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1例

唐宇;郑艳梅;徐敏佳

关键词:胆总管囊状扩张, 囊肿
摘要: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胆管囊肿[1],该疾病是一种胆道的先天发育异常引起的胆道系统的疾病,该病症无显著特异性,故在临床的诊断中较为困难[2-5]。为研究彩色多普勒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诊断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SAPHO综合征1例

    报告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男,17岁。面部多发丘疹、脓疱疮2月,颈腰痛、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w。诊断为SAPHO综合征。

    作者:余小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目的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9月~2013年9月到我科室实习142名同学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1人,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带教,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带教;实验组采取目标管理方法带教。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显著对照组;在实习护生的成绩和综合能力评比上,实验组所得分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目标管理式教学更能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指导方法,教学任务更加明确,有效提高了带教的效果。

    作者:刘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师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临床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中,我们的临床教师往往身兼临床以及教学两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工作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临床教师的工作质量。本文对医院临床教师工作倦怠问题进行了相关介绍,同时结合赣南医学院,对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后对临床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从而提高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温艳萍;王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临床实习重在质量。文章以带教质量评估表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院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带教医师的教学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达到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艳红;窦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教学实践中南亚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差异的初步探讨-以人体寄生虫学为例

    人体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学科,本学科有较强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对于南亚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活动有诸多不同。结合两类学生的教学实践,探讨不同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异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倩;李海龙;张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医药膳治疗糖尿病的新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5年我国已确诊糖尿病患者总人数将达5000万人,是1995年患者总人数的1.68倍,增长率居全球首位[1]。我国不但已有如此庞大被确诊的人群,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人虽有糖尿病,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被明确诊断[2]。如此严峻的形式,使我国将糖尿病的治疗工作列为重要课题。糖尿病治疗是公认的世界难题,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对糖尿病早就几千年前就有所认识,这将对治疗糖尿病有极大的帮助。中医药膳是中医的治疗疾病的一种形式,将其运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是近几年研究的较多的内容。

    作者:王李卓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影像学检查对小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小卒中症状轻微、快速恢复且不易致残,但复发和致残的风险较高。早期筛查预后不良的小卒中患者并予以合适的治疗,可减少卒中复发并改善预后。目前一些脑部影像学特征可以用来预测小卒中患者的预后,本文就小卒中患者影像学预后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光;周杰;孙慧;赵仁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品管圈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品管圈管理活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遵医意识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通过品管圈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拟定措施,考核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护理质量。结果通过问卷发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健康教育和满意率均有显著提高,以及考核评价显示护理人员在岗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管理活动大大地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也使得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黄晓锋;邹琴娓;刘小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候学领域的研究

    本文主要概述了中医证候学与蛋白质组学结合的原理,回顾了近5~10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证候学中的应用,并对未来中医证候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进行展望。拓展了蛋白质组学在中医学方面的应用领域,从新的视角阐释中医理论的内涵。

    作者:洪名超;毛竹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鼻腔给药新剂型及新型辅料的研究进展

    鼻腔给药作为一种局部给药、发挥药物全身治疗作用的给药方式,具有吸收迅速、完全、避免肝首过作用等特点。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鼻腔给药制剂的现状及研究动态,对鼻腔给药的制剂及辅料的发展趋向等进行综述,为鼻腔给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刘静(综述);刘玲(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专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体会

    我院是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主要承担省内中等专业学校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任务。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个重要阶段,中专护理实习生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理论知识不扎实、年龄小、社会适应能力差、思维活跃、随意性强等特点。带教老师如能很好地掌握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带教,做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教学,了解学生的心理,使心理学与护理教育学相结合,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现分析中专护理实习生的特点,总结带教体会。

    作者:范玉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两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atural kil er-leukemia, ANKL)的认识。方法报道两例近期我院诊断的ANKL,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免疫分型为NK细胞,符合ANKL的诊断标准。对化疗反应差,均在初次诱导缓解治疗阶段死亡。结论ANKL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恶性肿瘤,目前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细胞遗传学特点及理想治疗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汪涯雅;谭获;黄振倩;王春燕;彭玉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的发展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手术室和高科技领域导致了手术室护理专业知识的发展。当前国内国外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手术室,通过合理的布局、引入先进设备,都采用了层流净化技术,且配备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医疗队伍,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全程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的优质护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只是局限于手术方面的配合,而是应“以患者为中心”在手术全程中整体的护理,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1手术室专科护理模式的转变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理论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的不断涌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要求,其工作范围也逐步增大。老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手术室护理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需抓紧时间将以服从型、被动型及配角型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型或主角型的现代模式。手术室护理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开拓创新,确立新的制度、岗位职责及细责,要以患者的利益为起始点,为患者提供便利,摆正自己心态,积极向上,创造互相团结相互帮助的气氛。进行手术室所有人员、整个过程、各个方位的全程护理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满足手术室专业护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作者:曲凤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基层卫生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管理探讨

    仪器设备档案是各种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维护及进行技术性能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料,是卫生检验实验室的重要技术储备。本文对基层实验室对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使用,完善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对策与结论。

    作者:刘健;雷志刚;谢彦玲;尚月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高职医学教育学生成绩过程评价应注重多角度性

    在高职医学教育中过程评价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过程评价中多数院校还是单纯从知识掌握度,即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对学生成绩进行认定,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不能完全相符,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医学职业教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不符。研究认为,高职医学教育学生成绩过程评价中,应注重从多个角度较全面的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认定,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作者:冯晓灵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先天性胆囊变异1例

    目的腹腔镜技术处理胆囊变异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先天性胆囊变异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此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入院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变异,行逆行法切除胆囊。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胆囊变异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带来一定困难,术中应重视胆囊可能的变异情况,只要能及时发现胆囊变异并采取相应措施,腹腔镜下处理胆囊变异是安全有效的。术前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管解剖变异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张锋;王昕;陈科珈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认识与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其中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早期的两型,在年轻人中更为多见。随着掌上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生活学习压力的增大,其发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低龄化趋势。纵观近年来的不同文献报道和专科著作,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中西医学对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均有所进展,分别在微观领域和宏观辨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者:徐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麻醉机的应用管理

    麻醉机是医院各种手术及急救中必须的一种医疗设备,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是医疗设备管理以及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安全进行,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麻醉机的应用管理水平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作者:刘清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糖尿病患者重度压疮护理体会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疡、坏死。压疮是临床护理的常见病之一,一旦发生,愈合较慢,并容易继发感染,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伤害。长期卧床、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2012年8月14日~9月5日成功护理治愈了一例尾骶部及右髂部芋度压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缘于2012年8月8日约16:00时出现呼之不应,急诊入院,入院诊断:①左股骨粗隆间骨折;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酮症糖尿病性大泡(血糖值:38 mmol/L);脑积水;骨质疏松症;压疮。经内分泌科治疗后于2012年8月14日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转入我科,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血糖值:14.5 mmol/L,尾骶部可见7 cm×6cm及3cm×3cm芋度压疮,右侧髂部可见6cm×5cm芋度压疮,肉芽组织新鲜,触之渗血,渗液多。左下肢行胫骨结节牵引。入科时根据Braden压疮评估法,评估后分值为9分,护理诊断为芋期压疮,并存在压疮加重和继发感染的危险,于8月20日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经过22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的病情好转,压疮愈合出院。

    作者:张小芸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降钙素原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应用

    降钙素元(PCT)是分子量13KD的一种糖蛋白,由甲状旁腺C细胞分泌,合成降钙素(CT),参与血钙调节。在1975年由Maya等发现其炎性因子特性,到1993年,Assicot等发现了血清PCT水平的增高与全身感染性疾病有密切相关。PCT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启动和疗效观察、疾病转归和预后判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彭国琴(综述);许颖(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