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远南;吴飞飞;姚郑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的一类临床疾病,其起病隐匿,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心肺疾病危及生命。然而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腺样体又是儿童时期重要的免疫器官,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问题做如下综述。1病因及发病机制腺样体(Adenoids)又被称为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s),为一群附着于鼻咽的后壁的淋巴组织。婴儿出生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生,一般在6岁达大程度后逐渐退化。腺样体为桔瓣状,有5~6条纵形沟裂,沟裂中易存留细菌。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急性鼻炎及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时,沟裂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刺激腺样体增生肥大,阻塞鼻腔诱发鼻炎鼻窦炎,鼻腔分泌物进步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1]。此外有研究表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与当地的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关系[2]。
作者:余丽;张铁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纤维化是机体对炎症所致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内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及其间质的生态平衡失调与ECM的代谢异常。而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药理学作用是具有多思维特点中医药抗肝脏细胞纤维化的特色,值得我们应该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张宁;林寿宁;李海元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人体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学科,本学科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对于南亚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活动有诸多不同。结合两类学生的教学实践,探讨不同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异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倩;李海龙;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在以职业胜任力评价为导向,注重医学生人格塑造和职业素养培育为特征的第三次医学教育改革浪潮影响下,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已受到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的办学目标、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梳理和分析各院校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为提高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王玉;赵雁;唐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胰腺导管癌(PDAC)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疾病,在近的数10年里,患者的预后都没有明显的改善。近10余年来,研究发现,胰腺癌的发展和转移不仅取决于胰腺癌细胞,还与胰腺癌间质细胞密切相关,胰腺星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间质细胞。一些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的证据证实了胰腺星状细胞对胰腺癌发展的影响。本综述回顾了胰腺星状细胞在胰腺肿瘤微环境中起的作用及对胰腺癌的影响。抑制胰腺星状细胞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未来可能会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辰;蒋小华;嵇振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PBL教学模式对输血科实习学生实施效果。方法将2010~2011年在本院输血科实习的两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分别采用LBL和PBL模式带教,实习开始前及实习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带教模式对输血科实习生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PBL教学模式在输血科实习生带教中运用可以提高输血科实习学生的综合成绩。
作者:邓素容;冯治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一个半综合征是神经内科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类型,其诊断和治疗显得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MRI等影像技术的普及,其病变部位更为明确,发现一个半综合征的病例逐渐增多。现根据我们的诊治经验,针对不同病因,我们进行个体化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结合国内外新文献进行总结,为更规范的诊治一个半综合征提供依据。
作者:张兰;陈志远;陈杭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内科实习教学的临床实用性及现实意义。方法针对PBL教学模式及肿瘤内科实习的特点进行方案设计及实施,并进行教学考核及教学反馈。结果在PBL教学模式基础上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提升,对于培养及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好的作用。结论PBL教学模式可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缺陷,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更适用于目前肿瘤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状况。
作者:陈音;热娜古丽?艾则孜;段春燕;艾兰?塔拉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先天性食道闭锁(esophageal atresia EA)是新生儿期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约占7.2%[1],其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约为1:3000~4500[2]。70年来该疾病的诊治有巨大进步。
作者:李彦强;王红;陈嘉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引导临床医学生学会将各科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培养正确临床思维,已成为临床乳腺外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CBS教学法在临床乳腺外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出CBS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带教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作者:王斌;周萍;徐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irria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和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国内外IBS患病率均较高,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解痉、止痛、调整肠道菌群、中药、饮食调理等方法,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往往比较忽视,造成患者治疗效果时好时坏,症状的反复又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得症状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调查,108例IBS患者中焦虑或抑郁的患病率25.48%,其中单纯抑郁患病率19.71%,单纯焦虑患病率22.12%,抑郁合并焦虑的患病率16.35%[1]。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对于疾病康复有较好的协助作用。
作者:丁周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小卒中症状轻微、快速恢复且不易致残,但复发和致残的风险较高。早期筛查预后不良的小卒中患者并予以合适的治疗,可减少卒中复发并改善预后。目前一些脑部影像学特征可以用来预测小卒中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小卒中患者影像学预后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光;周杰;孙慧;赵仁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频域OCT已成为目前眼科临床不可缺少的检测设备,其具有高分辨率、高像速、快速图像采集、三维技术和精确软件处理功能,能清晰地显示视网膜10层结构,提供准确测量数值,对活体视网膜及黄斑病变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水平近乎一致。目前,频域OCT技术在眼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正在进一步拓宽,对提升眼后节疾病的诊断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肖博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对身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肺康复方案的核心就是针对COPD疾病而进行运动锻炼,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不强,患者难以坚持。因此怎样合理安排COPD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从而有效增加依从性依然是目前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COPD关于肺康复方案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徐鸿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在医院管理中,药剂科药事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药事管理结合药学和管理学,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医院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和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药剂科是医院重要的技术科室,是医院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部门,目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正确认识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医院药剂科的任务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药剂科药事管理的内容及特点,探讨了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加强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的措施。
作者:赵志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ism plus syndromes,PPS)是一组具备帕金森病样症状,而病理学上显示有不同组织学特征改变,同时伴有其他复杂临床表现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1]。已有资料显示,原来诊断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患者,经过几年的追踪观察,约有1辕4终诊断为PPS中的一种,故误诊率很高[2,3]。因此,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对PPS的诊治资料积累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病史和临床特征,将所在医院近1年收治的2例误诊为PD的PPS病例作以下分析[4]。
作者:王丽霞;杨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通过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预防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方法分析、评估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风险因素,并制订相关护理措施,以达到规范护理程序。结果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临床,能够起到规范护理程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作者:崔小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手术室是医院临床科室的重要治疗场所之一,手术治疗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重大改革,医院内部以及医院和患者的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科主任负责制的出现,新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医患关系的商业化、法律化趋向等,都成为护理管理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微创手术和脏器移植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管理和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马国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化疗对于不能切除及术后复发、转移大肠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化学治疗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化疗药物影响肿瘤细胞的机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对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及新辅助化疗加以概述。
作者:王保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例肝硬化、糖尿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RCP和EST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肝硬化、糖尿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RCP和EST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降低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医务人员的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避免了诊疗后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诊治成功率,降低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谷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