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晓辉;朱萍;刘云杰;丁玉洁
目的 了解乳腺癌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症状群与之关系,为临床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8月-2017年1月唐山市人民肿瘤医院住院的乳腺癌患者296例,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乳腺癌患者常见症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83.8%(248/296)的乳腺癌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担心病情复发(OR =4.643,95%CI=1.814~11.881)、消极情绪(OR =3.114,95%CI=1.079 ~8.984)、是否处于化疗期(OR =0.119,95%CI=0.050 ~ 0.285)、胃肠道症状群(OR=1.756,95%CI=1.186~2.600)、身体意象受损症状群(OR =2.910,95% CI=1.764 ~4.802)及治疗相关症状群(OR=1.670,95% CI=1.112 ~2.507)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症状群是乳腺癌患者发生性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丽;周立芝;陈长香;窦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长治市某矿业集团工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企业职工生活质量的合理策略和干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5大矿区和集团机关在职职工881人,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WHOQOL-BREF量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对职工进行人户调查.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煤矿职工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7.13±11.98)、(64.82±12.71)、(69.37±12.48)和(55.10±11.97)分.自我综合评分为(86.33±9.88)分.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工种、个人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住房条件等为是影响煤矿职工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煤矿职工的生存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应从采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职工居住环境等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张建斌;杜中强;付永刚;马志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跌倒效能在社区老年人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6月份抽取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古塔区、太和区社区老年人610名,应用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跌倒效能量表与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调查,SPSS21.0与AMOS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00份,老年人运动功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跌倒效能得分之间均呈线性关系,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运动功能得分与跌倒效能得分呈负相关(β=-0.454,P<0.01),运动功能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0.665,P<0.01),跌倒效能得分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0.524,P<0.01);跌倒效能在老年人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间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98%.结论 跌倒效能是社区老年人运动功能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变量,能够有效缓解运动功能障碍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丽洁;温有锋;刘永闯;刘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1D64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共纳入AECOPD患者71例.根据预后,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21例,好转组5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第3天和第7天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降钙素原(PCT),比较其在两组之间的动态变化.结果 入院当天和第3天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7天测量结果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值和PCT比值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预测AECOPD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值、第7天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PCT比值和第7天PC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0.818、0.836和0.796,佳截取值分别为:0.376、1.37、0.356和1.0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82.0%、76.2%和74.0%、81.0%和80.0%、71.4%和76.0%.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值能良好预测AECOPD患者住院死亡预后,其价值优于PCT.
作者:倪晓辉;朱萍;刘云杰;丁玉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凉山州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现况,探讨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方法 自拟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该地区387名在校小学生进行访谈式和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x2检验了解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现状,并了解个人卫生行为好坏与患病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结果 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率为59.10%,三年级(OR =0.24,95% CI =0.12 ~0.46)和五年级(OR=0.20,95% CI =0.10 ~0.39)的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较差.非留守儿童(OR =2.24,95% CI=1.03~4.84)、有弟弟妹妹(OR=2.06,95%CI=1.17 ~3.63)和母亲为非农民(OR=2.86,95% CI=1.57 ~ 5.22)有利于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形成.三年级中女性(69.57%)个人卫生行为习惯优于同年级男性(37.33%) (x2=11.85,P<0.001).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良好者腹泻患病率低于个人卫生习惯较差者(x2=11.15,P=0.001).结论 凉山彝族小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较差,三、五年级是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危险因素,非留守、有弟弟妹妹和母亲为非农民是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促进因素.应采取多形式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该地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
作者:翟雯雯;张素华;姚永娜;王卓;裴容;杨淑娟;张建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反应性的水平与分布,为改善三级医疗机构的反应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借鉴WHO研制的反应性问卷对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利用基尼系数和Lorenz曲线测量反应性分布的公平性.结果 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的总体反应性评分为6.49分,8个子条目(尊严、自主性、保密性、交流、及时性、社会支持网络、基本设施服务质量、选择性)的评分分别为6.56、5.73、5.70、7.74、5.59、7.50、6.94、5.89;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反应性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08,各条目分布的基尼系数在0.08~0.21之间.结论 住院患者对三级医疗机构的反应性评价较差、但反应性分布的公平性较好;应合理配置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管理、实现规范化与个性化的诊疗相结合,以改善三级医疗机构的反应性.
作者:郭振友;马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柳州市甲型H3流感病毒HA抗原表位基因突变情况和进化分析,了解其分子流行及变异变迁规律.方法 采集2014-2016年柳州市哨点医院以及流感突发疫情病例的呼吸道标本.提取标本核酸后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对甲型H3阳性标本扩增血凝素HA基因片段、测序和进行基因变异分析.结果 在2014-2016年间总共检测5 164例病例,503例为甲型H3流感病毒阳性.分析2014-2016年柳州市获得的41个甲型H3流感病毒HA基因全长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发现:2014-2016年间甲型H3流感病毒共引起了3个主要的流感流行峰,且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簇A/Switzerland/9715293/2013类似株(SW13)为Group1和A/Hong Kong/4801/2014类似株(HK14)Group 2.比较3个流行峰发现血凝素蛋白氨基酸序列出现点突变,主要分布在抗原表位和受体结合位点.结论 2014-2016年柳州市流行的甲型H3流感病毒,与当年WHO推荐疫苗株比较出现滞后现象,出现两次明显的抗原漂变,可能是导致柳州市近年来甲型H3流感流行的原因.
作者:黄萍;余钧池;陈柳军;陈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掌握陕西省不同区域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进一步科学、精准的开展农村改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5年3月至10月,对陕西省全部涉农区县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数据按照关中地区、秦巴山区和陕北地区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关中地区水样达标率(64.89%)显著高于秦巴山区(33.45%)与陕北地区(33.45%)(P<0.05);关中地区、秦巴山区和陕北地区水源类型分别以深井水、溪水和浅井水为主;三个区域拥有消毒措施的供水工程占比均低于35.00%;关中地区、秦巴山区和陕北地区总大肠菌群的达标率分别为85.76%,36.46%和59.51%;菌落总数的达标率分别为94.09%,87.56%和74.28%.关中地区氟化物和铬(六价)的达标率分别为89.06%和97.70%;陕北地区氟化物、铬(六价)和硝酸盐氮的达标率分别为88.15%,88.15%和92.82%.结论 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陕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的主要因素.关中地区、陕北地区氟化物和铬(六价)等毒理学指标超标现象普遍.
作者:孟昭伟;雷佩玉;郑晶利;常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WI-38衰老细胞的保护作用以及对MORF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D-半乳糖诱导WI-38细胞构建衰老模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25 μmol/L,50μmol/L,100μ mol/L,200μmol/L)对衰老模型作用24h,并与对照组比较: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程度,比色法检测SOD活性;反转录半定量PCR检测MORF4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25 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细胞存活率升高(F=81.95,P<0.05),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率下降(P<0.05),白藜芦醇各组总SOD活力均高于衰老模型组(P<0.05)及对照组(P<0.05),以100μ mol/L白藜芦醇浓度明显.100μmol/L白藜芦醇能明显上调MORF4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衰老WI-38细胞有保护作用,以100μmol/L白藜芦醇的保护作用强,可以明显上调衰老细胞MORF4基因的表达.
作者:张璐;俞黎黎;葛苗苗;曹俐娜;盛玉璐;袁国海;邵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空巢老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于2016年2~12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31.76 ±3.41)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7.33±2.99)分.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总得分为(43.16 ±3.26)分,生活满意度总得分平均分为(62.36±10.18)分,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得分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13,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其生活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32,P<0.01);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0.293,占总效应的43.34%.结论 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且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作者:王剑;徐锦江;王星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综合评价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00-2016年中国知网(157篇)、万方(107篇)、维普(100篇)以及PubMed(14篇)、Embase(17篇)、Web of Science(53篇)数据库有关网络成瘾家庭教养方式的文献,研究工具为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s-EMBU),采用相关系数r为效应量.结果 筛选出12篇研究报告,包含7 206名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效应量的绝对值在0.06 ~0.21之间,所有因子的发表偏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相关,建议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及其父母均纳入预防和干预体系.
作者:卫敏;孙经;单泓博;刘慧;崔玲玲;王长虹;李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一起韦太夫雷登沙门菌食物中毒进行分子病原学分析.方法 对分离株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测定;采用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invA、sopB 、flgK、ssaR和spvB的携带情况;采用ERIC-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18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对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均表现出敏感,临床抗生素治疗效果好;均携带染色体毒力基因invA、sopB、flgK和ssaR,不携带质粒毒力基因spvB;ERCI-PCR显示DNA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大于91%,可划分为1个基因型.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由同一基因型的韦太夫雷登沙门菌菌株所致,携带有多种染色体毒力基因,致病性较强,应受到高度重视.
作者:袁飞;谢成彬;张锡峰;王频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主要研究西岗区居民2006-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为相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及参考.方法 通过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APC(%)、PYLL及PYLLR等指标对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西岗区年均粗死亡率为234.75/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46.25/10万,肺癌、胃癌、肝癌成为西岗区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年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53/10万、6.50/10万、6.25/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4.880,P<0.01).主要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女性乳腺癌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APC(%)=16.300,P<0.001.男女性恶性肿瘤的PYLL首位分别为肝癌和乳腺癌,分别为6 564人年、814人年.讨论 西岗区恶性肿瘤死因以肺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为主,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特点进行防治,降低西岗区恶性肿瘤死亡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作者:李媛媛;刘丹;李晓枫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2010-2016年天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学校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天津市2010-2016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天津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6起,共报告病例4 603例,死亡1例.传染病事件占95.89%.发病起数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52)、手足口病(47)和流行性感冒(14).事件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占82.88%(121/146);3-6月和11-12月为事件发生的高峰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发病例发病时间至事件报告时间的间隔与事件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pearman=0.604,P<0.01).结论 传染病是引起天津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原因,托幼机构和小学多发,及时报告和有效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减少事件危害的关键.
作者:董晓春;李琳;徐文体;周朋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漯河市妇女近3年HPV亚型感染特征及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门诊参加宫颈HPV分型检测的18 994例女性患者,分析感染情况及3年来感染趋势.结果 18994例患者中,HPV感染率为22.5%,前5感染亚型分别为HPV16(5.3%),HPV52(3.5%),HPV58(2.9%),HPV53 (2.6%),HPV39(2.1%);不同年龄组别中,15-25岁组(32.9%)和56-60岁组(29.7%)感染率较高;单纯高危亚型感染率为83.1%,高于单纯低危亚型感染(9.2%)及高+低危亚型感染(7.7%);一重感染率占74.6%,高于多重感染(25.4%).2014、2015、2016年HPV总感染率分别为25.1%(1 531/6 093)、22.1%(1 794/8 128)、19.7%(944/4773),呈下降趋势.结论 漯河地区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中,15-25岁组和56-60岁组患者HPV感染率高,且以一重感染和高危感染为主,感染亚型以16、52、58较为常见;近三年漯河地区妇产科门诊HPV感染有下降趋势.
作者:张清伟;宋佳玉;于江华;谢文燕;王锋;崔利娜;王慧芬;付秀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四川省内藏族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年龄、性别和群体特征,为制定近视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7-18岁藏族和汉族中小学生,利用对数视力表筛查学生视力,采用卡方检验、趋势检验、秩和检验的方法,分析不同年龄藏族男女学生视力状况及及其与汉族学生的异同.结果 共收集到7-18岁藏族学生视力数据2 619条,藏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9.83%,平均视力为4.79;低年龄段(9岁以前)藏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汉族学生(其中8岁年龄x2=11.034,P<0.05),平均视力低于汉族学生(其中8、9岁年龄Z=-4.113、-2.424,P均<0.05),中高年龄段(12岁以后)相反;藏族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x2=46.708,P<0.05),同时平均视力低于男生(Z=-6.453,P<O.05),与汉族学生一致;随年龄增加,藏族男女学生视力不良程度加重(xx2趋势检验,P均<0.05),12-13岁视力下降幅度大(Z=-2.918,PP<0.05).结论 藏族学生视力流行病学特征与汉族学生不同,且整体视力水平较之以往已出现下滑,中高年龄段学生和女生是视力不良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陈剑宇;张丽;蒋先雁;邱滇香;付海霞;曾婕;周亮;师春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2005-2016年盐城市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05-2016年盐城市的梅毒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梅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6年盐城市共报告梅毒15 798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由2005年的4.80/10万增长到2016年的25.99/10万,年均增幅为16.60%.病例主要集中在亭湖区;男女性别比为0.90∶1;2005-2013年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5 ~ 44岁年龄组,但是报告病例数所占构成比由2005年的58.82%下降到了2013年的38.63%,2014-2016年发病年龄则主要集中在25 ~34岁年龄组和65岁及以上年龄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4.65%,家务及待业增幅大,为26.88%.结论 盐城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需对梅毒高发人群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作者:崔倩;祁耀;俞文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玉龙鼠疫疫源地小型兽类体外寄生蚤的季节多样性,为该区域鼠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5年春、夏、秋、冬四季,按照玉龙鼠疫疫源地不同植被带和生境选取8个样地,采用夹夜法捕获小型兽类并收集其体外寄生蚤类,对蚤类群落多样性及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获蚤类1 031只,隶属于3科8属12种,夏秋季节蚤类的捕获数量高于冬春两季,不同生境(林地和耕地)蚤类优势种排序和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林地四个季节蚤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春季高,为1.452 0,夏季低,为1.169 3;均匀度指数以秋季高,为0.791 9,冬季低,为0.576 3;而耕地蚤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以秋季高,为1.3962,春季低,为0.979 9;均匀度指数以冬季高,为0.771 4,夏季低,为0.681 0.结论 蚤类群落在玉龙鼠疫疫源地不同生境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季节分布格局,反映夏、秋季节的温、湿度等气候条件更适合蚤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宿主型的昆虫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更为复杂,对特新蚤指名亚种的重点监测对该疫源地鼠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洋妍妍;张长国;邵宗体;段兴德;浦恩念;刘正祥;苏超;高子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2001年1月-2009年9月江苏省昆山市围产保健监测系统30 089名产妇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探究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关联强度及其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调整混杂因素之后,较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在孕前低BMI(OR=2.06,95% CI:1.36-3.14)、正常BMI(OR=2.43,95% CI:1.72-3.43)、超重(OR =3.52,95% CI.2.40-5.16)的产妇中与临产前剖宫产有统计学关联.同样,高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在孕前低BMI(OR=5.20,95% CI:1.73-3.14)、正常BMI(OR =6.56,95%CI:2.73-18.14)、超重(OR=9.14,95% CI:3.17-26.33)的产妇中与临产后剖宫产有统计学关联.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临产前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现非线性“U”型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 0.001);与临产后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反“L”型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临产前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现“U”曲线,而与临产后剖宫产的关联强度呈现反“L”型曲线.
作者:毛圆圆;刘琴;刘丽;黎渊明;陈林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1991-2011年贵州省成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1991-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8次追踪调查数据,选取贵州省18~60岁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特征研究对象BMI及超重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1991-2011年贵州省成人BMI均值从(21.2±2.3)kg/m2上升到(22.8±3.3) kg/m2;男、女BMI均值分别上升了0.7 kg/m2和0.2kg/m2;40岁~年龄组BMI均值上升快;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居民BMI均值分别上升了1.1 kg/m2、1.1 kg/m2、1.9 kg/m2和1.9 kg/m2;超重肥胖率从11.4%上升到33.9%.结论 贵州城乡居民超重肥胖呈增长趋势.
作者:张黎黎;何平;赵松华;周亚娟;刘怡娅;陈桂华;宋沈超;雷世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