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静;何鸿雁;杨艳;陈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中,我们的临床教师往往身兼临床以及教学两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工作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师的工作质量。本文对医院临床教师工作倦怠问题进行了相关介绍,同时结合赣南医学院,对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后对临床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提高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温艳萍;王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青年男性,因服用百草枯10+h入院,共服用20%百草枯30 mL水剂,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109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9/86 mmHg,可闻及刺鼻农药味。口唇紫绀,舌体溃烂,口腔粘膜出血,咽部红肿,发音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形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心肺查体阴性,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明显,余查体无特殊。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纤维化是机体对炎症所致组织损伤的自我修复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内持续的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及其间质的生态平衡失调与ECM的代谢异常。而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综合药理学作用是具有多思维特点中医药抗肝脏细胞纤维化的特色,值得我们应该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作者:张宁;林寿宁;李海元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发达,很多肿瘤、创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外科手术,器官移植,创伤急救等均需要进行治疗性输血,输血已经成为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安全有效的输血是以正确的血型鉴定、准确无误的配血试验及保证质量的血液制品为依托的。其中正确的血型鉴定更是重中之重。同时,对于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也是主要通过血型血清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1]。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以保证输血安全和输血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利;韩莎;程瑞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外科学及手术室护理的发展情况,得出前者推动了后者的发展,同时手术室护理人员也从以往的医生助手逐渐转变成了专业护士及医生的合作者。因此,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专业护理知识,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现代护理工作。
作者:许春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降钙素元(PCT)是分子量13KD的一种糖蛋白,由甲状旁腺C细胞分泌,合成降钙素(CT),参与血钙调节。在1975年由Maya等发现其炎性因子特性,到1993年,Assicot等发现了血清PCT水平的增高与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相关。PCT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启动和疗效观察、疾病转归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彭国琴(综述);许颖(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atural kil er-leukemia, ANKL)的认识。方法报道两例近期我院诊断的ANK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免疫分型为NK细胞,符合ANKL的诊断标准。对化疗反应差,均在初次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死亡。结论ANKL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恶性肿瘤,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及理想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涯雅;谭获;黄振倩;王春燕;彭玉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人体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学科,本学科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对于南亚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活动有诸多不同。结合两类学生的教学实践,探讨不同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异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倩;李海龙;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今21世纪人们更加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也不适应现今教学需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作者:周俊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微透析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中的一项新兴技术,该项技术在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研究领域中已取得重大的进展并有广阔得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其在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杨春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复制蛋白A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细胞DNA损伤修复的热点之一。RPA是真核细胞中主要的单链结合蛋白,包含RPA1,RPA2和RPA3三个亚单位。RPA在DNA复制和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DNA复制时,RPA具有解链、结合单链模板并维持DNA连续复制的功能;DNA损伤时,RPA与具有染色体结构维持、保护、修复功能的蛋白质聚集在DNA损伤位点,共同完成对DNA损伤的检测并进行修复。因此RPA对于细胞调控DNA修复过程至关重要。目前肝癌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其发生与DNA的损伤积累密切相关。诱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毒素B1,亚硝胺等,这些诱因不仅能够引起肝细胞DNA的损伤,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损伤修复系统,使DNA修复障碍,从而导致肝癌的发生。本文就RPA在DNA损伤修复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其肝癌DNA损伤修复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小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榄香烯脂质体注射液合并放化疗对恶性肿瘤具有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浅静脉炎,发生率约10%。用药时提示护士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液体有无外渗。外渗后的及时处理,是防止损伤扩大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于静脉炎的防护为有效的措施是经皮穿刺留置锁骨下静脉、颈静脉或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这不仅解决了药物刺激和外渗的问题,也为肿瘤患者的长期输液,输注化疗药物和反复采血提供了方便。
作者:汪迎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内科实习教学的临床实用性及现实意义。方法针对PBL教学模式及肿瘤内科实习的特点进行方案设计及实施,并进行教学考核及教学反馈。结果在PBL教学模式基础上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提升,对于培养及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好的作用。结论PBL教学模式可补充传统教学模式缺陷,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更适用于目前肿瘤内科的临床实习教学状况。
作者:陈音;热娜古丽?艾则孜;段春燕;艾兰?塔拉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激光技术不断发展及医学进步,其在眼科应用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视网膜光凝术作为一种眼科治疗手段,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是治疗多种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视网膜光凝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常见眼底病中应用的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作者:曹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双氯芬酸钠是临床常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于治疗泌尿系急腹症肾绞痛,疗效显著且无成瘾性,获得了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和亲睐。本研究就双氯芬酸钠与黄体酮联合应用于治疗肾绞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黄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我校正在积极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临床教师队伍的建设应按照创建中职示范学校的基本任务及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工作,优化师资结构,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营造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氛围,吸引和留住人才,以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作者:闫金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例肝硬化、糖尿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RCP和EST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肝硬化、糖尿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RCP和EST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降低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过医务人员的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避免了诊疗后并发症及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此类患者的诊治成功率,降低了疾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谷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手术室是医院临床科室的重要治疗场所之一,手术治疗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效果。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重大改革,医院内部以及医院和患者的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科主任负责制的出现,新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医患关系的商业化、法律化趋向等,都成为护理管理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微创手术和脏器移植手术的开展,对手术室管理和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马国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先天性食道闭锁(esophageal atresia EA)是新生儿期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中约占7.2%[1],其发病率在成活新生儿中约为1:3000~4500[2]。70年来该疾病的诊治有巨大进步。
作者:李彦强;王红;陈嘉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由单纯的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它是医院重要职能之一;是治疗手段和医护服务的补充;有助于密切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关系;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疗新技术的有效途径[1]。但目前由于健康教育人员素质、健康教育对象素质、健康宣教方式等因素,使临床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不彻底,分析健康教育现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临床实施反馈效果良好。
作者:万青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