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玉;朱方艳;顾红金;张焱;荣铁渝
目的 探讨合并感染肝吸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速率法和氧化法分别定量检测46例正常人、45例单纯肝吸虫感染患者、652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感染肝吸虫患者血清中的ALT、AST和TB的含量;同时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复制指标HBV-DNA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慢乙肝组和肝吸虫组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吸虫组相比,慢乙肝组ALT、AST和TB水平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感染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BV-DNA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和肝吸虫感染均会损害肝功能,但乙肝病毒对肝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合并感染肝吸虫会进一步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同时会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来防控疾病.
作者:董慧敏;宋志兴;张宏斌;叶彩玲;罗敏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掌握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新疆15个监测点2015年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新疆15个监测点总死亡率490.99/10万际化率539.12/10万),男性579.31/10万(标化率639.97/10万),女性401.45/10万(标化率438.25/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x2=681.74,P<0.05).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高,达77.67%,女性(80.55%)高于男性(75.70%)(x2=67.64,P< 0.05),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死亡占11.91%,女性(12.65%)高于男性(11.41%)(x2=42.13,P< 0.05)伤害死亡占8.87%,男性(11.32%)高于女性(5.30%)(x2=223.18,P<0.05);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及高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自杀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新疆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病致死仍占高比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依然比较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依然是危害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大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作者:者炜;甫尔哈提·吾守尔;刘来新;廖佩花;张云君;张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重庆市主城9区艾滋病流行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导出报告病例相关历史卡片,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1-2015年,重庆市主城9区累计报告HIV/AIDS 9 395例,死亡470例;2015年报告数是2011年的2倍.以20 ~ 39岁年龄组为主,占48.8%(4 586/9 395);男女性别比4.4∶1;以未婚为主,占41.5%(3 895/9 395);初中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占29.1%(2 732/9 395)、29.0%(2 729/9 395).以性传播为主,占93.1%(8 753/9 395),其中,异性传播占56.2%(5 282/9 395),同性传播占36.9%(3471/9 395);10~ 34岁年龄段以同性传播为主,35岁及以上年龄段以异性传播为主.阳性报告来源以疾控机构检测发现为主,占50.9%(4 779/9395);其次为医疗机构,占42.7%(4 015/9395).结论 重庆市主城9区艾滋病报告数呈增加趋势,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20 ~ 39岁人群是主要感染人群.应加强性健康、性道德与艾滋病警示性教育,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作者:陈宗良;申涛;吴国辉;周超;张维;韩梅;欧阳琳;卢戎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分析银川市风疹发病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更完善的风疹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探究银川市风疹发病的季节性规律,并比较风疹疫苗普种前后风疹发病季节性变化的趋势.结果 2005-2016年银川市风疹的集中度为总M=0.682,疫苗普种前后M值依次为0.679、0.685.圆形分布集中趋势r值为总r=0.681,发病高峰日为5月19日,发病高峰期为3月29日-7月8日,高峰期长达101 d;疫苗普种前,r=0.678,发病高峰日及高峰期依次为5月17日,3月26日-7月7日,高峰期跨度为103 d;疫苗普种后,r=0.685,发病高峰日及高峰期依次为5月20日,3月31日-7月10日,高峰期跨度为101 d.分别对疫苗普种前后的M值、平均角(α)和高峰期跨度进行假设检验,得到检验值t和概率值P依次为:-0.753/0.446、2.966/<0.05和0.789/0.446.结论 风疹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月下旬-7月上旬.疫苗的普遍接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风疹的季节性特征,应根据风疹的流行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作者:雷静;时欣培;苗志峰;李燕;张伟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煤化工企业工人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并分析职业紧张对职业倦怠发生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阜康市煤化工企业工人共858人,使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职业倦怠量表(CMBI)对其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学历、工龄、婚姻状况及月收入的工人其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状况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工人在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及职业倦怠总分上的得分是随之增加的(P<0.001),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的得分是逐渐降低的(P<0.001).工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体应对资源、个体紧张反应、工龄及学历这4个因素.其中,个体紧张反应、工龄及学历与职业倦怠呈正性关联,个体应对资源与职业倦怠呈负性关联.结论 煤化工企业员工的职业紧张状况不容忽视,且随着紧张程度的增加,职业倦怠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增加,但个体应对资源的增强可以明显的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
作者:高晓燕;杨俊;刘继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广汉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自201 1年开始对干预村村民实施以给村小学上血防课、广播、专栏板报、发放宣传画和传单、放警示牌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于2015年选取3个干预村以及3个对照村,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项目村中抽取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单项评价法结果显示干预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3.37%、80.77%,对照村为50.10%、66.40%;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干预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分别为79.14%、97.49%,对照村为47.89%、79.40%.2种方法均表明干预村村民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疫区人民对血吸虫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能够应用于血吸虫防控工作.
作者:郑敬环;彭介入;蒲晨;陶思源;张桂婷;杨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某汽车制造业存在不明物质工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 采用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对现场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在线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各工位均能准确定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质谱图出峰时间与标准物质出峰时间基本一致,与标准NIST库的匹配度较高.半定量结果为:2.27~253.27 ppb,所检出物质符合现场挥发物的特性.结论 便携式气质联用技术适用于复杂的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作者:成国玉;朱方艳;顾红金;张焱;荣铁渝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断结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快速、敏感和特异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并应用于食源性疾病样品的金葡菌筛查.方法 针对金葡菌耐热核酸酶(thermostable nuclease,nuc)基因特异性序列的6个区域设计2对引物,建立LAMP方法.利用LAMP和普通PCR方法同时检测金葡菌和对照组菌株来验证LAMP方法的特异性;将金葡菌菌液作10倍系列稀释后利用LAMP和PCR方法同时进行检测来评价两者的敏感度,利用LAMP和PCR方法分别对330份食源性疾病样品进行检测来比较两者的检出率.结果 LAMP方法可以利用肉眼进行结果判断,其特异性与普通PCR相当,但其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倍,LAMP方法检测下限为10 cfu/ml,PCR方法检测下限为100 cfu/ml;LAMP和普通PCR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样品的检出率相符.结论 可视化金葡菌LAMP方法是一个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可应用于食源性疾病样品中金葡菌的筛查.
作者:谭震;李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白藜芦醇为受试物,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2.5、25、50、100、200、400和800μ M)处理B16细胞24h和48 h,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酶标法测定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高,B16细胞存活率降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robit计算24h和48 h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1.971±0.21) μM和(112.537±0.14) μM.100μM白藜芦醇处理24h黑色素抑制率为(35.07±4.10)%、酪氨酸酶抑制率为(31.63±1.7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且能够影响细胞内的黑色素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刘蜀坤;景林;孟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食品中4种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IP-HPLC)测定方法.方法 发酵酸奶样经沉淀剂(K[Fe(CN)2]、Zn(Ac)2)沉淀去除蛋白后提取;榨菜样匀质后用蒸馏水浸提;饮料样离心再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上样分析.采用5 mm0]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甲醇(95∶5,v/v)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波长205 nm.结果 食品中待测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阿斯巴甜、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线性范围分别为0.13 ~ 60μg/ml、0.07~ 60μg/ml、0.10~ 60μg/ml、0.007~4.0 mg/ml;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40、0.020、0.030、2.0μg/ml.酸奶、榨菜样品中4种组分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1%~ 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 ~ 6.95%.结论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同时对食品中的4种甜味剂进行分析,本法不需衍生,测定快捷、操作简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杨小琪;黎源倩;邹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静息代谢率与体格发育的相关性研究,获得在校大学生静息代谢率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为大学生膳食能量摄入与能量失衡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学生1 450人,年龄18 ~ 26岁.对受试者分别进行静息代谢率(RMR)和体格指标的测定.以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围等为自变量,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拟合出在校大学生的静息代谢率的回归方程.采用配对t检验验证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结果 男大学生中,体重(r=0.830)、腰围(r=0.806)与静息代谢率相关性大.建立的回归方程为RMR=4.244BW+ 7.451WC+ 6.401H+ 4.010HC+ 0.757UC+ 3.944A-881.245 (P<0.001,R2=0.838).女大学生中,体重(r=o.926)、臀围(r=0.827)和静息代谢率相关大.建立的回归方程为RMR=8.516BW+ 3.678H+ 5.551UC+ 2.984HC+1.030WC-341.119(P<0.001,R2=0.896).结论 本次研究发现大学生静息代谢率与体格营养指标息息相关;在校大学生静息代谢率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维持能量平衡平衡膳食,降低能量失衡相关疾病的风险.
作者:奚玉娥;谢雄雄;卫婧;李志慧;刘华缓;卢晓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以及整群抽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2 137名护士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研究.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和自测健康状况问卷.结果 自测健康状况总均分(2.82±0.58)分,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25±0.67)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测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424,P< 0.05),控制人口学因素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对护士的生理(△R2=0.135,P<0.001)、心理(△R2=0.197,P<0.001)健康仍有显著影响,薪酬福利、工作自主性会影响护士的生理健康(P<o.05),薪酬福利、工作自主性、工作环境对于护士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影响(P<o.05).结论 护士工作满意度可以正向预测护士的健康状况,提示护理管理者等医疗部门应关注护士目前的工作满意度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
作者:王璐;魏万宏;刘真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在江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月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为制定出血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江西省2006-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逐月发病率资料建立ARIMA模型,利用201 6年各月发病率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再以2006-2016年HFRS逐月发病率构建模型预测2017年HFRS发病率.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ARIMA(0,0,2)(0,1,1)12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际发病情况基本吻合.各项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C值(Schwarz Bayesian criterion,贝叶斯信息准则)=-6.792,Ljung-BoxQ=14.992,P=0.452,模型残差为白噪声;2016年各月HFRS发病率预测值与实际值动态趋势基本吻合.预测2017年江西省HFRS发病率为1.45/10万.结论 ARIMA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江西省HFRS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可用于江西省HFRS发病率的短期预测研究.
作者:朱蒙曼;杨其松;谢昀;张天琛;刘美;刘晓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PhoP-PhoQ双组分系统与沙门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沙门菌进入吞噬细胞后,可依赖PhoP-PhoQ双组分系统对吞噬泡中威胁其生存的酸性pH值、抗菌肽及二价阳离子等信号作出响应,协调表达上百个毒力基因,从两得以在环境恶劣的吞噬泡中生存繁殖.本文将系统介绍PhoP-PhoQ双组分系统的信号激活及响应机制,为深入探索沙门菌的致病机理提供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泳榆;汪川;唐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产妇未婚先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以降低未婚先育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携带0~6月龄婴儿前往深圳市龙华新区妇幼保健院或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免疫接种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420名产妇中未婚先育234人,未婚先育率为16.48%,其中未婚生育一、二和三孩的分别有192人、37人和5人.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育年龄为20岁及以下、人工流产次数越多、工人、农村户口的产妇未婚先育风险较高,而伴侣文化程度越高的未婚先育风险越低,OR值分别为6.007、1.527、2.570、1.755和0.625.结论 深圳市龙华新区产妇未婚先育率较高,应重点加强未婚青年女性、工人群体及农村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鼓励男性伴侣积极参加;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保证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和优生优育.
作者:杨洁莹;周鑫;简敏婷;杜晓云;肖扬;许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尿中硫氰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尿样经离心后,用纯水稀释10倍.经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结果 尿中硫氰酸盐在0.25 ~ 20.0 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0.10 mg/L,定量限为0.30 mg/L,批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67%~ 8.64%,批间RSD为5.44% ~ 8.97%,加标回收率为91.5% ~ 101.7%.结论 本方法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准确度高、检出限低,适用于人尿中硫氰酸盐的测定.
作者:何漪;王钟;刘月月;魏滨;李婷婷;常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沈阳市2000-2015年宫颈癌的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沈阳市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沈阳市2000-2015年宫颈癌的死亡数据,计算各年粗死亡率、构成比及标化率等,采用Joinpoint模型对死亡率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沈阳市2000-2015年宫颈癌死亡病例1 172例,粗死亡率为4.11/10万,中标率为2.78/10万,世标率为2.57/10万,16年来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世标率APC为4.72%(95%CI:3.15%~6.31%);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组,占死亡人数的54.10%;中年组(35~59岁组)宫颈癌的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6年间APC为7.58%(95%CI:5.14% ~ 10.08%);老年组(≥60岁)的宫颈癌死亡率在2000-2008年间呈下降趋势,APC为-7.25%(95%CI:-12.50%-1.68%),2008-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为9.26%(95%CI:2.44% ~ 16.53%).结论 沈阳市宫颈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病例多集中在中年女性人群.应将宫颈癌的筛查年龄提前,并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积极、规范治疗,以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作者:白小龙;管楠楠;李文辉;潘秀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肉类的PCR-CE-LIF检测方法,并用以检测市售肉类的掺伪.方法 采用DNA Ladder Marker(100 bp)优化CE的分离检测条件,包括分离电压、筛分介质浓度和电泳缓冲液浓度.采用试剂盒法提取肉的基因组DNA,并用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经HindⅢ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产物用优化的CE-LIF条件检测,测定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比对.结果 在优化的CE条件下,同一天连续6次测定DNA Ladder Marker,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为0.21%~ 0.71%;连续6天测定,迁移时间的日间RSD为1.02%~ 2.09%.毛细管电泳法能特异、灵敏地鉴定不同肉类,而琼脂糖凝胶电泳则无法检出目的条带.结论 CE-LIF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绿色环保等优势,能够用于肉类掺伪测定.
作者:任冬霞;霍雨佳;周琛;陈珍妍;李永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南宁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采取的防控对策进行总结.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H7N9病毒核酸检测.评价疫情防控措施效果.结果 南宁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在AZJ农贸市场从事活禽贩卖宰杀工作,2017年2月18日确诊,2月19日抢救无效死亡,感染途径可能为禽到人或禽到环境到人.疫情发生后南宁市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落实各项防控对策,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 南宁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于散发病例,未发生人间传播,Ⅲ级应急响应防控对策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作者:刘昊晖;农皓;郭泽强;潘利花;黄世美;石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泰安市农村家庭环境卫生状况,掌握农村家庭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为政府制定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随机选择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5户家庭,共计300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泰安市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分别占57.0%和27.0%);家里使用的主要燃料以电和柴为主(分别占47.7%和27.0%);家庭集中式供水覆盖率85.7%;饮水习惯以喝开水为主,占97.7%;家庭成员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占97.7%;68.3%的家庭使用农药.52.0%的家庭污水随意排放.农村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35.3%,34.7%的厕室不清洁,53.0%的有臭味,7.7%有蝇蛆,34.3%有粪便暴露.79.7%的家庭房屋周围存在诸如猪圈、牛圈、死水池、污水沟等病媒生物孳生地,30.7%厨房有鼠迹,46.7%厨房有苍蝇,16.7%的庭院周围有积水容器,蚊幼虫孳生阳性率为11.7%.结论 泰安市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良好,但是,农村家庭污水处理方面薄弱,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厕室内卫生条件较差,病媒生物密度水平较高,是今后农村家庭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
作者:明明;马德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