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2015年盐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李长城;徐士林;梁季;倪慧明;姜仁杰

关键词: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描述性研究
摘要:目的 了解2008-2015年盐城市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规律,为手足口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5年盐城市全部手足口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2008-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4 962例,平均发病率为75.06/10万.2008-2015年发病率分别为11.45/10万、60.46/10万、50.41/10万、98.54/10万、100.38/10万、78.16/10万、147.63/10万和53.42/10万,呈“峰谷”年状态.季节上,每年存在一大一小两个流行高峰,大流行高峰4-6月份,小流行高峰11月-次年1月份.亭湖区为高发地区(约占35.49%),其周边为次高发区,北部地区为低发区.人群分布上,以1~3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约占71.0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约为1.77∶1;以散居儿童为主(约占75.98%),托幼儿童次之.本地区主要流行肠道病毒毒株为EV71与CoxA16,交替流行,2~3年为一个波动周期.结论 盐城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时间存在两个流行高峰,地区分布差异大,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建议在发病高峰时期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手足口病防控.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9-2015年广东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乙脑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传染病报告系统及乙脑专病报告系统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分析广东省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结果 2009-2015年全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69例,年均发病率为0.049 2/10万,死亡15例,病死率4.07%.6月为发病季节高峰,7月后病例明显减少.病例呈散发状态,河源、茂名和肇庆发病率较高,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率较低.男女发病比为1.88∶1,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病例以小年龄组人群多见,15岁以下占总发病数的92.14%.病例以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为主,有接种史的病例占8.13%.结论 广东省乙脑发病呈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乙脑病例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差异的特点.建议继续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同时做好宣传教育、防蚊灭蚊等防控措施.

    作者:梁剑;刘美真;胡培;梁文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宁夏71家企业8325名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分析

    目的 通过对宁夏2015年噪声环境作业的工人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预防与发现职业禁忌症和职业病,为卫生部门制定相关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GBZ-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全省2015年7家企业8 325名噪声环境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和职业性岗中健康结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 7家企业8 325名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以男性为主,年龄在18~69岁,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在50岁组高,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3.782,P <0.001;x2 =499.830,P<0.001;x2=363.152,P<0.001).结论 职业噪声可造成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提高,应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做好职业卫生防护.

    作者:顾芸;孙彦玲;谢峰;孙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从一起人感染H5N6禽流感疫情处置探讨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

    目的 探讨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作用,为区域性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江西省赣州市1起输入性人感染HSN6禽流感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赣粤两省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在病例感染来源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信息沟通和风险监测等方面经验.结果 以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为依托,赣粤两省共同完成了本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风险沟通机制的高效畅通.本次事件为偶发个案,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市场暴露有关,密切接触者未出现H5N6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在赣粤区域性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基础上,实现传染病防控合作常态化运作,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和风险沟通机制,务实赣粤两地联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础.

    作者:曾志笠;谢春燕;张天琛;袁辉;刘晓青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改水对广东省阳春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儿童氟斑牙的影响

    目的 了解改水工程对阳春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儿童氟斑牙病情的影响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中疾控地病发[2012]6号)要求,对阳春市高坎村、热水村2个病区村进行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和8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水氟浓度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结果 2015年阳春市高坎村、热水村2个病区村水氟含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39mg/L、0.08mg/L.2015年阳春市2个病区村氟斑牙总检出率为55.17% (16/29),较改水前氟斑牙总检出率89.77% (79/88)下降34.6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7.10,P<0.01).结论 阳春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程防病效果显著,但工程维护和管理不善影响防病工作.

    作者:黄伟勇;黄克;徐志权;叶立浓;林朝晖;余业斌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迁安市农村社区高血压药物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迁安市某乡镇卫生院在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中推行的免费药物干预项目的效果.方法 从卫生院免费药物管理系统中调取2008年7月至2015年7月的全部高血压患者数据,并结合2011年至2015年新农合报销系统中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数据,以血压控制率和住院率为主要指标,对免费药物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患者累计血压控制率为55.38%,干预时间、首诊收缩压(SBP)与首诊舒张压(DBP)是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干预时间的OR值为1.012(1.004 ~1.019);首诊SBP的OR值为0.964(0.958~0.970);首诊DBP的OR值为0.986(0.976~0.997).干预后患者SBP累计下降了(25.05±20.47) mm Hg,DBP累计下降了(13.58±12.15)mm Hg.近5年推行免费药物干预乡镇的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率低于其余乡镇,且在2015年出现明显下降,提示该免费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结论 该农村社区推行的免费药物干预项目对高血压的控制有较好的效果,坚持推行可以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红;李全生;丁鹏;张晓慧;冯福民;王瑞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北京市通州区20岁以上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0岁以上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乙肝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地理位置距离中心城区远近抽取3个街道或乡镇的各1个居委会或自然村20岁以上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对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20岁以上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2%(95%CI:5.3%~9.1%).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父母、同学或同事是乙肝病人或携带者其暴露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率高于非暴露人群.其他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结论 通州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应加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科学开展成人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和可行性的科学评估,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风险.

    作者:苏彦萍;王宝兰;刘秀军;刘慧;郭秀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无(弱)应答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接种乙肝疫苗的634例新生儿,均在接种第三剂次接种完成后的第42天采集静脉血2ml,分离血清,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抗-HBs.设计统一调查表,固定经过培训的专门人员对新生儿监护人进行预防接种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 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无(弱)应答率为8.04%,影响新生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有新生儿地区来源(OR=1.664,P=0.047)、母亲HBsAg(OR=1.054,P=0.001)、父亲HBsAg(OR=2.085,P=0.012)、母亲接种乙肝无(弱)应答史(OR =5.316,P<0.001)、父亲接种乙肝无(弱)应答史(OR=7.710,P <0.001)、按0、1、6免疫程序接种(OR=0.243,P=0.016)、母乳喂养(OR =0.194,P<0.001).结论 按规定时间接种疫苗、母乳喂养、控制HBsAg阳性的父亲或母亲血清HBV DNA含量对提高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应答率,进而更有效的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志伟;伍成奇;楚亦文;刘艳;冯玉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母胎影响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和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近年产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概括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现状,探讨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动物实验中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对子代的影响.

    作者:吴炜林;曹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云南某县农村居民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认知研究

    目的 调查云南省某县农村居民对国家免费孕前优先健康检查项目的认知,为在卫生、计生合并的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提出相应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当地583名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其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知晓情况、知晓的途径、意愿等.结果 该县农村居民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知晓率为50%,不同年龄、距离县城远近不同的人群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知晓率呈上升趋势,距离县城越远,知晓率越高.调查对象对项目的接受程度很高,93.7%的居民愿意接受检查.结论 当地只有一半的居民知晓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不同年龄和乡镇的人群在知晓率上存在差异,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宽信息传播途径,提高人群的知晓率,从而提高对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利用.

    作者:窦迎春;方菁;杨瑶;丁明;赵子高;李根瑞;袁彦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芜湖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现况调查

    目的 调查芜湖市城区3~6岁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芜湖市9所幼儿园的1 912名儿童,使用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前儿童既往确诊的过敏性疾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为40.8%,男童过敏性疾病总患病率(57.1%)显著高于女童总患病率(42.9%),(P<0.05),不同年龄组别过敏性总患病率无显著差异;学龄前儿童发生的过敏性疾病症状发生率高的是湿疹(32.5%),依次为过敏性鼻炎(7.8%)、食物过敏(6.4%)、哮喘(4.1%)、过敏性结膜炎(2.2%);男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女童患病率,剖宫产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高于阴道分娩的儿童,而母乳喂养、饮食习惯等不同儿童的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芜湖市学龄前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已成为儿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张安慧;王幼玲;赵洋;牛琦娟;徐梦娟;樊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及相互关系

    目的 普外科护士在医院上承受大量的工作压力,而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能帮助护士改善精神状态.本文旨在探讨普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主观幸福感的评分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以本地区普外科护士为主要母群体,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出2家医院普外科护士人员为研究对象.结果 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对应策略呈低度正相关;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呈低度负相关;对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呈中度正相关.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对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各年龄群及教育程度皆有统计学意义,大学教育程度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对应策略低,幸福感低.不同护龄的对应策略与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应策略以6~10年护龄护士高于11~20年护龄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在1~5年护龄及超过21年护龄的护士高于6~10护龄者.结论 创造良好的组织气氛、合理的护理人力配置、加强自我的肯定,提供面对压力的对应策略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普外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逵艳;陈香娟;张改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005-2015年西安市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安市丙型肝炎流行水平和发病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丙肝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现住址为西安市,发病时间为2005-2015年直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所有丙型肝炎病例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将报告病例信息导入Excel中,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5年西安市丙型肝炎累计报告发病数19 01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1.30/10万.近年来丙肝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发病率高达27.59/10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丙肝发病率以城六区较高,居前三位的依次是碑林区、莲湖区和新城区;丙肝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丙肝发病数在10岁组低,之后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40岁组高;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29.43%.结论 西安市丙型肝炎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建议进一步加大丙肝病例筛查力度,加强对注射吸毒和输血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与管理,扩大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有效降低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凤;寇玲玲;刘继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基于SCI数据的霍乱领域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 探索霍乱领域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Web of Knowledge文献数据平台,综合应用Excel、TDA、SPSS,从时间、核心作者、国别、期刊、高频关键词、高被引论文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美国在霍乱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印度、孟加拉等国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我国与国际相关研究机构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霍乱的研究已由理论探索迈向实践治疗,由个体防治扩大到流行病学研究,霍乱的基因序列、毒性与治疗、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结论 我国应加强霍乱领域研究,提高我国霍乱领域研究水平,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保障.

    作者:孙奇;张萌;齐凤青;薛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008-2015年盐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5年盐城市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规律,为手足口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8-2015年盐城市全部手足口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地区2008-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4 962例,平均发病率为75.06/10万.2008-2015年发病率分别为11.45/10万、60.46/10万、50.41/10万、98.54/10万、100.38/10万、78.16/10万、147.63/10万和53.42/10万,呈“峰谷”年状态.季节上,每年存在一大一小两个流行高峰,大流行高峰4-6月份,小流行高峰11月-次年1月份.亭湖区为高发地区(约占35.49%),其周边为次高发区,北部地区为低发区.人群分布上,以1~3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约占71.03%);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约为1.77∶1;以散居儿童为主(约占75.98%),托幼儿童次之.本地区主要流行肠道病毒毒株为EV71与CoxA16,交替流行,2~3年为一个波动周期.结论 盐城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时间存在两个流行高峰,地区分布差异大,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重点人群,建议在发病高峰时期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手足口病防控.

    作者:李长城;徐士林;梁季;倪慧明;姜仁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012-2015年温州市鹿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2012-2015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2-2015年鹿城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上报的手足口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6654例,年均发病率320.82/10万.发病高峰为4-7月,占病例总数的57.93%.男女性别比1.52∶1.年龄分布以≤5岁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93.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8.66%;其次为幼托儿童,占17.74%,且有上升趋势,托幼机构有聚集发病现象.病原学监测结果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分别占43.63%、17.37%和40%.结论 鹿城区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和人群分布特点,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5岁以下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及落实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

    作者:郑纲;张维特;王坚;叶晓丹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河南省4类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研究

    目的 对河南省4类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为河南省进一步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保障策略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省常见的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对14名相关专家进行专家咨询,综合运用风险矩阵法与Borda排序法对4类共23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并排序.结果 问卷应答率为100%,14名专家的平均年龄为44.64±8.44,平均工龄为18.14±9.26,权威系数为0.78 +0.12,权威系数的变异系数为15.38%.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等级均为高危险度风险,其中食品安全事件和职业危害事件的Borda序值列第1位.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等6种并列13种重大传染病事件的第1位,生活饮用水污染列3种环境污染事件的第1位,尘肺列4种职业危害事件的第1位,3种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差异较小.结论 河南省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高危险度风险,但又存在内部差异,这要求未来河南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面防控的过程中要选择优先干预重点和干预策略,实现公共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广大公众的生命健康.

    作者:王恪辉;吴翠平;王娴;王振;唐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问卷编制及信效度分析

    目的 编制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方法 在理论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以及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确定原始问卷.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共选取郑州市、新乡市6所高校1 688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依据实证研究的数据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命名,并检验问卷信度和效度.结果 问卷由生理表现、情绪表现、认知表现、行为表现4个因子共45项目构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47.494%.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各因素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5-0.84之间,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在0.461-0.623(P <0.01),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在0.728-0.878之间(P<0.0l),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06(P <0.01).结论 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问卷信、效度较好,可以用于测量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表现.

    作者:赵倩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常见危重病患者人群并发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既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相关的创伤事件.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危及生命的疾病同样可视为导致PTSD的应激源.一些危重病并发PTSD不仅不利于患者危重病自身的治疗,还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为尽可能降低危重病并发PTSD的可能性,提高危重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一些常见危重病诱发PTSD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危重病患者并发PTSD进行早期预警及早期干预.

    作者:王永堂;位景香;鲁秀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2015年江西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全省11个设区市、21个县(市、区)、375个乡镇的2岁组和7岁组儿童进行接种情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8 780名儿童,其中2岁组和7岁组各4 390名,建证率100.0%,建卡率99.7%,卡证相符率84.4%;2岁组卡证相符率明显高于7岁组,不同年龄组城市地区的卡证相符率均高于农村.全省不同年龄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5.0%.2岁组除百白破、甲肝合格接种率低于90%以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0%;7岁组除卡介苗、乙肝、白破的合格接种率高于90%外,其余各疫苗合格接种率均低于90%.7岁组中,城市与农村地区的乙肝首针及时率有统计学差异.2岁组和7岁组麻疹首针及时率均较低(69.8%和66.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全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建证率、建卡率及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均较高,但仍存在合格接种率、卡证相符率、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较低的问题.

    作者:赵玉芹;涂秋凤;程慧健;周炳华;郭世成;徐菲;谭楚生;吴静;张洪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武汉未婚重复人流女性避孕节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武汉未婚重复人流女性对避孕节育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及生殖健康状况,为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提供科学依据及思路.方法 设计KAP问卷调查表进行队列研究,然后在队列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来自武汉13个辖区的共1127名未婚重复人流女性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未婚女性重复人流的高发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占77.37%;重复人流者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答题正确率仅35.89%;在避孕态度方面,表示愿意采取避孕措施的占83.85%;但有53.24%的人对人流的危害认知不足;采用低效避孕措施如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紧急避孕药的占50.67%;通过学校、医院、社会宣教等相对正规渠道获取避孕知识的比例不高.结论 社会应关注未婚人群的生殖健康需求,扩大避孕知识的普及率,提高未婚重复人流女性避孕措施使用率.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