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设中医外科模拟换药室的研究与实践

薛丽君;吴润秋

关键词:中医外科, 模拟换药室, 研究与实践
摘要: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广大中医学院校所困扰的难题,即使近些年来围绕这一难题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改革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但是大部分临床教学的实验课仍然依附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针对这一棘手问题,笔者围绕中医外科学的教学改革为中心,开展并建设了中医外科模拟换药,切实增加了中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中医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有了完美的过渡.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内镜治疗现状

    目的 对相关性消化道穿孔(又称为PODT病症)患者给与内镜闭合治疗方式,探究现今内镜治疗的相关状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的30例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钛夹闭合治疗方式并时时记录其相关临床表现,同时研究其他内镜相关治疗方式.结果 对于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给与及时内镜治疗能够较好促进患者后续病症康复.结论 给与相关性PODT病症患者有效内键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赵俊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无痛肠镜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

    报告1例无痛肠镜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例,通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并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讨论无痛肠镜作为消化道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其有可能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危险,需要密切关注.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反复腹痛伴大便不规律6月”于2015年6月来院就诊,消化科建议择期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等病史,一直坚持适当锻炼,如参加广场舞领舞等,无胸闷、胸痛病史.检查前常规12道心电图检查提示部分导联T波轻度压低(图1).

    作者:姚雪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6例AMI患者近期(1个月)病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危险因子等的相关性,及时有效地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程序.结果 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6h患者近期病死率更高,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病死率较溶栓治疗组低,吸烟、高脂血症可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及时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有效预防AMI复发、降低近期病死率效果确切.结论 AMI近期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可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加强康复期护理改善预后.

    作者:王彬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36例高危妊娠致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撕例高危妊娠产妇,自然分娩18例,中途转剖宫产12例,6例难产,新生儿产后窒息5例,胎儿宫内窘迫10例,5例产妇产后出血量高达800~1000ml,为严重产后并发症,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后终痊愈出院,所有新生儿生命质量良好.结论 正确判断出血原因,有效选择分娩方式,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高危妊娠产妇及胎儿的生存质量,减轻产妇痛苦,提高产后出血防治效果.

    作者:刘光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84例高热惊厥的小儿进行护理研究,患者皆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院,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临床指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热惊厥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改善临床指标,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普及.

    作者:杨桂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强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对强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 临床在我院2014年~2015年实施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偏低,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彦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实施分析

    对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模式构建与实施渠道进行讨论,分析药学服务模式的内容与重要性,并归纳和总结医院中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发展建议,从而推动医院中临床药学的服务,促进药学服务的高效发展.

    作者:余旭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某水泥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水泥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改进的建议.方法 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水泥粉尘、石灰石粉尘、石膏粉尘、增尘、其他粉尘、噪声、高温.接触粉尘的岗位有5个超标,噪声的岗位有S个超标,其他危害因素均合格.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建设单位应当确定职业病危害控制目标,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个人防护.

    作者:王志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ikaidoh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ikaidoh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4年6月43例Nikaidoh手术患儿术前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方法.结果 43例手术全部成功.结论 充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祝奎;张婷婷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7月进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病情,其中4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7例(64.3%),有效14例(33.3%),护理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显效18例(42.9%),有效20例(47.6%),护理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x2=7.19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1%,观察组为95.2%,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低于观察组(x2=6.1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胸外科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琪;汪乐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药物联合院外指导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院外指导对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研究.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住我院老年内科72例的冠心病患者的资料,其中单纯药物治疗28例,药物治疗加辅助院外指导组44例.对后一次复查时的血常规、心肌酶谱、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监测、心电图,1年中心绞痛发生的次数,末一次两组患者所能耐受步行的远距离,1年中的死亡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间一年内的死亡率、心衰的发生率、疼痛次数、能耐受步行远距离、后一次检查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有统计学差异.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指标以及一年中心衰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合理的院外指导能减少冠心痛患者的心衰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1月~7月收治的156例老年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观察组通过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进行护理.采用SCL-90量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通过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压抑郁的评分,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量表和指标的分值情况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郭志娟;陈春兰;蔡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蔡浙毅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浅析

    蔡浙毅副主任医师是我院肾内科主任、治未病科主任,为嘉定区中医医院第三期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本文主要介绍蔡浙毅副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工作中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概括了“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健脾益气,补肾涩精”、“补肺健脾,固表祛风”、“疏肝解郁,调畅情志”、“活血化瘀、解毒泄浊”等学术思想,能够确切指导临床应用,提高疗效.

    作者:李姗珊;蔡浙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老年痴呆症患者经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9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ADL(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有4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ADL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补气活血汤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的治疗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立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论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手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集的妇产科手术后患者88例,按照患者自身情况与疼痛情况进行正确评估,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实施疼痛评估,并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与手术后36h的疼痛情况.结果 在手术后36 h研究组的疼痛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有所缓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评估其疼痛状况,针对其疼痛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可有效的缓解疼痛,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治疗性沟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性沟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为督促患者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主动参与度及改善预后等方面开辟新的途径.方法 被试对象80例,干入院第1d在完善执行所有治疗护理常规的同时,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IPQ-R)进行入组测评.然后实施治疗性沟通.具体包括真挚、尊重和同感心三个要素,分为准备与计划阶段、沟通开始阶段、沟通进行阶段、沟通结束阶段四个阶段.待治疗性沟通结束(即出院前1d),采用上述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IPQ-R)重复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治疗性沟通实施后,患者疾病感知所包含症状识别、病程(急慢性)、周期性、后果、个人控制、治疗控制、疾病相关性、情感陈述8个维度得分与沟通前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1).结论 实施治疗性沟通对患者的不良疾病感知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对疾病的感知认知,促进患者对健康行为和疾病康复措施的选择与坚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全面恢复.

    作者:李梅珠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大剂量氨溴索对肺保护作用的国内研究

    文章以氨溴索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应用大剂量氨溴索在相关疾病治疗中时,其对患者肺功能起到的保护作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石建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三腔二囊管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68例患者好转出院,9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 通过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死亡率,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钟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炎肝纤维化78例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肝纤维化患者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及丙氨照转氨酶(ALT)的改善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水平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ALT复常率达75.0%.而对照组则为4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A 、PCⅢ、Ⅳ-C、LN术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李远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 德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我们的启示

    1988年我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开始,改革的重点是控制持续上涨的不合理医疗保险费用.由于我国医疗保险涉及的主体之间利益很难一致,导致医疗保险费用不断上涨.本文以德国医疗保险费用的控制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实际,通过供方、需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及政府共同努力来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过快上涨.

    作者:黄飞;刘媛;刘禹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