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鞠长年

关键词:阿卡波糖, 糖尿病, 2型, 血糖, 胰岛素
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餐后2小时C肽(2hCP)等糖尿病检测指标值,并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FCP、2hCP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CP、2hC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达标时间[(8.12±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6±2.84)d],低血糖发生率[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各项指标均正常且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过程安全、操作方便,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方案。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志谢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子痫抽搐控制及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痫发作的特点,控制抽搐方法及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降低母婴风险。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子痫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痫患者给予硫酸镁及安定治疗效果较好,23例抽搐控制,2例再次抽搐加用冬眠合剂后控制。产前子痫20例,产时子痫2例,产后子痫3例。产前产时患者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15例,1例治疗好转后继续待产,1例引产。双胎2例,死产2例新生儿窒息13例。结论正确处理子痫患者及抽搐控制后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子痫患者母婴的预后。做好孕期保健,尽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干预,均可减少子痫发生。

    作者:刘利;石恒;娄尚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的疗效,以此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8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30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总有效率为87.69%(57/6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3.85%(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志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科收治的80例心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优质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测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有所变化,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虽然也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对照组效果不如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护理效果,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对改善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懿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A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早期AD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单用多奈哌齐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总分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两组注意力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CAG量表中抑郁、焦虑、不合作、易激惹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以缓解AD的进展,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情绪、注意力方面疗效明显。

    作者:尹洪海;赵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参加体检的3326例健康人群HCV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_HCV),观察抗_HCV的阳性率,并分析HCV感染情况。结果332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抗_HCV阳性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HCV感染率为0.4%(14/3326)。按职业分类,医护、美容师、牙医、警察、保安等职业易感染HCV;按传播途径分类,有献血史,接受过手术、输血、透析,有针刺、刀伤史等人群易感染HCV。结论血液传播方式是感染HCV的主要途径。

    作者:邓学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诊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结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探析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简称《指南》)指出应当重视和加强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深入探索,该文结合《指南》从(1)病征结合,双重诊断;(2)未病先防,既病防变;(3)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此3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诊治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提出创新性的中医病机、治法,提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主要是心气亏虚,肺气郁滞为本,多无阳虚表现;主要以补气活血,宣肺利水为主。并通过附加2例案例,对益气舒心颗粒进行验证。

    作者:王石;唐蜀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PBL教学法联合LBL教学法在心脏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在心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心脏外科临床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各20人,分别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LBL联合PBL组)、单纯LBL教学法(LBL组)和单纯PBL教学法(PBL组)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三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教学结束的考核中,LBL 联合PBL 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为(92.5±3.3)分,显著优于 LBL 组[(87.6±4.1)分]和 PBL 组[(88.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BL 组和PBL 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LBL联合PBL组(96.7%)和PBL组(93.3%)实习生的平均教学满意度[96.7%,93.3%]显著高于LBL组(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脏外科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作者:葛圣林;冯俊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LC,对照组采用M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16.9)min、(35.7±13.2)mL、(4.5±1.0)d和5.5%(3/55),对照组分别为(84.3±10.8)min、(45.4±20.5)mL、(6.5±2.0)d和23.6%(13/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术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符合该手术指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于胜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中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状况,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更好地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诊治的4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反复出血率及患者对护理的青睐率等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出血停止时间、贫血率及反复出血率[(8.6±2.1)d、27.6%、10.0%]均明显高于观察组[(5.3±1.7)d、17.9%、0],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青睐率(10.0%)显著低于观察组(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手段更利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是较为有效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万婷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7例临床护理体会

    选择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经积极内科药物治疗和细致护理后好转出院3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好转出院5例,自动出院1例。通过系统、精心的护理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志英;刘小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慢性胰腺炎与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308A/G多态性风险关联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与慢性胰腺炎(CP)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系统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等。对CP患病风险与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处理后,使用比数比(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对其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结果检索到可能相关的研究798项,通过阅读标题、摘要以及全文,后有8项相关研究进入后的meta分析,包括CP患者659例和对照者742例。终,把所有的研究纳入到meta分析后,并没有发现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与CP之间的关联(A vs. G:OR=1.14,95%CI=0.93~1.40,P=0.21;AA vs. AG+GG:OR=1.63,95%CI=0.99~2.67,P=0.24;AA vs. GG:OR=1.55,95%CI=0.98~2.45,P=0.56;AA+AG vs. GG:OR=1.03,95%CI=0.81~1.32,P=0.76)。除此之外,在对种族进行亚组分析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 meta分析显示,CP与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之间没有关联性。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小以及部分研究选择偏倚因素的存在,对结论的解释理解要慎重。

    作者:曾鹏飞;郭鹏;冯春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FD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反酸[(0.36±0.74)分]、饱胀[(2.13±0.65)分]、腹痛/不适[(1.59±1.71)分]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1.01)、(2.69±0.52)、(2.30±1.96)分],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74.55%(41/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4/55)、5.45%(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FD较单独使用莫沙必利,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朱洪斌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可行性研究进展

    据调查,全球癌症患者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每年新发癌症患者达1000万,许多癌症晚期患者恐惧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渐进性的、难以忍受的疼痛。有研究显示,70%~90%的癌症患者经历过疼痛,其中又以骨肿瘤和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疼痛严重和难以控制[1-3]。目前广泛使用的镇痛药长期摄入疗法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剂量过度的危险、依赖性、成瘾性等。如何缓解晚期癌痛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而新的基因疗法的出现,因其靶向性高,毒性小,无成瘾、依赖等优点,为解决这个世界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作者:李沃(综述);黄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2~3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0.32%(28/31)]明显高于对照组[54.84%(17/31)],而平均止血时间[(13.37±1.23)h]和显效时间[(7.05±2.01)h]明显短于对照组[(24.06±3.41)、(15.32±3.89)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2例,但治疗组在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生长抑素和巴曲亭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作者:崔红英;王军;张春秀;吴平英;胡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该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后发现和处理的及时性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实施优质护理,LC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平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黄疸、胆漏发现及处理更及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结论 LC患者的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围术期生理、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术后出现黄疸、胆漏并发症能够及时发现,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提高了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何景华;楼敏;江文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不同方法治疗磨牙症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磨牙症的效果,寻找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磨牙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通过佩戴牙合垫治疗磨牙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停止磨牙率和每天磨牙减少时间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0%(72/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60/75)],舒适度[97.3%(7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8.7%(59/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佩戴牙合垫结合心理疗法治疗磨牙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红;邓世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提问式教学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提问式教学强调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较高的兴趣,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以“提出问题-讨论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为主体,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提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优点,探讨提问式教学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朱玉秋;许晶晶;朱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3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至2013年12月该院共收治胆结石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其余3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的百分比等,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0±2.1)mL]、排气时间[(11.0±2.6)h]、并发症发生率[10.0%(3/30)]、住院时间[(6.3±1.4)d]以及镇痛药使用百分比[16.7%(5/3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05±9.8)mL、(23±5.3)h、40%(12/30)、(14.8±3.2)d、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101.0±1.2)、(123.0±7.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疗法,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进波;吕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餐后2小时C肽(2hCP)等糖尿病检测指标值,并检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指标。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FCP、2hCP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FCP、2hC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达标时间[(8.12±1.55)d]明显短于对照组[(13.56±2.84)d],低血糖发生率[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18%(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各项指标均正常且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用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治疗过程安全、操作方便,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理想选择方案。

    作者:鞠长年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