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预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欧阳华

关键词:干预性护, 冠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干预性护理手段,进而探究其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随机抽取于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参加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研究组采取干预性护理外加常规性护理。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从而探究分析干预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结果通过 SAQ评分探究得出,研究组所采取的干预性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性护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结论采用干预性护理大大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普及。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症不同药物联合治疗的评价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雌激素、鲑鱼降钙素和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收治并确诊骨质疏松症患者96例,随机均分成三组,各32例。三组均给予钙尔奇 D,1片/次,2次/d口服。雌激素治疗组在钙剂治疗基础上加用雌激素0.3mg/d,降钙素治疗组在钙剂治疗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针剂50 IU肌肉注射,1次/d,连用2w后改为隔日1次,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雌激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降钙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钙剂治疗组总有效率75%,雌激素治疗组和降钙素治疗组与钙剂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钙剂治疗基础上加用雌激素或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减轻骨痛症状,增加骨密度,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晓琴;谷长增;王易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防治研究进展

    产后出血(PPH)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当前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导致患者表现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四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普遍。针对疾病的产生原因,研究有效措施给予临床干预,并且针对患者进行产前预测,成功降低患者出现产后出血概率。本文主要针对宫缩乏力性PPH患者的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加以研究,以确定佳方法有效降低 PPH患者临床死亡率。

    作者:农青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TURBT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29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进行灌注化疗,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吡柔比星进行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年内复发率(13.8%),与对照组患者的2年内复发率(27.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9%),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7.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对浅表性膀胱肿瘤TURBT术后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治疗,其临床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赵文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的同时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两组疗程均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生化、病毒学、血清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1年时,治疗组 ALT、ALB、TBIL、PTA复常率分别为78.57%、77.27%、77.27%、84.21%,HBV-DNA阴转率8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 HBeAg阴转率、HBeAg/抗 HBe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谢志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

    目的:探讨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9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经单纯探条扩张4~5次,疗效不佳或短期内复发的患者,先行探条扩张,然后沿撕裂缘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吻合口狭窄改善情况。结果19例共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治疗46次,平均2.4次,氩离子凝固术25次,平均1.3次,随访6个月,18例未见复发,治愈率达94.7%。结论探条扩张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食管癌术后难治性吻合口狭窄,安全性好,疗效佳,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难治性狭窄的可靠选择。

    作者:杜宗汉;陈龙;李世清;唐小波;童明霞;陈福敏;梁卫东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丙泊酚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稳定血压作用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丙泊酚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对43例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在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使用丙泊酚加硝酸甘油稳定血压,对照组21例单纯使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压,监测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手术期间的有创血压,计算血压变异性。结果治疗组在体外循环手术期间的血压变异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适合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使用,对手术应激反应有抑制作用,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压波动更小,对于患者安全渡过手术麻醉期有极大临床价值。

    作者:唐志洁;吴澄;吉灵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散利痛片剂治疗痔疮术后疼痛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微波组织加热治疗痔疮术后行芬太尼透皮贴剂和散利痛片剂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行微波组织间加热治疗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对照组行散利痛片剂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7d与术后14d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行微波组织间加热痔疮术后疼痛治疗中,是一种效果显著,且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的药物剂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鸿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9例 DAI患者行 CT及 MRI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是检查 DAI的首选方法,但由于 CT对DAI的诊断存在漏诊,当临床怀疑外伤患者为DAI或CT诊断与临床表现不相符时应行 MRI检查,且把 DWI序列作为首选序列,常规做 T1WI、T2WI和 FLAIR序列。结论

    作者:侯天余;马红菊;李霞;陈芊;王永林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血必净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缩短住院时间

    细菌性肺炎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总死亡率不再降低,甚至有所上升。细菌耐药为临床医生不得不面对的严峻现实。但抗感染治疗为肺炎治疗的重要环节。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流行病学资料,选择覆盖可能病原菌的抗生素为经验性治疗方案。

    作者:郑秀卿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虹桥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提高慢性病控制水平,进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慢性病相关知识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慢性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45.49%,文化程度较高者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者高于未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者,60岁及以上年龄组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努力提高民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者、未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者及60岁以下者,特别要重视目前相对薄弱的环节及方面。

    作者:沈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呼吸操锻炼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重度的 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呼吸操锻炼组(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教育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3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较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呼吸操锻炼通过锻炼呼吸肌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重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0年6月~2013年12月局麻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38min,术后疼痛轻微,异物感2例,发生率2.4%(2/85),无切口感染。2例并发阴囊水肿,自行吸收。术后3~7d出院。随访6月~4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 Rutkow手术具有手术简便,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可在局麻下完成,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作者:熊春波;邹本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小儿麻醉恢复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观察小儿全麻恢复期常见并发症,分析其特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舌后坠、喉痉挛)、苏醒延迟、疼痛烦躁、体温过低、术后疼痛等。针对各种并发症采用相应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患儿全部安全度过恢复期。结论熟知小儿全麻恢复期的并发症,严密观察,严格执行相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减少小儿麻醉并发症发生、保障患儿安全的关键。

    作者:逄春霞;李琳章;牛健妮;张希;梁永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巴曲亭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牙龈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巴曲亭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牙龈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急性牙龈出血的患者,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46例,伴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出血处采用巴曲亭局部注射,同时用含肾上腺素(1∶10000)的棉球压迫出血部位;对照组仅用含肾上腺素的棉球压迫出血部位。30min后无渗血为显效,60min后无渗血为有效,60min仍有渗血为无效。结果实验组显效75%,有效20.8%,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局部因素引起的出血在治疗后,45.2%的患者显效,23.9%的患者有效,两种治疗方法的止血效果均好于伴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P<0.05)。结论巴曲亭联合肾上腺素治疗急性牙龈出血,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宇文婷;陈欣;阮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口腔门诊患者心理变化与心理护理

    口腔临床医学尤其是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医患的良好沟通是修复成功的保证。修复科临床带教不仅要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为病人服务的理念等,使学生在医患交流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合格的口腔修复专科医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米兰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因心悸、胸闷、气促5 h入院。入院时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无发热,胸痛、咯血等不适。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及、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14年1月6日,停经后行产前检查2次,孕6 w时行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孕4月时院外行产前检查B超示:宫内单活胎,孕约16 w。测BP 100/70 mmHg。未行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

    作者:何春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的效果。方法将80例红臀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常规清洁处理,吹氧干燥后,实验组采取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对照组局部外涂百多邦软膏,没有暴露臀部,两组红臀新生儿使用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暴露疗法配合3M液体敷料(3346)外用治疗新生儿红臀不仅能加快红肿消退、收敛伤口、促进愈合、疗效快、效果好,而且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王俊群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脑损伤后孕酮促进神经功能的分子机制

    目的:观察孕酮对大鼠脑损伤后iNOS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孕酮治疗组,按照改良的 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孕酮治疗组伤后1h、6h腹腔注射孕酮16 mg/kg。各组于伤后24h取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iNOS含量,用 mNSS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结果孕酮治疗组与脑损伤组比较, iNOS表达明显减少,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酮可能通过降低 iNOS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发挥脑损伤保护作用。

    作者:董伟;徐胜;张于;张立民;裴斐;周洪霞;李云;张宇新;杨鹏;司道文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基于预防角度的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压疮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步兴起,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卫生保健专业人员重视,我国循证护理也在快速发展。研究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压疮护理中的预防作用。采用资料分析法,历史对照法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对神经内科重症压疮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作者:狄雅琼;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超声结合CT检查发现脊膜膨出伴小肠多发间质瘤1例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被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 GIST多发生于胃(50~70%)和小肠(20~30%)。小肠间质瘤(stromal tumor of smail intestine,SIST)多数位于十二指肠,早期不易发现,又因检查手段有限,诊断较困难,易漏诊误诊延误治疗。影像学检查在发现小肠占位性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螺旋CT扫描是小肠间质瘤有意义的检查方法之一,不仅定位快速、准确,而且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瘤体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影像信息。

    作者:孙燕双;蔡丽萍;章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