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泰安市300户农村家庭环境卫生调查

明明;马德珍

关键词:农村, 家庭环境卫生, 监测
摘要:目的 了解泰安市农村家庭环境卫生状况,掌握农村家庭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为政府制定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随机选择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5户家庭,共计300户家庭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泰安市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分别占57.0%和27.0%);家里使用的主要燃料以电和柴为主(分别占47.7%和27.0%);家庭集中式供水覆盖率85.7%;饮水习惯以喝开水为主,占97.7%;家庭成员有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占97.7%;68.3%的家庭使用农药.52.0%的家庭污水随意排放.农村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35.3%,34.7%的厕室不清洁,53.0%的有臭味,7.7%有蝇蛆,34.3%有粪便暴露.79.7%的家庭房屋周围存在诸如猪圈、牛圈、死水池、污水沟等病媒生物孳生地,30.7%厨房有鼠迹,46.7%厨房有苍蝇,16.7%的庭院周围有积水容器,蚊幼虫孳生阳性率为11.7%.结论 泰安市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总体情况良好,但是,农村家庭污水处理方面薄弱,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厕室内卫生条件较差,病媒生物密度水平较高,是今后农村家庭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16年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e Fever with Ren1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规德,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7-2016年HFR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6年黑龙江省共报告HFRS病例17 820例,死亡病例16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66/10万,年平均报告死亡率0.04/10万.全省HFRS病例呈散发,每年13个市(地)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报告发病数较多的市(地)为佳木斯(3 240例)、哈尔滨(2 283例)、双鸭山(2 147例);报告发病率较高的市(地)为双鸭山(14.48/10万)、佳木斯(12.87/10万)、鹤岗(9.05/10万).每年发病呈明显的春夏季和秋冬季2个高峰,以秋冬高峰为主.男女发病性别比为3.65∶1;发病相对集中在30~5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的70.16%;职业构成中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的68.60%.结论 黑龙江省近10年HFRS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壮年男性农民为HFRS的高发人群,年近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比例有增大的趋势.为做好HFRS防控工作,应继续加强灭鼠、防鼠及高危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关注大年龄组人群疾病防控,减少新病例的出现.

    作者:华华;陈淑红;杨明;胡泉博;周广恩;李冀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持留菌产生及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持留菌或持留细胞(Persister)是指微生物在受到有效抗菌药物作用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很快死亡,同时残留了一小部分代谢活动低下、具有同基因型多药物耐受(Multidrug Tolerance,MDT)特性的微生物亚群(sub-population).持留菌与耐药菌(resistant mutant)是不同的概念,持留菌是表型变异株(Phenotypic Heterogeneity),其基因序列没有发生突变,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不会增大,但持留菌的存在却是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国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实验来研究持留菌产生及其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本文将对持留菌的生物学特性、产生机制、耐药机制和有效的抗菌策略等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雍江堰;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05-2016年银川市风疹发病季节性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银川市风疹发病的季节性特征,为制定更完善的风疹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布法探究银川市风疹发病的季节性规律,并比较风疹疫苗普种前后风疹发病季节性变化的趋势.结果 2005-2016年银川市风疹的集中度为总M=0.682,疫苗普种前后M值依次为0.679、0.685.圆形分布集中趋势r值为总r=0.681,发病高峰日为5月19日,发病高峰期为3月29日-7月8日,高峰期长达101 d;疫苗普种前,r=0.678,发病高峰日及高峰期依次为5月17日,3月26日-7月7日,高峰期跨度为103 d;疫苗普种后,r=0.685,发病高峰日及高峰期依次为5月20日,3月31日-7月10日,高峰期跨度为101 d.分别对疫苗普种前后的M值、平均角(α)和高峰期跨度进行假设检验,得到检验值t和概率值P依次为:-0.753/0.446、2.966/<0.05和0.789/0.446.结论 风疹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月下旬-7月上旬.疫苗的普遍接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风疹的季节性特征,应根据风疹的流行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作者:雷静;时欣培;苗志峰;李燕;张伟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河南省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其自测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以及整群抽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2 137名护士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研究.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和自测健康状况问卷.结果 自测健康状况总均分(2.82±0.58)分,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25±0.67)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测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424,P< 0.05),控制人口学因素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对护士的生理(△R2=0.135,P<0.001)、心理(△R2=0.197,P<0.001)健康仍有显著影响,薪酬福利、工作自主性会影响护士的生理健康(P<o.05),薪酬福利、工作自主性、工作环境对于护士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影响(P<o.05).结论 护士工作满意度可以正向预测护士的健康状况,提示护理管理者等医疗部门应关注护士目前的工作满意度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

    作者:王璐;魏万宏;刘真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武汉市高校艾滋病防治教育及干预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适用的艾滋病防治宣教模式,为有效开展校园艾滋病教育及男男艾滋病人群筛查等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武汉市某高校学生57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分为4组,通过多媒体讲座、志愿者组织宣传、校园网络、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干预,1个月后再行相同问卷调查.结果 4组干预前后知晓率为:多媒体组37.03%、72.60%;志愿者组37.91%、64.54%;网络组30.4%、52.94%;处方组40.76%、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2组P值<0.001,后2组P值为0.005、0.004).多媒体干预后正向态度率明显提高(P<0.001),另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58%的调查者知道男男性行为更易传播艾滋病,仅35.44%知道肛交易传播.有过性行为的调查者中96.00%认同戴安全套能减少艾滋病的传播,但54.17%在第一次性行为中未用安全套.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其中多媒体讲座效果佳.目前开放的性观念及匮乏的性知识使青年男男同性恋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下简称“MSM”)成为感染高危人群,应加强教育筛查.

    作者:戚萌欣;张心源;郑雅琪;李建壮;徐贝贝;张玉芹;王强;王夏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2-2016年无锡市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无锡市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趋势、死亡特征、死前医疗保健服务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滨湖区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82‰、2.72‰和3.45‰,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x2趋势=5.601、6.520、6.657,均P<0.05).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108例,男童死亡率为4.19‰,高于女童死亡率的2.63‰.小年龄儿童死亡所占比例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的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病,占全死因的63.89%(69/108).第一季度(1-3月份)为儿童死亡的高峰期.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的死亡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低年龄儿童和先天异常疾病是死亡干预的重点,健康宣教和多部门协作是干预的基本措施.

    作者:夏冰洋;薛春梅;过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3-2016年天津市和平区医疗机构空气消毒质量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各级医疗机构环境空气消毒效果,为探索空气重点消毒科室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 连续4年采用沉降法对天津市和平区部分医疗机构室内空气进行采样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4年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5.71%、88.33%、88.60%和91.07%,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同;Ⅰ类环境4年合格率分别为78.72%、90.20%、92.16%和100.00%,呈逐年上升趋势,有统计学差异(x2=12.940,P<0.05);三级医院4类环境间对比(x2=11.270,P< 0.05)与二级医院4类环境间对比(x2=7.142,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级医院的Ⅲ、Ⅳ类环境空气合格率(69.23%、73.91%)低于Ⅰ、Ⅱ类环境(90.45%、83.33%),二级医院的Ⅳ类环境空气合格率(60.00%)低于Ⅱ、Ⅲ类环境(92.00%、84.00%).结论 和平区医疗机构环境空气消毒质量连续4年整体监测结果较好,但仍应以三级医院的Ⅲ、Ⅳ类环境和二级医院的Ⅳ类环境作为空气消毒工作的重点,以减少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及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米丽娟;苏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广汉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汉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自201 1年开始对干预村村民实施以给村小学上血防课、广播、专栏板报、发放宣传画和传单、放警示牌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于2015年选取3个干预村以及3个对照村,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项目村中抽取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单项评价法结果显示干预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3.37%、80.77%,对照村为50.10%、66.40%;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干预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分别为79.14%、97.49%,对照村为47.89%、79.40%.2种方法均表明干预村村民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疫区人民对血吸虫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能够应用于血吸虫防控工作.

    作者:郑敬环;彭介入;蒲晨;陶思源;张桂婷;杨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0-2015年深圳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10-2015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发现监测过程中存在问题,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报告的AFP病例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AFP病例206例,7例为疫苗相关株病毒病例;15岁以下儿童AFP报告发病率为1.61/10万~2.89/10万,病例报告多月份为4月,以深圳市其他区为主(75.2%);深圳市儿童医院上报病例多(91.7%),男女性别比为1.48∶1,病例以0~2岁年龄组为主(59.7%);报告症状多是发热(52.4%),大部分病例有下肢乏力(90.8%);临床诊断前两位是乏力查因(63.6%)、格林巴利综合征(12.6%),60 d后随访有残留麻痹的有34人(16.5%).结论 2010-2015年深圳市AFP监测未发现有野病毒株病例,需要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大对市民健康教育,保持监测系统高质运行.

    作者:钟剑明;邓凯杰;周志峰;段利娜;许玉成;董晨;何宇衡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白酒对大鼠血脂及脂代谢关键酶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2种浓香型白酒对大鼠血脂及脂代谢关键酶的影响,分析不同酒样对脂代谢影响的差异,探讨适量饮酒调节机体脂代谢的可能机制.方法 10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1-1、1-2、1-3、2-1、2-2、2-3和对照组,按低、中、高剂量分别灌服2种浓香型白酒,连续灌胃8周,检测大鼠肝功、血脂及脂肪分解、合成关键酶水平,对比组间差异.结果 AST水平1-3、2-1、2-2组较对照组有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1-2组ATGL升高(P<0.05),且酒样1的3个剂量组分别高于酒样2的3个剂量组(P<0.05);2-1、2-3组HSL升高(P<0.05),且2-1组高于1-1组(P<0.05);酒样2的3个剂量组CPT-I水平均降低(P<0.05),1-1、1-2组分别高于2-1、2-2组;酒样组的ACO水平和DCAT水平较对照组分别升高(P<0.05)和降低(P<0.05);2-2组FA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量浓香型白酒可提高部分脂肪分解关键酶水平,同时降低脂肪合成关键酶水平,这可能是适量饮酒对机体脂代谢调节的机制之一,这种调节作用可能与饮酒品质相关.

    作者:刘银;周玲旭;杨官荣;张欢;李钰;唐贤华;许欣;裴晓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膜透析早期患者疾病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早期患者疾病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IS-SR修订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以及Herth希望量表,对146例腹膜透析早期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疾病适应总分(61.32±9.03)分,患者疾病适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疾病适应总分与应对方式总分、面对维度、屈服维度呈负相关,与回避维度呈正相关,与希望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分析显示,疾病适应影响因素为面对维度、希望总分、性别、月平均收入和与子女同住、与父母同住(P<0.05);其中性别、月平均收入、与子女同住、面对维度和希望总分是疾病适应保护因素,其余变量为其危险因素,共同解释总变异的81.7%.结论 腹膜透析早期患者疾病适应亟待提高,临床工作者制定干预时应注重提高患者积极应对和希望水平.

    作者:刘赛赛;单岩;张琳;田瑞杰;杜理平;李艳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于两水平Logistic模型的母乳喂养时长对少儿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 从社区和个人水平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少儿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利用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少儿数据,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两水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水平的医疗状况、环境因素和个体水平的个人特征、经济状况与少儿健康指标(1个月内患病,1年内去医院看病)的关系.结果 少儿身体健康的数据在社区水平存在聚集性(指标1个月内患病高水平方差估计值为0.295,Z=7.101,P<0.001;指标1年内去医院看病高水平方差估计值为1.104,Z=9.407,P<0.001).在控制个人特征,经济水平以及数据的层次结构后,发现持续母乳喂养是少儿身体健康的保护因素(1个月内患病:OR=-0.280,t=-2.837,P=0.005;1年内去医院看病:OR=--0.356,t=-3.342,P=0.001).结论 少儿身体健康状况存在社区聚集性可能是受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对少儿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提倡延长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至8个月以上.

    作者:杨婷;荣爽;张连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呼吸道微生态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不依赖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对呼吸道微生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研究已经发现呼吸道微生态与各种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并提示呼吸道菌群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上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呼吸道微生态研究方法、健康人体呼吸道微生态、呼吸道微生态与呼吸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昭芳;朱天川;谭小艳;龙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合并感染肝吸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并感染肝吸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速率法和氧化法分别定量检测46例正常人、45例单纯肝吸虫感染患者、652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感染肝吸虫患者血清中的ALT、AST和TB的含量;同时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复制指标HBV-DNA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慢乙肝组和肝吸虫组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吸虫组相比,慢乙肝组ALT、AST和TB水平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感染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BV-DNA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和肝吸虫感染均会损害肝功能,但乙肝病毒对肝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合并感染肝吸虫会进一步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同时会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来防控疾病.

    作者:董慧敏;宋志兴;张宏斌;叶彩玲;罗敏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山东省1090份市售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山东省市售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及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2016年山东省监测的1 090份市售水产品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4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1 090份水产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为32.29%(352/1 090).其中,淡水产品的检出率高于海水产品(分别为35.95%和28.60%).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为27.06% (295/10 90),其次为霍乱弧菌5.24%(30/572)和沙门菌3.49% (38/1 090),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低,为1.74%(19/1 090).淡水甲壳类、淡水螺类是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水产品种类,检出率分别为44.72%(55/123)、37.74%(20/53).结论 山东省市售水产品中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水产品市场监管及风险监测工作.

    作者:王克波;赵金山;刘丹茹;庄茂强;于连龙;宋柬;李明;姜迎;周景洋;褚遵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气管插管法建立矽肺大鼠模型方法的改进

    目的 介绍一种经济实用、成功率高的气管插管方法来制备矽肺大鼠模型.方法 将2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矽肺模型组,2组均使用自制实验器具通过直视下行插管法给药,经检验插管成功后向对照组气管注入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气管注入1 ml SiO2悬浊液.染毒后28 d取出肺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应用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 2组大鼠造模过程中无死亡;造模后对照组大鼠生长状况良好,模型组大鼠生长缓慢并伴有毛枯、喘息等症状;肺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无明显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典型的肺泡炎和纤维化改变.模型组大鼠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羟脯氨酸测定结果提示经改良的气管插管注药方法成功复制了矽肺模型,操作简便,死亡率低,可加以推广.

    作者:姜岩;张娟;贾强;张兴国;王佳宇;于功昌;邵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肉类掺伪的毛细管电泳检测法

    目的 建立肉类的PCR-CE-LIF检测方法,并用以检测市售肉类的掺伪.方法 采用DNA Ladder Marker(100 bp)优化CE的分离检测条件,包括分离电压、筛分介质浓度和电泳缓冲液浓度.采用试剂盒法提取肉的基因组DNA,并用特异性引物对其特异保守序列进行PCR扩增,经HindⅢ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产物用优化的CE-LIF条件检测,测定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比对.结果 在优化的CE条件下,同一天连续6次测定DNA Ladder Marker,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为0.21%~ 0.71%;连续6天测定,迁移时间的日间RSD为1.02%~ 2.09%.毛细管电泳法能特异、灵敏地鉴定不同肉类,而琼脂糖凝胶电泳则无法检出目的条带.结论 CE-LIF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绿色环保等优势,能够用于肉类掺伪测定.

    作者:任冬霞;霍雨佳;周琛;陈珍妍;李永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TEN对耐顺铂的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及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PTEN对耐顺铂食管癌Ec9706/cDDP细胞增殖及P-g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顺铂浓度梯度增加的方法筛选食管癌耐药细胞株Ec9706/cDD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TEN转染后对Ec9706/cDDP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转染后Ec9706/cDDP细胞P-gp表达改变.结果 通过顺铂浓度梯度增加的方法成功诱导食管癌耐顺铂细胞株Ec9706/cDDP,与Ec9706/cDDP和Ec9706/cDDP+空载相比,转染野生型PTEN的Ec9706/cDDP细胞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9706/cDDP细胞株在野生型PTEN转染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转染无活性G129E和C124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野生型PTEN的Ec9706/cDDP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而转染2种突变型的PTEN组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PTEN在食管癌耐顺铂细胞株Ec9706/cDDP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肿瘤耐药关键蛋白P-gp表达,从而逆转食管癌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傅玉峰;张玉领;陈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65台家用空气净化器过滤膜细菌污染状况及净化效果分析

    目的 调查居民家庭HEPA型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情况、过滤膜细菌污染状况和空气细菌净化效果,为指导居民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法调查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情况和使用习惯;拭子涂抹法采集过滤膜前后的细菌并进行检测,全自动微生物生化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空气沉降法采集空气微生物并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65台HEPA型空气净化器.过滤膜上的细菌鉴定出56种,17个属别.过滤膜前细菌总数中位数为8.8 CFU/cm2,膜后为0.4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64,P<0.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357,P=0.004).空气净化器开启前室内空气细菌总数中位数为5.5CFU/皿,开启后为3.0CFU/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6,P<0.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590,P<0.001).经偏相关分析,过滤膜前细菌总数与空气细菌总数正相关(r=0.501,P<0.001).结论 过滤膜上细菌种类繁多,膜前细菌污染情况严重于膜后;78.3%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但二次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过滤膜前表面细菌数量与空气细菌总数正相关.

    作者:马聪兴;王兆南;张美云;李文静;张睿;宋衍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5年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新疆15个监测点2015年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新疆15个监测点总死亡率490.99/10万际化率539.12/10万),男性579.31/10万(标化率639.97/10万),女性401.45/10万(标化率438.25/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x2=681.74,P<0.05).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高,达77.67%,女性(80.55%)高于男性(75.70%)(x2=67.64,P< 0.05),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死亡占11.91%,女性(12.65%)高于男性(11.41%)(x2=42.13,P< 0.05)伤害死亡占8.87%,男性(11.32%)高于女性(5.30%)(x2=223.18,P<0.05);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及高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自杀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新疆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病致死仍占高比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依然比较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依然是危害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大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作者:者炜;甫尔哈提·吾守尔;刘来新;廖佩花;张云君;张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