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6-2012年江西省唇腭裂发病状况调查分析

付时章;黄和平;黄琳玲

关键词:唇裂, 腭裂, 发生率
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唇腭裂发病状况及特征,为控制唇腭裂发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并分析2006-2012年江西省31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围产儿资料.结果 2006-2012年江西省唇腭裂发生率为13.80/万,各年度发生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趋势x2=0.003,P=0.960),唇裂合并腭裂占唇腭裂畸形主要部分,其中男性唇腭裂发生率(16.20/万)高于女性(10.85/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67,P<0.001);农村唇腭裂(16.01/万)发生率高于城镇(11.77/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74,P<0.001),唇腭裂畸形发生率随孕母年龄增加有逐渐升高趋势(趋势x2=29.177,P<0.001).结论 江西省唇腭裂发生率低于我国唇腭裂总体发生率,但近7年来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应采取进一步措施减少唇腭裂发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事件的溯源分析

    目的 调查一起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因,查找传染源.方法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现场勘察,并采集病例、食堂厨师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从病例粪便和厨师肛拭子样本中均检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36∶K78),且其PFGE带型一样,菌株间呈高度同源.结论 这是一起由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感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建议规范和落实学校餐饮卫生监管,注意食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做好从事食品加工和餐饮服务行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无症状带菌者对人群的威胁应引起重视,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发生.

    作者:杨梦;熊长辉;王鹏;徐晓倩;刘晓青;潘欢弘;袁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剂量反应关系Meta分析在R软件中的实现

    目的 介绍如何利用R软件中实现剂量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方法 拟通过实例数据的演示,在R软件中,先利用Metafor程序包进行探索性二分类Meta分析,在得出意义结果的基础上再利用dosresmeta程序包进行剂量反应的Meta分析,并绘制非线性(和)或线性剂量反应曲线 结果 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剂量反应关系的非线性检验P值处于临界水平(0.046).非线性剂量反应模型显示:相对于低饮酒量(0g/天),每日饮酒20 g、40 g、60 g发生结直肠癌的相对危险度为:1 (0.93~1.1)、1.3 (1.13 ~ 1.4)、1.5 (1.26~ 1.9);线性剂量反应模型显示:在低饮酒量(0g/天)的基础上,每增加12 g,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增加8%,非线性或线性剂量反应曲线图形基本相似.结论 R软件可以实现剂量反应关系的Meta分析,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作者:周权;李卉;罗美玲;薛静;黎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奥马哈系统干预对housebound老年人健康行为领域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对housebound老年人健康行为领域的干预效果,为有效干预老年housebound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7-10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363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该社区804名老年人进行housebound状况调查,其中housebound老年人108例,将108例housebound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4人.干预组按照奥马哈系统干预从健康教育、治疗规程、个案管理、监督四个方面进行每周1~2次,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干预0、6个月时分别应用奥马哈评价表进行健康行为领域的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行为领域的各项目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除了睡眠/休息外,营养、身体活动、自我照顾、健康照顾的督导、药物治疗方案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经过6个月干预后除了睡眠/休息外,其余各项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健康领域中的身体活动得分有所提高(P<0.05),其余各项均有所下降.但就身体活动而言,干预组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马哈系统干预可以提高housebound老年人群的营养、身体活动、自我照顾、健康照顾的督导和药物治疗方案项目的评分.但要想帮助housebound老年人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还需更长时间的跟踪干预.

    作者:宋玉钰;景丽伟;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2年成都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志贺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结果 监测6大类(凉拌菜、熟肉制品、熟制米面制品、蛋糕、珍珠奶茶类饮料和皮蛋)食品共212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株,总阳性率7.55%,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6大类食品中熟制米面制品污染严重,阳性率20.59%,其次是凉拌菜(10.53%)、熟肉制品(8.57%)及蛋糕(5.56%).珍珠奶茶类饮料和皮蛋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成都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应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苏春丽;沈亮;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相关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桡动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与脑血管损伤的相关关系.方法 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凉山州州一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和脑出血患者92例,并纳入同期对照96例.采用脉搏波速测定仪进行测定一侧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和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更易吸烟、饮酒、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TG、TC、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cfPWV和crPWV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面积PWV和脑出血不同部位PW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V测定是一种无创性检测动脉弹性的方法,能够提供中心大动脉的弹性参数,对评估血管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价值,能够采用该方法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提前筛查,达到二级预防的效果.

    作者:王启兴;刘晓康;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0-2012年罗定市托幼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罗定市托幼机构消毒状况,为提高消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全市托幼机构空气、物体表面、幼教(保育)人员手面、消毒液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消毒效果.结果 2010-2012年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共检测样本1 334份,合格1 044份,合格率为77.6%,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79.65%、83.23%、70.4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3.53,P<0.05).城区采样共558份,合格率为84.59%;镇级采样786份,合格率为72.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27.00,P<0.05).结论 罗定市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还有待加强,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监督监测力度,提高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

    作者:罗文明;张硕;李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NPR1基因G1023C多态性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钠尿肽受体基因1 (NPR1) G1023C多态性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入选DCM组患者152例和正常对照组150例,采用PCR和DNA测序法检测NPR1基因G1023C位点的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计算优势比(OR);测定并比较DCM组不同基因型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DCM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DCM组GC+CC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高4.4%,GC+CC对GG的优势比为1.345,95%置信区间(95%CI)为0.747~ 2.4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M组突变型等位基因C频率比对照组高2.84%,C对G的优势比为1.385,95%CI为0.802 ~2.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DCM组GC+CC基因型患者的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GG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 NPR1基因1023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C与DCM的易感性无关;突变型等位基因C与DCM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显著相关,提示突变型等位基因C可能与DCM心衰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郭新华;王敬章;赵朝贤;刘宇宁;李建秀;杨永忠;杨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脱蛋白对异种骨中骨形成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脱蛋白对异种骨中骨形成蛋白的影响.方法 取猪骨制成骨块脱脂后,用双氧水和胰蛋白酶脱蛋白,免疫组化检测骨中骨形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双氧水脱蛋白后,骨中的骨形成蛋白表达较低,而胰蛋白酶脱蛋白后骨形成蛋白表达与新鲜骨类似.结论 使用酶法脱蛋白既能有效的去除骨中具有抗原性的胶原蛋白成分,又能保留骨中的骨诱导活性物质.

    作者:田家亮;孙立;李建扬;王远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网络健康信息研究热点分析

    目的 梳理网络健康信息研究的基础知识,分析其研究热点与前沿.方法 以ISI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5-2014年网络健康信息的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共获取有关网络健康信息研究的文献9 389篇,分析得出21篇重要基础文献、20个高频共现关键词和11个前沿突现术语.结论 网络健康信息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质量的评估控制、使用情况分析、社会影响、信息需求和获取等方面.其研究对象患者、医生,信息的质量和使用行为以及对疾病的干预、护理和保健等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媒体、调查统计方法、临床实践指南和电子病历等是其领域突现出的研究前沿.

    作者:吴浩;涂嘉玲;赵文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明确两者的关系,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使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和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88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专科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总均分为(3.55±0.48)分,工作满意度总均分(3.43±0.39)分;年龄、工作年限、健康自评、高学历和职称是专科护士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因素(P<0.05);健康自评是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P<0.05);核心自我评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总分呈正相关(P<0.01),不同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专科护士在工作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满意度水平中等,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及人格特征,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作者:张婷;李惠萍;窦婉君;梅雅琪;王德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鄂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鄂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增长趋势等流行学规律.方法 统计2010-2013年8 297例检测人份的年龄、性别资料,记录其检测结果并通过统计学分析规律.结果 8297例资料中总阳性率56.40%,男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624); 2010年阳性率50.23%,2011年阳性率50.61%,2012年阳性率63.02%和2013年阳性率59.18%; 20~ 30岁、30~40岁、40~ 50岁三年龄段阳性例数持续上升,在四年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76~55.609);男性四年阳阴性比率持续升高,20 ~ 30岁男性四年阳阴性比率持续升高;30~40岁阳性例数2013年较2012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鄂东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总检测例数、总阳性例数及总的检测阳性阴性比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节假日阳性率比平时高.

    作者:汪洪;巴玲丽;舒南北;吴有才;王涤宇;章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1983-201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1983-2012年新疆建设兵团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收集、统计各年食物中毒资料分析.结果 1983-2012年共发生455起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4479人,死亡57人,食物中毒发生率0.017人/10万,病死率1.27%.细菌性食物中毒,占总数的26%,第三季度发生是全年的高峰,占食物中毒起数49.2%,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卤肉制品、自制豆制品、野磨菇、粮食等占食物中毒的50%以上.结论 应加强宣传,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罗建忠;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非重复)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NEW ATB微生物鉴定系统及纸片扩散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的174株鲍曼不动杆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科室分布以ICU、呼吸科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外,对其余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而且多重耐药较为严重.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姚庆完;何友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江源地区布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布鲁氏菌病血清检测结果,描述该地区人群血清抗体在职业、年龄、性别、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三江源地区的九县一镇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按《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试行)》中的要求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用虎红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聚试验(SAT)、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补体结合试验(CF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检测6310人份,RBPT阳性141人份,SAT阳性25人份,CFT阳性28份,SAT阴性、CFT阳性的有15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14,P<0.05),在141例感染者中,年龄小的10岁,大的74岁,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192,P>0.05)男女感染比例为1∶1.2,经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P>0.05);藏族占82.27%,蒙族占13.48%,汉族占2.84%,回族占0.71%,撒拉族占0.71%.结论 布病流行强度有增强趋势应加大布病监测力度,开展人畜防治合作,综合评价流行风险因素,为布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胡桂英;马丽;徐立青;田广;杨旭欣;秦豫民;魏荣杰;赵延梅;杨宁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04-2012年济南市常见传染病季节性特征研究

    目的 分析2004-2012年济南市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常见传染病发病的季节性特征,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集中度分析法和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 乙脑、甲流有较强季节性;风疹、菌痢、手足口病有明显季节性;百日咳、麻疹、布病有一定的季节性;肺结核、伤寒、疟疾、流脑等全年散在发病.结论 不同的传染病,其发病的季节性也有很大的差异,应根据其发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刘守钦;张军;周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宁夏农村土壤重金属镉和铅含量调查与分析

    目的 评价宁夏农村土壤重金属镉、铅污染状况,为镉铅污染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宁夏行政区域划分,5个地级市每市随机选取1个县(区)作为调查点,每个县(区)随机选择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8个行政村作为采样点,采集5~ 20 cm深表层土壤200份,对土壤镉铅含量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农村土壤镉、铅的污染程度.结果 宁夏农村土壤镉、铅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87 mg/kg和20.76 mg/kg;宁夏农村土壤中镉超标率为3.0%,铅含量未超标;宁夏土壤镉、铅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625和0.069,综合污染指数1.08.结论 重金属镉、铅污染评价分级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土壤质量整体尚好,但部分地区镉污染值得关注.

    作者:刘凤莲;于丽萍;吴惠忠;许秉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酚可溶性调节肽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作用

    酚可溶性调节肽(Phenol-Soluble Modulins,PSM)是一类具有亲两性的α螺旋结构及表面活性剂样特点的多肽,具有招募白细胞、诱导炎症介质释放、溶解红白细胞、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及释放等特点,可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的致病力.本文主要从PSM的发现、分布、调控、致病机制及靶向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孔枕枕;陈建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同伴教育对社区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干预效果的分析

    目的 在社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中开展同伴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唐山市两个社区,对自愿报名参加的老年KOA患者以社区为单位随机命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由培训合格的普通KOA患者作为小组长进行同伴教育活动,对照组仅发放《膝骨性关节炎自我管理手册》,干预6个月后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估表(WOMAC)、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问卷((AIMS2-SF))、自设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WOMAC评分由(36.10±8.12)分下降到(29.30±10.49)分,下降了1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321,P<0.01);关节炎生活质量评分由(74.60±10.05)分提高到(83.12±6.38)分,提高了11.4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910,P<0.01).结论 同伴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KOA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说明在社区开展KOA患者的同伴教育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形式.

    作者:汪凤兰;董胜莲;张艳梅;张小丽;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赣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检测报告

    目的 监测赣州市的H7N9禽流感疫情,为该市流感疫情的判定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级流感病毒哨点监测医院中采集疑似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用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各型核酸片段.结果 在日常监测标本中检出一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片段阳性标本.结论 在日常流感病毒监测中检出赣州市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

    作者:胡晓军;杨健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人间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做好本地区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CDC实验室监测数据分析布病的人群、地区、年龄、时间的分布特征.结果 (1) 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布病发病率6.7/万,5年间发病呈波浪形;年龄发病特征集中在20 ~ 50岁,其中40岁发病人数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下降;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2.26∶1),职业分布特征以牧民及饲养人员多占74.51%,其次兽医占11.24%,屠宰皮毛加工占8..88%,其他占5.41%(x2=460.5,P<0.005). (2) 2009-2013年新疆兵团第九师东线团场发病率明显高于西线团场及170团(x2=50.53,P<0.005),(3)发病多集中5-6月份.结论 新疆兵团第九师各团场40岁左右的男性牧民是布病的高发人群;20~ 50岁的牧民及饲养人员是预防控制布病的重点人群.

    作者:胡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