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浙江省某山区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

叶丽红;钱雨;张婉婷;叶红;沈芷婕;毛盈颖;黄爱军;沈忱;张未;胡洁

关键词:留守儿童, 预防接种, 监护人, 知信行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某经济欠发达山区县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改善欠发达地区预防接种现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该山区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共计12个行政村,通过问卷调查当地0~6周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416份,其中留守儿童家庭97户,非留守儿童家庭319户.71.13%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外)祖父母,55.67%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17.18%留守儿童监护不了解预防接种的作用(P =0.002),81.44%留守儿童监护人不知道接种单位咨询电话(P <0.001).55.67%留守儿童和60.82%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选择替代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种反应.11.36%留守儿童到达接种地点时长大于30分钟(P =0.016).儿童监护人获得预防接种知识主要途径为接种单位,占32.70%.结论 浙江省山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行为情况亟待提高,尤其应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过氧化苯甲酰

    目的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牙膏中违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Na2S2O3作为还原剂,将牙膏中的过氧化苯甲酰还原为苯甲酸,再经MA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经XDB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缓冲液(0.02mol/L,pH =4.9)(33∶67,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本法在0 ~ 100mg/L时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检出限为0.3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8%~7.9%,回收率范围为97.6% ~ 100.5%.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牙膏中违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的检测.

    作者:宣栋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2-2016年温州市50岁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温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针对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12-2016年温州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资料,对病例人口学特征、传播途径、发现途径、首次CD4检测等进行分析.结果 温州市2012-2016年新报告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736例,占总报告数的25.85%,老年病例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x2=6.000,P=0.014).本市户籍占87.64%,男女性别比为3.57∶1,确诊时平均年龄为(62.94 ±9.66)岁,主要分布在50 ~59岁年龄组,占43.34%,已婚有配偶占66.71%,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65.76%,农民占34.38%,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3.23%.异性传播为主,占85.33%,男性、女性异性传播分别占81.74%、98.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285,P<0.001).异性传播中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占84.24%,男性、女性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分别为94.04%、55.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5.298,P<0.001).HIV感染时间在3年以内和8年及以上分别占39.45%、15.75%.结论 温州市50岁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疫情发展较快,已成为艾滋病防控重点对象,亟需根据该人群艾滋病流行因素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叶振淼;王大勇;赵丽娜;苏德华;陈向阳;汪若秋;张鹤美;金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6-2017年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密度、消长规律及其种群分布情况,为蜚蠊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采用粘捕法对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进行密度监测,计算蜚蠊密度及构成比.结果 共捕获蜚蠊15 981只,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9.09%,平均侵害率为32.64%,平均密度为4.76只/张,蜚蠊密度季节消长明显,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不同生存环境中蜚蠊密度不同,以餐饮业密度和侵害率为高,密度达11.93只/张,侵害率为47.50%.结论 深圳市大鹏新区蜚蠊密度、侵害率较高,餐饮店、农贸市场蜚蠊侵害严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防制.

    作者:杨闳智;钟积成;刘坚基;张健波;朱礼平;王婧颖;佘玲玲;秦飞;王德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河南省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满意度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营养改善计划”)不同供餐模式下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为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科学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两个试点县四至八年级的3 416名学生和866名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学校提供食物的膳食种类、质量、份量、口味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课间加餐的学生对膳食种类(47.6%)、质量(45.0%)、份量(42.8%)、口味(39.1%)、总体(43.6%)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食堂供餐(29.0%、28.2%、28.6%、25.5%、27.3%)(P<0.01);课间加餐的学生家长对膳食种类(89.3%)、质量(98.0%)、份量(24.7%)、口味(98.7%)、总体(98.7%)非常满意的比例高于食堂供餐(29.7%、44.0%、23.1%、32.6%、38.8%)(P<0.01);2.食堂供餐的学生认为不再吃冷饭了(24.4%)、比家里的饭更营养(20.9%)、节约了回家时间(37.6%)、减轻家里的负担(27.8%)、能吃饱了(26.4%)的比例高于课间加餐(比例分别为16.5%、10.8%、13.4%、9.1%、22.2%)(P<0.05);食堂供餐的家长认为不再吃冷饭(34.1%)、节约回家时间(56.0%)、减轻家里负担(47.3%)的比例均高于课间加餐(比例分别为16.0%、13.3%、10.7%)(P<0.05).结论 学生及其家长认为食堂供餐模式比课间加餐好处更多,但其满意度低于课间加餐.

    作者:许凤鸣;武小艳;娄晓民;王晓琳;黄生垒;郭蔚蔚;高根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城区老年人膳食模式与骨密度水平的调查

    目的 研究城区老年人的膳食模式状况及其与骨密度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城区老年人的骨密度和膳食回顾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膳食模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237名城区老年人纳入本次调查,膳食调查归纳出3类膳食模式:高脂高蛋白膳食模式、传统膳食模式和低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采用低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和传统型膳食模式的老年人群的骨密度水平高于高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低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和传统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越重的人群的骨密度水平越高(P=0.01),高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重的老年人的骨密度水平显著更低(P=0.016).结论 传统平衡膳食模式和低脂高蛋白膳食模式对老年人的骨密度水平的维持效果优于高脂高蛋白模式.

    作者:李婷欣;帅平;刘玉萍;刘运夏;李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应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广州市18~64岁居民的膳食质量

    目的 应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广州市18 ~64岁居民的膳食质量,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对膳食平衡指数进行调整;选用2011年广州市膳食调查中2008名18 ~64岁个人膳食调查及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资料,采用调整的膳食平衡指数评价广州市居民的膳食质量.结果 广州市18 ~64岁居民的膳食处于中度失衡状态(DQD =33.7 ±7.1),膳食摄入不足为主要问题(LBS=26.6±7.7),男性、40 ~ 49岁和中低学历人群的膳食失衡状况较严重.被调查者奶类、水果和豆类摄入不足为严重,摄入达到或接近推荐量的分别占6.7%、14.1%和28.4%;同时也存在膳食过量问题(HBS =7.1±4.8),有83.8%的人畜禽肉类的摄入量超过推荐量.结论 广州市18 ~64岁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合理,存在摄入不足和摄入过量的双重问题,应继续加强平衡膳食的宣传教育,改善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作者:梁伯衡;张玉华;刘于飞;黄婕;张维蔚;钟贤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应用手机短信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手机短信提醒对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12月在广西2个县纳入18 ~60岁的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短信加强组和常规管理组,均按国家要求治疗管理.对短信组发送手机短信提醒服药、取药、查痰及防治知识.结果 共纳入患者400例,每组200例.短信组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79.50%,159例)较常规组高(63.50%,127例)(x2=12.563,P<0.001).其中18岁~和30岁~、居住地离结防机构远、初中以上、痰涂片阴性/未查痰、农村居民,短信组服药依从性(依次为88.24%,77.89%,83.45%,81.44%,79.49%,80.32%)高于常规组(依次为68.00%,63.33%,62.66%,62.82%,60.81%,63.54%)(P值均小于0.05).短信组治疗后一个月末按时查痰率(87.50%,175例)高于常规组(78.00%,156例)(x2=6.323,P=0.012).不良反应发生至报告的平均时间在短信组为(0.66±1.818)天(0~7天),常规组为(4.26±7.729)天(0~34天),(t=2.363,P=0.025).结论 利用手机短信提醒可提高患者服药和按时查痰的依从性,并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可针对适当的人群,利用该手段对患者进行加强管理.

    作者:梁大斌;黄敏莹;刘飞鹰;林定文;张影坤;苏华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4-2016年荆门市淡水鱼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荆门市淡水鱼类在养殖、销售、餐饮环节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等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更好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2016年夏季在荆门市淡水鱼养殖场、销售市场、宾馆饭店采集淡水鱼343份、养殖水体42份、销售及餐饮存养水体36份,参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进行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荆门市淡水鱼中4种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62.39%(214/343),淡水鱼养殖水体检出率为30.95% (13/42),销售及餐饮水体检出率为22.22%(8/36).在淡水鱼所检出的致病性弧菌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为46.36%(159/343);其次为溶藻弧菌检出率为11.37% (39/343);霍乱弧菌检出率为7.29% (25/343);创伤弧菌检出率为7.00% (24/343).淡水鱼和相应水体中检出的38株霍乱弧菌中36株为非O1/0139群霍乱弧菌,2株为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荆门市淡水鱼中4种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普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淡水鱼餐饮环节、养殖及销售过程的监管力度,减少致病性弧菌所引起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天林;李腊梅;付华娥;李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珠三角某市温泉水质卫生与消毒研究

    目的 了解温泉水质微生物情况,探讨合适的消毒方法,保障温泉水微生物学卫生安全.方法 连续2年监测温泉水质卫生,并试验不同消毒剂在不同余氯浓度下,温泉泡池细菌指标及感官性状指标的变化.结果 温泉泡池水质监测合格率为0,主要由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造成,合格率分别为0、0、16.67%.氯消毒剂投加试验显示低浓度余氯(0.20mg/L)即可保证微生物指标达标,低浓度余氯对水质造成的浑浊度升高小于高浓度余氯(0.50mg/L).使用氯丸和次氯酸钠,相同余氯浓度下其对水质浑浊度影响无差异.结论 温泉经营场所应增强卫生意识,注重温泉水质消毒,低浓度持续消毒的方法适合某市温泉水.

    作者:黄隽;梁锡念;黄莉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6年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毒病原谱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毒病原谱分布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流感及其他16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共计1 098份标本,检出率为25.77% (283/1 098),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检出率高.冬春季流感病毒检出率高,夏秋季其他呼吸道病毒保持较高检出率,各季节流感病毒检出率(x2=87.228)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率(x2=19.19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感病毒在16 ~ 50岁人群中检出率高,其他呼吸道病毒在0~5岁及61岁以上人群中检出率高,各年龄人群流感病毒检出率(x2=16.767)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率(x2=20.83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道病毒各性别人群检出率(x2=0.120,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流感病毒是昆明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其他呼吸道病毒,以腺病毒、鼻病毒为主.二者在流行季节和人群年龄上形成互补,提示我们同时重视防控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毒.

    作者:简千棋;侯敏;马丽波;刘艳艳;刘如锦;张烜榕;李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探讨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853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级职称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高级职称教师,所教学生为感官障碍学生的教师职业压力低于教发展性障碍学生或两者都教的教师,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分别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女教师,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r=0.565,P<0.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压力(r=-0.235,P<0.001)、职业倦怠(r=-0.315,P<0.001)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解释率为19.7%.结论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心理资本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王姣艳;潘威;严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信平台在癫痫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癫痫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两组均在接受抗癫痫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长期教育和管理,观察组建立微群信,在医患间建立网络微信服务平台,为癫痫术后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主要涉及术后随诊、服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等.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嘱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患者癫痫发作次数明显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以上患者再次选择本院复诊人数,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管理癫痫,可以有效强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癫痫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马海萍;涂惠;顾蕊欣;胡小燕;卢明巍;艾琼琼;张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癌症患者益处发现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癌症患者益处发现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EBSCO,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7月,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定性方法分析纳入文献的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结果 终纳入9篇RCT研究,采取团体认知行为压力管理疗法共6篇,瑜伽干预共2篇,1篇是中医五行音乐配合肌肉放松训练,均可改善癌症患者的益处发现.结论 纳入的研究均能提高患者益处发现水平,但研究较少,措施复杂,干预者多是心理学专家,国内实施困难,未来需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构建简单有效,在临床实施可行的益处发现的干预措施.

    作者:章毛毛;李惠萍;张婷;丁晓彤;肖婷;江笑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浙江省某山区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某经济欠发达山区县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改善欠发达地区预防接种现状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该山区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共计12个行政村,通过问卷调查当地0~6周岁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调查共完成有效问卷416份,其中留守儿童家庭97户,非留守儿童家庭319户.71.13%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外)祖父母,55.67%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为小学及以下.17.18%留守儿童监护不了解预防接种的作用(P =0.002),81.44%留守儿童监护人不知道接种单位咨询电话(P <0.001).55.67%留守儿童和60.82%非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选择替代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种反应.11.36%留守儿童到达接种地点时长大于30分钟(P =0.016).儿童监护人获得预防接种知识主要途径为接种单位,占32.70%.结论 浙江省山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行为情况亟待提高,尤其应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留守儿童监护人群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

    作者:叶丽红;钱雨;张婉婷;叶红;沈芷婕;毛盈颖;黄爱军;沈忱;张未;胡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4-2016年张家口市某医院2902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该院2 9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筛查常见过敏原.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 9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男性占75.36%,女性占24.64%,男性多于女性,且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男性(35.29%)高于女性(1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各年龄组间比较,21~30岁组(17.51%)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吸入性过敏原以艾蒿阳性率(24.91%)高,与其他过敏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入性过敏原以鳕鱼/龙虾/扇贝(9.55%)、鲑鱼/鲈鱼/鲤鱼(7.55%)和蟹(7.1%)为主.(4)艾蒿在2014、2015、2016年八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68%、10.73%、5.95%,分别与每年其它月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显示,过敏原检测阳性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21 ~3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艾蒿高于其他过敏原且每年八月份高.

    作者:贾艳艳;张永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广东省居民科学就医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居民科学就医素养现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抽样抽取广东省16个县(市、区)3 855名15 ~ 69岁常住居民,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人户调查.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和复杂抽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广东省居民科学就医素养水平为25.85%,科学就医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0.39%.复杂抽样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科学就医素养水平与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与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群相比,不识字/少识字(OR=0.069)、小学(OR=0.105)、初中(OR=0.240)、高中/职高/中专(OR=0.484)人群科学就医素养水平较低;与“其它”职业人群相比,农民(OR =0.586)科学就医素养水平较低.结论 广东省居民科学就医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大对低文化程度,农民、工人群体的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人群科学就医素养水平.

    作者:林丰;林彩红;夏燕琼;汤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农村教师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目的 了解工作家庭平衡在农村教师社会支持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以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351名农村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平衡及工作满意度之间达到统计学意义相关(P值均小于0.001);工作家庭平衡在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效应ab(-0.432×-0.436)=0.188,95%CI=[0.097,0.279],直接效应c'=0.237,95%CI=[0.103,0.544],效应比为45.79%;工作家庭促进的中介效应ab(0.475 ×0.498) =0.237,95% CI=[0.112,0.361],直接效应c'=0.190;95% CI=[0.005,0.483],效应比为55.50%).结论 良好的工作家庭平衡能够帮助农村教师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者:兰文杰;黄大炜;何明远;王张君;曾练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5-2017年蒙自市儿童与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蒙自市2015-2017年儿童、孕妇及乳母碘营养状况,为有效落实科学补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每年对全市按东、南、西、北、中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每个抽样片区随机抽取0~4岁婴幼儿、8~10岁学生、孕妇、乳母检测尿碘、家中食盐碘含量,并检查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 3年共检测盐碘样本1 252份,碘盐合格率为95.40%.检测0~4岁婴幼儿尿碘样本291份,中位数为172.3μg/L;检测8岁~10岁儿童尿碘样本600份,中位数为222.0,μg/L;检测孕妇及乳母尿碘样本534份,中位数为149.9 μg/L.检查儿童甲状腺600人次,肿大率为1.17%.结论 8~10岁学生的碘摄入量高于适宜量,孕妇、乳母的碘摄入量位于适宜量的低限,有50.0%的孕妇、乳母为碘营养不足,需加强孕妇及乳母的科学补碘工作,预防碘缺乏病.0~4岁婴幼儿的碘摄入量比较适宜.

    作者:吕继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化疗周期的肿瘤患者认知及心理应激障碍的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的认知及心理应激障碍的现状,分析化疗周期对患者认知及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唐山市肿瘤医院住院的366例肿瘤患者,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问卷(MOCA)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66例肿瘤患者PTSD-SS总分为(31.95±20.049)分;MOCA总分为(23.82±3.436)分.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化疗周期是PTSD-SS和MOCA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周期是肿瘤患者认知及心理应激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该重点关注2、3、4周期病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作者:张晓娜;张丽;陈长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012-2016年三亚市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知晓三亚市性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点,为相应调整现有的性病防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三亚市2012-2016年各个医疗机构上报的性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6年,三亚市累积报告的病例数为13 966例,报告病例数由2014年的2 426例增长到2016年的2 865例,年均增长率为4.86%.5种病种中,以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均发病率(273.02/10万)高,其次为梅毒(80.00/10万)、淋病(56.41/10万)、尖锐湿疣(53.50/10万)和生殖器疱疹(19.48/10万);5年来,女性性病发病率都高于男性,女性的病例数为7 435,占53.24%,男性的病例数为6 531,占46.76%,男女之比为0.88∶1;三亚市不同年龄段人群都有性病病例发现,其中以20-34岁报告的病例数多,为9 234例,占66.12%,15-24岁学生人群病例数为4 178,占29.92%.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和农民居多,三者占66.65%.结论 三亚市性病疫情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性病的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陈伟思;许琼军;雷燕;杨日飞;赵婵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