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与粘液高分泌

邬海桥;周向东

关键词:粘液纤毛清除功能, 纤毛, 粘蛋白, 气道粘液高分泌
摘要:1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的结构基础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是呼吸道重要的防御机制.它包括柱状上皮细胞、纤毛、粘液层、浆液层、杯状细胞和浆液细胞.粘膜表面由柱状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等紧密结合而成,附着于纤丝交织成的基础上,柱状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之比约为5:1.在粘膜上皮层下有不规则排列的基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的假复层上皮细胞.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OB胶粘连术治疗难治性气胸的观察与护理

    空气进入胸膜腔,使胸膜腔内的肺组织被气体压缩,影响患者的气体交换,称为气胸.把完全或近乎完全的肺复张定义为治疗成功,总结文献报道的总成功率约为55%,其中原发性自发气胸约为75%,而继发性自发气胸要低得多,约为37%.由于穿刺抽气治疗继发性气胸的高失败率,及在治疗原发性气胸时,不能预知对哪些病人有效,并且自发性气胸(S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徐绍萍;胡建林;刘小华;文礼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儿童获得性二期梅毒1例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的疾病(STD),主要由性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传播,危害极大.笔者在1年前曾接诊1例获得性二期梅毒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山川;余艺;叶玉鸿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一旦出现胸水,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只有很短的生存期.如何有效地控制恶性胸水是肿瘤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通过胸腔内注射高聚金葡素对伴有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桂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毛乳头细胞生长相关基因的筛选

    研究表明,位于毛囊基底部的特殊间质成分--毛乳头在毛囊的生长发育、周期调控及维持毛发生长中起主导作用.毛乳头的功能障碍是导致毛囊周期失衡和脱发现象的主要起始因素.因此研究毛囊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应不能脱离毛乳头细胞的功能状态.

    作者:宋志强;郝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周围性病变经皮肺活检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采用美国Bard Magnum活检装置(No MG1522)及与之配套的Bard Magnum活检针行透视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病灶的位置、性状及距胸壁的距离,选择定位方法.其中64例采用透视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9例(包括透视定位穿刺不成功者5例)采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两种定位方法穿刺取材的成功率分别为92.2%,96.5%;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5%,93.1%;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和7%.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美国Bard Magnum活检装置(No MG1522)及与之配套的Bard Magnum活检针行透视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是较为理想的安全的方法.

    作者:李学军;岳荃;杨和平;刘平;胡建林;唐春兰;戴晓天;宫亮;熊玮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在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动学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肺部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500/500mg,每12h1次,静脉点滴,疗程3~7d治疗.通过细菌培养、检测血药浓度动态变化,以探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肺部感染患者的适用价值.结果致病茵阴转率为77.8%,治疗有效率为75%,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血药峰值浓度为(30.25±5.43)mg/L,用药6h后血药浓度为(0.66±0.34)mg/L,血分布半衰期为(0.34±0.18)h,血消除半衰期为(1.42土0.31)h.结论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对肺部感染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刘刚;杨和平;何菊英;胡建林;刘松清;周盛祥;唐春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小于胎龄儿的关系(附40例临床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地威胁着母儿的安全,迄今为止,它仍然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于胎龄儿(SGA)是妊高征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对我国围产儿影响为严重的情况,死亡率高达77.67%.

    作者:邝英;汪稚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国产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商品名托西尔康)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例病人经历2周安慰剂洗脱期后,给予国产美托洛儿缓释片治疗2~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SBP与DBP明显下降(P<0.001),具有显著差异,SBP平均降压幅度为2.92kPa,DBP平均降压幅度为2.29kPa,显效16例(76.19%),有效2例(9.52%).总有效18例(85.71%).结论国产美托洛儿缓释片,每天口服100mg,24h内能够平稳降压.副作用较轻微,大多数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覃数;邓国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388名孕妇抑郁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时时处处充满竞争和挑战,随时保持良好的情绪,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心理调试.而孕妇情绪的好坏可直接影响胎儿身心发育、孕妇产后自身恢复、母乳喂养率的高低.但妊娠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孕妇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

    作者:石玲;黄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外伤急症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面部外伤时减少术后瘢痕,恢复面部容貌的一期整形外科技术方法.方法自1999年以来,对26例面部外伤病人进行清创,并采用整形外科技术予以缝合.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满意修复,随访2年,外伤裂口痕迹纤细.结论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外伤后的急诊应用,可大程度地恢复面容,不留明显疤痕.

    作者:吴一;邓颖;杨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选择一种简便、有效、快捷的手术方式,减少其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入下腹结扎输尿管下段.结果经下腹行输尿管下段结扎,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建立的成功率高于常规背部入腹行输尿管上段结扎的术式.结论经下腹行输尿管下段结扎是一种建立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的较好术式.

    作者:滕丽新;张璟;刘胜学;曹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外周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在化疗中的应用

    如今,癌症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化疗已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静脉给药化疗的方式,化疗药物对静脉的损害,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不继继续进行化疗,在化疗过程中如何妥善地保护血管已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采用单腔静脉导管进行深静脉置管术正是预防静脉炎的好办法,其中经中心静脉行深静脉置管常有报道,但是置管术中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术后并发症较多;而经外周静脉导人深静脉置管这种新方法,大大降低了置管的危险性,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徐静;徐绍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浅析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癌(附30例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对十二指肠球部癌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国内医学杂志中有关短篇和个案报道23篇文章,共30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本资料显示误诊率高达73.3%.结论提高对二十指肠球部癌的认识,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周汉勇;王立;古赛;万大尧;章德伟;李兴华;杨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镇痛组.对照组为自然分娩,镇痛组于宫口开至3~5cm时,常规L2~3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5cm.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持续硬膜外注入.观察并记录两组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注药前后宫缩间隔时间、宫缩持续时间、胎儿心率、计算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良好,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罗云;吴诗琦;盛传洪;王兰;贺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微波热疗对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微波治疗方法对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杀伤作用,对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作一评价.方法分别用微波组织凝固法(MTC)和微波透热联合微波组织凝固法(MM)经纤维支气管镜对中心型支气管肺癌进行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纤支镜及组织学变化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解除气道阻塞,总有效率分别为90%(MTC)和93.6%(MM),MM较MTC杀伤强度更大,作用范围更广,延长了肿瘤复发时间.结论微波热疗在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中,能有效地解除气道阻塞,消除肺不张等并发症,改善症状,减少瘤负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尤其是MM疗法可明显延缓肿瘤复发,是一种好的安全有效的治癌方法.

    作者:雷撼;沈寒放;杨和平;胡建林;沈瑜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以咳嗽、皮下气肿为主症的支气管异物1例

    患儿,男,1岁半,因发热,咳嗽10余天,皮下气肿2h,于2001年2月13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咳嗽无缓解,频繁的单声干咳.2h前,患儿哭吵后,颈部出现皮下气肿,迅速漫延至右胸及腋下,且气急,急转入我院.既往体健,否认异物吸入史及结核接触史.

    作者:胡玉泉;魏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药物及危机干预对精神病人自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及危机干预与精神病人自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79年~1998年12月入院,按CC-MD-Ⅱ-R诊断标准确诊有精神疾病的1 777例病人,按时间先后的1979年1月~1988年12月以前10年组,与1989年1月~1998年1 2月以后10年组分为两组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前10年组的自杀率为11.7%,后10组年为1.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5),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临床用药和危机干预有显著差异.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及危机干预对精神病人自杀有一定影响.

    作者:彭红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胸腺瘤并发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18例分析

    目的报告1988年2月~2001年10月手术治疗18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结果.方法按Masaora分期,属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1例;全组病人均行胸腺切除.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均痊愈,4例发生危象,全为Ⅲ期病人.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术后发生危象率高,及时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是处理关键,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正确积极的术前、术后处理,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和预后,预后与胸腺瘤的Masaora分期相关.

    作者:邴学华;刘京峰;孙毅;武玉兵;戴丛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抓健康教育之不足促健康教育之实效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健康教育已成为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增强了病人对健康投资的意识,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调动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刘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尿道电汽化切除膀胱颈后唇治疗女性高尿道压型膀胱出口梗阻5例报道

    我院从2000年8月~2001年4月,共收治5例高尿道压型膀胱出口梗阻女性患者,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膀胱颈后唇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虎;雷一鸣;王晋忠;王世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