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糜烂常规阴道镜下活检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意义

余波

关键词:宫颈糜烂, 生殖器疾病, 阴道镜检查, 活组织检查
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糜烂常规阴道镜下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炎。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宫颈刮片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镜活检宫颈癌检出率[90.0%(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2~42岁的宫颈糜烂患者所占比例大[40.0%(48/120)],而年龄21~31岁的宫颈糜烂患者所占比例小[10.0%(12/120)]。结论阴道镜活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状况,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4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反复出血率及患者对护理的青睐率等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及反复出血率[(8.6±2.1)d、27.6%、1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5.3±1.7)d、17.9%、0],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青睐率(10.0%)显著低于观察组(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手段更利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是较为有效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万婷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高压输变电网对周围居民神经系统影响的跟踪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高压输电线电磁场暴露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对照组(居住环境距离电网大于100 m)和观察组(居住环境距离电网小于20 m)。通过现场电磁场检测、问卷调查、脑电图检查等研究电磁场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2010年和2013年观察组发生头痛、头晕、易疲劳等表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013年疲劳发生率较2010年明显升高;脑电图检查结果中,观察组2013年可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013年可疑率较2010年明显升高。结论距离暴露电磁场可能与头痛头晕、脑电图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升高有关。

    作者:朱永平;陈浪;尹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该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258例(390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9例(348眼)白内障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现明显异常;156例(279眼)白内障患者存在相关并发症;白内障的类型以老年性白内障居多[224例(330眼)],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12例(15眼)];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6.0±5.0)mm,平均晶体厚度为(5.6±1.5)mm,平均玻璃体腔长度在(15.9±2.5)mm,与正常成人数值对照有明显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李琪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参加体检的3326例健康人群HCV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_HCV),观察抗_HCV的阳性率,并分析HCV感染情况。结果332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抗_HCV阳性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HCV感染率为0.4%(14/3326)。按职业分类,医护、美容师、牙医、警察、保安等职业易感染HCV;按传播途径分类,有献血史,接受过手术、输血、透析,有针刺、刀伤史等人群易感染HCV。结论血液传播方式是感染HCV的主要途径。

    作者:邓学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的确立,医务人员在岗位上救死扶伤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健康隐患。手术室护士作为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一个高压力、高风险群体,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力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其工作压力管理及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外护理学界活跃的焦点和方向之一。本文对手术室护士压力的调查工具、压力源进行综述,并针对目前手术室护士存在的压力问题提出相应的调试方法,旨在为压力源的调试提供思路和启发。

    作者:邓静;解雨(综述);聂智容;甘晓琴(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24例)和碘甘油治疗组(23例)。两组患者均首先采用盲袋冲洗,然后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盲袋内导入盐酸盐酸米诺环素;碘甘油治疗组导入碘甘油,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2.37±0.35)d]较碘甘油治疗组[(3.51±0.61)d]显著降低,而总有效率[91.7%(22/24)]明显高于碘甘油治疗组[82.6%(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小,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碘甘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鲁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7例临床护理体会

    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经积极内科药物治疗和细致护理后好转出院3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好转出院5例,自动出院1例。通过系统、精心的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志英;刘小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CT对眶额区先天性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对眶额区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进行诊断分析,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8例眶额内皮样囊肿患者和4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例患者CT检查均发现眶额区占位,呈圆形、椭圆形、半球形或哑铃状,囊肿边界清晰,囊内密度均匀不一,其中8例皮样囊肿以脂肪密度为主,3例表皮样囊肿以液性密度为主,1例表皮样囊肿内见脂性低密度影、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及网状分隔。仅3例表皮样囊肿局限性压迫周围眶额骨。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囊肿的位置、形状以及眶额骨骨壁的改变均与CT发现一致,术后均被病理检查证实。结论眶额区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具有特征性CT表现。

    作者:程广明;庞朗;冼旺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儿科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支气管肺炎的患儿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吸氧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加入生理盐水2 mL中,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及面罩给药,气流速度4~6 L/min,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儿呼吸道症状体征改善的情况,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总有效率均超过98%。治疗组的痊愈率[61.0%(64/105)]明显高于对照组[42.9%(45/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细辛脑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血浆NT_proBNP检测在陈旧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_proBNP)水平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胶体金法试剂盒48 h内对患者NT_proBNP 水平进行测定,根据患者血浆NT_proBNP 水平进行分组,≥300 pg/mL 为观察组,<300 pg/mL 为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NT_proBNP平均水平、住院时间、预后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浆NT_proBNP平均水平[(698.20±384.50)pg/mL]高于对照组(48.45±25.26)pg/mL,住院时间[(18.27±6.73)d]长于对照组[(15.52±5.8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0%(15/40),高于对照组的17.5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_proBNP平均水平小于15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0.87%(5/46),NT_proBNP平均水平为1500~30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7.37%(9/19),NT_proBNP平均水平大于3000 ng/mL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73.33%(11/13)。结论 NT_proBNP的血浆水平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子,可作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判断因素。

    作者:韦信锋;陆爱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与开腹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乙状结肠、直肠癌患者64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开腹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医疗费用、术后保留导尿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肠梗阻)发生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1例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较常规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85.6±30.4)、(140.8±75.1)mL]、切口长度短[(6.6±2.5)、(15.5±4.3)cm],且腹腔镜组的排气时间[(2.5±0.7)d]、术后尿管时间[(3.5±0.5)d]和术后住院时间[(8.2±1.3)d]均较常规开腹组[(3.6±1.4)、(5.6±1.4)、(10.3±1.1)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150.5±30.7)、(145.2±35.6)min]、淋巴结清扫数目[(11.4±4.2)、(10.3±5.1)个]、医疗费用[36365.3、34672.6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6%(5/32)、18.7%(6/32)]及术后随访生存率[78.1%、75.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腹根治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乙状结肠、直肠癌安全、可行的方法,但术者需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和结直肠外科手术经验。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A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早期AD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单用多奈哌齐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总分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两组注意力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CAG量表中抑郁、焦虑、不合作、易激惹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以缓解AD的进展,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情绪、注意力方面疗效明显。

    作者:尹洪海;赵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改进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952名中小学生开展关于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1.79%,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60.55%、66.62%,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多数学生了解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及了解其主要症状,但对“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应该到哪就诊”、“国家对哪些结核病人实行减免政策”知晓率不高,分别是45.64%、33.33%。总体结核病知识全部知晓率分别为21.63%、28.13%。中小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其次是报刊广播、电视及录像,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杂志和教科书以及其他途径。结论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大部分学生对国家相应的政策不了解,在今后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琳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餐后2小时C肽(2hCP)等糖尿病检测指标值,并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FCP、2hCP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CP、2hC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达标时间[(8.12±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6±2.84)d],低血糖发生率[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各项指标均正常且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过程安全、操作方便,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方案。

    作者:鞠长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第30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6月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院2014年1~3月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会阴疼痛、对分娩技术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50.0%(50/100)]高于对照组[24.0%(24/100)],会阴切开率[30.0%(30/100)]低于对照组[65.0%(65/100)],产后出血率[1.0%(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5/100)],产后第1、3天会阴疼痛评分[(4.78±1.56)、(2.68±1.58)分]、住院时间[(3.29±1.21)d]以及住院费用[(1711.20±135.5)元]均低于对照组[(7.52±2.13)分、(6.35±1.59)分、(4.31±1.54)d、(1892.93±185.6)元],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95/100)]高于对照组[80.0%(8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会阴Ⅱ度裂伤率、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能够减少分娩时的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黄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的调查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而为提升静脉滴注护理工作的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对该院2012年5~7月150例静脉滴注患者药学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的需求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护士巡视静脉滴注[95.3%(143/150)],了解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64.0%(96/150)]、了解药物名称[60.0%(90/150)]、查对准确[55.3%(83/150)]和药品质量合格[54.0%(81/150)];对静脉滴注中对药学所担心的问题居前3位的是输错液体[80.7%(121/150)]、穿刺失败[58.0%(87/150)]和液体走空[52.0%(78/150)]。结论要将患者作为静脉滴注护理工作的中心,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使患者的知情权得到满足,对于患者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关注,并不断提升护士的护理技术,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静脉滴注中药学服务。

    作者:王修文;肖仲琼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护理实用人体学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现行的传统基础课程从内容设置、学时安排、评价形式等方面并没有真正体现综合性、整合性以及实用性的护理教育改革宗旨。这一难题已成为各卫生高职类院校教师备受重视的问题。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护理人才,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为后续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该校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改革,重新构建课程标准、整合内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模块、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将传统护理学教育模式中系统人体解剖学等高职护理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整合为一门课程———护理实用人体学,使课程突出高职特色、贴近护理专业,满足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吴隽松;凌存保;滕飞翔;成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银医系统应用在优化医院门诊流程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针对该院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银医系统的应用对优化门诊流程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候诊时间资料,并结合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向门诊患者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对银医系统应用前后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医系统应用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9.69±3.25)min]明显低于应用前[(18.12±2.37)min],且应用后患者总满意度[94.9%(224/236)]明显高于应用前[85.1%(188/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可通过银医卡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打印医疗就诊信息,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银医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可简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吕汝琦;杨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