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护理教育

许培娥

关键词:护理学, 教育, 护理安全
摘要:随着医疗的不断改革、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疾病谱的变化等,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功能角色日趋丰富,而我国临床护理标准化工作还很不完善,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维护医院的社会经济利益,需要加强对临床护士进行专业的护理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助产士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440例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20例产妇生产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在整个孕期及分娩时没有助产士进行护理;观察组的220例产妇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在整个孕期及分娩时由助产士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同时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助产士护理服务能够很好的提升产妇分娩质量,确保母婴的安全及健康。

    作者:张影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的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自3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口服西药吡拉西坦片实施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需要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配上中药补肾益智汤实施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4.1%;观察组老年痴呆患者中有效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诱发老年痴呆症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中,基因突变、胆碱能缺失是其核心因素。在治疗老年痴呆病方面,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方法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a)检测在急性脑梗塞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结果,并与我院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0.05),脂蛋白(a)治疗前后无明细差异(>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检测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尿石症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尿石症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为采取针对性性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利用自制一般情况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对10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总体水平一般,优秀占0.99%,良好占37.62%,一般占59.41%,差占1.98%,得分低的维度为运动和健康责任。结论尿石症患者需要提高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尿石症复发,促进全面健康。

    作者:仇莹莹;王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就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86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鸦胆子油乳,其后对比两组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晚期消化道肿瘤治疗中应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国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外伤术后康复治疗进展

    在手外伤术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手外伤通常指患者受到意外创伤,比如,刺伤、锐器伤、钝器伤、挤压伤和火器伤等[1],导致手部皮肤开裂出血、缺失、肌肉损伤、骨折等伤害[2]。手外伤手术目前已成为常见外科手术之一,在欧美地区占据急诊外科手术的15%~28%,国内虽然相关报道比较少,但是据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数据显示,手外伤在急诊创伤中的份额占到26.8%,开放性损伤达63.0%[3]。另外,虽然手外伤通常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是患者术后往往会感到强烈的疼痛,,而且由于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手外伤术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上,患者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2],所以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法,减轻手外伤患者的疼痛,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孙泉;李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医治疗慢性腹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本文就中医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腹泻患者90例,分为参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其后对比两组慢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参照组,<0.05。结论在慢性腹泻治疗中应用中医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铁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2541例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在职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状况,为开展卫生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6月1日~9月30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体检资料中,2541名在职育龄妇女健康体检妇科检查登记表作为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区2541名在职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率为74.38%,前5位疾病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慢性附件炎、乳腺疾病及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为35.4%、26.9%、18.7%、16.2%、1.5%。结论目前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的患病率很高,在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加强对其普查普治及生殖保健咨询,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特色生殖保健服务项目,使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及时治疗和早期预防,不断提高我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药传统蜜炙法的控制与改良

    蜜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中药炮制方法,但传统中药炮制方法具有难以控制、耗时耗力等弊端。本文对传统炮制法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探讨传统蜜炙法的过程控制与改良方法。

    作者:石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的诊断效能分析

    目的:分析CT与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进行研究,均经CT和MRI诊断,将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组内比较显示,CT和MRI增强诊断的检出率均高于平扫检出率,且差异均有意义(<0.05)。组间比较显示,CT和MRI的平扫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0.05),但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中,CT和MRI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但MRI平扫的诊断准确率优于CT平扫,将二者有机结合,可实现优势互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高苟明;周萍;李佳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乳果糖口服液1d准备法用于肠镜检查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索一种方便简单、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患者检查前1d下午进无渣饮食,检查当日禁食,于9:00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0ml,立即饮清水600ml,随后再服乳果糖口服液100ml,接着饮清水600ml(上述过程在30min~1h内完成),下午2:30开始肠镜检查。结果肠道清洁度符合率达92.60%,患者依从性好。结论肠镜检查前应用1d准备法,清洁效果好,患者依从性好,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刚;陈琛;王霞;冯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从而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方法采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产房接受分娩的410例产妇,对这410例产妇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生产房护理安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法律意识淡薄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助产士服务态度不端正及专业能力欠缺、产妇心理因素。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意识、专业知识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在产房护理工作中,针对高度重视护理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能有效地降低产房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减少医患纠纷,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凯丽比努尔·木合塔尔;韦尼拉·尤力瓦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膜透析患者脂联素、瘦素和脂代谢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明确相关代谢异常导致的脂肪因子水平异常可能会对患者脂代谢状态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向心性肥胖,终在腹膜透析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方法入选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30例、新收治的CKD5期未透析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人群30例。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其空腹血糖、空腹血脂(TC、TG、)、肝肾功能等;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人脂联素及抵抗素水平。探讨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0.0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D组,CKD5期未透析组腰围、Cr、BUN、TG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0001)PD组腰围,TG高于CKD5期未透析组(<0.0001)。余临床数据无明显差异。PD组FBG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1),CKD5期组FBG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以BMI为标准,PD组中肥胖患者所占比例为27%,以腰围标准,PD组中腹型肥胖患者所占比例为16%。以TG及FBG为标准PD患者中存在糖脂代谢紊乱的比例占71.3%。PD组患者腹围与脂联素,抵抗素成负相关。(r=-0.94438,-0.95912,<0.0001)CRF组患者腹围与脂联素成负相关(r=-0.96412,<0.0001)。结论①PD患者较CKD5期患者及正常人群存在明显的向心性肥胖和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其发生原因为多种脂肪因子及机体内分泌调节的结果。②无论是CKD5期患者还是PD组患者,CRF患者腰围与其血清脂联素水平成负相关,患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预估患者腰围增大及向心性肥胖的一项指标。

    作者:夏灵伟;夏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口服米非司酮结合肌注甲氨喋呤治疗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患者,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的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洁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PDCA循环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将优质护理评价标准和PDCA循环模式应用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项目开展前后基础护理、健康宣教、整体护理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2年间武汉市汉阳医院共20个病区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将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和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病房管理后基础护理得分为(98.25±0.35)分,健康宣教得分为(98.70±1.23)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2.258,-3.387;<0.05)。整体护理得分为从开展前(94.33±5.06)分提高至(94.83±4.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06,<0.05);项目开展后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3.70±2.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可持续性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丁宜英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增液汤配合外用开塞露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便秘

    目的:探讨增液汤配合外用开塞露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长期卧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外用开塞露治疗,观察组在外用开塞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增液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排便顺畅、排便耗时、大便性状及排便不尽积分,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排便顺畅、排便耗时、大便性状及排便不尽积分减小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为79.17%,对照组临床总显效率为52.08%;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增液汤配合外用开塞露可协同提高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张凤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褥感染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产褥感染患者在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褥感染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各45例。比较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患者护理满意43例(95.6%),高于对照组的37例(82.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产褥感染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健康教育掌握情况,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艾洪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精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加以推广。

    作者:焦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对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道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快,能提高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帮助患者尽早出院,效果显著。

    作者:华吉卓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观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人工流产孕妇纳入本次研究中,根据麻醉方式差异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联合组采取丙泊酚联用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一应用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用药后,联合组的SBP、HR及SpO2均要低于对照组,且镇静效果均要优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0.05);联合组术后宫缩痛评分、不良反应率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0.05)。结论在人工流产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镇静效果显著,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