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晓;王汝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与第7天症状自评量表(SCL_90)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结果。结果入院后第2天两组患者SAS与SCL_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第7天的SAS评分[(38.3±1.70)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9.6±2.24)分],且其SCL_90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洪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A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早期AD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单用多奈哌齐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总分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两组注意力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CAG量表中抑郁、焦虑、不合作、易激惹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以缓解AD的进展,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情绪、注意力方面疗效明显。
作者:尹洪海;赵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门急诊静脉输液反应的可能原因,探讨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41例门急诊静脉输液反应的患者特征、季节分布和药物因素。结果不同年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中药时输液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输注西药,加药组数越多、输液量越大,输液反应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输液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7~9月输液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和输注速度控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把好药品和输液器具质量关,加强对重点患者的静脉滴注观察,是预防输液反应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玉霞;崔海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子痫发作的特点,控制抽搐方法及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降低母婴风险。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子痫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患者给予硫酸镁及安定治疗效果较好,23例抽搐控制,2例再次抽搐加用冬眠合剂后控制。产前子痫20例,产时子痫2例,产后子痫3例。产前产时患者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15例,1例治疗好转后继续待产,1例引产。双胎2例,死产2例新生儿窒息13例。结论正确处理子痫患者及抽搐控制后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子痫患者母婴的预后。做好孕期保健,尽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干预,均可减少子痫发生。
作者:刘利;石恒;娄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发育治疗技术(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48例因脑卒中而出现偏瘫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合适的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Bobath技术进行康复治疗,连续治疗4个疗程。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obath技术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通过促进功能恢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万雪莉;尹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案验证2个检测系统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运用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案,选择2份合适浓度的标本在2个检测系统上进行测定,通过计算极差,进行比对。结果ALT浓度为40 U/L和108 U/L时,极差均小于临界差值(3.3%),2个检测系统上ALT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医院实验室来说,极差检验可比性方案可作为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检测系统上的可比性验证方法之一,操作简单,省时且实用。
作者:陈敏;苏武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行的传统基础课程从内容设置、学时安排、评价形式等方面并没有真正体现综合性、整合性以及实用性的护理教育改革宗旨。这一难题已成为各卫生高职类院校教师备受重视的问题。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护理人才,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为后续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该校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改革,重新构建课程标准、整合内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模块、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将传统护理学教育模式中系统人体解剖学等高职护理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整合为一门课程———护理实用人体学,使课程突出高职特色、贴近护理专业,满足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吴隽松;凌存保;滕飞翔;成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至2013年12月该院共收治胆结石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其余3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的百分比等,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0±2.1)mL]、排气时间[(11.0±2.6)h]、并发症发生率[10.0%(3/30)]、住院时间[(6.3±1.4)d]以及镇痛药使用百分比[16.7%(5/3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05±9.8)mL、(23±5.3)h、40%(12/30)、(14.8±3.2)d、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101.0±1.2)、(123.0±7.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疗法,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进波;吕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_proBNP)水平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胶体金法试剂盒48 h内对患者NT_proBNP 水平进行测定,根据患者血浆NT_proBNP 水平进行分组,≥300 pg/mL 为观察组,<300 pg/mL 为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NT_proBNP平均水平、住院时间、预后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浆NT_proBNP平均水平[(698.20±384.50)pg/mL]高于对照组(48.45±25.26)pg/mL,住院时间[(18.27±6.73)d]长于对照组[(15.52±5.8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15/40),高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_proBNP平均水平小于15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0.87%(5/46),NT_proBNP平均水平为1500~30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7.37%(9/19),NT_proBNP平均水平大于30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73.33%(11/13)。结论 NT_proBNP的血浆水平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子,可作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判断因素。
作者:韦信锋;陆爱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论文前言(亦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要求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范围和相关领域研究概况,说明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可简述本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及前景,但切忌写成讨论、综述和回顾,一般要求在200个汉字以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64.4%(29/45)],且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88.9%(40/45)]也明显优于对照组[60.0%(2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韩鑫强;王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LC,对照组采用M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16.9)min、(35.7±13.2)mL、(4.5±1.0)d和5.5%(3/55),对照组分别为(84.3±10.8)min、(45.4±20.5)mL、(6.5±2.0)d和23.6%(13/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术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符合该手术指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于胜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颈椎创伤伴脊髓损伤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的治疗效果。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该科35例颈椎骨折、脱位伤伴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并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经随访3个月至4年,35例患者植骨均完全愈合,脊髓损伤症状改善满意。前/后路尽早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可预防或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等并发症,促进脊髓、神经及肌肉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挽救患者的残余功能及挖掘其康复潜能。
作者:孙月红;臧光红;王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状况,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4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反复出血率及患者对护理的青睐率等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及反复出血率[(8.6±2.1)d、27.6%、1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5.3±1.7)d、17.9%、0],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青睐率(10.0%)显著低于观察组(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手段更利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是较为有效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万婷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异源三聚体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中扮演重要角色,介导信号从细胞表面传递到细胞内部[1]。哺乳动物细胞中1000多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信号传导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应答都是G蛋白共同功能[2-3]。根据α亚基单位的不同,G蛋白可分为4个亚家族:Gs、Gi/o、Gq/11和G12/13。大多数的α亚基高表达于免疫细胞表面。Gαq属于Gq/11中的成员之一,其功能单位由Gnaq基因编码,在细胞中表达广泛,并且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4]。近的研究表明,Gαq基因敲除小鼠的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使小鼠出现炎性关节炎。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与健康个体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RA患者的Gαq表达明显较健康人低,故Gαq的低表达可能与RA疾病活动密切相关[5]。这些研究均表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Gαq扮演了关键角色,T淋巴细胞稳态增殖在自身免疫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6]。本文就G蛋白与T淋巴细胞稳态增殖在自身免疫中的作用及Gαq对T淋巴细胞稳态增殖的调控作一综述。
作者:蒋文捷(综述);何成松;张玉高(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前,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教学内容多而课时有限、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低参与少等诸多问题,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与社会需要存在差距。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课和理论课的顺序以及改革授课方式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参与度、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
作者:秦玉;张乾勇;朱俊东;糜漫天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认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灵理论能力缺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不加引导的常规工娱疗及护理;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纠正技能训练。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量表)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训练组的 WCST 持续性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ANSS总分改善,特别是阴性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心灵理论缺损有一定效果。
作者:程云;沈念红;林晓芳;李婴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治疗组(开腹组),各36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5±2.6)mL]、肛门排气时间[(16.4±2.2)h]、住院时间[(6.8±1.2)d]均明显优于开腹组[(15.2±4.3)mL、(29.5±4.8)h、(9.6±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8.6±6.4)、(47.2±4.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5.6%(2/36)],开腹组有6例[16.7%(6/3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较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冬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为了更快地传播、交流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本刊特别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基金课题论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基金课题所产生的论文。本刊将以优惠价格,优先安排发表,鼓励基金课题作者踊跃投稿。基金项目需写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否则无效。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