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

吴小园

关键词:脑梗塞, 康复, 偏瘫
摘要:目的:康复护理方法将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脑梗死患者,给予偏瘫康复护理方法,并在入院和出院时给予强度试验,对比变化之前和之后的肌肉强度。结果肌力测验提高,出院较入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的实施,对肌力恢复的更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对COPD患者肺部感染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的疗效。方法将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雾化吸入30min后,应用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观察患者指尖血氧饱和度或SPO2是否升高,痰液排出是否顺利。结果振动排痰后有效率为100%。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有利于患者痰液的引流,更好地改善肺部感染患者血氧。

    作者:郭建华;王雪燕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处理分析

    目的:分析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的处理。方法采用本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采取60例患者鼻咽癌小组织进行标本处理,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观察组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固定时间为48h,然后进行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对对照组采用同等比例的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时间从48h缩减到7h,然后再进行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观察组的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褶皱,无刀痕,染色核浆分明,透明洁净,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在对照组的鼻咽癌小组织切片中,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清晰度不高,而且切片不完整,厚薄不均匀,染色也不规则。结论鼻咽癌小组织送检必须确保送检组织质量,检验人员要规范行为,严格按照科学的染色技术进行染色,从而为鼻咽癌的诊断提供科学保障。

    作者:冯琼瑶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2011年5月~2012年5月未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2013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患者41例,非常满意率为82%,对照组非常满意患者27例,非常满意率为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建立起良好的护患信任度,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梁桂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后路脊柱手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后路脊柱手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139例后路脊柱手术实施手术护理干预。结果139例后路脊柱手术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手术进行顺利,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物品器械的准备、正确的体位摆放、严密的病情观察、感染的控制、精心的护理、术后的及时回访,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申玉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小儿腹泻的中医药护理

    目的:探讨辩证施护脾湿,与治疗小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病的治疗效应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急性和非细菌性腹泻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医药治疗(中医辨证施护固定的处方口服煎剂)+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12例痊愈,20例有效,无效3例,总有效率的92%。对照组8例痊愈,15例有效,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6%。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显著不同,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脾湿辨证护理,能提高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儿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方法对6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密切观察与护理,及时评价。结果62例治愈,1例多脏器衰竭和死亡。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变累及全身各系统,条件是复杂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和危及生命的关键,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肖冬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4年2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1例(I I型23例,IV型16例,V型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56~100min,平均68.6min,术中出血约200~600ml,平均280ml;所有患者术后2~3d即扶助行器下地负重站立、行走;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未见畸形、感染、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发生,3~6个月基本恢复到伤前髋关节功能。术后6个月Har is评分院优20例,良1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0.2%。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即刻稳定,早期下地负重,显著减少卧床并发症,关节功能迅速恢复到伤前水平等优点,对于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陈忠益;丁浩;刘泉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所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改革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验实训室不适应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状况,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作者:李敬哲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

    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危重患者因侵入性操作而发生感染的消毒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本组360例患者发生感染的为39例,占总患者人数的10.83%,未发生感染的为321例,占总患者人数的89.17%。在感染的39例中,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道感染为主,分别占感染人数的46.15%、25.64%、17.9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存在入侵性操作频率高和医院感染率高的特点,在临床中,采用消毒和护理对策进行控制感染可降低感染率,加快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莉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新生儿的早期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歇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护理。方法对4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25例,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歇光疗,B组24例,对照组只接受间歇光疗。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的交界处的临界值在A组低于B组(P<0.05)72h,A组皮肤黄疸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新生儿ABO溶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作者:李金花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8例患者,均采取HPV-DNA检测,并对所有阳性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以其结果作为诊断宫颈癌病变的金标准。结果经高危型HPV-DNA检测之后显示187例患者为宫颈病变,有421例患者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病变在不同的年龄结构、产次、孕次、性交初始年龄、地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筛查,以高危型HPV-DNA检测当做主要的检测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意义与研究价值。

    作者:王虹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性的干预与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监督、考核,提高护士标准预防的依从性。方法成立科室感染控制管理小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标准预防知识培训,将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和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培训,标准预防理论成绩平均分由84分提高到92.9分,操作成绩由66分提高到84.5分。措施执行率中穿戴防护具由43.9%提高到70.7%,安全注射由70.7%提高到92.7%,均高于培训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培训、监督、考核、改善设施,提高了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

    作者:纪惠荣;陈艺延;许晓萍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应对方式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危儿母亲应对方式影响。方法将53例高危儿母亲作为观察组,53例正常新生儿母亲为对照组,给两组调查对象发放简易应对方式自评量表;根据观察组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1w后再次发放简易应对方式自评量表,比较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情况。结果干预前观察组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1.32±0.43分)、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2.01±0.69分)分别与对照组(1.78±0.47分、1.58±0.6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平均分明显提高,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平均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80,3.48,<0.01)。结论对高危儿母亲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她们积极应对能力,自觉调整负性情绪,主动应用积极应对方式对待不良事件。

    作者:何青春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腹腔镜胃减容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探讨腹腔镜下重度肥胖患者腹腔镜胃减容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本文总结2例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要点。本组2例病例均度过围手术期,康复出院。6个月后回访,患者均对目前体重满意。充分的、恰当的围手术期护理有益于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作者:汪袁云子;蒲小金;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双胎妊娠分娩的病例分析,提示院要重视并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并提出掌握两个胎儿分娩的间隔时间以5~20min为宜;对剖宫产时,有可能发生术中术后出血者,应预防性子宫动脉缝扎术,双胎妊娠分娩后,产后2h应常规滴注宫缩剂,并在分娩室至少观察2h后再回病房,并将其浓度逐渐减低,这都是预防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措施。

    作者:袁晖;吴玉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个39例,其中对观察组采用广泛清理术,而对于对照组采用有限清理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97.5%,表明广泛清理术与有效清理术的疗效相当,均具有较高的疗效。结论关节镜下的清理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具有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治疗周期短等优点。

    作者:李裕国;黎鑫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针灸治疗硬膜下血肿后遗症50例疗效分析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种,约占颅内血肿的10%。发病与颅脑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伴有弥漫性脑肿胀,据新数据统计,其病死率高达40%~85%[1]。经过积极的手术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但仍有大量患者遗留有后遗症。本研究对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硬膜下血肿的后遗症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李钊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室的应用

    目的:分析胃镜室内护理方法,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及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4年4月收治的422例胃镜检查患者,对胃镜室的风险进行评估,从医院、医务人员、药物、患者自身进行分析。结果胃镜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院内管理,建立健全胃镜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麻醉药物及急诊药物管理,规避药物风险。患者因素方面,需对患者进行病情相关教育,临床有效监控病情变化,以规避风险。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内镜风险防范意识和评估风险的能力。以减少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检查治疗不孕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检查治疗不孕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诊疗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怀孕率。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2.3±1.01、3.2±1.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双侧卵管腔再通(76.74%)、术后6个月怀孕(20.93%)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主经18.6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腹腔镜监视下经宫腔镜同轴纤维输卵管镜诊疗的不孕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诊疗成功率。

    作者:吴晓庆 刊期: 2014年第33期

  •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9例患者术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对照组30例患者术中使用生理盐水对腹腔及各组织间隙进行冲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3d白细胞(WBC)计数、使用抗生素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3d后白细胞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黄海彬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