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碧君;黄振倩;戴建武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8-01~1999-12住院分娩的11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988-01~1999-12我院共收住院分娩产妇40948例,合并心脏病者118例(占0.29%),其诊断于产前通过病史、查体、胸片、心电图、超声及外科手术证实,年龄22~41岁,经产妇13例,初产妇105例.系统性回顾分析: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加以统计学处理.
作者:王桂青;于国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美国产BECKMAN CX9 ALX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我们使用该机3a来总结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一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孟凡科;陈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无瘤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发生胸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2例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进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以及血清和胸水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判断积液性质并指导治疗.结果 62例患者中,54例为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胸腔积液,8例为非恶性胸腔积液,其中2例结核,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3例肝硬化,1例胸膜间皮瘤.结论已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无瘤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出现胸腔积液时,部分不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引起,诊断及治疗需要区别对待.
作者:陈碧君;黄振倩;戴建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治病一靠高超的技术,二靠良好的药物,要取得好的治疗效果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一般的常识.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提高治病疗效,仅靠上述原则是远远不够的,还包括其他因素.认真分析探讨这些影响治病疗效的因素,对提高治病效果是大有益处的.
作者:李伯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实体瘤生长和转移所必需的,肿瘤能够分泌一系列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bFG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以刺激血管的生成.而有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也能产生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而抑制其转移灶的生长.内抑素(endostatin)正是基于这种假设从小鼠内皮瘤细胞株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内抑素是一种内皮细胞增殖的特异性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因而内抑素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另有研究表明内抑素能够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张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经间期出血和排卵期出血,在中西医权威性专著中的概念尚各司其说.如说:2次月经之间发生的阴道流血称经间期出血[1],凡在2次月经之间,即纟因蕴之时周期性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2].经间期出血,若发生在下一次月经来潮前14~15d,历时3~4d.且血量极少时,多为排卵期出血[3].若月经周期延长,不在排卵期的经间期出血定为何名?不在经间期的排卵期出血为何名?均未提及.笔者认为讨论之,区别之,对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断很有必要.
作者:田炳照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异位胰腺临床少见,发生于总胆管末段更为罕见,我们近10a收治2例,术前均误诊为胆道恶性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临床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金炎;许国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前CT检查评估其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分析评估误差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术前CT检查76例.结果 76例中70例与手术前评估相符,准确率92.1%(70/76).结论胃癌手术前CTS检查评估能否切除是以肿瘤对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程度为主要依据.
作者:陈松达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y,CP)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是儿童严重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发生率约3‰~5‰[1].由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从而失去了早期康复的佳时机.1999-02~2001-02我院共收治脑瘫患儿127例,其中误诊23例,误诊率18.11%,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松;李雄斌;段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在工作中常遇到X线检查未见阳性结石,院外超声诊断未见异常或肾盂轻度积水的患者,经我们仔细检查,发现以输尿管结石原因多见,超声检查对这类非典型输尿管结石诊断,避免漏误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夏明银;朱飒飒;杨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也是心血管病死亡的常见原因[1].心力衰竭愈后好坏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左心衰竭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早地反映到X线影像的变化,这些影像变化所产生的X线征象某些具有特征性,并早于临床表现.收集1980~2000年左心衰竭胸部X线片245例,追溯其首次X线胸片,发现其中32例在X线检查前,临床均无左心衰竭的诊断(统计资料来源于临床胸片申请单上的诊断),而在首次X线胸片上,已具有左心衰竭的X线影像变化.本文就其32例左心衰竭首次X线胸片征象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左心衰竭的早期诊断.
作者:周建勤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脑梗塞常表现为各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而以首发躁狂等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脑梗塞临床少见或未受到重视,容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1996-06~2000-06收治的以首发躁狂精神症状的脑梗塞13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万淑英;吕杰民;程进前;麻景豫;田秋月;伊献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自2000-01~2001-01我们对胸外伤患者施行机械通气,其中5例通气后出现气胸,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9~44岁.车祸伤3例,爆炸伤1例,砸伤1例.入院时均摄卧位X线胸片,报告一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两侧多发肋骨骨折2例.5例均未发现气胸.入院后表现为呼吸浅快,呼吸频率28次/min以上,三凹征明显.经鼻吸氧后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都很快出现循环功能紊乱,心率增快,达140~170次/min,血压下降到90/53mmHg以下,血氧饱和度不升反降.用强心药、升压药及调整呼吸机参数亦无效.急摄床边胸片均发现气胸,纵隔偏移.即行上胸部胸腔闭式引流术,气体排出后,心率都很快减慢到120次/min以下,血压上升到90/53mmHg以上,血氧饱和度升高到97%以上,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
作者:吴威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腭裂儿童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语言障碍,其极大地影响腭裂儿童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因此,正常语言功能恢复在腭裂儿童的序列治疗中居于重要地位.针对腭裂儿童独具特征性的腭裂音质进行语音治疗,其目的是祛除或减少不正确的发音、错误发音及因腭咽闭合不全造成的代偿性音,大限度的恢复其正常的语言功能.在语言训练中,医护、家长和孩子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体,这种联系构成了共同的治疗模式.因此对腭裂儿童及家长在语音训练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腭裂的基本知识,掌握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不正确的发音方式给孩子以帮助和辅导,家长的协助在语音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指在冠心病患者,通过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子的干预,以及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也是我们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关键所在.
作者:孙立勤;于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例1 女,30岁.因畏冷、发热、乏力10d,于1997-08-28拟伤寒收住入院.入院前查血常规正常,肥达氏反应阴性.经氯霉素1.5 g/d、头孢唑啉钠5.0 g/d等治疗1wk热不退,无手术外伤史,无疫水接触史及不洁饮食史,无性乱史.近0.5a内无输血史及血制品史,无不洁注射史.入院测T39℃,P114次/min,R24次/min,血压105/68 mmHg,无其他异常体征.入院查三大常规均正常,伊红直计正常,胸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肝光点增粗增强,胆囊炎症改变,肾、脾、胰未见异常,血生化示:TBIL 6.0 μmol/L,DBIL 1.2 μmol/L,ALT 344.12 U/L,AST 234.30 U/L,GGT 335.40 U/L,TTT 8U/L,ALP 123 U/L.甲胎蛋白20 μg/ml.入院初步诊断为伤寒伴中毒性肝炎,给予抗生素及保肝治疗1wk后热退.血培养报告无细菌生长,复查肥达式反应仍阴性.查血清抗-HAVIgM、抗-HCV、抗-HEVIgM、IgG及HBV-M均阴性,抗-HGV阳性(2wk后复查仍阳性),修正诊断为庚型肝炎,保肝治疗2个月,ALT波动于80~100 U/L,转诊省城传染病院,查HGVRNA(RT-PCR法)及抗HGV均阳性,继续治疗2个月肝功复常,随访2a无复发.
作者:彭庆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外科的常见疾病,嵌顿致腹膜炎者占一定比例.我院自1997-03~2001-03,共收治儿童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致腹膜炎10例,均由下级医疗机构转诊,占同期儿童腹股沟斜疝的3.38%(10/296).现就其致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大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例1 男,46岁.因中上腹痛12h,呕吐3次于2001-03-09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前饱餐后逆风用力蹬脚踏车数小时后突然出现胸部及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全腹及左背后放射,吸气时疼痛加剧,伴大汗,面色发白.查体:T36℃,P92次/min,R24/min,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向左移位,右肋间饱满,右肺呼吸音消失.腹软,剑下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胸透示右侧液气胸.WBC18.2×109/L,血淀粉酶130U/L.ECG:T Ⅱ、Ⅲ、avF、Vs倒置,ST段压低0.05mV.入院诊断:自发性液气胸.行胸穿抽出褐色带食物残渣液体.立即修正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转胸外科手术,全麻下开胸探查,证实为中下段约10 cm长度食管不规则破裂伴坏死,已无法修补,行食管部分切除.术中血压不稳定,术后体温高,一直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第2天,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死后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急性化脓性脓胸,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尤宜;于立耘;陆德川 刊期: 2001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男,45岁.因咳嗽、咳黄色粘痰伴胸痛、发热半个月余.查体:T39.1℃,P20次/min,BP122/80 mmHg.两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检查阴性.胸片示:双侧间质性肺炎.支原体检查阳性.故以双侧间质性支原体肺炎收住院.给予乳酸红霉素0.9 g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点滴,50滴/min,1次/d.同时给予其他对症治疗.3d后,患者咳嗽、咳黄色粘痰症状减轻,胸痛、发热症状消失,患者自以为好转,将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0.5h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慌.查体:T36.3℃,P18次/min,BP120/80mmHg.两肺检查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140次/min,心音有力,心律整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同时让乳酸红霉素恢复为50滴/min,静脉点滴,40min后,胸闷、心慌症状消失,HR80次/min.复查ECG示:窦性心律.第2天,患者又把乳酸红霉素静脉点滴100滴/min,有出现同样症状,因此,考虑:乳酸红霉素快速静脉点滴致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冯红兵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脑干肿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为减少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经治的11例患者的误诊情况结合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英;房亚兰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