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波;吕震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新生儿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未发生新生儿未脐炎,而对照组发生9例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为15.00%(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98.33%(59/60)、100.00%(60/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50/60)、85.00%(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会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2~3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0.32%(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54.84%(17/31)],而平均止血时间[(13.37±1.23)h]和显效时间[(7.05±2.01)h]明显短于对照组[(24.06±3.41)、(15.32±3.8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2例,但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崔红英;王军;张春秀;吴平英;胡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单层细胞模型系统和油红O染色,观察oxLDL对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THP_1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蓄积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xLDL对HUVECs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改变。结果 oxLDL增加单层内皮细胞对LDL的通透性和THP_1巨噬细胞脂质的蓄积;oxLDL降低occludin蛋白的表达,同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oxLDL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occludin染色减少或脱失,而抑制氧化应激可以减弱oxLDL对内皮细胞的高通透性反应和occludin蛋白表达和形态学的影响。结论 oxLDL可能是通过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使内皮细胞构改变来介导内皮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内皮下巨噬细胞内的脂质蓄积。
作者:李媛彬;陈壮;刘利利;刘颖新;唐瑰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在心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心脏外科临床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各20人,分别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LBL联合PBL组)、单纯LBL教学法(LBL组)和单纯PBL教学法(PBL组)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三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教学结束的考核中,LBL 联合PBL 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为(92.5±3.3)分,显著优于 LBL 组[(87.6±4.1)分]和 PBL 组[(88.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BL 组和PBL 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LBL联合PBL组(96.7%)和PBL组(93.3%)实习生的平均教学满意度[96.7%,93.3%]显著高于LBL组(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脏外科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作者:葛圣林;冯俊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着临床输血实践的广泛开展,输血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起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考虑到我国仅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设医学输血专业,实习前学生对输血知识掌握欠缺,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带教教师的自身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进行岗前培训、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认知、加强输血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掌握输血适应证、加大职业素养的培养、定期进行师生交流、建立出科考核制度6个方面对输血科实习带教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芝兰;肖木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黄芪注射液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3例。对照组使用抗结核药治疗,治疗组使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痰菌阴转、空洞闭合、病变吸收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第3个月末和第6个月末时,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96.8%、98.5%]均高于对照组[91.6%、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末,通过胸部X线片检查发现,治疗组空洞闭合效果[83.9%(78/93)]及病变总吸收率[90.3%(84/93)]均明显好于对照组[48.4%(45/93),74.2%(69/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8/93)]明显低于对照组[18.3%(1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药联合能降低抗结核药的不良反应,促使抗结核治疗疗程能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王树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FD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酸[(0.36±0.74)分]、饱胀[(2.13±0.65)分]、腹痛/不适[(1.59±1.71)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01)、(2.69±0.52)、(2.30±1.96)分],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41/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4/55)、5.45%(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FD较单独使用莫沙必利,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朱洪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宫颈糜烂常规阴道镜下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炎。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宫颈刮片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镜活检宫颈癌检出率[90.0%(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2~42岁的宫颈糜烂患者所占比例大[40.0%(48/120)],而年龄21~31岁的宫颈糜烂患者所占比例小[10.0%(12/120)]。结论阴道镜活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预测南京市未来数年尘肺病发病危险度,评价南京市的尘肺治理效果,为工伤保险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方法选取南京市1995~2009年15年间的尘肺病检出资料作为一个数列,根据其检出例数做出预测模型,应用灰色数列模型GM(1,1)预测南京市尘肺病发病危险度。结果南京市2010~2014年尘肺发病估计例数分别为34、29、26、23、19例。结论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南京地区的尘肺发病情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作者:史善富;魏春龙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支气管肺炎的患儿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加入生理盐水2 mL中,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及面罩给药,气流速度4~6 L/min,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总有效率均超过98%。治疗组的痊愈率[61.0%(64/105)]明显高于对照组[42.9%(4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时间[(1.5±0.5)min]和苏醒时间[(6.1±0.7)min]均短于对照组[(4.1±0.6)、(8.9±0.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恶心呕吐29例、咳嗽38例、躁动43例,观察组恶心呕吐3例、咳嗽12例、躁动8例,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麻醉诱导快,患儿苏醒时间短,且苏醒质量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随晓;王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LC,对照组采用M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16.9)min、(35.7±13.2)mL、(4.5±1.0)d和5.5%(3/55),对照组分别为(84.3±10.8)min、(45.4±20.5)mL、(6.5±2.0)d和23.6%(13/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术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符合该手术指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于胜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后发现和处理的及时性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LC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平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黄疸、胆漏发现及处理更及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结论 LC患者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生理、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术后出现黄疸、胆漏并发症能够及时发现,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提高了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景华;楼敏;江文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子痫发作的特点,控制抽搐方法及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降低母婴风险。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子痫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患者给予硫酸镁及安定治疗效果较好,23例抽搐控制,2例再次抽搐加用冬眠合剂后控制。产前子痫20例,产时子痫2例,产后子痫3例。产前产时患者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15例,1例治疗好转后继续待产,1例引产。双胎2例,死产2例新生儿窒息13例。结论正确处理子痫患者及抽搐控制后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子痫患者母婴的预后。做好孕期保健,尽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干预,均可减少子痫发生。
作者:刘利;石恒;娄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高压输电线电磁场暴露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居住环境距离电网大于100 m)和观察组(居住环境距离电网小于20 m)。通过现场电磁场检测、问卷调查、脑电图检查等研究电磁场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2010年和2013年观察组发生头痛、头晕、易疲劳等表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013年疲劳发生率较2010年明显升高;脑电图检查结果中,观察组2013年可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013年可疑率较2010年明显升高。结论距离暴露电磁场可能与头痛头晕、脑电图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升高有关。
作者:朱永平;陈浪;尹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258例(390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9例(348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明显异常;156例(279眼)白内障患者存在相关并发症;白内障的类型以老年性白内障居多[224例(330眼)],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12例(15眼)];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6.0±5.0)mm,平均晶体厚度为(5.6±1.5)mm,平均玻璃体腔长度在(15.9±2.5)mm,与正常成人数值对照有明显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李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5例(男16例,女9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双固定螺钉系统进行韧带修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随访3~27个月,平均16个月,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显示,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0%。结论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作者:向亮;贺洪辉;张卫;陆细红;曾德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A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早期AD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单用多奈哌齐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总分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两组注意力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CAG量表中抑郁、焦虑、不合作、易激惹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以缓解AD的进展,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情绪、注意力方面疗效明显。
作者:尹洪海;赵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及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1%(41/45)]明显高于对照组[64.4%(29/45)],且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88.9%(40/45)]也明显优于对照组[60.0%(2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韩鑫强;王雯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过度换气综合征90例患者,作好登记,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宣教组(4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未进行健康宣教,而宣教组患者出院后给予每季度1次常规宣教,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指导等,1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宣教组患者的复发率[5%(2/40)]明显低于对照组[28%(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可减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的复发率,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再住院。
作者:杨番;申周斌;罗蓓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