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及效果

郭英琴

关键词:延续护理, 盆底肌力, 产后, 康复训练, 满意度
摘要:目的组成产后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的延续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方法对入选的剖宫产及顺产(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在产后进行盆底肌力康复训练,接受病房责任护士-家庭随访医生-产后保健门诊医生-盆底诊疗中心医生-盆底诊疗中心护士组成的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的剖宫产及顺产(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接受传统护理服务。随访和比较两组的基线情况,42d、3个月和6个月盆底肌力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等基线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延续护理组在盆底肌力改善以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成了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结果表明能较好的改善盆底肌肉功能。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240例,按照依从性分成依从性好组和依从性差组,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两组患一般资料、药物因素和治疗因素上的差异。结果240例患者中依从性好组100例(41.7%),依从性差组140例(58.3%);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知识了解程度、心理状况健康程度、应用药物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费用支付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疾病知识不了解、心理状况不健康、药物不良反应、自费支付医疗费用是影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结论影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在临床实际中药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占春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管路中冷凝水回收处理的现状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现状,对呼吸机螺纹管中冷凝水回收处理的现状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小利;刘采;李燕;槐卉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指纹图谱分析

    目的探讨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指纹图谱研究,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质量提供新的方法从而为临床中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将何首乌与夜交藤分别采用甲醇和醋酸乙酯超声处理的方法,将提取液采用HPLC对其进行测定。(HPLC法采用C18色谱柱,同时使用乙腈一0.1%磷酸梯度进行洗脱,检测波长分别为265和290 nm,体积流量为1ml/min,柱温30℃。结果通过对何首乌、夜交藤药材进行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比较不同产地的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的相似度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药材其化学成分组成和质量分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产地之间的药材差异较大。结论通过建立简便、可靠的方法,可对不同产地的何首乌和夜交藤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从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可以全面有效地控制何首乌药材的内在质量,从而为临床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廖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宫外孕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式,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的宫外孕患者其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宫外孕的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和身体的恢复,值得在宫外孕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秋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24 h内开始泌乳明显高于对照组(86.54%vs 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4 h、48 h、72 h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2±10.8 vs 14.5±9.2,50.1±18.7 vs 37.5±16.5,89.6±31.2 vs 70.2±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vs 5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宁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TBL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医学系2013级68名学生参加妇产科理论课教学。随机分为TBL组和传统组,每组各34人。 TBL组采取TBL教学法进行妇产科理论教学,传统组则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课程教学。课程结束之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教学结束后理论测试平均成绩TBL组为(83.25±1.20)明显高于传统组(78.92±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在提高学习兴趣、文献查阅、顺应性、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困难解决、同学协作等方面,TBL组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TBL教学法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同学之间团队学习能力,有助于对理论课程的掌握,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

    作者:马俊旗;赵骏达;李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以及胎儿的影响,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30例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以及餐后2h的血糖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概率也远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持患者的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蒋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大数据在医疗领域中的出场、挑战及未来

    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产生了大数据?何为医疗领域的大数据?其有何意义?从这些问题入手,进一步论述大数据在国内外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在中国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先进经验等问题,终提出在中国医疗领域发展大数据的建议和思考。

    作者:代清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应用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以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对照组(<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关节功能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高(<0.05)。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应用在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中,其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较高的护理方案。

    作者:罗培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由NR3C1基因表达合成,含转录活化区、配体结合区及DNA结合区3部分组成,主要通过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其介导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主要通过经典信号通路及非基因效应机制两种途径,广泛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抗炎免疫等病理生理过程,由于其作用广泛,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密切相关,如胃癌、结直肠癌、高血压、抑郁症等疾病。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与其靶基因NR3C1的多态性表达关系密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发现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现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季恩敏;李昌权;张军;李光云;田景中;王在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探讨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整个社会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重症医学。近些年逐渐兴起了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但这种新模式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就这一主题展开探讨,研究重症医学科护理带教新模式的相关培养目标及培养途径。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Aβ1-42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及葛根素干预对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针对葛根素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以β-淀粉样肽(Aβ1-42)右侧杏仁核注入AD大鼠模型,葛根素80mg/(kg·d)腹腔内注射1w后,利用Y-型迷宫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同时观察葛根素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Bcl-2、Bax表达影响。结果葛根素改善了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且效果显著,提高其海马神经元Bcl-2的表达,减少Bax的表达。结论葛根素可减轻Aβ1-42引发的细胞凋亡。

    作者:李冬;宫宇;李思;沈德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

    目的探索同时采用曲美他嗪药物以及复方丹参滴丸为患者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病症的作用。方法从本医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诊查、治疗的所有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抽出70例,并以对照形式研究这些患者的诊疗资料。把35例同时使用曲美他嗪药物以及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分入研究组,再把另外35例使用一般药物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使用药物前期与后期的心脏机能的测量情况,并依照恢复程度及心脏复原情况判定用药的效果。结果用药之后,研究组在治疗显效方面的概率是91.43%,而对照组达到显效水平的概率是77.14%。相对对照组来说,研究组的患者治愈情况更加理想<0.05。结论同时利用曲美他嗪药物以及复方丹参滴丸救治罹患心绞痛的患者可消弭心绞痛症状,所以医院可对此种用药的方案进行普及。

    作者:努尔加瓦尔·斯兰别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膀胱憩室多发1例

    膀胱憩室是与膀胱腔交通的向外凸出的膀胱壁,其发生原因分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膀胱憩室是由于胚胎期膀胱肌肉发育缺陷所致,并无下尿路梗阻,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憩室一般较大,常单发。继发性性膀胱憩室多由于下尿路梗阻造成,多发生在40~60岁成人,常多发,膀胱内除有憩室外,尚有小梁、小房和陷凹等改变。膀胱憩室多发生在膀胱三角后区及侧后壁。它可发生许多并发症,如感染、结石形成、肿瘤、出血、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甚至穿孔等。无并发症的膀胱憩室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有下尿路梗阻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有并发症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二段排尿、血尿及尿混浊等。膀胱憩室患者多在10岁前及50~60岁间死亡。

    作者: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超声聚焦刀治疗肿瘤的护理

    目的总结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对HIFU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护理要点、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找到正确护理这类病员的要点,是保证疗效与护理质量的保障。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简析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的护理方式,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共31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共有17例,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共有14例,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来进行临床护理。两组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中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在护理阴道炎合并外阴灼伤患者中有肯定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护理中推广。

    作者:陈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安全护理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安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9月急诊收治的800例患儿病例进行分析总结,随机分组为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00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安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发现,常规组患者安全隐患的发生率为6%,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仅为2.3%,常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急诊留观输液的过程中实施安全护理,可以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儿科护理的质量与水平[1]。

    作者:谢海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吸入麻醉药对脑缺血脑保护的实验研究进展

    J藻灶灶蚤灶早泽在1960年首先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它是指组织器官缺血后再灌注,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反而加重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心力衰竭、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合并低血压均可引起脑缺血、缺氧,并造成脑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几乎所有的病例均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因此,加强手术前期的脑保护已被众多麻醉医师所关注。自Murry等[1]1986年发现心肌缺血预处理现象以来,人们对缺血预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脑缺血耐受的发现为人们对脑缺血防治的认识开辟了新的领域。在20世纪70~80年代中,Michenfelder等的研究结果推测异氟醚可以提供有限程度的脑保护。近10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短暂局灶性和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对吸入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证实吸入性麻醉药如氟烷、异氟醚、地氟醚等有脑保护作用,目前认为吸入麻醉药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主要是:降低脑代谢率;抗氧化作用;抑制活性氧自由基表达;抑制NMDA受体和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去极化;降低NMDA通道开放频率和时间,减少钙离子内流;延迟神经元凋亡等。其机制有多因素参与,错综复杂,其细胞凋亡机制越来越受广大学者的重视。

    作者:杨娟;角述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扬中市2005~2013年涂阳结核病发现、治疗管理、转归情况分析

    目的对扬中市2005~2013年涂阳结核病发现、治疗管理、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结核病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3年本市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数据库进行统计整理,对发现、治疗管理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2013年共确诊发现结核病患者794例。自2005年以来因结核死亡和治疗失败的例数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患者多为非结核因素的死亡。结论我市结核病控制管理措施出现成效,但仍需继续完善宣传、发现、治疗管理的各个环节,提高结核病预后。

    作者:黄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刀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针刀闭合术治疗,观察即刻止痛疗效、远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中,即刻止痛有效率94.17%(113/120);远期有效率100%(120/120)。无1例复发现象。结论针刀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助于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兴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