IAA系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学标志,一级亲属中GADA、ICA或IAA阳性个体是发生1型糖尿病的危险人群.GADA、ICA和IAA联合测定可提高1型糖尿病的检出率,对糖尿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忠诚;吕在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初诊时容易误诊.我院1980~2000年共收治MM32例,初诊时误诊26例,误诊率为81.3%,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乔爱国;杨丽华;何思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并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紊乱综合症.合理用药极为重要,我院采用中药治疗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黄秀璋;刘云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现代医疗技术正在不断迅速发展和进步,目前血液及血制品的应用仍然是临床治疗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但是血液及血制品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污染也带来了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问题,这些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可以造成治疗失败,甚至造成接受输血的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血液及血制品的病原体污染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思雄;熊鸿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比较成都、重庆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规律.方法应用暴片法和暴皿法对两地空气中真菌的飘散作了1年的调查.结果成都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218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霉、黑粉霉、附球霉、单孢枝霉,占总数的84.9%.重庆共收集真菌孢子9409粒,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子霉,黑粉霉、锈菌夏孢子、附球菌,占总数的54.1%.结论两地温度、湿度,空气中真菌飘散规律有相同处,而重庆地区的空气中真菌相对数量更大.
作者:尹蓉;梁传余;洪苏玲;白燕;黄江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手术后疼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治疗组31例[年龄(43±13)岁,男18例,女13例],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2片;对照组29例[年龄(41±18)岁,男16例,女13例],给予磷酸可待因片2片(30mg).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9%和62.1%(P>0.05),试验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手术后疼痛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川;梁后杰;吴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术后小肠套叠的发生情况,提高小儿术后小肠套叠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4年1月~2001年6月小儿腹部术后小肠套叠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再次手术后证实为术后小肠套叠,其中空回型4例,回回型3例.均行肠套叠手术法复位术,无肠坏死,全部病例治愈出院.结论术后早期出现阵发性腹痛,或手术后一过性肠功能好转,1周左右再次出现梗阻症状,应考虑到肠套叠的可能.
作者:蒲从伦;谈必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ACE生物学特征ACE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分子量为150 000,含锌,属二肽羧肽酶,能使血管紧张素Ⅰ(十肽,由肾素转化而来)肽链C末端的组氨酸和亮氨酸残基水解,形成具有增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八肽),后者通过与血管、气管平滑肌作用,引起血管、支气管收缩.ACE使具有降血压作用及参与炎性作用的缓激肽、P物质等多肽性物质灭活.ACE还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醛固酮分泌.因此,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缓激肽系统的重要调节因素,影响人体多种生理机能.ACE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肺、副睾、睾丸高,其次为十二指肠、胰、卵巢、主动脉、甲状腺、脾,肾与肝的含量甚微.此外,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人胎膜、胎盘、羊水和脐静脉血也含此酶.各组织ACE主要定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由于肺组织具有丰富的血管床,且肺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所含的ACE位于细胞外(外周血管床内皮细胞所含的ACE位于细胞内),促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强,且肺循环是体内唯一不使血管紧张素Ⅱ灭活的血管床,肺循环流出的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高.一般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的ACE与胞膜密切结合,几乎不释放ACE.而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ACE大部分释放入血.故当ACE升高时应考虑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系统的产生亢进.多数报道血清ACE活性无性别、年龄、吸烟、体位变化、时间变化,清醒、睡眠状态不影响ACE的活性,早产儿、足月儿新生儿及健康成人的血清ACE活性无明显差别.但李平生等、Ucar G报道ACE活性男大于女.Ucar G[1]等报道血清ACE活性与吸烟、年龄、性别有关,与氧分压呈负性相关.
作者:江程澄;张楠华;吴亚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88例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用按摩法、加压冲洗法、泪道探通法、双泪小管硅胶管环形插管法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结果 88例90眼不同类型的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治愈率达97.78%,收到满意疗效.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方法简便,操作容易,疗效明显,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鄢秀菊;刘循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