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姣;吴丹;范引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相对于急性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疾病总称,其临床发病率较高.全面、客观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对于掌握人群健康卫生问题,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现就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研究进展、评价方法做一简要综述,以期分析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的发展规律.
作者:廖辉陵;陈丽华;王进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2例功能性早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对照表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6例)给予稳必颗粒治疗,1包/次,3次/d,对照组(46例)给予倍他乐克25mg治疗,1次/d,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组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显著小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对心率和血压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作者:章燕红;洪国芬;金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是颈椎骨质发生退行性病变或外伤、劳累、受寒等外部刺激因素导致的疾病.蒙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赫依”、“希拉”、“巴大干”等三元素平衡失调,影响“赫依”、“其素”(气血)的运行,引起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关节疼痛,耳鸣、目眩、胸闷、气短等症的疾病,分为三大类型.运用蒙医学辨证施治,内服蒙药,外用针刺或炙疗法,病程短者以针法为先,病程长者以灸法为先.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预防病情延误或治疗不当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包巴雅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在改善门诊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58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门诊晚期肿瘤患者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以数字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平均(7.0±2.06),治疗后为(2.13±2.01),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其中疼痛完全缓解15.5%,部分缓解 70.7%,有效率为86.2%.治疗前KPS评分平均为(50.86±8.22),治疗后为(60.51±7.35),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其中KPS评分明显改善25.9%,部分改善62.1%,总改善率87%.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门诊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晓燕;蒋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肺脂肪栓塞临床发病突然,可致急性死亡,在法医学实践中并不多见,易漏诊误诊,导致案件处理错误.在法医学检案中应系统尸体解剖,详尽的组织学检验,必要时还需进行相应的特殊检查,分析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法医学特征.
作者:殷达明;李志洪;龚道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是医院产科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2年来,我院妇产科针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讲行总结分析,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作者:黄同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疼痛科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50例疼痛科患者中将心理护理普遍运用在护患沟通中: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加强护理对象的支持体系:(1)协调并促进护理对象间的良性交往;(2)争取家属,亲友,领导的支持和配合;(3)加强护理宣教创造良好舒适的环境;(4)合理使用心理治疗方法.结果 心理护理对护理工作产生显著效果.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结论 正确运用心理护理对于护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使患者的配合程度产生明显提高.
作者:付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据有关文献报道每年约有6万人死干褥疮合并症.已成为卧床患者头号“杀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近3年我们采用自制复方珍珠粉外治褥疮140纠,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对复方珍株粉治疗褥疮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匹多莫德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祛痰、解痉、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防治哮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1次/d,400mg/次.记录两组患者3个月的平均哮喘发作次数、每次平均特续时间、每次咳嗽天数、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哮喘控制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哮喘发作次数、每天平均持续时间、咳嗽天数、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上均低于对照组,而且哮喘控制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匹多莫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哮喘发生情况,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何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较安全且可靠的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老年人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危重病例多,常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静脉通路,而老年人往往周围静脉条件差,故深静脉置管术尤其适合在老年患者中开展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各有优缺点,后者更加安全[1].
作者:周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青年脑卒中患者92例,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干预.2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都的程度及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明显减轻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张敏;祝刚;杨丽萍;沈倩;唐翠霞;郑雪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焦虑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焦虑症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子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AS评分、PSQI分及QL-JNDEX分.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分值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焦虑症患者,可有效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运用心理护理技术培乳腺癌妇女实施护理的临床效用.方法 任意抽选2013年5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妇女60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60例妇女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运用心理护理技术为护理组妇女实施看护,对照组妇女则接受普通看护.对比围手术期两组妇女的SDS评分及SAS分数.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后,护理组妇女的SDS与SAS两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采取心理护理技术为乳腺癌妇女实施看护能够帮助妇女纾解心情、做好术前准备、提升术后恢复速度、保障手术效果,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心理护理模式.
作者:崔娟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护理在治疗急腹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的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4例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45例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较高,与对照组(8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5.0943,P<0.05).结论 及时的诊断与综合性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十二指肠结核是一种罕见疾病,确诊较为困难,病变周围常有淋巴结肿大,引起不完全或完全梗阻,难以与克鲁恩病、琳巴瘤、十二指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相鉴别.本次实验采用连续石蜡组织切片进行抗酸染色,终对本例疾病进行明确诊断.连续多次石蜡组织切片抗酸染色可以提供病变组织多个不同层面结核分支杆菌分布情况,提高实验阳性率.
作者:刘浩;钟胜华;梁景星;郭智俊;赵跃宝;黄风琴;黄晓琳;吴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方案,观察组以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基础,联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pH 、PaO2 、PaCO2 、SaO2等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患者熊某某孕3产1,现怀孕5个月,有流产史,产前检查结果为畸胎要求流产,流产手术放出腹腔及胸腔内大量积液,色清亮,逐渐娩出腹部、胸部至头部,头部娩出困难,再次将脑内大量积水放出,后娩出整个胎儿(见图2),检查胎儿无硬性骨组织结构,全身皮肤水肿,呈橡皮肿,无正常皮肤结构,脐带细索状,质脆水肿,胎盘不能自然娩出.行钳刮术再清宫腔,失血约200ml,于上午11点30分返回病房,手术经过顺利,后经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汤汉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临床观察应用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25例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例纳入本研究,给予FLAG方案化疗1个疗程,比较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5例ALL患者中,CR 15例,其中高危7例,中危2例,低危6例,总有效率为84.0%;12例NHL患者中,CR 7例,其中T淋巴细胞型5例,B淋巴细胞型2例,总有效率为75.0%;所有患者中早期复发完全缓解12例,晚期复发均完全缓解,晚期复发疗效优于早期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现血液学毒性及肝脏毒性,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FLAG方案治疗儿童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儿童可耐爱,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加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自2011年1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1例,采用CT对患者进行诊断,并且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对比,研究CT诊断的准确率及临床价值.结果 根据手术结果的分析,参与本次临床诊断的81例患者采用CT诊断出现了3例误诊的情况,有3例脾损伤患者误诊为胰腺损伤,CT诊断的准确率为96.3%.结论 采用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种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凤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6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做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并分析其检测结果,即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阳性率,井进行记录.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75.41%远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49.1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77.05%远远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57.3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更为准确,其检出率大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可及时的进行诊断治疗,降低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琴;向阳;唐川苏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