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英;刘小麦
现行的传统基础课程从内容设置、学时安排、评价形式等方面并没有真正体现综合性、整合性以及实用性的护理教育改革宗旨。这一难题已成为各卫生高职类院校教师备受重视的问题。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护理人才,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为后续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该校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对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改革,重新构建课程标准、整合内容、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模块、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将传统护理学教育模式中系统人体解剖学等高职护理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整合为一门课程———护理实用人体学,使课程突出高职特色、贴近护理专业,满足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
作者:吴隽松;凌存保;滕飞翔;成秀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儿科由于其专科特点,在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和沟通对象上与成人科室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儿科护生实习的带教过程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析儿科护生带教的难点,采取加强沟通能力和法律意识的培训、分层次带教、创造护生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带教教师带教水平等对策,带教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唐晓燕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5月至2013年4月住院部的颅脑损伤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3、5、7天的血清胃泌素水平,连续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Barth_el指数(BI)结果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5、7天血清胃泌素水平[77、48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94、68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中有37例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降至正常,治疗有效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2%(2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NDS[(14.0±2.9)分]和BI[(59.0±2.5)分]结果也要优于对照组[(23.0±2.8)、(41.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及和1例出现皮疹,但也未经任何处理停药后即得到了恢复。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新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与慢性胰腺炎(CP)之间的关联性。方法系统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等。对CP患病风险与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处理后,使用比数比(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I)对其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结果检索到可能相关的研究798项,通过阅读标题、摘要以及全文,后有8项相关研究进入后的meta分析,包括CP患者659例和对照者742例。终,把所有的研究纳入到meta分析后,并没有发现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与CP之间的关联(A vs. G:OR=1.14,95%CI=0.93~1.40,P=0.21;AA vs. AG+GG:OR=1.63,95%CI=0.99~2.67,P=0.24;AA vs. GG:OR=1.55,95%CI=0.98~2.45,P=0.56;AA+AG vs. GG:OR=1.03,95%CI=0.81~1.32,P=0.76)。除此之外,在对种族进行亚组分析时,也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 meta分析显示,CP与TNF_α基因308A/G多态性之间没有关联性。但是,由于样本量较小以及部分研究选择偏倚因素的存在,对结论的解释理解要慎重。
作者:曾鹏飞;郭鹏;冯春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在心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心脏外科临床实习的6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各20人,分别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LBL联合PBL组)、单纯LBL教学法(LBL组)和单纯PBL教学法(PBL组)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三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实习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教学结束的考核中,LBL 联合PBL 组实习生的出科考试成绩为(92.5±3.3)分,显著优于 LBL 组[(87.6±4.1)分]和 PBL 组[(88.2±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BL 组和PBL 组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结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LBL联合PBL组(96.7%)和PBL组(93.3%)实习生的平均教学满意度[96.7%,93.3%]显著高于LBL组(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脏外科实习带教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作者:葛圣林;冯俊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时间[(1.5±0.5)min]和苏醒时间[(6.1±0.7)min]均短于对照组[(4.1±0.6)、(8.9±0.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恶心呕吐29例、咳嗽38例、躁动43例,观察组恶心呕吐3例、咳嗽12例、躁动8例,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用于小儿麻醉,麻醉诱导快,患儿苏醒时间短,且苏醒质量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随晓;王汝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AD)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早期AD患者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单用多奈哌齐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音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总分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末两组注意力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CAG量表中抑郁、焦虑、不合作、易激惹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以缓解AD的进展,多奈哌齐联合音乐治疗在改善患者的情绪、注意力方面疗效明显。
作者:尹洪海;赵志欣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针对该院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银医系统的应用对优化门诊流程的作用。方法通过收集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门诊患者就诊时的候诊时间资料,并结合银医系统应用前后该院向门诊患者发放的满意度调查表,对银医系统应用前后患者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医系统应用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9.69±3.25)min]明显低于应用前[(18.12±2.37)min],且应用后患者总满意度[94.9%(224/236)]明显高于应用前[85.1%(188/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可通过银医卡预约挂号、缴费、查询、打印医疗就诊信息,简化了就诊流程,缩短了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银医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可简化就诊流程、缩短就诊时间,患者满意度提高,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吕汝琦;杨雍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临床路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模式,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治疗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1±1.5)d]、平均住院费用(5623±2.1元)、脑梗死发生率(12%)较对照组[(10.2±5.4)d、(6541±2.6)元、32%]明显下降,而满意度(98%)较对照组(92%)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对TIA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标准化的诊疗过程中对TIA患者临床治疗实行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价,可提高诊疗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科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率与术中感染控制措施的关系。方法该院普外科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对653例患者采取了术中感染控制措施,以强化术中感染的控制力度,降低切口感染率,并将此阶段患者情况与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感染控制措施实行前602例患者情况进行对比,观察术中感染控制对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效果。结果急症手术、高龄、合并糖尿病、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差、肥胖、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球菌居多,占63.64%,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36.36%。前3位病原菌排列顺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施行术中感染控制措施后总切口感染率[2.00%(13/653)]明显低于施行前[7.31%(44/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感染控制措施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起到预防作用,可以降低普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率。
作者:黄翔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单层细胞模型系统和油红O染色,观察oxLDL对单层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以及THP_1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蓄积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xLDL对HUVECs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改变。结果 oxLDL增加单层内皮细胞对LDL的通透性和THP_1巨噬细胞脂质的蓄积;oxLDL降低occludin蛋白的表达,同时免疫荧光染色显示,oxLDL处理后,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occludin染色减少或脱失,而抑制氧化应激可以减弱oxLDL对内皮细胞的高通透性反应和occludin蛋白表达和形态学的影响。结论 oxLDL可能是通过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使内皮细胞构改变来介导内皮通透性增加,从而促进内皮下巨噬细胞内的脂质蓄积。
作者:李媛彬;陈壮;刘利利;刘颖新;唐瑰琦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改进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区所有中小学生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952名中小学生开展关于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1.79%,小学生、中学生分别为60.55%、66.62%,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多数学生了解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及了解其主要症状,但对“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应该到哪就诊”、“国家对哪些结核病人实行减免政策”知晓率不高,分别是45.64%、33.33%。总体结核病知识全部知晓率分别为21.63%、28.13%。中小学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学校健康教育,其次是报刊广播、电视及录像,墙体广告、宣传栏、标语,杂志和教科书以及其他途径。结论云龙区中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大部分学生对国家相应的政策不了解,在今后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琳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提问式教学强调通过提问、启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所学课程有较高的兴趣,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以“提出问题-讨论解疑-重点讲授-总结归纳”为主体,是比较适合细胞病理学教学的一种方法。该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提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及优点,探讨提问式教学在细胞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朱玉秋;许晶晶;朱立强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4~6月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该院2014年1~3月采用常规接生技术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产后会阴疼痛、对分娩技术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Ⅰ度裂伤率[50.0%(50/100)]高于对照组[24.0%(24/100)],会阴切开率[30.0%(30/100)]低于对照组[65.0%(65/100)],产后出血率[1.0%(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5/100)],产后第1、3天会阴疼痛评分[(4.78±1.56)、(2.68±1.58)分]、住院时间[(3.29±1.21)d]以及住院费用[(1711.20±135.5)元]均低于对照组[(7.52±2.13)分、(6.35±1.59)分、(4.31±1.54)d、(1892.93±185.6)元],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95/100)]高于对照组[80.0%(8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会阴Ⅱ度裂伤率、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能够减少分娩时的会阴侧切率和裂伤程度,减少产后会阴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黄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为了更快地传播、交流医学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本刊特别欢迎各类基金课题论文,基金课题论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各部委及各省、市、自治区的各种基金课题所产生的论文。本刊将以优惠价格,优先安排发表,鼓励基金课题作者踊跃投稿。基金项目需写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单位证明,否则无效。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嘱点评工作结果的分析,了解该院药物应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13年7~12月该院出院病历24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在点评的243份病历中,不合理用药医嘱的病历共45份,占点评总数的18.52%,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情况出现15次,占不合理医嘱的30.61%,其次为溶媒不适宜(12.24%)、书写不规范情况(12.24%)等。结论该院用药医嘱存在部分书写欠规范,用法用量欠合理的情况,药学部通过出院病历医嘱点评工作,可发现在各病区用药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展开。
作者:戴烨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及分析改良经皮微波消融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采用改进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的98例肝癌患者,术后进行密切观察,随访3年,记录患者的疗效、复发率以及生存率。结果98例患者的168个肝癌结节中,153个结节完全消融(91.07%),且多次消融后完全消融率[91.07%(153/168)]显著高于第1次[66.67%(112/168)]和第2次[76.79%(129/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6个已完全消融的结节出现了复发[23.53%(36/153)];24个结节出现远处转移[16.69%(24/153)];术后3年的生存率[37.76%(37/98)]较术后1年[90.82%(89/98)]、2年[66.33%(65/98)]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应用于小结节型肝癌疗效显著,临床价值较高;而对于巨块型肝癌在进行消融术前,先行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以及注意消融顺序,则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亚芹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健康体检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参加体检的3326例健康人群HCV的临床检验结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_HCV),观察抗_HCV的阳性率,并分析HCV感染情况。结果3326例健康体检人群中抗_HCV阳性14例,其中男6例,女8例,HCV感染率为0.4%(14/3326)。按职业分类,医护、美容师、牙医、警察、保安等职业易感染HCV;按传播途径分类,有献血史,接受过手术、输血、透析,有针刺、刀伤史等人群易感染HCV。结论血液传播方式是感染HCV的主要途径。
作者:邓学洁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对眶额区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进行诊断分析,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8例眶额内皮样囊肿患者和4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2例患者CT检查均发现眶额区占位,呈圆形、椭圆形、半球形或哑铃状,囊肿边界清晰,囊内密度均匀不一,其中8例皮样囊肿以脂肪密度为主,3例表皮样囊肿以液性密度为主,1例表皮样囊肿内见脂性低密度影、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及网状分隔。仅3例表皮样囊肿局限性压迫周围眶额骨。12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囊肿的位置、形状以及眶额骨骨壁的改变均与CT发现一致,术后均被病理检查证实。结论眶额区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具有特征性CT表现。
作者:程广明;庞朗;冼旺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治疗组(开腹组),各36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5±2.6)mL]、肛门排气时间[(16.4±2.2)h]、住院时间[(6.8±1.2)d]均明显优于开腹组[(15.2±4.3)mL、(29.5±4.8)h、(9.6±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8.6±6.4)、(47.2±4.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有2例出现并发症[5.6%(2/36)],开腹组有6例[16.7%(6/3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阑尾炎较开腹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冬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