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莉;晏玲
随着社会逐步进入老年化,高龄消化道穿孔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对急剧的病理生理变化常不能耐受.因各种特定因素,高龄消化道穿孔患者极易因合并有多种并存病、症状体征与实际病情不相符、术后并发症等引致严重后果,死亡率较年轻人高[1].现将2000年3月~2011年5月间我科收治的70岁以上高龄消化道穿孔118例患者的护理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18例,男82例,女36例,年龄70~96岁.其中胃穿孔92例,十二指肠穿孔26例,其中有92例合并1~3种不同类型的并存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肾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92例有并存病的患者中15例合并3种,48例合并2种,29例合并1种.其中95例患者入院后行急诊手术治疗,23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其中行穿孔单纯修补75例,胃大部切除20例.术后并发症23例:出血2例,肺部感染8例,急性心功能不全4例,中毒性休克4例,切口感染5例.107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6例于入院1~2 d内自动出院放弃治疗,5例死亡.平均住院天数12.8 d.
作者:甘瑞容;王少梅;谢丽静;唐利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现代护理需要护士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护理.因此,临床护理教师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护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临床带教,使学生顺利适应护理角色,适应日新月异的护理模式,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1 预防消极性条件反应的产生护生初次来到临床,一切都很陌生,我们应当给予热情和蔼的态度,使护生明白在本科实习过程中应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需要完成的基本操作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带着信心和决心去实习,努力把她的经历与积极事件相联系.如果老师态度粗暴、行为傲慢无礼、语言刻薄,那么护生就会形成对临床实习场所的消极条件产生反应、反感甚至厌恶,对学习临床实践知识失去兴致,产生害怕心理,更不会主动学习,主动尝试各种临床操作.
作者:施伟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左乙拉西坦为吡拉西坦的类似物,是一种具有全新抗癫痫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癫痫药物.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小儿癫痫包括4岁以下的小儿癫痫的治疗,显示了较好的抗癫痫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体内药动学特征及国内近年来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润;肖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病历质量检评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我院实施电子病历10年来病历运行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晓刚;况再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对于结肠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致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狭窄梗阻的患者,再次行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加速疾病进展.通过内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肠道恶性狭窄,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1].我科2011年2月为一位结肠癌术后22个月出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狭窄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行肠道支架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科与方法1.1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农民.因结肠癌术后22个月余,加重伴腹泻、消瘦1个月于2011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变形、狭窄,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因癌组织广泛转移,体质差,无法再次外科手术.决定行肠道支架术治疗.1.2 支架植入方法:在肠镜下将泥鳅超滑导丝插送到直肠、乙状结肠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观察狭窄段情况,选择适宜尺寸的支架.沿导丝插入装有支架的置入器,当支架远端超过狭窄端远端1.0~2.0 cm,开始缓慢释放支架,然后退出导丝和置入器.
作者:刘慧;王珍香;刘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阴道炎是妇女常见妇科病中难言的疾病之一,多由接触了不洁的物品和水源所致.本病起病急,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采用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1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8例均为我院2007年~2011年6月的门诊患者,其中单纯性阴道炎45例,滴虫性阴道炎32例,婴幼儿外阴炎5例,霉菌性阴道炎30例,老年性阴道炎16例,大部分患者均经西医治疗无效.
作者:邹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其中,45例给予EN/PN支持治疗4周.结果:EN/PN支持治疗后临床痊愈15例(33.3%),好转23例(51.1%),无效7例(15.3%),总有效率84.4%.EN/PN支持治疗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EN及PN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情.
作者:张徽;秦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在无痛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自愿要求做无痛人流而无禁忌症的早孕妇女(孕龄<60 d)按单、双号排列,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术前3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0.4 mg),术时均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分别观察两组官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异丙酚用量.结果:观察组在官颈松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异丙酚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痛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张舜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曾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新生儿角质分离症[1].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底上,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偶见于成人.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1例SSSS患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莉;晏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谱特点,为加强院前急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院前急救病例.结果: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例前七位依次为外伤59.44%,脑血管意外5.12%,呼吸系统疾病4.03%,急腹症3.97%,中毒3.75%,死因不明3.64%,心血管疾病2.77%.结论: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谱与其他中心城市有很大差别,我院以外伤为主、死因不明病例多.因此,应重点加强本地区外伤预防及救治体系建设,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知识,以降低致残率和院前死亡率.
作者:李声平;符晓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监测血磷水平,以血磷1.45 mmol/L为分界点,分为血磷升高组和血磷正常组,分析血磷与CRP、TC、TG、LDL、HDL、Lp(a)、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结果:在血磷升高组CRP、TC、TG、LDL、Lp(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磷正常组(P<0.05),而HDL低于正常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血磷与CRP、TC、TG、LDL、Lp(a)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1.0 mm)血磷水平高于血磷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磷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建发;黄洁平;伍军;何敏;刘纯钢;邓行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URSL)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行URSL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VCV)组(V组),每组20例.两组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司可林,静脉注射后置入喉罩,接麻醉机先行VCV.P组待司可林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后,使用PSV;V组待司可林作用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继续行VCV.两组维持麻醉均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观察P组和V组通气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的BP、ECG、呼吸频率(RR)、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清醒时间.结果:两组Pmax、Pmean、清醒时间比较,P组明显小于V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P、SpO2、PETC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喉罩,采用PSV模式,在不需要肌肉松弛的情况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可以减少肌松药的应用,麻醉苏醒快,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者:范聪金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高校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0年某高校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3.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间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运动、体质量、腰臀比及血脂异常有关.结论:高校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合理营养,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
作者:戴引;向传明;蒋明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超激光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饭后服用,超激光照射下腹部压痛点为主,照射治疗每天1次,14d为1疗程,以上治疗于月经期间停止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5%和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激光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推广应用.
作者:颜惠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在颈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方法:我科2010年7月~2011年5月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经颈静脉采血198例的效果观察.结果:抽血成功率显著提高.结论:此采血方法安全,血液标本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蒋星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危重患者常因诊断、治疗和检查需要进行转运,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仍然存在许多可以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氧气供给不足、静脉输液管脱出、突然心搏骤停、内脏2次出血、脑疝形成、坠床.院内转运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转运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1],因此,转运途中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116例患者在转运途中加强呼吸道安全管理,将不安全因素降至低,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患者中,男70例,女46例;年龄12~82岁;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56例,经人工气道给氧者(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37例,面罩和鼻导管给氧者23例;其中转运途中出现氧饱和度低于90%者10例,心率增快高于120次/分者17例,经过及时处理,无一例发生意外和病情加重.
作者:陈玥颖;杨文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CPC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病理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CPC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罗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1级或2级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次,每日上午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日晚上1次,两组治疗共12周.结果:经治疗后4周、8周、12周,两组SBP 、DBP及PP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SBP、DBP及PP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SBP、PP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BP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脂,无论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可促进选择性地降低SBP和缩小PP,有利于血脂正常、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阮力;向群;闻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无法用肠镜切除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3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会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内镜止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及射频微波止血术等,但对于出血较多或出血部位不明者,临床上仍予以鼻腔填塞止血法,且成功率高,效果明显,但填塞后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有的患者感到非常痛苦[1].进行人性化的关怀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尽快摆脱痛苦和恐惧的情绪,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2010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出血患者中行鼻腔填塞术65例,通过积极治疗和舒适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科室医患、护患关系融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9~77岁,中老年占80%,儿童、青年人占20%;外伤引起45例,鼻中隔偏曲8例,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各1例,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引起各2例,不明原因10例.单侧鼻出血51例,双侧鼻出血14例.
作者:杨仁满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