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容
冷加压试验(cold pressor test,CPT)属于交感神经激发试验,可以提高交感神经活性,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有可靠性及稳定性[1-3]。而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加,且有年轻化趋势[4]。所以探讨青年人群CPT血压反应性影响因素对于早期识别和干预青年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青年人群CPT血压反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开展相对较少,本文拟对CPT血压反应性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中国青年人群CPT血压反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智翠娜;李云;霍冰清;王晓岗;史欣然;贾叶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36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29.22±6.30)pg/ml、(68.55±5.20)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别是(41.15±7.13)pg/ml、(53.42±3.88)分,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王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诊治的115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单纯西瓜霜喷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西地碘含片治疗。结果研究组红肿、灼痛症状消失时间与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研究组复发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口腔溃疡行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减少复发。
作者:周素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仲景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出了主要治则六大类,在各篇中又分述了各类具体治则,根据病症分别提出相应的治法。本文探讨了《金匮要略》一书中的基本治则与各篇中治则,通过对各篇中的治则的列举,加以论述《金匮》中的治疗原则。
作者:李冬冬;艾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男护士对手术室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工作。方法将手术室所有仪器设备由男护士统筹管理,由男护士建议与制定相关制度、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指南、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卡、仪器设备档案及教学与培训。结果所有仪器设备都运转良好,减少了仪器设备的故障,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加快了手术速度,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使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结论运用男护士与生俱来的对机械设备的爱好、敏锐的视角管理手术室仪器设备,使手术仪器设备发挥了大限度的使用期限,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损耗程度。保障手术顺利的完成,带动护理团队共同参与、主动管理,使手术室仪器、器械发挥了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碧琳;夏涛;黄河;梁辉;魏昇;张山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的个案追踪,从个案中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完善培训方式,修订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同时将典型案例进行全员分享,使同类型的问题不再反复出现。方法结合上一年核心制度检查结果,成立追踪小组,对我院外科12个单元在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中落实不到位,缺陷发生率高的单项项目进行追踪检查,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增订或修改、完善有关的制度、流程、预案。结果应用追踪检查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原缺陷发生率高的5个单项项目(用药护理、输血床边采血双人核对、交接班中四看五查、医嘱执行者与处理者交叉核对、手术部位标识核对)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追踪方法学能够对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真实评价落实过程,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后,追踪整改效果,对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起到实效,有效保证了患者安全。
作者:傅春霞;周玉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某基层医院2011~2014年4年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特点,为更好地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14年某基层医院297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7例药物不良反应中,门急诊40例(13.47%),病区257例(86.53%)。男性125例(42.09%),女性172例(57.91%),女性略多于男性。年龄分布中以60岁以上老人居多,占38.05%。科室分布中以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和全科(社区)为主,分别占20.88%、11.45%和8.75%。致敏药物共13类59种药品,其中以抗菌药物为主,占54.19%,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46%。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居多,占87.43%。临床表现常累计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结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重因素密切相关,在用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引起,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有关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干预对策,有利于临床合理安全的药物使用。
作者:汤敏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毫针与腹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30例毫针组患者与30例腹针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毫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腹针组,<0.05。结论采用毫针和腹针都可以有效治疗患者颈椎症状,应严格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若患者病情较严重且体质好,应选择毫针进行治疗,若患者为老年患者或者属于气血亏虚型患者应选用腹针进行治疗。
作者:衡莉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实验观察,总结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并分析有效的护理应对措施。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对并发症的护理应对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PICC置管后容易出现局部皮肤感染、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部位出血、静脉血栓、导管脱落等并发症,针对常见并发症采取预防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进行。
作者:杜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15例患者,男74例,女41例,患者年龄5~65岁,平均年龄(41±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门诊组患者55例实施门诊治疗,住院组患者60例实施住院治疗。结果门诊组患者中有48例得到根除,6例患者由+++转为+,1例无明显改变;住院组患者中有45例得到根除,5例由++转为+,4例由+++转为+,6例无变化,门诊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优于住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另外两组患者中出现恶心、腹胀、呕吐、腹泻、便秘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益生菌具有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同时不会改变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作者:高志霞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方法,分析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科医学科门诊中260例明确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采取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塞肛处理,同时给予传统腹部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580,﹤0.05),治疗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110,﹤0.05),对照组在观察前和观察期结束后便秘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21,﹤0.05);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58,﹤0.05)。结论行为干预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一种根本、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大大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反应,与传统腹部按摩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敏;刘晓辉;韩海津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希森美康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按照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选取EDTA-K2抗凝新鲜全血40份,以XE-2100为比对仪器、XS-500i为试验仪器,分别进行检测,对比二者WBC、RBC、HGB、HCT、PLT等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 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WBC、RBC、HGB、HCT、PLT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XE-2100和XS-500i血液分析仪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均能够达到临床要求。
作者:杜山青;范倩燕;龚玲;应筱雯;秦振杰;吴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综合护理,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分析我院老年科2013~2015年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综合护理。结果通过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综合护理,降低低血糖风险,有效控制低血糖发生。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低血糖发生,且往往病情隐匿,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综合护理是有效控制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玉婷;肖云兰;徐琴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表达突变α-突触核蛋白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N2a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用MTT法检测木犀草素对表达突变α-突触核蛋白N2a细胞活力的影响;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分析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μmol/L木犀草素明显提高表达突变α-突触核蛋白N2a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表达突变α-突触核蛋白N2a细胞caspase-3蛋白水平,增加血红素氧合酶-1的蛋白水平。结论木犀草素通过增加血红素氧合酶-1的蛋白表达抑制突变α-突触核蛋白诱导的N2a细胞凋亡。
作者:徐鸿;张彬;谢江林;龙珍珍;梅子珍;程桂荣;袁世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患者空腹血糖、血脂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经Pearson双变量分析可知,糖化血红蛋白和患者空腹血糖、血脂、餐后2 h血糖呈现正相关(<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者,并且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和血糖、血脂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够体现血糖、血脂的控制情况。
作者:徐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分别是98.00%和100.00%,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急救成功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危重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进一步加强患者对于急救工作开展的正确认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尿液中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实验室收集的4784份尿液标本分,进行显微镜检查上皮细胞、各种管型尿、黏液丝和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观察其阳性检出率、假阳性发现率,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结果正常尿液与管型尿液标本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测定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相符,但存在108份样本因上皮细胞和黏液丝被误认为管型尿液。结论尿液中的黏液丝和上皮细胞对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管型结果有影响,因此在进行尿液沉淀分析时,分析结果提示管型时,应进一步进行离心镜检。
作者:徐萌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儿童房间隔缺损经胸微创封堵和经皮介入封堵临床对比,分析优缺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和心外科收住房间隔缺损患儿中,接受封堵病例各20例。两组方法置入封堵伞,使用材料均为Amplatzer封堵器,经胸组年龄3~14岁,介入组年龄4~14岁。观察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年龄、手术成功率等指标。分析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胸微创封堵总成功率99.1%,18例一次性成功。1例因术中残余分流过大,调整封堵器不理想;1例术后脱落至右房,均急诊延长原切口改为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无死亡病例。导管介入治疗总成功率98.7%,18例成功封堵。1例术后6 h出现大量心包填塞。1例术后发现伞脱落至右房,均转外科急诊手术。两组成功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年龄及手术切口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年龄、体重是A组的优势。同时对于B组手术切口是的优点。分别观察术后3d、术后1个月及6个月复查,均未发生伞脱落,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结论两组治疗方法特点各异,均安全、有效。介入封堵住院时间短、切口小;经胸微创封堵适应证更广,更易开展和推广。
作者:靳中奎;李俊杰;杜德禄;王世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本文探讨经肱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护理对策及操作要点,保证肱动脉路径PCI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方法选择所在科自2014年6月~2016年1月经肱动脉途径行PCI者12例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5例,年龄62~81岁,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例经肱动脉路径行PCI后患者的一般护理、有创动脉压监测、肱动脉鞘拔管的配合、并发症观察及处理、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2例形成血肿,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术侧上肢肿胀、发绀,给予对症处理均恢复良好,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结论术后认真、细致的穿刺点观察和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是保证肱动脉PCI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琴;徐月美;吴玉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行鼻胃管结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2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按1:1的随机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普通鼻导管营养,治疗组行鼻胃管与鼻肠管营养。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5.48±3.48)d;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为(21.03±6.47)d,2组比较有差异(<0.05);治疗组在营养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14.7%;对照组在营养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50%,2组比较有差异(<0.05)。结论鼻胃管结合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对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雷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