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杨婷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对来我院进行皮肾镜手术治疗的262例患者病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患者符合得到确诊均行皮肾镜手术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结果53例术后出现发热;31例术中、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占11.50%,出血的患者中12例由于手术过程中出血较多而终止手术,19例由于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患者解释清除率达到92.3%(242/262,);20例患者由于手术中留有部分解释,残留结石率达到7.7%;实验中3例手术后肾造瘘管脱落;1例出现胸膜损伤;1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冲洗液渗入较多。结论经皮肾镜手术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治疗复杂性肾、肾盂等疾病比较理想的方法,但是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为降低并发症患者手术时应该注意术前准备、术中轻柔,术后密切观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作者:祝建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椎体内植骨结合USS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1年6月~2013年1月应用 USS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6例。结果定期随访21例,随访12~16个月,平均14个月。治疗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增高,随访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现象。结论 USS固定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该术式早期促进伤椎骨折愈合,增加脊椎前、中柱稳定性,同时减少内固定失效,伤椎高度丢失,椎体后凸畸形等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作者:孙付杰;张振华;李洪彪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常见副反应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110例,观察分析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出现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后患者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同步放化疗后患者出现皮肤问题远高于恶心、WBC下降、Ⅲ、Ⅳ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经过护理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护理前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会出现皮肤问题、恶心、WBC下降、Ⅲ、Ⅳ级食管炎等副反应,通过加强护理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梁文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循经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循经推拿加康复训练。两组分别在脑卒中发病后2 w内、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采用改良 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经推拿结合现代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胡桂芳;刘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多发于儿童2~9岁,主要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感染可引起渗出性或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有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果治疗或护理不当,当然容易拖延,转为慢性肾炎并发心力衰竭等疾病。我院儿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肾炎患儿40例,现在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黄才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共8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患者血浆中NT-ProBNP的水平。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中的 NT-ProBNP水平分别为(3701.36±1508.12)pg/ml、(235.94±141.76)p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还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助于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
作者:徐亚琼;邓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随机从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抽取脑卒中患者131例,经检测发现41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有自身因素、误吸、长期卧床、脱水剂应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等。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在相关护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弋;陈孋孋;唐雪敏;徐海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畸形中央尖是指牙齿牙合面颊舌尖中间或接近中央窝的颊尖三角嵴上突出一圆锥形的额外牙尖,多发生于下颌前磨牙,发生于上颌前磨牙相对较少,常呈左右对称发生。笔者近日发现全口前磨牙均为畸形中央尖的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启;卢妤;郭海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化疗联合放疗在治疗不可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检索 MEDLINE、Web of science、EMSCO、EI、CNKI等数据库中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治疗组为放疗联合化疗(CRT),对照组为单用放疗(RT)治疗不可切除食道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由1位评价者分别按上述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按纳入标准人选,主要分析指标为1年、2年、3年生存率,次要分析毒副作用等。结果共纳入了3个临床试验,在治疗晚期食道癌上,放疗联合化疗与单独放疗相比,在提高1、2、3年生存率存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本文纳入的3项研究中患者的1、2、3年生存率,CRT组都优于RT组。在毒副反应方面,放疗联合化疗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单纯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给予对症处理,一般1~2w可恢复正常,无IV期毒性。结论推荐使用放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食道癌。
作者:向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给予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乌拉地尔组15min和30min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97.5%,明显高于硝酸甘油组75.0%和85.0%的总有效率,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0min及2h后,乌拉地尔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硝酸甘油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硝酸甘油组5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乌拉地尔组仅2例出现头痛。结论乌拉地尔是高血压急症的有效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降低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作者:苏玉森;李智君;范华平;左卫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为临床内镜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新鲜成年男性尸体标本,常规手术解剖并且观察测量泪囊窝及其结构。结果泪囊窝长度(13.46±1.37)mm;泪囊窝深度(2.29±0.36)mm;泪囊窝宽度(4.97±0.39)mm;泪囊窝投影区域的上下缘与鼻小柱基部的距离分别为(43.41±6.66)mm、(35.71±6.80)mm、前后缘与鼻小柱基部的距离分别为(36.45±6.74)mm、(40.43±7.08)mm。泪囊窝投影区域的上下缘及前后缘至鼻小柱连线与鼻腔底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8.70±7.30°、57.10±4.90°、62.70±6.90°、59.20±3.90°。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近似于一个椭圆形,该椭圆形长轴长度为(9.33±0.41)mm,短轴长度为(3.87±0.73)mm ,根据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s=长轴/2x短轴/2xπ)计算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区域的面积为(28.45±0.25)mm2。结论以鼻小柱为体表定位点,泪囊窝在鼻腔外侧壁投影区域的上下缘及前后缘为基础,根据鼻腔外侧壁的投影区面积为(28.45±0.25)mm2的椭圆形区域中行内镜手术可以精准的剔除泪囊窝骨质并且不损失其毗邻结构(如眶纸样板与眶内容物等)。
作者:文勇;周君仪;杨咏梅;周翠兰;向宇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程度。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塞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29例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表现,了解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与29例非脑梗塞组对照。结果脑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明显高于非脑梗塞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高血压、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塞患者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金兰英;高峰;张慧燕;王震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含钙1.25mmol/l)对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病情稳定、连续2次血iPTH<100pg/ml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含钙1.25mmol/L透析液)和对照组(含钙1.5mmol/L透析液),每组23例,观察时间6个月。观察并记录研究前、研究后3、6个月等不同时期患者血清校正钙、磷、钙磷乘积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和有关化验指标无明显差异。②治疗组3个月后血浆校正钙、磷和钙磷乘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6个月后各项指标趋于稳定。而血浆 iPTH水平逐渐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④两组透析过程中低钙透析组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含钙1.25mmol/l透析液对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血 iPTH<100pg/ml)能有效地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安全性良好,但肌肉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曹蓓莉;杨国斌;樊晓红;彦斌宏;路建饶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4年2月前来我院的100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利用治疗方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各50例,根据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截肢率和脑梗死、脑出血事件的发生及急性心血管发生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方法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之间的踝肱指数、脑梗死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以及截肢人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得出介入组患者病症基本上有恢复趋势,而常规组病症均有加重趋势。结论介入治疗,有对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风险低的优点,有更大的机会于临床普遍推广。
作者:申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观察蝉花对糖尿病大鼠肾脏Klotho表达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 STZ诱导糖尿病( DN)大鼠模型,与正常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蝉花组、DN组、DN+蝉花组。24w后测定血肌酐、24h尿蛋白、尿素氮、尿白蛋白肌酐比、肌酐清除率;检测氧化应激指标;用 western-blot ing、RT-PCR检测肾小管 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DN组大鼠肾功能明显降低,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增加,肾小管Klotho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经蝉花干预后肾功能明显改善;ROS和 MDA水平降低, SOD及 GPx水平增加;肾脏Klotho表达上调。结论蝉花可上调糖尿病大鼠肾小球 SIRT1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是其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伟敬;赵晓露;谢淑华;潘庆军;刘华锋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生物化学作为中职院校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整个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的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不断得到创新和应用,PBL教学法作为我国向国外引进的教学法中的一种,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职院校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积极性,对我国中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所以本文从PBL教学法出发,对中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 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朱明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患者及家属做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对门诊输液室环境、护理人员的外表着装及服务态度、健康宣传和病情介绍情况、输液的熟练程度和应急的处理能力等方面的满意度都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升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对输液的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对门诊诊疗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孙晓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冠心病患者的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2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重症冠心病患者15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AMT(急性心肌梗死)组、UAP(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及AHF(急性心力衰竭)组,对三组患者实施非参数 pearman检查给予数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呈现中度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中AMT组的 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 T相关系数 r=0.548(P<0.05),和心肌肌钙蛋白 I的相关系数 r=0.527(P<0.05)。心肌肌钙蛋白 T和 I的相关系数r=0.997(P<0.05),其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结论 NT-proBNP和心肌肌钙蛋白呈现中度正相关,其中心肌肌钙蛋白的 T和 I之间呈现高度正相关。
作者:王章波;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儿童胸部CT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和ASIR重建技术,在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的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放射科2013年1月~11月因不同疾病而行胸部CT平扫的儿童患者45例,按照扫描时的管电压随机分为120 kV、100 kV和80 kV组每组15例,其他参数均保持一致预设噪声指数(NI)为15HU,对以上所有患者均使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记录三组患者CT容积剂量指数(CT 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并随机抽取三位放射专科医师采使用 Likert5分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得到的的临床资料图形进行分析同时客观比较两组患儿辐射剂量。结果在 CT扫描图像清晰度上面,选择管电压设定为120 kV、100 kV的 A组和 B组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5分,都比较清晰清晰度上对比没有明显的差距,但是管电压设定为80kV的 C组15例患者的图像质量评估得分均为3分,清晰度上要明显差于上面两组,说明管电压设定值设定过小不能清晰显像。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A组患者的CT DIvo为4.25 mGy,ED为2.53 mSv,B组 CT DIvol为1.41 mGy,ED为0.94 mSv,两组结果进行对比 B组的值要比 A组的ED值下降了62.8%,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0%各种水平 ASiR评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 FBP相比 ASiR评分组噪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低管电压结合ASIR重建技术对儿童胸部进行 CT扫描时,为了保证扫描之后图像的清晰度,保证其临床使用价值,在保证了图形会亮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减少检查时CT扫描对患儿造成的辐射危害,管电压好设定为100 kV。它不仅能够完全满足儿童胸部病变的诊断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达60%以上,降低了对患而危害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师毅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63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脑血管发育异常、吸烟、饮酒等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和临床分析。结果高血压116例;糖尿病19例;脑血管发育异常21例;家族中脑卒中史16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1例;吸烟58例;饮酒31例;偏头痛10例;口服避孕药5例;心脏病4例;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血友病1例;合并血脂异常65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31例;合并肥胖11例;不明原因11例。结论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比较复杂,但常见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脑血管发育异常、吸烟、饮酒、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仍为主要因素。
作者:郑爱菊;郑世平;赵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