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坏死骨修复不全的研究进展

黄乐怡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骨修复不全, 力学结构, 新生血管
摘要:详细阐述股骨头坏死后骨修复不全的修复过程及引起骨修复不全的因素。从股骨头坏死后的病理过程,引起股骨头坏死骨修复不全的力学结构,新生血管,骨原细胞系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结论股骨头坏死后的骨修复过程影响着股骨头坏死的转归,明确骨坏死后的修复过程以及无效性骨修复的原因对早期干预股骨头坏死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4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硬币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1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且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输卵管绝育术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输卵管绝育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激励式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症状评分(SCL-90)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轻,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强迫症、恐怖、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应用于输卵管绝育术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实现佳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作者:闵翠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低温等离子与常规剥离在儿童扁桃体肥大术中的对比研究

    儿童扁桃体肥大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并发症甚多,且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应及时手术治疗。扁桃体剥离术、挤切术是以往临床上常用的术式,该术式对组织损伤大,术后反应较大;而低温等离子技术为新兴起的电化学技术,近几年逐渐应用于耳鼻咽喉科扁桃体手术,不仅减少术中出血,而且对组织损伤轻,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极大降低手术带给患者的痛苦[1-2]。我院我科对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扁桃体肥大患儿应用低温等离子行扁桃体切除术及常规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等离子手术,术中出血少,解决了儿童扁桃体手术血量大的难题;手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术后疼痛轻,现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峰;张克辉;游龙贵;张小安;王富华;黄海;王心涛;刘遗斌;罗冬;张少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今年6~7月在我院进行脊柱科全麻术后的2例脊柱侧弯矫患者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神经牵拉、手术持续的时间、禁饮食时间、不同脊柱侧弯类型及改善率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手术后呕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的原因主要是与患者的神经牵拉、手术持续时间及脊柱侧弯类型是相关的,其发生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禁饮食时间、脊柱侧弯类型等因素造成患者手术后呕吐的发生率>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发生呕吐的主要原因是脊柱侧弯矫形术后Cobb角的改善率造成的,加强临床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患者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患者观察量表各因子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都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虞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新生期母婴分离研究

    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新生期,新生期各种负性刺激将对大脑结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大脑的基本功能,这种影响持续到成年后。在新生期,母体与新生儿的接触密切。在调节新生期大脑发育方面,母婴关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大量试验研究证实不同母婴分离方式将对心理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不仅需要提高新生儿科诊疗技术,还要尽量避免因新生期母婴分离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将新生期母婴分离对成年后行为、负面情绪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作以综述。

    作者:戈瑶;董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体会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循证医学已经证明高压氧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1],特别是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具有特殊的疗效。由于高压氧治疗的特殊性,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积极的护理措施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月对51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和护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4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依照抽签的方式随机给予其中7例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另7例患者给予优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智能障碍、慢性分裂样障碍、易怒、烦躁焦虑以及人格改变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通过相应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5/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有着多变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准确预见并进行及时处理。在护理上,实施优质人性化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使精神残疾得到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何娟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晚期胃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胃癌患者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治疗的必要性,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和起到的作用,以及心理护理等对身心康复的作用。方法饮食指导与饮食护理结果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结果总结了胃癌患者术前、术后的饮食护理,包括食物的选择、个性化的饮食结构,少量多餐等。结论认为饮食护理在胃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良好得当的饮食护理对胃癌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喻杨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52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接受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单独服用雷贝拉唑的为对照组,加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为观察组,对两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比照。结果通过对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的观察,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远优于仅单独使用雷贝拉唑治疗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症状的表现,结果表明该两种药物治疗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少,说明其安全性比较高。结论联合康复新液与雷贝拉唑共同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其效果远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治疗,此外联合治疗同样具有较高安全性,适合老年患者的临床使用,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雒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12年3月~2014年3月患者80例高血压,并且将这些高血压患者可以依据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即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研究组患者治疗的同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方案,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中,对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病效果,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产妇产后抑郁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产妇产后抑郁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0例产后抑郁症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60例健康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产后抑郁的因素以及提出护理对策。结果两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分娩、生理、新生儿、情感支持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进行护理,避免产妇抑郁情绪的复发。

    作者:张晓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心衰患者心室重构药物干预效果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对药物干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CHF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28例;治疗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依那普利)28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所有受试者进行ACE基因分型,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中ACE DD基因型患者LVEDD、LVEDV明显低于ID型、I 型及对照组,而LVEF明显增高,<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更好,但是不同ACE基因型间治疗效果有差异。

    作者:张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在治疗依从性、临床满意率、生活质量等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张梦琼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48例儿童寻常型银屑病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儿童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儿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例和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和皮肤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干预、用药干预、饮食干预、自身生活干预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27.5±5.4)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39.3±3.7)d,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天数。

    作者:费菁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后康复出院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予一般健康教育。结果通过社区多因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和饮酒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其稳定状态均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指标水平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多因护理干预措施积极干预中年男性冠心病患者的高危因素,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可使冠心病的急性不良事件发生明显减少,延缓或减轻疾病进展,防止不良事件突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龙霞;何小飞;邓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我院收治的21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来分析优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把21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0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疾病护理和并发症护理等。通过护理结果来对比优质护理的有效率,总结出优质护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是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28.14±4.27)分,对照组为(25.72±3.15)分,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结果分析得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江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某三甲医院骨科护士对疼痛认知的调查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骨科护士的对疼痛的认知情况,为护理培训提供±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03名护士进行疼痛认知的调查。结果调查护士的平均得分为20.3±3.4分,答对率为48.4±5.1%。结论护士对疼痛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应该不断接受疼痛知识和技能的规范化培训,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应重视和规范骨科疼痛的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应对策略,以减轻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彤华;周雄丽;谢利勤;杨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微创治疗痔疮手术(PPH)的护理体会

    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PPH手术与传统疗法不同,它并不直接处理痔本身,而是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作环形切除,同时也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从而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因此效果比较理想。因此,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探究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简国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杂交瘤细胞培养及其注意事项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是一项迅速发展的技术。本文阐述了单克隆抗体制备前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条件和应用,包括细胞的培养、培养基的选择,融合时期的选择,从而指导和优化实验室中杂交瘤的培养,促进融合细胞的融合率和后继单克隆抗体筛选实验的顺利进行。

    作者:方轲;沈敬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