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国;黎鑫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腰椎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术后3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具体护理措施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并对其预后效果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尿潴留,1例压疮,2例腹胀,共为13.33%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6个月,可独立行走患者有25例(83.33%),可扶拐行走的患者有5例(16.67%)。结论术后给予腰椎骨折患者规范且系统的护理可使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可恢复其行为功能,并使其预后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彩瑛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2011年5月~2012年5月未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对照组,2012年5月~2013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患者41例,非常满意率为82%,对照组非常满意患者27例,非常满意率为5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将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建立起良好的护患信任度,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梁桂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下进行小切口手术对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具有统计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腔镜用于肺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旸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为了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原因与护理办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发生阴道流血问题的80例患者,并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检查以及临床处理。结果这80例患者中,共有50%的患者是由于子宫复旧不良、人流不全或者是胎物残留而导致出现子宫出血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之后,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共有16例患者出血量为少量,但仍旧四为患者出血量较多。结论在掌握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发生阴道流血问题主要的原因之后,需对这部分患者保持高度重视,同时使用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护理措施,以有效缓解患者的阴道流血的症状,并缩短患者的阴道流血时长。
作者:王天惠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共43例45眼DME患者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3例45眼DME患者CMT与视功能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0d、1个月、3个月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CMT显著降低(<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10个月,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DME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书林 刊期: 2014年第33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出血、感染、子痫、妊娠合并心脏病)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常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作者:赵艳清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及保守方法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64例(68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记录手术前后患者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以及进行AOFS评分的比较。结果分析上述64例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跟骨的宽度,跟骨的高度,Gis ane角,Bohler角等的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对两组患者的AOFS评分进行比较,对照组要优于观察组。结论手术治疗比较直观,能对跟骨的解剖结构进行复位;但保守治疗在达到恢复解剖结构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痛苦减少,达到功能的早期恢复,骨折的早期愈合。因此,在临床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韦巍;薛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腹外疝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43例腹外疝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结果43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大大减少了术后复发率。
作者:申明芳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异烟肼与利福平,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因其价格便宜,经济实惠,材料易得,且治疗效果甚好,故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异烟肼的治疗机制是一直分支杆菌的合成,影响结核杆菌的代谢。合用的利福平主要作用是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二者为全杀菌药,共同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1]。临床上二者被广泛应用且疗效值得可定,但其不良反应对肝肾功能的损伤较大,使转氨酶暂时性的略有升高,甚至偶可发生过敏反应,临床上致白细胞总数下降,因此,对于服用抗结核病的患者,在患者服药期间,除定期的肝肾功能的监测外,还应重视对血常规的检查。我院发现1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了白细胞总数减少且伴有乳腺增生,故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王琳;吴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手术后会出现颅内压降低出现头晕等不适,或可引起脊髓感染等常见早期并发症,如何有效的进行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脑脊液外漏,促进硬脊膜破裂口的愈合,给患者减轻痛苦,预防并消除引发残废的危险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脑脊液漏护理的有关情况做出相关概述。
作者:马玉娟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前,腹腔镜技术因其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其应用范围随也逐渐扩大。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胃癌的诊断、应用及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作者:汪兵;张义胜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胃炎性息肉的影响。方法将胃炎性息肉合并Hp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及对照组(57例)。治疗组接受四联治疗,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拘椽酸铋及替硝唑,对照组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受试者在纳入试验前及治疗结束后4~12个月接受定期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3例及49例患者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组有46例用药后4~12个月随访中Hp得到根除,在Hp根除者中28例胃息肉消失。而在试验开始后12个月,对照组中完成整个研究的患者胃息肉和Hp情况未发生变化(P<0.05)。结论大多数胃炎性息肉在根除Hp后消失,患者如同时患有胃炎性息肉和Hp感染,在行息肉摘除术前可先尝试Hp根除治疗。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月~12月共发生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减少了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结论有效镇痛、镇静、加强基础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加强巡视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预防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
作者:王苏华;杨庆娟;杨莎;薛晓燕;杨晓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131碘治疗方法,获得健康知识,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在我科住院行131碘治疗甲亢的患者进行详细的健康指导。结果各住院患者能积极的配合131碘的治疗和护理。结论131碘是治疗甲亢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正确及时的健康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镔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儿茶酚-O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大鼠远端结肠平滑肌动力及上皮离子转运的影响,探讨其引起腹泻、便秘、腹痛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利用离体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平滑肌和粘膜标本,采用胃肠道平滑肌动力记录技术、短路电流测定技术测定平滑肌的收缩舒张以及粘膜上皮的离子转运。结果发现新型抑制剂恩他卡朋对正常大鼠的平滑肌没有作用,但对帕金森病大鼠纵行肌的收缩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征,而对环形肌则没有明显的影响。在正常鼠和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粘膜的基底侧加入恩他卡朋(250μM),引起的短路电流(ISC)分别为52.82±5.86μA/cm2和37.69±8.91μA/cm2,帕金森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均值降低;在结肠粘膜的基底侧加入恩他卡朋(250μM),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跨膜电阻分别为院46.29±3.949Ω·cm2和49.10±6.385Ω·cm2。模型大鼠和正常组相比,跨膜电阻均值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新型抑制剂恩他卡朋对帕金森病大鼠纵行肌的收缩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效应,并且可以引起帕金森病大鼠远端结肠上皮跨膜短路电流的降低。这些变化可能是造成服用恩他卡朋的患者产生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可能机理之一。
作者:李利生;刘晨喆;徐敬东;张悦;朱进霞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评价分析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2例稳定型心绞痛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和观察组(曲美他嗪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以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临床治疗疗效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使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了有效降低,且差异显著,同时曲美他嗪治疗组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辅助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两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同时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和降低硝酸甘油的使用量,此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光强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10月来我院就诊、体检或咨询的80例妇女作为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教育前后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三个部分得分变化。结果教育后,80例妇女在妇女保健知识、行为和意识测评上的得分分别为(7.23±1.77)分、(8.33±1.09)分、(8.56±0.95)分,均显著高于教育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女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对妇女保健知识的理解,增强其保健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妇女保健活动中来,对医院妇女保健相关工作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于慢些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手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s-CRP、sCD40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跟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可抑制相关炎性细胞因子,临床效果作用好,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马捷敏;易桂斌 刊期: 2014年第33期
当今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复杂,业务的发展对整个软硬件运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虚拟化作为一种构建IT基础建构的新型技术,能够弥补了传统IT建设模式的诸多不足。虚拟化技术涉及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及桌面虚拟化四大领域,本文重点阐述服务器虚拟化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应用。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搭建,实现了资源自动调配、虚拟机的快速迁移、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
作者:王其军;张民;蒋抒 刊期: 2014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伴肛周脓肿的患者实施止血、抗感染以及纠正贫血和肛周特殊护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肛周疼痛好转,肛周脓肿处破皮,引流通畅、周围皮肤未见发红。结论对重型再障伴肛周脓肿患者,采取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能充分减低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经济费用,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邓欣雨 刊期: 2014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