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唐蜀华
目的:分析赣榆县人民医院输入性疟疾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治的35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35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治愈时间为4~9 d,平均(5.4±2.3)d;患者体温一般在2~3 d基本恢复正常;寒战、头痛、乏力、肌肉及关节酸痛、咳嗽、黄疸等其他临床症状一般在3~7d消失。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防治输入性疟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青林;李卫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探讨颈椎创伤伴脊髓损伤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的治疗效果。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该科35例颈椎骨折、脱位伤伴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并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经随访3个月至4年,35例患者植骨均完全愈合,脊髓损伤症状改善满意。前/后路尽早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早期电刺激治疗颈椎创伤合并脊髓损伤,可预防或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等并发症,促进脊髓、神经及肌肉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挽救患者的残余功能及挖掘其康复潜能。
作者:孙月红;臧光红;王海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认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灵理论能力缺损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训练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不加引导的常规工娱疗及护理;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纠正技能训练。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量表)比较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训练组的 WCST 持续性错误数和随机错误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ANSS总分改善,特别是阴性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心灵理论缺损有一定效果。
作者:程云;沈念红;林晓芳;李婴慧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新生儿优质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脐炎发生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未发生新生儿未脐炎,而对照组发生9例新生儿脐炎,发生率为15.00%(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98.33%(59/60)、100.00%(60/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50/60)、85.00%(5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会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儿科由于其专科特点,在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和沟通对象上与成人科室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儿科护生实习的带教过程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生带教的难点,采取加强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的培训、分层次带教、创造护生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带教教师带教水平等对策,带教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心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与第7天症状自评量表(SCL_90)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结果。结果入院后第2天两组患者SAS与SCL_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第7天的SAS评分[(38.3±1.70)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9.6±2.24)分],且其SCL_90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洪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嘱点评工作结果的分析,了解该院药物应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13年7~12月该院出院病历24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在点评的243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医嘱的病历共45份,占点评总数的18.52%,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情况出现15次,占不合理医嘱的30.61%,其次为溶媒不适宜(12.24%)、书写不规范情况(12.24%)等。结论该院用药医嘱存在部分书写欠规范,用法用量欠合理的情况,药学部通过出院病历医嘱点评工作,可发现在各病区用药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展开。
作者:戴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至2013年12月该院共收治胆结石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组);其余3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的百分比等,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3.0±2.1)mL]、排气时间[(11.0±2.6)h]、并发症发生率[10.0%(3/30)]、住院时间[(6.3±1.4)d]以及镇痛药使用百分比[16.7%(5/3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05±9.8)mL、(23±5.3)h、40%(12/30)、(14.8±3.2)d、80.0%(2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101.0±1.2)、(123.0±7.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疗法,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进波;吕震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为了更快地传播、交流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本刊特别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基金课题论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基金课题所产生的论文。本刊将以优惠价格,优先安排发表,鼓励基金课题作者踊跃投稿。基金项目需写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否则无效。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宫颈糜烂常规阴道镜下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炎。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宫颈刮片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镜活检宫颈癌检出率[90.0%(9/10)]明显高于对照组[7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2~42岁的宫颈糜烂患者所占比例大[40.0%(48/120)],而年龄21~31岁的宫颈糜烂患者所占比例小[10.0%(12/120)]。结论阴道镜活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调查江阴地区自愿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该站2010~2013年采集的58756份血液样本进行血液学检测,通过筛选,终纳入58289份。按照我国对世界卫生组织肥胖判断标准的修订标准,以28 kg/m2为界,将所选血液样本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584)和正常组(BMI<28 kg/m2,n=57705),分析比较两组的ALT异常率。结果肥胖组ALT异常111人(19.3%),正常组ALT异常2112人(3.66%),两组AL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阴地区肥胖献血者ALT异常率远高于正常献血者,应加强献血前ALT筛查,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作者:鞠晓青;顾亚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提问式教学强调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较高的兴趣,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以“提出问题-讨论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为主体,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提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优点,探讨提问式教学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朱玉秋;许晶晶;朱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前周边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至2012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956例(1912眼)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行常规术前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对严重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结果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349眼(18.25%),其中包括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157眼(8.21%),周边视网膜霜样变性46眼(2.41%),周边视网膜囊样变性23眼(1.20%),周边视网膜干性裂孔118眼(6.17%),局限性视网膜脱离3眼(0.16%),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眼(0.05%),视网膜色素变性1眼(0.05%)。对出现较严重视网膜病变的179例(213眼)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局限性视网膜脱离2眼行激光光凝治疗,局限性视网膜脱离1眼行巩膜外垫压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眼行激光光凝治疗。局限性视网膜脱离3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眼,视网膜色素变性1眼,经与患者沟通后,拒绝行准分子激光治疗。其余患者均行准分子激光治疗。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准分子激光手术前对周边部视网膜病变进行预防性光凝治疗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飞;刘怡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5例(男16例,女9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双固定螺钉系统进行韧带修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随访3~27个月,平均16个月,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良好。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显示,优2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0%。结论双固定螺钉系统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作者:向亮;贺洪辉;张卫;陆细红;曾德辉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参加体检的3326例健康人群HCV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_HCV),观察抗_HCV的阳性率,并分析HCV感染情况。结果332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抗_HCV阳性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HCV感染率为0.4%(14/3326)。按职业分类,医护、美容师、牙医、警察、保安等职业易感染HCV;按传播途径分类,有献血史,接受过手术、输血、透析,有针刺、刀伤史等人群易感染HCV。结论血液传播方式是感染HCV的主要途径。
作者:邓学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LC,对照组采用M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2±16.9)min、(35.7±13.2)mL、(4.5±1.0)d和5.5%(3/55),对照组分别为(84.3±10.8)min、(45.4±20.5)mL、(6.5±2.0)d和23.6%(13/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手术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符合该手术指征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于胜永 刊期: 2014年第24期
随着临床输血实践的广泛开展,输血对危重患者的救治起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考虑到我国仅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设医学输血专业,实习前学生对输血知识掌握欠缺,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加强带教教师的自身理论基础及操作技能、进行岗前培训、加强学生的法律知识认知、加强输血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好地掌握输血适应证、加大职业素养的培养、定期进行师生交流、建立出科考核制度6个方面对输血科实习带教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芝兰;肖木洲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6月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院2014年1~3月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会阴疼痛、对分娩技术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50.0%(50/100)]高于对照组[24.0%(24/100)],会阴切开率[30.0%(30/100)]低于对照组[65.0%(65/100)],产后出血率[1.0%(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5/100)],产后第1、3天会阴疼痛评分[(4.78±1.56)、(2.68±1.58)分]、住院时间[(3.29±1.21)d]以及住院费用[(1711.20±135.5)元]均低于对照组[(7.52±2.13)分、(6.35±1.59)分、(4.31±1.54)d、(1892.93±185.6)元],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95/100)]高于对照组[80.0%(8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会阴Ⅱ度裂伤率、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能够减少分娩时的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黄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磨牙症的效果,寻找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磨牙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通过佩戴牙合垫治疗磨牙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停止磨牙率和每天磨牙减少时间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0%(72/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60/75)],舒适度[97.3%(7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8.7%(59/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佩戴牙合垫结合心理疗法治疗磨牙症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晓红;邓世成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奥平)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门诊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75例)。两组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3~5 d行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微波治疗48 h后隔天每晚睡前阴道后穹隆纳入奥平1枚,连用9次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在微波治疗半年后子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有效率及HPV阴转率。结果2种方法治疗子宫颈糜烂样改变时,治疗组对中、重度糜烂样改变有效率[100%(24/24)、95.2%(20/21)]均高于对照组[80.0%(12/15),73.3%(11/15)],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7%(74/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3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轻、中、重度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伴高危型HPV 感染的转阴率[54.7%(41/75)]明显高于对照组[35.6%(1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奥平治疗可有效提高子宫颈糜烂样改变的有效率及高危型HPV感染的阴转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利英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