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斯;龚祖康;冯启明;罗红叶;黄宗敏;周阳;龙建雄;聂光辉
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现已被许多国家所重视,本文对国外和国内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各自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参与急救人群、普及手段和急救培训模式等特点,旨在了解国内外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史晓伟;张新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5-30日,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调查医院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实查率99.66% (65 885/66 111),发生医院感染1 546例,1 64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1 546/65 885),例次现患率为2.49%(1 643/65 885).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5,P<0.01);重症医学科(25.20%)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0.35%)为主;革兰阴性菌(70.37%)位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不同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 209.54,P<0.01,x2=1 041.43,P<0.01,x2=1167.40,P<0.01);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4% (25 851/65 885),治疗用药为主占67.24% (17 382/25 85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2.81% (25 851/65 885).结论 重点监控ICU,呼吸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作者:张满;牟霞;杨怀;陈京;徐艳;张骥;朱艳秋;贺玲;陈黎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病例发生情况,为其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4-2013年的VAPP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河南省2004-2013年共发生VAPP病例19例,VAPP发生率为0.14/100万,首剂服苗VAPP发生率为0.93/100万.VAPP病例男女性别比为8.5:1,2~6月龄儿童占73.68%.73.68%的病例为首次服苗,服苗至麻痹平均时间间隔为23 d,随访均有残留麻痹.病例便标本病毒分型以Ⅱ型为主.结论 VAPP病例以低月龄、首次服苗儿童为主.应加强接种前预检工作,严格掌握禁忌症.同时适时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减少或避免VAPP的发生.
作者:张肖肖;王长双;肖占沛;王燕;路明霞;马雅婷;张延炀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2011-2013年天津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加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3年随机采集市售蔬菜859份,按照《国家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进行判断.结果 2011-2013年共监测市售蔬菜859份,3年来监测农药种类17、23、49种,样本超标率依次为12.33%、16.67%、10.77%.其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超标率依次为4.00%、9.00%、2.32%;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超标率依次为0.00%、0.67%、3.86%;有机磷类农药超标率依次为8.33%、8.33%、8.89%;有机氯类农药超标率为0.00%.结论 有机磷农药使用为普遍,超标情况比较复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也存在一定的超标现象.
作者:王卓;郑文龙;马洁;江国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调查159例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分析和讨论两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相关性,探讨二者对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36条目简明量表(SF-36)对15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自评调查.资料分析使用均数、t检验,并对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F-36量表评定患者各项得分为生理机能(70.25±26.028)分,生理职能(27.99±36.713)分,躯体疼痛(62.03士22.687)分,一般健康状况(46.26±21.553)分,精力(54.87±21.250)分,社会功能(63.99±29.344)分,情感职能(46.33±41.408)分,精神健康(59.80±18.625)分,均低于一般人群的参考水平(P<0.01).SF-36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测得结果总分相关系数r=0.187,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中,患者社会支持总分、是否住院和年龄进入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方程(F=6.342,P<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且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有密切的相关性,社会支持是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改善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张曼晖;张强;郑莹莹;马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探讨其耐药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的患者信息表收集30个监测点复治涂阳患者的社会经济和既往临床诊疗信息.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的耐药性测定.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采用比值比(OR)评估耐药结核病患者和耐多药(NDR)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复治患者男性居多(占84.15%),总耐药率为37.32%,MDR率为15.89%,广泛耐药(XDR)率为0.35%;任一耐药顺位依次为:R (25.00%),H(21.48%),S(16.55%),E(15.49%),Ofx (7.75%)和Km (4.23%);耐多药结核病(MDR-TB)耐药谱有10种,其中同时对S、H、R和E耐药占46.67%;多耐药谱有14种,以耐二联药物为主(占68.00%);治疗2次以上的患者耐药率和MDR率均明显高于治疗1次的患者OR分别为2.43,3.38;P值分别为0.005,0.001.结论 福建省复治结核病患者的耐药及MDR-TB问题仍然严重,反复多次治疗是复治患者耐药及MDR-TB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魏淑贞;梁庆福;林淑芳;赵永;林建;林勇明;陈求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黔南州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13年黔南州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11-2013年黔南州共报告手足口病10 6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9.77/10万,男性发病率为135.04/10万,女性发病率为82.26/10万,性别比为1.786∶1,.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3.47%和13.85%.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1.47%.发病高峰为4-6月,次高峰为11-12月.结论 黔南州手足口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
作者:祝俊;李芸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评价我国妇幼保健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公平性.方法 主要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和泰尔指数进行测算.结果 妇幼保健机构数、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数、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集中指数CI分别为:-0.108 0、0.1188、0.172 4,表明我国妇幼保健资源的配置向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倾斜较为明显,地区之间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不公平.泰尔指数显示,我国妇幼保健资源地区间仍存在配置差距.各地区内部配置不公平性较为严重,是影响我国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妇幼保健资源配置不合理,妇幼保健资源中机构数、床位数的公平性优于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公平性;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地区间较为公平,优化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应重点关注地区内部的不公平,尤其是东部地区;妇幼保健资源配置城乡差异显著,农村地区优于城市地区.
作者:梁峥嵘;于贞杰;汤敏;于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为了探讨20-羟基蜕皮甾酮(20-hydroxyecdysone,20E)对Ⅰ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小鼠(体重20±2g)随机分3组,用150 mg/kg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之后正常对照组和Ⅰ型糖尿病组小鼠灌服蒸馏水10ml/kg;20E治疗组按5 mg/kg剂量灌服20E.药物干预3周后,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测定血糖和肝脏糖原含量,分析糖酵解过程中的第一个限速酶—葡萄糖激酶和核心炎症因子一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结果 与Ⅰ型糖尿病组相比,20E处理后肝细胞损伤程度减轻;血糖浓度比Ⅰ型糖尿病组降低了92.7% (P<0.01),肝脏糖原含量增加了64.1% (P<0.05);Real-timePCR结果显示,20E处理后葡萄糖激酶mRNA水平增加了107.3% (P<0.0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降低了68.7% (P<0.05).结论 20E具有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肝脏葡萄糖激酶表达、增加肝脏糖原储备和增强肝脏保护作用有关.
作者:张庆远;夏西超;王中晓;姜晓;梁桂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综合评价广西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对策建议,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雷达图”法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广西67个县的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结果 TOPSIS法结合秩和比法,分为好、较好、良、差4个档次,分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96,P<0.001), “雷达图”显示服务能力综合评价高的机构,在人力、财力、科研能力、营运能力、成本控制上,优于其他三个档的平均水平.结论 通过三种方法相结合,扩展评价范围和提高综合评价的客观性,直观地反映妇幼保健机构综合能力状况,提出加大财政投入、重视人才引进、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政策意见.
作者:李斯斯;龚祖康;冯启明;罗红叶;黄宗敏;周阳;龙建雄;聂光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云南省纳西族村民高血压患病率和自我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1402名≥35岁的纳西族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结果 玉龙县纳西族村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7.0%(男性为24.7%,女性为28.9%).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1),而文化程度越低者、综合社会经济地位越低者其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P<0.01).纳西族高血压患者的按医嘱服药率、采取降压措施率及按医嘱测血压率分别为35.2%、45.5%和30.4%,仅有6.6%的患者经常与医生交流病情.高血压患者随年龄的增加按医嘱服药的依从性越高(P<0.05);文化程度越高者其按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的依从性就越高(P<0.01).结论 纳西族村民高血压患病率和自我管理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经济差异.应重点加强低文化水平和低社会经济地位村民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和提高其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杨海涛;蔡乐;董峻;崔文龙;孙承欢;和建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2005-2013年深圳市南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评价监测系统运转灵敏性及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05-2013年深圳市南山区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深圳市南山区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600例,其中≤1岁占42.50%,男女性别比为1.5∶1,9月份(92例,占15.33%)报告病例多.一般反应436例,占61.1%,异常反应139例,占23.17%.282例(47.00%)在接种疫苗1d内发生,54.83%发生在接种该种疫苗的第1剂次.59.17%出现发热症状,32.67%出现局部红肿,14.50%出现局部硬结.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逐步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第1剂次、接种后1d内,为监测重点.
作者:崔利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衡水地区儿童进行血铅浓度的测定,了解衡水地区儿童血铅水平的情况,为防治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 735名0~14岁儿童进行静脉采血1ml,用微量分析仪QL800测定血铅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血铅浓度正常2 504例,轻度铅中毒205例,中度铅中毒26例,无重度和极重度铅中毒.4~≤6岁(学龄前组)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高10.7%,城镇儿童铅中毒检出率要高于农村儿童(x2=9.78,P<0.05),男童的铅中毒检出率高于女童(x2=15.56,P<0.05).结论 本地区儿童的铅中毒检出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但也要注意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险,对防治铅中毒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冯玉俊;温亚玲;胡景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免疫因素所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临床分布及血小板抗体类型.方法 对108例血小板输注无效且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鉴定,分析患者血浆中人类血小板抗原(HPA)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的分布,并调查患者临床情况.结果 108名患者以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原发病为主,患者血浆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为,单纯抗-HLA阳性占42.6%,单纯抗-HPA阳性占20.4%,抗-HLA与抗-HPA双阳性占37.0%;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抗体类型结果为,GPⅡb/Ⅲa达50.0%、GP Ⅰa/Ⅱa占40.7%,GP Ⅰb/Ⅸ占16.7%,GPⅣ占27.8%.结论 免疫因素引起的PTR患者以HLA抗体为主,HPA抗体类型以GP Ⅰa/Ⅱa和GPⅡb/Ⅲa为主,对临床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鉴定,能有效评价患者输注效果,准确指导临床输血工作.
作者:孙莉;李明华;叶海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研究EB病毒(EBV)基因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探讨EBV在儿童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1)分离20例SLE患儿和1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 (2)用ELISA检测EBV-IgG/IgM阳性的SLE患儿,取其分泌EBV病毒的细胞上清液与提取的PBMCs共同培养12 d,提取培养后的PBMCs的RNA,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 (RT-PCR)的方法检测EBV基因的表达.结果 SLE患儿组伏期基因LMP1、LMP2、EBNA-1和裂解期基因BCRF1、BLLF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11±0.145比0.383±0.180,t=10.680,P<0.05;1.001±0.096比0.208±0.086,t=25.109,P<0.05;1.012±0.168比0.188±0.157,t=14.591,P<0.05;1.015±0.171比0.344±0.169,t=10.680,P<0.05;1.038±0.271比0.117±0.085,t=10.680,P<0.05).结论 儿童SLE患者中存在EBV基因的异常表达,EBV基因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
作者:丁艳;廖旺;杨慧兰;何小解;向伟;党西强;易著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对黎草妇康洗液进行抑菌效果试验和毒理学评价.方法 取黎草妇康洗液进行抑菌性能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黎草妇康洗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的抑菌率为92.31%,作用5 min后的抑菌率达到100%,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 min的抑菌率均达到100%;对新西兰兔多次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属无刺激性;对白色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未见皮肤变态反应.结论 黎革妇康洗液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且无毒、无刺激,使用具有安全性.
作者:董文化;梅文莉;杨皓杰;戴好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本研究利用A族链球菌(GAS)感染小鼠巨噬细胞,来分析SOCS-1的表达情况,以此探索GAS进行免疫逃逸的可能机制.方法 同时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和C57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以感染复数(MOI)100∶1加入对数生长期GAS及经热灭活处理的GAS (70℃加热处理60 min)刺激RAW264.7及BMDMs巨噬细胞1h,弃去细菌后,继续培养2,4,6,8,10h,分别收集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AK/STAT通路的活化及SOCS-1的表达情况.结果 GAS感染RAW264.7及BMDMs细胞4h后p-STAT1的水平明显高于热灭活组(P<0.05),6h达到高峰,8h后开始降低;同时,两组细胞SOCS-1基因的表达,GAS组4h开始明显升高,6h达到高峰,8h开始降低;而热灭活GAS组SOCS-1基因在感染后6h后开始升高,且升高的幅度明显小于GAS组(P<0.05).SOCS-1蛋白在GAS感染后6h可以检测到,而热灭活GAS刺激细胞10h检测不到SOCS-1的表达.结论 GAS感染小鼠初期通过快速活化JAK/STAT通路引起SOCS-1的表达,以此来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
作者:吴景华;郭佳培;王海欣;李玉华;王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在麻醉不同时点对手术环境致病微生物进行检验,评估不同麻醉时点的微生物感染风险,为控制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手术室全麻相关器材进行采样,采样对象为静脉三通旋转阀、氧气流量调节钮、螺纹管接口、麻醉机呼出气入口和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选择每日各手术室第1例全麻手术且预计手术时间≥2 h者进行采样,共采集了75例手术的375个采样点,并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 本次采集的75例手术375个采样点标本检测后发现,静脉三通旋转阀在时点1的标本未培养出细菌,合格率为100%,时点2检出阳性57例,合格率为24.0%,时点3检出阳性75例,合格率为0.0%;氧气流量调节钮、螺纹管接口、麻醉机呼出气入口以及麻醉机呼吸回路氧气入口按照相关标准各时点的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手术麻醉过程中,麻醉相关器械容易造成污染,尤其静脉三通旋转阀,应当在麻醉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控制因麻醉过程引起的医院感染.
作者:陈谦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阳性鉴定.结果 2014年平顶山市共检测布病职业人群2 162人,阳性率2.54%.城区和郊县间、性别间、民族间、职业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顶山市高危人群布鲁氏菌感染率较高,高危人群对布病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布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控制疫情.
作者:罗学东;王轶;王雨;席慧霞;王国琴;李宗瑾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 调查在校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对医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影响.方法 对南通大学医学院的466名在校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认知的相关资料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19%的医学生认为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家中无医务人员的医学生认为医患关系更为紧张(x2=6.01,P=0.01).与低年级相比,更多参加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高年级学生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会影响临床诊疗效果(x2=5.83,P=0.02)、感觉心理压力大(x2=30.70,P=0.001),并对就业产生消极影响(x2=21.01,P<0.001)、甚至后悔学医(x2=10.65,P<0.001).医患关系紧张性认知与使医生诊疗方法偏于保守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01),与对医学生就业消极影响呈显著正相关(r=0.14,P=0.004).结论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总体认知以“紧张”为主,医患关系现状对医学生的就业和择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参与过临床见习的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更为悲观.
作者:王菊倩;顾伟;陆益花 刊期: 2015年第16期