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2016年无锡市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夏冰洋;薛春梅;过燕

关键词:儿童,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干预
摘要:目的 分析无锡市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趋势、死亡特征、死前医疗保健服务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滨湖区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82‰、2.72‰和3.45‰,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x2趋势=5.601、6.520、6.657,均P<0.05).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108例,男童死亡率为4.19‰,高于女童死亡率的2.63‰.小年龄儿童死亡所占比例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的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病,占全死因的63.89%(69/108).第一季度(1-3月份)为儿童死亡的高峰期.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的死亡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低年龄儿童和先天异常疾病是死亡干预的重点,健康宣教和多部门协作是干预的基本措施.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沙门菌PhoP-PhoQ双组分系统信号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PhoP-PhoQ双组分系统与沙门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沙门菌进入吞噬细胞后,可依赖PhoP-PhoQ双组分系统对吞噬泡中威胁其生存的酸性pH值、抗菌肽及二价阳离子等信号作出响应,协调表达上百个毒力基因,从两得以在环境恶劣的吞噬泡中生存繁殖.本文将系统介绍PhoP-PhoQ双组分系统的信号激活及响应机制,为深入探索沙门菌的致病机理提供思路和线索.

    作者:李泳榆;汪川;唐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在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某汽车制造业存在不明物质工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 采用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对现场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在线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各工位均能准确定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质谱图出峰时间与标准物质出峰时间基本一致,与标准NIST库的匹配度较高.半定量结果为:2.27~253.27 ppb,所检出物质符合现场挥发物的特性.结论 便携式气质联用技术适用于复杂的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作者:成国玉;朱方艳;顾红金;张焱;荣铁渝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江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ARIMA模型及其趋势预测

    目的 探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在江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月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为制定出血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江西省2006-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逐月发病率资料建立ARIMA模型,利用201 6年各月发病率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再以2006-2016年HFRS逐月发病率构建模型预测2017年HFRS发病率.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ARIMA(0,0,2)(0,1,1)12模型,拟合结果与实际发病情况基本吻合.各项参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C值(Schwarz Bayesian criterion,贝叶斯信息准则)=-6.792,Ljung-BoxQ=14.992,P=0.452,模型残差为白噪声;2016年各月HFRS发病率预测值与实际值动态趋势基本吻合.预测2017年江西省HFRS发病率为1.45/10万.结论 ARIMA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江西省HFRS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可用于江西省HFRS发病率的短期预测研究.

    作者:朱蒙曼;杨其松;谢昀;张天琛;刘美;刘晓青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5年镇江地区832份腹泻样本诺如病毒感染状况及进化重组分析

    目的 分析2015年镇江地区诺如病毒的感染状况及进化重组现象.方法 收集2015年镇江地区哨点医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及突发疫情的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GI/GII核酸检测,阳性样本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诺如病毒基因的RdRp区和Capsid区,序列测定、基因分型,运用Mega软件和RDP软件进行序列进化和基因重组分析.结果 832份样本中诺如病毒阳性率为5.05%(42/832),GII组阳性率为4.81%(40/832),占95.24%,GII组在10~20岁的中青年中阳性率高,达25.00%(14/56).2015年诺如病毒的检出率以1月高,11月、2月次之,以GII.17型所占比例高为63.89%(23/36),新GII.17型变异株为主要的流行株.主要的重组事件为诺如病毒GII.P12_GII.3型的镇江毒株ZJ111/2015/CHN和ZJ119/2015/CHN,是由加拿大的参考株U02030/Toronto/CA/GII.3和英国的参考株X86557/Lordsdale/UK/GII.4重组而成.结论 2015年镇江地区诺如病毒感染以GII组为主,中青年阳性率高,新GII.17型变异株为主要的流行基因型,主要的重组事件为GII.3与GII.4的重组.

    作者:郝世轩;徐虹;宋寅生;薛渊;许金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00-2015年沈阳市宫颈癌死亡现况及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沈阳市2000-2015年宫颈癌的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沈阳市宫颈癌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沈阳市2000-2015年宫颈癌的死亡数据,计算各年粗死亡率、构成比及标化率等,采用Joinpoint模型对死亡率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沈阳市2000-2015年宫颈癌死亡病例1 172例,粗死亡率为4.11/10万,中标率为2.78/10万,世标率为2.57/10万,16年来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世标率APC为4.72%(95%CI:3.15%~6.31%);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40~59岁年龄组,占死亡人数的54.10%;中年组(35~59岁组)宫颈癌的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6年间APC为7.58%(95%CI:5.14% ~ 10.08%);老年组(≥60岁)的宫颈癌死亡率在2000-2008年间呈下降趋势,APC为-7.25%(95%CI:-12.50%-1.68%),2008-2015年呈上升趋势,APC为9.26%(95%CI:2.44% ~ 16.53%).结论 沈阳市宫颈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死亡病例多集中在中年女性人群.应将宫颈癌的筛查年龄提前,并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积极、规范治疗,以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作者:白小龙;管楠楠;李文辉;潘秀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持留菌产生及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持留菌或持留细胞(Persister)是指微生物在受到有效抗菌药物作用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很快死亡,同时残留了一小部分代谢活动低下、具有同基因型多药物耐受(Multidrug Tolerance,MDT)特性的微生物亚群(sub-population).持留菌与耐药菌(resistant mutant)是不同的概念,持留菌是表型变异株(Phenotypic Heterogeneity),其基因序列没有发生突变,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不会增大,但持留菌的存在却是慢性感染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主要原因.国外已经开展了大量实验来研究持留菌产生及其抗生素耐药的机制,本文将对持留菌的生物学特性、产生机制、耐药机制和有效的抗菌策略等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雍江堰;李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2-2016年无锡市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无锡市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12-2016年滨湖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应用SPSS 19.0软件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趋势、死亡特征、死前医疗保健服务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滨湖区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82‰、2.72‰和3.45‰,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x2趋势=5.601、6.520、6.657,均P<0.05).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108例,男童死亡率为4.19‰,高于女童死亡率的2.63‰.小年龄儿童死亡所占比例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的前五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病,占全死因的63.89%(69/108).第一季度(1-3月份)为儿童死亡的高峰期.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的死亡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低年龄儿童和先天异常疾病是死亡干预的重点,健康宣教和多部门协作是干预的基本措施.

    作者:夏冰洋;薛春梅;过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实战化军事训练共同课目肩关节过顶运动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实战化训练共同课目阶段肩关节过顶运动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研制的肩关节过顶运动伤调查问卷,对结束共同课目训练1个月内的官兵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肩关节过顶运动伤的发生情况.并按军训伤诊断标准分为受伤组和正常组,通过分析2组训练时的防护性措施和心理状态,比较上述因素对训练伤的影响.结果 本次调查收到有效问卷5 444份,肩关节训练伤发病率为19.25%.致伤的主要课目是:手榴弹投掷(33.23%)、俯卧撑(15.68%)和引体向上(13.98%).伤情以骨与关节损伤为主,占77.20%,主要包括肌肉扭伤(39.22%)、盂唇损伤(15.46%)、盂肱关节脱位(8.49%);参训时受伤组的预防措施使用率和心理状态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实战化训练形势下共同课目肩关节过顶运动伤的发病率为19.25%,以骨与关节损伤为主,训练时缺乏预防措施和消极的心理状态会提高训练伤的发生率.

    作者:孙超;潘昭勋;张洪鑫;杜德凯;管清丽;闵小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河南省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其自测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以及整群抽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随机抽取2 137名护士进行横断面的调查研究.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和自测健康状况问卷.结果 自测健康状况总均分(2.82±0.58)分,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25±0.67)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自测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424,P< 0.05),控制人口学因素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对护士的生理(△R2=0.135,P<0.001)、心理(△R2=0.197,P<0.001)健康仍有显著影响,薪酬福利、工作自主性会影响护士的生理健康(P<o.05),薪酬福利、工作自主性、工作环境对于护士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影响(P<o.05).结论 护士工作满意度可以正向预测护士的健康状况,提示护理管理者等医疗部门应关注护士目前的工作满意度状况,提出针对性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改善护士的健康状况.

    作者:王璐;魏万宏;刘真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定西市1 000名城乡居民,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92份,有效率98.2%.结果 调查显示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44.8%(440/982),不同地域、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和自评身体状况的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OR=2.009,95%CI:1.224~ 3.297,P=0.006),较高文化程度(初中OR=4.150,95%CI:2.341~7.357,P=0.000;高中/职高/中专R=5.355,95%CI:2.873 ~ 9.980,P=0.000;大专及以上OR=14.680,95%CI:6.874~31.349,P=0.000),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2.447,95%CI:1.495 ~ 4.005,P=0.000)的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高.结论 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总体不高,应考虑居民城乡区域、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方面存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高其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

    作者:陆一鸣;康国荣;鲁培俊;钱国宏;张永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呼吸道微生态及其在呼吸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随着不依赖培养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对呼吸道微生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研究已经发现呼吸道微生态与各种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并提示呼吸道菌群在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上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呼吸道微生态研究方法、健康人体呼吸道微生态、呼吸道微生态与呼吸道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蒋昭芳;朱天川;谭小艳;龙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食品中甜味剂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建立食品中4种甜味剂(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阿斯巴甜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IP-HPLC)测定方法.方法 发酵酸奶样经沉淀剂(K[Fe(CN)2]、Zn(Ac)2)沉淀去除蛋白后提取;榨菜样匀质后用蒸馏水浸提;饮料样离心再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直接上样分析.采用5 mm0]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溶液-甲醇(95∶5,v/v)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波长205 nm.结果 食品中待测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乙酰磺胺酸钾、糖精钠、阿斯巴甜、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线性范围分别为0.13 ~ 60μg/ml、0.07~ 60μg/ml、0.10~ 60μg/ml、0.007~4.0 mg/ml;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40、0.020、0.030、2.0μg/ml.酸奶、榨菜样品中4种组分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2.1%~ 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 ~ 6.95%.结论 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同时对食品中的4种甜味剂进行分析,本法不需衍生,测定快捷、操作简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取得满意的结果.

    作者:杨小琪;黎源倩;邹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健康素养水平与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与其运动锻炼行为的关系,为制定与实施老年人运动锻炼行为促进的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保定地区抽取1 095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现场进行面对面询问,由调查员填写问卷信息,采用二分类、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运动锻炼参加率77.5%,其中偶尔运动锻炼者58.4%,经常运动锻炼者19.2%;健步走、保健操/舞蹈类居老年人运动锻炼方式选择前两位;“保持身体健康”和“保持心情愉快”是老年人运动锻炼的主要动机.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离异或未婚、在村镇居住、不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不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老年人不易参加运动锻炼;<65岁或>75岁、离异或未婚、在村镇居住、不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不具备基本技能素养的老年人运动锻炼频率较低.结论 提高慢性病防控、老年健康维护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以及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将会有效促进老年人运动锻炼参加行为和运动锻炼频率.

    作者:孙晓宇;张云策;刘维伟;邬雪山;魏芳;刘辉;左群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合并感染肝吸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合并感染肝吸虫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运用速率法和氧化法分别定量检测46例正常人、45例单纯肝吸虫感染患者、652例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感染肝吸虫患者血清中的ALT、AST和TB的含量;同时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复制指标HBV-DNA的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慢乙肝组和肝吸虫组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吸虫组相比,慢乙肝组ALT、AST和TB水平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感染组ALT、AST和T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BV-DNA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感染和肝吸虫感染均会损害肝功能,但乙肝病毒对肝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合并感染肝吸虫会进一步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同时会促进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研究结果可用来指导临床用药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来防控疾病.

    作者:董慧敏;宋志兴;张宏斌;叶彩玲;罗敏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云南野生小豹斑鹅膏菌中的毒蝇碱和毒蝇母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野生毒菌中的毒蝇碱和毒蝇母的方法.方法 野生毒菌中的毒蝇碱和毒蝇母用甲醇提取,经SPE-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Waters BEH Amide柱(2.1 mm×100mm,1.7 μm)分离,在ESI源正离子模式下检测.结果 该方法毒蝇碱和毒蝇母的检出限分别为0.Sμg/kg和2.0μg/kg,线性范围分别为1~50 pg/kg和10~500μg/kg,2个浓度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3%~ 108.6%和87.8%~107.9%,相对标准偏差为3.2%~5.1%(n=6).结论 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适合野生毒菌子实体中的毒蝇碱和毒蝇母的测定.

    作者:林佶;闵向东;袁玥;许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于两水平Logistic模型的母乳喂养时长对少儿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 从社区和个人水平分析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少儿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利用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的少儿数据,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两水平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水平的医疗状况、环境因素和个体水平的个人特征、经济状况与少儿健康指标(1个月内患病,1年内去医院看病)的关系.结果 少儿身体健康的数据在社区水平存在聚集性(指标1个月内患病高水平方差估计值为0.295,Z=7.101,P<0.001;指标1年内去医院看病高水平方差估计值为1.104,Z=9.407,P<0.001).在控制个人特征,经济水平以及数据的层次结构后,发现持续母乳喂养是少儿身体健康的保护因素(1个月内患病:OR=-0.280,t=-2.837,P=0.005;1年内去医院看病:OR=--0.356,t=-3.342,P=0.001).结论 少儿身体健康状况存在社区聚集性可能是受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对少儿身体健康有促进作用,提倡延长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至8个月以上.

    作者:杨婷;荣爽;张连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白藜芦醇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黑色素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白藜芦醇为受试物,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2.5、25、50、100、200、400和800μ M)处理B16细胞24h和48 h,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酶标法测定B16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高,B16细胞存活率降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robit计算24h和48 h的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31.971±0.21) μM和(112.537±0.14) μM.100μM白藜芦醇处理24h黑色素抑制率为(35.07±4.10)%、酪氨酸酶抑制率为(31.63±1.7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能有效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增殖,且能够影响细胞内的黑色素的产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关.

    作者:刘蜀坤;景林;孟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深圳市龙华新区产妇未婚先育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华新区产妇未婚先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对策以降低未婚先育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1月携带0~6月龄婴儿前往深圳市龙华新区妇幼保健院或龙华新区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免疫接种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420名产妇中未婚先育234人,未婚先育率为16.48%,其中未婚生育一、二和三孩的分别有192人、37人和5人.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育年龄为20岁及以下、人工流产次数越多、工人、农村户口的产妇未婚先育风险较高,而伴侣文化程度越高的未婚先育风险越低,OR值分别为6.007、1.527、2.570、1.755和0.625.结论 深圳市龙华新区产妇未婚先育率较高,应重点加强未婚青年女性、工人群体及农村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鼓励男性伴侣积极参加;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保证育龄妇女身心健康和优生优育.

    作者:杨洁莹;周鑫;简敏婷;杜晓云;肖扬;许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广汉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广汉市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自201 1年开始对干预村村民实施以给村小学上血防课、广播、专栏板报、发放宣传画和传单、放警示牌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于2015年选取3个干预村以及3个对照村,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项目村中抽取当地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 单项评价法结果显示干预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3.37%、80.77%,对照村为50.10%、66.40%;综合评价法结果显示干预村血防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分别为79.14%、97.49%,对照村为47.89%、79.40%.2种方法均表明干预村村民知识知晓率及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以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疫区人民对血吸虫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能够应用于血吸虫防控工作.

    作者:郑敬环;彭介入;蒲晨;陶思源;张桂婷;杨春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2015年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死因状况分析

    目的 掌握新疆15个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新疆15个监测点2015年户籍居民死亡报告资料,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和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新疆15个监测点总死亡率490.99/10万际化率539.12/10万),男性579.31/10万(标化率639.97/10万),女性401.45/10万(标化率438.25/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x2=681.74,P<0.05).慢性病死亡所占比例高,达77.67%,女性(80.55%)高于男性(75.70%)(x2=67.64,P< 0.05),感染性、母婴及营养缺乏疾病死亡占11.91%,女性(12.65%)高于男性(11.41%)(x2=42.13,P< 0.05)伤害死亡占8.87%,男性(11.32%)高于女性(5.30%)(x2=223.18,P<0.05);前5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及高心病、肺源性心脏病是循环系统疾病的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溺水、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自杀是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新疆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病致死仍占高比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依然比较严重,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依然是危害青壮年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加大新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伤害的防治力度.

    作者:者炜;甫尔哈提·吾守尔;刘来新;廖佩花;张云君;张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